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姓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10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姓氏
分类号: K892.3
页数: 6
页码: 581-586
摘要: 本节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县姓氏概况、主要姓氏、其他部分姓氏来源。
关键词: 邵阳县 姓氏 概况

内容

一、姓氏概况
  县内昔为蛮地,先民姓氏无考。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长沙定王子刘义受封夫夷侯进入县内,刘姓应为进入县内最早的中原姓氏。王莽乱时,中原烽烟四起,荆、襄之民,陆续南迁,中原姓氏相继进入县内。唐宋时期,或有贬官谪徙定居,或有征蛮将士落籍,或有商贾乐此风土相率来迁。元末明初,江西人大量迁入县内,尤以明洪武年间迁入者为最多,今县内姓氏,大部分即当时从江西吉安泰和县迁入。清末民初,部分湘乡、祁阳人来县经商后定居县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人口迁徙,均有少许姓氏迁入县内。据1986年调查,全县共有214个姓氏(指世居姓氏,不包括婚入或因工作调入者的单个姓氏),其中单姓208个,复姓6个。6个复姓中,除欧阳、诸葛外,余者如罗城乡的刘艾、九公桥镇的谢吴、小溪市乡的刘罗、五峰铺镇水田胡家铺的胡唐,均系县内形成,一般只用于家谱,对外仍常用单姓。
  全县姓氏按笔划排列为:
  丁、习、广、马、于、万、方、尤、毛、文、王、牛、尹、车、邓、少、仇、韦、元、云、厉、宁、乐、艾、石、左、卢、白、龙、田、申、叶、付、史、巧、冯、包、皮、向、羊、匡、乔、毕、刘、吕、伍、朱、孙、华、江、阮、许、关、任、池、阳、汤、祁、麦、次、刘艾、刘罗、尧、李、肖、宋、启、呙、苏、佘、余、陈、何、吴、陆、邹、汪、旷、连、杨、邵、邱、严、沈、花、杜、谷、张、孟、金、昌、范、屈、罗、林、周、欧阳、岳、郑、宗、物、奉、宛、武、闰、姜、易、晏、俞、贺、胡、胡唐、禹、钟、姚、柏、钦、柳、侯、除、段、祖、洪、相、封、信、娄、赵、姣、郦、施、南、郝、高、陶、聂、祝、唐、诸葛、凌、袁、莫、夏、秦、荷、阎、卿、郭、徐、钱、海、载、盛、顾、容、贾、倪、翁、宾、银、康、扈、崔、曹、龚、黄、隆、梁、庹、梅、常、葡、董、曾、覃、蔡、粟、鲁、彭、谢、谢吴、傅、舒、游、焦、韩、蒋、葛、温、焚、雷、简、蓝、腾、蒙、谬、解、缪、瑶、廖、管、熊、谭、翟、黎、颜、燕、潘、滕、霍、戴、瞿、魏。
  二、主要姓氏
  全县214个姓氏中,人口超过1万的依次为刘、唐、李、陈、王、邓、蒋、张、肖、杨、吕、罗、周、吴、何、黎、莫、易、谢、胡等20个姓氏,其总人口为69.04万人(截止2002年12月31日,下同),占全县总人口74.24%。
  刘 8.9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9.5%,分布在全县所有乡镇,居住较集中的地方有塘渡口镇的梅子院和书堂山,塘田市镇的水津渡、刘富,小溪市乡的川门坪、托洲、扶田,五峰铺镇的板桥、长江、羊古垴、刘家凼,霞塘云乡的石子江、刘家山,谷洲镇的干井刘家、湾塘刘家等。来源不一,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被封为夫夷侯的长沙定王子刘义,当属最早进入县内的刘姓人口,但后未见其有子裔在县内繁衍。现县内部分刘姓来源有:五峰铺刘氏,始迁祖澄公,明隆庆二年(1568)自江西庐陵县安福乡(今安福县)迁入。小溪市刘氏,始迁祖刘长庆,明洪武初年自江西吉安迁入,小溪市、霞塘云、塘渡口、黄荆刘姓出此源。塘田市刘氏,明洪武初年,刘荣、刘华、刘富、刘贵兄弟四人自江西泰和县迁新化,后刘富自新化迁县内塘田市三清观,刘贵迁县内水津渡。梅子院刘氏,始迁祖刘吉祥,宋元丰八年(1078)随父、叔自江西吉安泰和县迁邵西槲木山,其子裔复迁隆回,吉祥九世孙通公再迁县内,今塘渡口镇、岩口铺镇、霞塘云乡、金称市镇刘氏同此源。谷洲刘氏,始迁祖海公,元至元六年(1340)自新化苏溪关迁入。
