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堤圍共存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2666
颗粒名称: 与堤圍共存亡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9年6月19日佛山日报登载的记录抗洪抢险的报告文学。
关键词: 汾江 守护堤围 战胜洪水

内容

一关遇險 千軍出击
  夜色朦矓,狂瀾汹涌。象保卫祖国边防的哨兵一樣,鎮守在汾江南岸抗洪最前綫的战士們,双目烱烱地监視着江水,机警細致地巡視着堤圍的每一寸土地。
  十六日晚上,九时四十分,南堤圍里的水慢慢上漲,水流漸漸加速,这显然是一种渗漏的現象。机关大队的指揮許正其同志警惕起来。“梁垣同志,我們分头看看”。在指揮員发出了这个命令之后的几分鐘,一場存亡的争夺战,就在汾江机械厂附近的地方开始。原来,由于另一个大队接班不及时,这一段堤圍出現真空状态,这个空子,給无孔不入的洪水鑽到了。一小股象碗口大的水柱从沙包的隙縫突圍而出。
  战士們的心是那麽紧張呀!他們根本不必考虑这是誰負責的地段,他們只懂得,这个地方塌下去,整个防綫就会崩潰,全市的粮仓、工厂、仓庫、民房就会全部淹沒。在这危险的时刻,負責巡邏的梁垣一声呼喚,輕工业的队伍在李河的带領下跑来了,剛剛推着滿車泥土囘来机关大队的二十多个同志立即放下了車,他們用自己的身体,象几十条木樁一樣,不,黃河大灞一樣,屹然不动地堵住这个缺口。
  紧張时刻,書記来了
  最紧張的时刻,最危险的时刻,党的領导人就在那里出現。一个坚強的指战員,普通的战斗員,市委第一書記罗汝澄同志巡視到这里,他立刻指揮战斗,毫无例外地投入战斗。
  借着明月的光輝,踏着泥濘的路,这些无畏的战士,把几十斤、一百斤、百多斤的沙包,扛在肩上,飞快地轉战在泥濘里。一个个滾成了泥人。沙包很快地升高,缺口終于被堵住了。为了更加安全,罗書記指揮着战士們,繼續将这一段堤圍加寬、加固。泥土、石子、砂包一車一車地穿流不息;臂膀、大腿不停地在月影下插动;一层、兩层、三层,这条堤变成了鋼的长城。
  夜間十一点半鐘,这一場存亡的争夺战結束了。
  堤圍是塌不了的
  在采訪了上面的情况以后,記者习慣地了解一个在这場激战中表現得最出色,最勇敢的人。許正其同志詼谐地囘答:“很遺憾,我沒有注意这一点,当时人們的精力百分之百放在堤圍上”。一队战士推着滿載泥土的大板車来了。我想仔細地逐个辨識一下他們誰是最勇敢的人。但我察觉到的是:他們每一个貼孔都布滿紅光,眼睛里閃耀着无穷的希望。这时,我完全相信,有他們在,堤圍是塌不了的。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