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传统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61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传统体育
分类号: G812.7
页数: 2
页码: 669-670
摘要: 本文记述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境内的传统体育,丰富多彩。平溪江、蓼水、黄泥江、赧水沿岸的游泳和龙舟竞渡,历史悠久,遍及全县各地的体育活动有赛跑、秋千、狮舞、龙灯、爬杆、爬山、拗手劲、戳扁担、踩高脚、翻空心筋斗、孔明棋、和尚棋以及儿童的瞎子摸鱼、岩鹰衔鸡、滚铁环、踢毽子、放风筝等。
关键词: 洞口县 体育 传统体育

内容

洞口境内的传统体育,丰富多彩。平溪江、蓼水、黄泥江、赧水沿岸的游泳和龙舟竞渡,历史悠久,《武冈州志》记载。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声势盛大。有的乡、保、街成立龙舟会,筹资备船。高沙出赛龙舟最多的一年达16艘。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开赛,十五决赛。开赛时举行赛典,赛后为优胜者披红挂彩。武术在清代就从新化、贵州传入高沙、马渡、大水、桥头、溪等地。高沙的蒋万成是洞口武术界的代表人物,身怀“擒拿封闭”、“九扣连环”等绝技,还兼有刀、棍、耙、叉等长短器械功夫。1933年受聘在湖南省国术馆任教一年。后又聘任为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武术教官。抗日战争期间负伤回归乡里,开馆授徒。素有“山老鼠”之称的马鞍乡曾传厚,擅长迎风步、五点枚、蛇出洞、猛虎下山、棍打四门等拳棍,先后在高沙八支祠等地设场收徒传技。遍及全县各地的体育活动有赛跑、秋千、狮舞、龙灯、爬杆、爬山、拗手劲、戳扁担、踩高脚、翻空心筋斗、孔明棋、和尚棋以及儿童的瞎子摸鱼、岩鹰衔鸡、滚铁环、踢毽子、放风筝等。
  新中国建立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受到重视,得到进一步发扬。沿河群众不分男女老少,参加游泳者甚多。1965年在“到江河湖海去锻炼”的号召下,县城机关企事业单位有73.3%的职工参加游泳,县人民武装部等5个单位的干部职工100%参加游泳。1970年~1977年每年组织万人的游泳队伍下水横渡或顺游。五六十年代沿河乡镇多次组织龙舟竞渡。进入80年代修造新式赛船,已大范围组织竞赛5次。1985年农历五月初五日,高沙镇集资3千余元举办龙舟赛,邀请邵阳地区所属部分县的8个代表队参赛,该镇塘前弯代表队夺得冠军。1986年石江镇集资4000余元,举办有10个代表队参加的全县龙舟邀请赛,该镇中山村代表队获得第一名。1977年以来,学校办武术训练班107期,参加训练的学生有1066人。高沙镇的蒋万成、刘汉元办了8期培训班,培训出150多名武术骨干。马鞍乡文风村有50%以上的人练武术。为挖掘武术遗产,1983年县成立武术挖掘整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组织力量整理编写出《洞口县拳械录》。1985年成立武术协会,经常组织开展活动。省、市、县先后命名县一中、九中、城关镇中心小学、高沙镇中心小学、石江镇中心小学、黄桥镇中心小学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着力发展和培养传统项目。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