  唐 7.1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7.7%,分布全县所有乡镇,居住较集中的地方有塘渡口镇的大岭、沙坪、塘万宝、桂竹山、羊田、堆上、五星村,黄塘乡的黄塘、松合、塘仁、牛牯坪、金塘冲村,白仓镇的塘代村,塘田市镇的水西、三角塘、天成、杨义村,霞塘云乡的霞塘云村和雷公坝村,九公桥镇唐洪坪及郦家坪镇部分村组。县内唐姓来源主要有4系。黄塘唐姓,始迁祖唐长乐,元泰定年间自江西迁入,塘渡口、黄塘、白仓、水田唐姓出此源。塘田市唐氏,始迁祖唐洪淑,元末自江西吉安泰和县迁入。九公桥唐氏,始迁祖唐发亮,明洪武二年(1369)自江西香乐迁邵南塘洪坪。郦家坪唐氏,明洪武年间自祁阳凤凰滩迁邵南唐雅堡。
  李 6.6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7.1%,分布全县所有乡镇,居住较集中的地方有长阳铺镇秋田、五峰铺镇水田、白仓镇李秀、塘渡口镇江边李家、黄塘李家等。来源不一,部分来源有:下花桥李氏,始迁祖李和,明永乐致仕,以屯田定居邵阳富阳一都拖埠头。长阳铺秋田李氏,始迁祖李孝期,明洪武二年(1369)自江西迁入。水田李氏,明末自内蒙古迁入。谷洲李氏,自湖北天城迁入。
  陈 5.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6.2%,分布全县所有乡镇,居住较集中的地方有河伯乡井子头、霞塘云乡永固村、白仓镇新民村及岩口铺镇部分村组。始迁祖陈佰万,后唐同光二年(924)自江西吉安泰和县迁新化,佰万子陈甲元复迁邵阳,以后,佰万后裔陆续迁邵。县内陈氏,均出此源。
  王 3.9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4.3%。分布全县所有乡镇,居住较集中的地方有塘渡口镇的双冲、白羊铺、桂花,蔡桥乡的柘桑、鸟语王家,长乐乡的伏溪桥,谷洲镇的王板桥等。来源不一,部分来源有:大田王氏,始迁祖王乾,自江西迁入。红石王氏,自安化迁入。九公桥王氏,明洪武年间自江西吉安泰和县迁入。小溪市王氏,自江西定县迁入。
  邓 3.9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4.2%。分布全县所有乡镇,居住较集中的地方有塘渡口镇的白羊铺、石虎村,黄塘乡的石梅村,白仓镇的邓八、邓什村,黄亭市镇的茶铺村等。白仓镇邓什邓姓始迁祖邓汝福,元成宗时(1295—1307)自江西吉安泰和县莫恒里迁入。
  蒋 3.9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4.2%,分布全县所有乡镇,居住较集中的地方有黄塘乡的双杏、金桃村和白仓镇的蒋贵院子及五峰铺镇的水田、仁湾村等。五峰铺蒋姓始祖千三郎,元泰定(1324—1328)间自江夏迁入。
  张 3.6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3.7%,分布全县所有乡镇。霞塘云张姓,为宋代张栻之后。张栻六世孙张万隆自江西泰和迁祁阳三口湾。万隆孙张添宝自祁阳三口湾复迁今霞塘云东道坳村李子坳,今霞塘云乡蔡塘冲、鸭山塘、石矿、大冲、朝阳、双河、蔡山、牛轭塘及黄亭市镇双龙桥等地张姓均出此源。
  肖 2.9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3.2%。分布全县大部分乡镇,居住较集中的地方有塘田市镇的栗山肖家、肖七、肖八及蔡桥、长乐、九公桥、黄荆等乡镇的部分村组。始迁祖肖一菊,明代自江西吉安迁入,县内肖姓均出此源。
