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森林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708
颗粒名称: 第六节 森林资源
分类号: S757.2
页数: 3
页码: 79-81
摘要: 本文记叙1981年到2002年邵阳县森林资源情况,其中包括树种、林地、林种、活立木蓄积量等。
关键词: 邵阳县 森林资源

内容

一、树种
  县内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华东区系。据1981年农业区划调查,全县有木本植物83科,228属,486种,其中含树种10种以上的科有樟科、壳斗科、薇科、山茶科、蝶形花科、大莪科、芸香科、鼠李科、忍冬科、榆科、冬青科、杜鹃科、木兰科、竹亚科等14科。
  县内用材林中的主要针叶林树种有马尾松、杉、柳杉、侧松、圆柏、樱罗柏、火炬松、湿地松、华山松、金钱松等。用材林中的主要阔叶林树种有檫、樟、枫香、木荷、柞、刺楸、麻栎、小叶栎、青网栎、苦楝、黄檀、桂支、君迁子、白栎、光皮桦等。
  县内经济林中的木本粮树种有板栗、柿、枣等,木本油树种有油茶、油桐、乌桕、栾树、千年桐、油橄榄等,其他果木树种有桔、柑、橙、桃、李、梨、枇杷、石榴、杨梅等,其他特种经济林树种有梧桐、女贞、杜仲、厚朴、桑、银杏、山苍子、黄柏、棕榈、盐肤木、漆树、茶树、花椒、雪花皮、黄栀子等。
  县内防护林树种有垂柳、枫、杨、珊瑚树、重阳木、紫穗槐、刺槐、枸、杜荆等。
  县内风景林树种有桂花、木荷、合欢、紫荆、南天竹、大叶黄杨、海桐、夹竹桃、小叶黄杨、雪松、火力楠、鹅掌楸等。
  县内村旁、屋旁、路旁、水旁的四旁绿化树种主要有泡桐、欧美杨、喜树、兰果、香椿、黄连木、皂夹、悬铃木、石楠、罗木、柞树、桂皮、酸枣树、臭椿、榔榆、冬青树、丛竹等。
  县内竹林品种有楠竹、苦竹、刚竹、金竹、箭竹、青皮竹等。
  县内树种中,属国家保护树种的有银杏、香果、杜仲、伯乐、巨紫荆、三杂杉、穗长杉、天竺桂、黄连、八角连、天麻、银钟花、厚朴、凹叶厚朴、楠木、花榈木、桢楠、青檀、白樟树、罗汉松、山茶花及人工栽培引种的水杉、七子花、鹅掌楸、金钱松、台湾杉、天女花等27种。
  二、林地 林种
  面积 1981年,全县第三次林业普查时,有林业用地126.82万亩(其中有林地109.02万亩),比第一次森林普查时的1958年少66.13万亩,比第二次森林资源普查时的1975年增加2.66万亩。当年全县109.02万亩有林地中,用材林和经济林分别为69.07万和39.95万亩。
  1982年后,一度出现农民趁山林承包之机,大肆砍伐森林,使全县林业用地再度减少。1986年,全县林业用地减至114.62万亩,有林地减至101.15万亩,其中用材林62.79万亩、经济林37.64万亩、防护林0.72万亩。用材林中,松林44.72万亩、杉林12.64万亩、阔叶林2.53万亩、柏树林4500亩、竹林2.45万亩。经济林中,油茶林31.22万亩、油桐林0.34万亩、果木林6.08万亩。
  以后,全县有林地面积略有回升。2000年,县内进行第十个五年计划森林资源调查时,林种划分增加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原来的用材林和经济林中,有46.4万亩划为防护林。是年全县有林地面积111.3万亩,比1981年增加10.15万亩。其中防护林46.4万亩、用材林45.23万亩、经济林19.2万亩、特种用途林0.46万亩。用材林(不含划为防护林中的用材林,下同)中,杉木林6.3万亩、马尾松林30.05万亩、国外松林1.95万亩、柏木林1.95万亩、速生阔叶林(含欧美杨)2.7万亩、中速阔叶林0.3万亩、慢生阔叶林0.75万亩、竹林0.11万亩。经济林中,果木林5.4万亩、药用林885亩、林化原料林855亩,其余为油茶林。按林种年龄分,幼林5.98万亩,中熟林16.5万亩,近熟林39.6万亩,成熟林7.5万亩,过熟林0.3万亩。
  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2000年,全县划定国家重点防护林46.4万亩,特种用途林0.46万亩,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中,有林地23.4万亩、疏林地450亩、灌木林地16.5万亩、未成林造林地5.55万亩、无立木林地70亩。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中,按用途分,有水源涵养林33.6万亩、水土保持林11.25万亩、护岸林57亩、护路林1628亩、国防林4430亩、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123亩。
