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棉厂何蘇聯組取得經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2200
颗粒名称: 紅棉厂何蘇聯組取得經驗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9年,佛山市紅棉絲織厂貫彻市委五級干部会議精神,厂級干部改变領导作风,在制訂小組增产节約规划中,抓住何苏联組作为試驗田,訂出落实的小組规划,作为典型向全面推广。
关键词: 会议精神 领导作废 增产节约 计划

内容

本报訊 紅棉絲織厂貫彻市委五級干部会議精神,厂級干部改变領导作风,在制訂小組增产节約规划中,抓住何苏联組作为試驗田,訂出落实的小組规划,作为典型向全面推广。
  为了使小組规划訂得更落实,首先摸淸小組情况,进行四个排队,即是技朮排队,組織排队,思想排队,机台排队。找出当前突出的問題是:質量不好,产量低。原因主要有四方面:①操作不熟練。全組有80%沒有掌握拆貨补档的技朮,有65%的人开关車不合标准,还有18.3%的人断了条經不懂处理,普遍操作慢。②交接班工作做得不好,不仅沒有将本班情况和工具等向接班的交代淸楚,甚至接班时机台发生事故,如車梭等交班人看了也少去帮助。③人員安排不够妥当,技朮差的分到高速的机台,同时技朮高低悬殊的同在一台机,往往前班質量虽好,下班技朮差配合不上,結果同一机台出的还是次品。④机械事故多,准备部門生产的半成品質量不好。
  厂里根据存在問題和按班連績生产的特点,决定以甲、乙、丙三个班成立一个联組,推选了技朮好的乙班組长何苏当联組組长,甲、丙班两个小組长当副組长,共同硏究訂出了具体指标:①根据厂的要求,以質量为主,保証六月份一、二等品达到70%。比五月份提高27%,其中一等品30%,消灭等外品。②六月份产量保証完成25,272公尺,③出勤率达到98%。
  为了保証指标的实现,訂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实现措施的时間,如根据上述分析技朮低造成質量低的情况,决定先攻下“拆貨补档”、“开关車”两大关,繼續学习何苏先进操作。到六月底老工人要有80%达到何苏现有操作水平,新工人要有90%能单独熟練的进行操作。全組在六月十日前突破两大关。学习技朮时間日班一小时,夜班半小时。組里还硏究出推先方法:①邀請先进生产者到本組巡迴表演。②现场操作比武。③組織技朮較高的老工人到新工人机台去传授,新工人到老工人机台去“取經”,利用上班前或下班后的时間进行,幷签訂包敎包学合同。④每周进行一次技朮測定。⑤課堂講課,采取提問和解答的办法进行。她們还訂出了交接班的制度,做到三交四检査,交班者进行三交(工具、情况、办法),接班者提前上班幷进行四检査(綢面、工具、机器运轉、經面)。組內根据劳动力和技朮情况,以兵对兵,将对将的办法进行調整。企业管理的各項制度,也根据过去存在問題,訂出措施。这些措施都是圍繞实现指标而具体訂出来的,幷且分淸主次和步驟。
  計划訂出之后的第一天,大家就按措施做了。比如学何苏拆貨补档法,何苏小組下班就学习了一个多鐘头,群众学习情緒很高。第二天下班后的班后会检査,新工人王伟說:“昨天何苏講她拆貨补档法又詳細又耐心,我现在基本掌握了,今天的拆貨补档已克服了缺点啦。”张文珠以前看见隔邻机台新工人出毛病也不理会,不帮助。在制定小組规划后,別人的热情互相帮助的行动感动了她,她看见彭惠娟的机坏了,立即帮她叫保全工去处理,对学徒态度也好了很多。何苏联組班与班、机台与机台之間都开展了竞賽。
  现在,全厂各个小組正推广何苏联組訂好小組规划的經驗。
  (罗靑)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罗靑
责任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