  杨 2.9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3.2%。分布全县大部分乡镇,居住较集中的地方有黄亭市镇的永塘、重阳、葬塘村和白仓镇杨益村及长乐乡、谷洲镇部分村组。来源不一,永塘杨氏始迁祖杨万七,明天启(1621—1627)间自黔阳迁入。谷洲杨氏,明正德(1506—1521)间自江西吉安府全田迁入。七里山杨氏,清咸丰(1851—1860)间自邵东杨古垴迁入。
  吕 2.7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2.9%,主要分布于五峰铺镇和金称市镇涟溪村及其他部分乡镇。始迁祖吕再富,明洪武三年(1370)自江西吉安泰和县迁武冈县紫东里金称团(今金称市镇)。
  罗 2.6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2.8%。主要分布于长阳铺镇及小溪市乡梅州、山田、山伏等村。来源不一,长阳铺罗氏,始迁祖罗万锦,明洪武四年(1371)自省内永丰迁入。
  周 2.2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2.4%,主要分布于蔡桥乡龙口村及塘田市、塘渡口、下花桥、黄塘等乡镇部分村组,始迁祖周诚,唐代自江西吉安泰和县迁入,县内周姓,均出此源。
  吴 2.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2.3%,主要分布于白仓镇千秋村及其他部分乡镇。始迁祖吴斗垒,明洪武三年(1370)自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迁入。县内吴姓,均出此源。
  何 1.8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2%。始迁祖何受钦,祖籍江淮,元至正八年(1348),自江西奉命镇邵,卒。其第三子何源智定居今白仓镇高塘冲,自源智孙彦宗、彦贵、彦世、彦显始,分为宗、贵、世、显四大房派,主要分居于今白仓镇和黄塘乡境内。
  黎 1.8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1.9%,主要分布于黄荆乡和九公桥镇及黄塘乡峦山铺等地。始迁祖黎万爵,宋景定五年(1264)自江西吉安泰和县迁入。县内黎姓,均出此源。
  莫 1.4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1.6%,主要分布于白仓镇迎丰村、黄连村和五峰铺镇留旗坪等村及其他部分乡镇。始迁祖莫时瑞,元顺帝末年自江西吉安迁入。
  易 1.4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1.6%,主要分布于河伯乡易仕村、杨青村、塘田市镇河边村、黄亭市镇武邵村、道光村、黄泥村及其他部分乡镇。来源不一,河伯乡及塘田市镇易氏,始迁祖易楚江,宋元之际自江西吉安迁入。黄亭市镇武邵江易氏,始迁祖易仲魁,明初自江西省泰和县迁入。
  谢 1.4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1.6%,主要分布于黄荆乡、谷洲镇及其他部分乡镇。始迁祖谢恭秋,元季自江西吉安泰和县迁入。
  胡 1.4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1.5%,主要分布于长阳铺等乡镇。始迁祖胡安命,唐元和五年(810)自邵东佘湖山迁入。
  三、其他部分姓氏来源
  银 0.79万人,主要分布于塘渡口镇新华、岐山、楠木等村。始迁祖银青,五代时随马殷割据湖南,其第十子隶籍原武冈县大陂团(今县内塘渡口镇后田、楠木、新华、大坪、双冲等村)。
  尹 主要分布于蔡桥乡隘田和金称市承田村。始迁祖尹鼎初,宋末自江西吉安泰和县灌田迁隆回大官田,其孙尹才亮复迁县内。
  田 主要分布于长乐等乡镇,自辰州迁入。