  油茶林 油茶林昔为县内主要经济林,主要分布于黄亭市、蔡桥、长乐、小溪市、金称市、霞塘云、黄塘等乡镇。20世纪70年代,邵阳县曾为湖南省油茶生产基地之一。1978年,县内有油茶林约30.08万亩,当年产茶油860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油茶林承包到户经营。1986年,县内有油茶林31.23万亩,当年产茶油1050吨。以后,农民收入渠道增多,油茶生产在农村经济中地位降低,管理粗放,油茶林逐年减少,树龄老化。至1990年,全县油茶林减至28.94万亩,其中疏残林16.61万亩,占整个油茶林面积57.3%。1993年,邵阳县被定为湖南省第二批油茶低改工程项目县,至1996年,先后完成油茶林常规改造0.8万亩、老残林更新改造0.7万亩,但仍无法扭转县内油茶生产滑坡的局面。2000年,县内约有油茶林面积28万亩(含划为防护林的油茶林面积)。
  三、活立木蓄积量
  1981年,全县第三次森林资源普查时,有活立木蓄积量133.73万立方米,比1958年减少24.28万立方米,比1975年增加29.21万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130.7万立方米、疏林蓄积2.3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0.73万立方米。林分蓄积中,松林100.3万立方米、杉林23.56万立方米、阔叶林5.09万立方米、柏树林0.72万立方米。按树龄分,幼林111.8万立方米、中龄林17.48万立方米、成熟林0.79万立方米。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农民担心政策会变,趁山林定权发证后将山林承包给农户个体经营之机,大肆砍伐林木,使县内森林活立木蓄积再度减少。1986年,全县活立木蓄积量113.93万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103.6万立方米、疏林2.42万立方米、散生木1.83万立方米、四旁树种6.08万立方米。按树龄分,幼林42.68万立方米、中龄林49.94万立方米、近熟林9.33万立方米、成熟林1.66万立方米。
  以后县内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开放政策深入人心,农民森林保护意识加强。加之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大量代替木材,煤、电、天然气等生活能源大量取代柴薪,森林砍伐量减少,活立木蓄积量迅速增加。1995年,全县活立木蓄积量146.6万立方米,其中属集体林地的129.89万立方米,属国有林地的16.72万立方米。当年县内活立木蓄积量中,用材林占134.2万立方米;按活立木类型分,林分蓄积136.95万立方米、疏林蓄积0.85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1.26万立方米、四旁树蓄积7.55万立方米。林分蓄积中,杉木36.5万立方米、马尾松87.66万立方米、国外松2.27万立方米、速生阔叶林4.64万立方米、杨树0.024万立方米、中生阔叶林2.75万立方米、慢生阔叶林2.38万立方米、柏树0.73万立方米。用材林活立木蓄积中,杉木26.67万立方米、马尾松86.54万立方米、国外松7.58万立方米、柏树2.07万立方米、速生阔叶林6.26万立方米、中生阔叶林1.72万立方米、慢生阔叶林2.28万立方米。是年,县内共有楠竹399.29万株,杂竹1.56万株。楠竹林分中,集体连片的394.81万株、散生1.48万株。以后县内活立木蓄积量逐年增加,2002年,县内活立木总蓄积量214.76万立方米。

知识出处

邵阳县志 1978—2002

《邵阳县志 1978—2002》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反映邵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上限到1978年,下限到2002年。以编、章、节、目为基本框架,由政区人口、自然环境、中共地方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等组成,共设2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