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釵圍上英雄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2955
颗粒名称: 金釵圍上英雄多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9年,佛山市金釵圍上4000工人、农民、学生组成的防洪大軍,用辛勤的汗水拌和了一万二千六百多个土方,把十九公里堤圍加固成一只强有力的铁臂,制服了特大的洪水。
关键词: 防洪大军 工人 农民 学生

内容

金釵圍上4000工人、农民、学生组成的防洪大軍,用辛勤的汗水拌和了一万二千六百多个土方,把十九公里堤圍加固成一只强有力的鈇臂,制服了特大的洪水。
  是党領导我們制服了特大的洪水,是党敎育我們成为英勇无畏、不屈不挠的战士。且看战斗在金釵圍上的防洪大軍吧!他們是一支多么出色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队伍。
  从郊区公社党委書記以至各队的領导同志,他們以普通战士的身份,忠心耿耿、身先士卒、日夜战斗在各个战线上。那里有因难、有险段,他們就出观在那里,那里的群众劲头就更加大,智慧就更加集中,更有勇气去战胜困难。郊区公社党委书记梁載模同志,安营扎债在奇槎南〓指揮所式上他在木排〓上挂了蚊帐,有一个床位,〓可是防洪的十多天来,沒有很好地在那“床上”睡过一觉。健白天黑夜,风里雨里,奔跑在沿江的基圍上,指揮战斗,指揮生产。馮畫記和欧書記他們也是朴实得〓和农民一样,经常在前线〓揮和参加战斗。人們〓丑生局的吳副局长,〓医疗队伍亲临前线,〓确保战士的健康而战〓又和战士們挑土修基〓机械厂副厂长杨錫村〓眼睛发炎发红,支气〓,但是他不顧这些,组织战士們搶修,参加〓巡基,经常通宵苦战。〓公司的副经理曾鏗、工〓席吳华輝、团总支書何利民等同志和战士們一起住在基边茶亭大路口,和战士們一起冒着风雨带头搶修新基堤。……指揮員們不仅事事带头,抓思想敎育,同时还无微不至地关心战士們的生活。
  正是由干有这样坚强的指揮員,我們的战士們个个象生龙活虎,干劲冲天,无比勇猛。建筑公司的机修老工人林世维,年过半百,还跟青年战士一样鐟下水中,干了整整一个通宵,做好全部打桩工作。建陶一厂郭惠芳是个年纪很輕的女卫生員、共青团員,她兼搞宣传工作,还整天参加担泥,担上过百重,跑得比一般战士快。一天晚上,領导带了一大批男战士去搶险,她知道了,立刻跟着一定要去,全队只得她一个女战士,从9时一直到次晨四时。早上开工她也一样依时参加。
  耐酸厂的副連长潘威(党員),完成了本段任务以后,又去支援农民兄弟的一段,天下着大雨,渾身湿透,領导叫他休息,他說:
  “水快浸上来了,不完成任务,飯也吃不下,任务不完成一定不走!”结果带动战士們依时完成了任务,魁南的生产大队长梁添同志(党員),为了巡基圍,搶修险段,六、七个晚上沒有睡觉,白天一样很好地工作。……英雄們的事迹眞是写不尽。正因为有这样鋼鈇般坚强的防洪队伍,无畏的战士,金釵圍在洪水到来之前,就修筑得非常牢固,有力地制服了特大的洪峰。
  为了反击洪峰的威脅,工农兄弟手拉手站在一条战线上共同战斗。农民兄弟除了担負主攻的任务外,还担負了重大的后勤任务。农民兄弟騰出了最好的房子给防洪大軍居住。为了解决大批的米粮和副食品供应,很多农民兄弟和干部日夜奔忙,从农、食、住以至劳动各方面,关心无微不至。奇槎的周碧玉同志(預备党員)整天忙着给战士們安排住处,开飯和渴水。她见战士們淋湿了农服,就主动送农服给他們換,看见天雨路滑就主动送禾草上前线鋪路,……家里的幼儿在盼望着吃奶她也顧不上。农民兄弟的热情支援给了战士們无限的鼓舞,使他們更坚决地投入战斗。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綿
责任者
桂嫻
责任者
宗荣
责任者
梁添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金釵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