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公社若干問題的决議”名詞解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0136
颗粒名称: “关于人民公社若干問題的决議”名詞解釋
分类号: D676.5
摘要: 1959年1月9日佛山报登载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問題的决議”名詞解釋。
关键词: 人民公社 决议 名词解释

内容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生产資料的两种不同的占有形式。全民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形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企业是属于全民所有的。集体所有制是劳动农民或个体小生产者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領导和支持下,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经济形式。生产資料属于组织起来的劳动者集体所有。
  生产資料和生活資料
  生产資料是人們从事物質生产所必需的物質条件。一个人在从事生产的时候,除了他自己的劳动以外,还必須要有一些物質条件。如炼鋼工人炼鋼除了他参加劳动外,还必須要有炼鋼炉、工具和鈇、焦炭等原料。农民生产粮食,必須要有土地、农具和种子、肥料等。这些炼鋼炉、土地、农具等,在哲学上我們称为劳动資料;鈇、焦炭和种子、肥料称它为劳动对象。它們的总和,就是生产資料。
  生活資料和生产資料不同,它一般是指人們生活上所需要消費資料,如食品、衣服、家具以及私人的儲蓄等。
  商品和商品生产
  一切为了交換,为了出卖,而不是为了生产者本人直接消費而生产的产品,就叫作商品。生产者为了交換而进行的生产,就叫商品生产。商品生产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早在奴隸社会,就有了商品生产。在資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发展到最高度。資本家占有生产資料,劳动生产者作为顧佣工人出卖劳动力给資本家,这时劳动力也成为商品。資本家出卖产品不是为了換回別的产品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而是为了賺线,为了扩大其剝削。因此,商品生产成了資本主义社会的基础。在資本主义制度下的商品,体现着以剝削僱佣工人为基础的資本主义生产关系。商品不但曾为資本主义服务,而且也能为社会主义服务。因为在資本主义社会前,商品就曾为奴隸社会和封建社会服务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虽然也作为一个经济范疇被保留下来,但由于消灭了生产資料的私人所有制以及人剝削人的制度,生产資料为全民或集体所有,劳动力不再是商品,工人、农民也再不为資本家、地主、富农劳动,而为自己劳动。因此,这时商品的作用和資本主义制度下的商品作用是不同的。这时,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滿足整个社会的日益增长的需要。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