  简 主要分布于小溪市、岩口铺等乡镇。始迁祖简齐标,明正德(1506—1521)间自江西瑞州上高县迁县内小溪市乡文昌村。
  车 主要分布于皇安寺一带。始迁祖车济,祖籍广西乐平府贺县,明景泰二年(1451)访亲来邵,乐此风土,定居邵东白马田,其后车大敬一支迁皇安寺。
  伍 主要分布于九公桥镇东田冲、荷叶塘、锁石桥及五峰铺镇部分村组。始迁祖伍天继,元至元年间,自新化三塘村迁东田冲。县内伍姓,均出此源。
  林 主要分布于黄亭市镇柿山林家一带。始迁祖林胜定,自会同县迁入。
  艾 主要分布于诸甲亭、郦家坪等乡镇。始迁祖艾财安,明洪武三年(1307)自江西吉安迁入。
  黄 主要分布于五峰铺及其他部分乡镇。始迁祖黄友珍,明洪武八年(1375)自江西吉安泰和县迁县内小江水。
  覃 主要分布于谷洲等乡镇。始迁祖覃宗四自靖州迁入。
  钟 主要分布于岩口铺镇的梅子岭、新建、白地畬、牛毛井等地。始迁祖钟万胜,自江西萍乡迁入。
  朱 主要分布于塘田市、郦家坪、九公桥等乡镇。始迁祖朱孝麟,明洪武七年(1374)自江西吉安泰和县迁入。
  乐 主要分布于金称市镇南冲乐家等地。始迁祖乐海公,自江西吉安泰和县迁入今塘田市镇花石桥。
  夏 主要分布于黄塘乡夏四、楸树湾、夏亮等村。始迁祖夏添才,明洪武间自四川成都瓦子滩迁入。
  廖 主要分布于塘田市镇城背村等地。始迁祖廖万公,元末自江西吉安泰和县迁入。
  屈 主要分布于长阳铺、岩口铺等乡镇。南宋景定元年(1260)自衡阳迁入。
  陆 主要分布于长阳铺、岩口铺等乡镇。始迁祖陆良甫,宋代自新化迁入。
  颜 主要分布于五峰铺、下花桥、谷洲等乡镇。始迁祖颜世进,明洪武间自新化迁入。
  郭 主要分布于黄荆、九公桥等乡镇。始迁祖郭均秀,明洪武间自江西迁县内土桥郭家。
  粟 主要分布于诸甲亭、郦家坪等乡镇。始迁祖粟仲库,明洪武间自江西迁入。
  段 主要分布于诸甲亭、郦家坪等乡镇。始迁祖段翔,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自西湖桥迁入。
  彭 主要分布于谷洲镇、塘田市镇、九公桥镇、河伯乡部分村组。始迁祖彭光宣,明洪武元年(1368)自江西吉安安福县西溪迁入。
  欧阳 主要分布小溪市乡部分村组。始迁祖欧阳法明,明初随父迁武冈牛栏山,数月后法明复迁县内起凤村。
  康 县内康姓祖籍江西省泰和县早禾庆渡梅子坡,后唐庄宗时,康南八偕子和仲、政仲、明仲迁湘乡,后复迁新化。政仲五代孙康璋自新化黄沙坪迁今塘渡口镇云山村罗城,复迁今七里山园艺场木铎铺。明仲五代孙魁遇、鹏运自邵阳市青龙桥头关帝庙迁今塘渡口镇大坝村。
  毛 始迁祖毛道震,明洪武中自江西迁邵南水桶坝。
  解 始迁祖解寿长,元末自江西迁邵邑,寿长第五代孙解国章复迁邵西老屋解家。
  曾 自江西赣县迁邵南曾家冲(今属九公桥镇)。
  卿 清代,自邵东卿家巷子迁东田冲温溪桥。
  章 始迁祖章烈泉,清末从新化滑石乡迁武冈县紫东里莫元村(今属白仓镇)。
  苏 始迁祖苏德荣,清乾隆十年(1745)自新化乐安村迁今白仓镇水津村。
  余 始迁祖永兴公,原籍四川,明永乐年间随军驻宝庆,乃携长子余銮落籍今谷洲镇蕨菜村。后,其次子复迁县内东田冲。
  县内回族人口主要有张、海、马、蔡、苏五个姓氏(其分布来源见本章第一节)。
  塘田市镇和白仓镇接壤一带,有施、厉、应、卢、杨、熊、张7姓同宗。其明以前源流无考,明洪武年间,为避难,其兄弟7人各易1姓。
  塘田市镇杨青有龙罗二姓同宗。宋真宗(998—1003)时,安化龙友亮隐居新宁乌龟塘、龙公庵等地,不娶。后以家产遗表弟罗会文,嘱其娶妻后为两姓承祧。罗娶唐氏,生子初姓龙,三代后以其一支复姓罗,遂繁衍杨青龙罗二姓。
  九公桥镇有复姓谢吴,其始祖谢隆庆幼年丧父,母携其再嫁吴氏,后念吴氏无嗣,其子裔承谢吴二姓。
  明初,县内有刘文通者,入赘银杏山(今属罗城乡)艾氏,生子天贤,复姓刘艾。
  明季,五峰铺镇东山村唐信荣入赘胡家铺胡氏,其子裔承胡唐二姓。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