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质量才有数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2353
颗粒名称: 有了质量才有数量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9年6月6日佛山日报登载的节约原材料、提高产品质量的评论文章。
关键词: 增产节约 提高产品质量 抢救废次品

内容

提高产品質量和节約原材料,是当前增产节約运动深入开展的中心要求,也就是求得增加生产和厉行节約的依据。
  最近,不少工厂举办了产品質量展览会,对干部和工人的敎育很大,佛山絲織厂工人陈秀甜說:就是想烂心肠都要想怎样織出一等品。电訊器材厂职工为了从“死神”手里把价値六万元的废次品“复活”过来,大力开展了搶救废次品活动。这件事的实質,說明了在生产上有了質量才有数量可言。
  所謂废次品,全部含义就是指产品的質量规格不符;一件废次品生产出来,首先是浪費了工人的劳动,損失了原材料,更严重的是降低了产品的使用价値,削减了社会財富的积累。因此,除了从积极方面釆取措施,保証質量,防止废次品生产出来外,在不影响質量的前提下,大力搶救废次品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快和好、省,优質和高产,都是建設社会主义原則的辯証統一关系,可是却有人把这些相互关系对立起来。他們强調了原材料的困难,認为出一些废次品是正常的现象,用不着“大惊小怪”。等到废次品真的生产出来了,也就以“听天由命”的态度,根本不去考虑如何搶救。
  如何提高产品質量呢?許多厂創造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摆展览、訪問用戶,各个工序建立半成品检驗制度等。但根本的問題是放手发动群众,使人人关心質量,开展一个个人自检和工友互检相結合,边生产和边査質量的群众性質量检驗活动;其次是加强企业管理,迅速定出产品检査检驗、技朮标准、操作规程、生产責任制等制度,以期在短期內显著地降低废次品率。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