穷办法办起富工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2996
颗粒名称: 穷办法办起富工厂
分类号: G210
摘要: 到1959年,佛山市商业局副食品加工厂四年来坚持了勤俭办厂的方針,使原来是一个又穷又白設备十分落后的小手工业作坊,变成为一个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的加工厂。
关键词: 勤俭办厂 艰苦奋斗 自己动手

内容

佛山市商业局副食品加工厂四年来坚持了勤俭办厂的方針,使原来是一个又穷又白設备十分落后的小手工业作坊,变成为一个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的加工厂。
  这个厂的前身是南乳生产小組,成員十七人。建立初期只有流动資金400多元,实在不够二、三天周轉,他們只好量体裁衣采取了“朝种树、晚鎅板”的办法,勤进密銷,加速資金周轉,节約开支。經过一年的艰苦奋斗,南乳生产小組,由穷变富,由小到大,到了1958年4月,成为一間拥有二百四十人的副食品加工厂了。
  这个厂成立后一貫保持了艰苦奋斗的传統,工人們为了根本改变这个厂的落后面貌,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展了群众性的技朮革命,計共改革了十五項, 64件。腐竹蒸煑車間本来是原始式的操作,每天100多个鍋生火,气温很高,职工們都染上眼病,生产效率不高,产品質量不好;炒米車間每天只能炒米420多斤,在磨工序中一人推一个大石磨,劳动量大,但米浆的产量很少。在这种情况下他們四出寻师,刻苦鑽硏,結果試制成功了“蒸气腐竹鑊”“电动磨浆机”,半机械化的“滾筒炒米器”,大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質量,节約了原材料。
  这个厂主要是生产付竹、豆腐、粉类,但是由于豆类缺乏,他們就組織人力,四处出动代客加工河粉、切粉。在米粉供应不足时他們用薯粉代米粉;利用代用品制造出鮮醬茄汁等,节約了2,500多元。这个厂还一貫采用自修自建自运办法,今年上半年就节約了运費1380多元;自己动手修理房屋、晒地等共节約1700多元;自建厂房6座379平方公尺;焙房3个,大小炉灶26个,共节約造价4300多元。由于这个厂事事自己动手,处处节約,因此今年上半年費用率按定額下降了15.6%,超額完成了利潤上繳任务。
  該厂貫彻勤俭办企业方針,是从全面着眼的。几年来他們購置的非生产性的設备,如电話、枱椅等仅用去了300多元,厂的行政管理人員也仅占职工总人数3.3%。
  四年来,这个厂旣沒有伸手向国家要过一元的投資,也沒向銀行要过一元的貸款,就是遵循着党的艰苦奋斗,勤俭办厂的方針,使它从四百多元的流动資金,增加到四万多元資金和五万多元积累;从两种产品发展到60多种产品;从手工操作,发展到具有一批蒸气設备、电动設备和自来水化設备的半机械化工厂。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