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了十八条生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2830
颗粒名称: 搶救了十八条生命
分类号: G210
摘要: 洪水,从汾江河不断地上涨,靠河边地势低的上沙区域大部被浸了,很多房屋被水淹了半截,街上来往只能用小船,人們都搬到楼上住。水奔流得那么兇,滾滾的往前直撞,在房屋之間打着轉。上沙这一带古老的旧瓦房,眼看有不少支持不住了,有些是呈现了大条的裂痕,有些是傾斜着身子。这一晚,防洪指揮所的人又紛紛出动了。他們,是政府和群众之間的可靠的桥梁,他們貫彻着党政領导的意图,处处关心着群众,群众把他們看做最亲切的朋友。
关键词: 基层干部 搶救 群众

内容

洪水,从汾江河不断地上涨,靠河边地势低的上沙区域大部被浸了,很多房屋被水淹了半截,街上来往只能用小船,人們都搬到楼上住。水奔流得那么兇,滾滾的往前直撞,在房屋之間打着轉。上沙这一带古老的旧瓦房,眼看有不少支持不住了,有些是呈现了大条的裂痕,有些是傾斜着身子。上沙防洪指揮所为了防止和避免发生事故,連日出动了全体基层干部,区內所有的小艇去調査动員和載运住在危房里的居民离开;在大街、小巷里一批批的男女老少,一艇艇的物資运送到安全地带了。但最使防洪指揮所領导和干部担心的是有少数住在危房里的居民,思想麻痺,不愿离开。这一晚,防洪指揮所的人又紛紛出动了。
  上沙公社社长譚剑輝和民政主任梁俭、治安組长陈蔭耀、杨全等几个人划着小艇又連夜往各处去巡視,他們把艇划到还沒有离开危房的人們那里去。上沙东街29号是一間住着七戶十八人的古老大屋,房屋經連年水浸,已經呈现出松散的象征,但經几次动員,人們都沒有搬走,这次他們又再走进这間房屋里。当时,虽然只是晚上九点多鐘,但人們都已經睡熟了,里面只有微弱的灯火,好容易才逐戶把他們叫醒,有些人在屋里不高兴地問:“什么事那么巴閉?”开門见是社长他們才高兴地往楼下集中起来。譚剑輝社长对他們說:“这間房子早就发现危险了,你們怎不搬迁呢?现在外面的洪水很紧,又繼續上涨,你知道嗎?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指揮部要求你們馬上就要离开此地,船只早就准备好了,你們赶快收拾东西吧!”屋里的人听了,大家对望了一眼,默不作声,有些感到他們为了自己的安全而来的实在很感动,說:“多謝你們的好意,屋也确实危险的,但现在又夜了,明天我們一定搬出去。”梁俭、陈蔭耀和杨全等几个人又向他們一再解释要馬上迁移的道理,要他們馬上搬出,但他們仍然不愿搬走,說还是坚持明天才走。譚剑輝等几个人沒有办法,只好叫他們全部搬到較为牢固一点的厨房里去,大家都答应了,譚剑輝等才又只得离开。
  譚剑輝等几个人划着船囘到指揮所,坐下来抽了枝烟,还沒有二十分鐘,突然,轟隆一声,大家不約而同的一齐問:“那里塌屋?”馬上又跑出門坐上小艇用力的划着,按声音发生的方向箭似的駛去,他們一看见前面有人就問“是那里塌屋?”“上沙东街29号”,这句話使他們的脸色一时都变了,一陣懊恼涌上这几个人的心里,“刚才再强硬些要他們馬上离开就好了,现在完啦,这十八条生命…”。
  小艇駛到出事地点,远远就看见在倒塌了的房子前面一大堆人在那里,基层干部温苏正从那巍巍欲倒的楼上把盲了眼睛的李卓民背下来,譚剑輝等看见屋里的許多人都在这里,忙問“怎么了?人都出来了嗎?”这里的人就七嘴八舌的爭着吿訴他关于塌屋的情况:
  “你們走了以后,张棠記就首先到厨房里打床鋪,刚把床舖陣好了,听到屋頂上沙沙的响,大家还說是老鼠,张棠記一听感觉不妙,就大声喊“不是老鼠,是屋有危险啊!大家快走吧!”經这一喊大家就一涌出門外,跟着屋子眞的倒塌下来了,只有盲了眼睛的李卓民走不及躱到屋角,现在,温苏把他背下来了!”在那里居住的陈远烱还說:“这一次,如果不是你們把我們都叫醒了,我們这些人就一定沒有命了!”大家听了,都松了一口气,基层干部們又赶紧用小艇把他們領到安全地带安置好。
  夜已深了,水仍在急剧地奔流,街上巡邏的小艇就更仔細的注意每一間房子的情况。
  为了人們的安全,他們和許許多多基层干部一样干多少工作啊,迅速調査危房,处理和帮助居民搬迁,生活困难的給与救济,白天忙着为被水圍困的居民們买米送菜,参加搶救堤圍,晚上,注意巡視着这些地带的治安,还凝望着来自上游的洪水,……他們,是政府和群众之間的可靠的桥梁,他們貫彻着党政領导的意图,处处关心着群众,群众把他們看做最亲切的朋友。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