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科学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58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科学研究
分类号: G322.764
页数: 3
页码: 608-6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科研活动逐步深入各个领域,专业科研与群众性科研相结合,使潜在生产力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关键词: 科学 研究 洞口县

内容

洞口县自建立科研机构后,科研活动逐步深入各个领域,特别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专业科研与群众性科研相结合,使潜在生产力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试验、研制、引进和推广应用中成效较为显著的科研项目有近200项。
  一 专业科研
  农业方面:
  水稻育种研究成果有洞农晚糯等16个定型优良品种。
  水稻浸种催芽研究:50年代早稻种子的盐水选种、煤灰催芽;60年代中期的高温破胸、适温催芽;70年代初的蒸气催芽;80年代晚稻种子的日浸夜露、三浸三露催芽技术。
  早稻育秧技术由深水育秧发展到湿润育秧、薄膜覆盖育秧及隔层晒板湿润秧田、温室育秧;晚稻由旱秧发展到水旱秧、湿润秧。
  小麦由条播密植到密点播研究。甘兰型油菜适宜播种期研究。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技术研究。各种化肥肥效增产研究。稻田化学除草研究。蜘蛛、寄生蜂、鸭子、青蛙等生物治虫试验示范。柑桔74—101、74—102、74—301等新品种的培育。土壤普查、农业资源调查《报告集》、《数据集》的编写和利用等。
  林业方面:
  林业资源调查与区划。引进优良树种栽培技术研究。24种珍贵树种育苗试验成功。雪峰梭罗树生态研究。森林病虫害防治调查研究。薪炭林调查研究。森林生态平衡考察等。
  水利方面:
  旱土自动喷灌装制研究及推广应用。按水系建立灌区,实行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科学管水研究。水土保持调查研究。土坝灌浆防渗漏技术的应用研究。
  畜牧水产方面:
  洞口花猪的生产性能与杂交利用研究。畜禽品种改良示范与杂交优势的利用。家鱼人工孵化试验。尼罗罗非鱼和革胡子鲶的繁殖与放养试验,高密度、多品种鱼类立体放养研究。稻田养鱼、网箱养鱼试验等。
  工业交通方面:
  803稳化带锈涂料的研究。V2—150型铝片精轧机研制。AG—120型稻麦收割机的研究。锅炉烧谷壳消烟除尘技术。40%甲效磷乳剂制造技术。118树脂衬布技术。DN米浆制料防霉技术。电锤台杆专用铣床的研制。M83—1型合页滚头机的研制。洞I型省柴灶。钢架拱桥转体施工技术。箱型双曲拱桥施工技术等。
  医药卫生方面:
  木本药用植物调查。中草药资源普查。中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技术。高危孕妇管理监护控制母婴死亡研究。肾盂冷灌取石。钢板架桥治疗股骨缺损。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基固频率研究。庆大霉素珠链骨髓腔内治疗慢性骨髓炎。利凡诺羊膜内注射中晚期妊娠引产技术。应用碘盐与碘油大面积防治地甲病。学生龋齿与牙周疾病的调查研究。麝香丸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技术。抽尽尿液行输尿管取石技术。带蒂大网膜治疗胃穿孔大出血技术等。
  二 群众科研
  双季水稻试验
  1953年岩塘乡清水村(今山门镇清水村)农民杨白儒,采用早稻红脚早、晚稻蕃子进行间作双季水稻栽培试验,获得成功。早稻亩产200公斤,晚稻亩产175公斤,两季合计亩产375公斤,比当地一季中稻亩产高一倍,为全县大面积推广双季稻树立了样板。
  米丘林科学实验小组
  1958年春欧阳伦寿等7人在竹市公社下阳大队(今竹市镇向阳村)成立全县第一个科学实验小组,借用苏联植物学家米丘林的名字,取名“米丘林小组”。在2.7亩水田、3亩早土的实验地里,开展水稻、早粮、经作等杂交组合科研活动。1959年杂交100个新品种,成活71个,获得水稻品种杂交当代种子482粒,以高粱为母本的远缘杂交种子122粒,以玉米为母本的远缘杂交种子6粒,豆荚远缘杂交种子48粒,瓜类远缘杂交种子798粒,以棉花为母本的远缘杂交种子12粒,小麦品种杂交种子814粒,以油菜为母本的远缘杂交种子52粒。米丘林小组培育的高产棉花、红薯在省、地、县各级展览馆分别展出,选育的水稻良种竹市晚粳、竹市一号在邵阳地区推广。1959年冬南方十三省(区)农民育种家现场会在竹市下阳大队开幕,会上印发了米丘林小组的专题材料,大会授予该小组先进科研单位锦旗,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拍了新闻纪录片。
  稻田养鱼
  茶铺乡南水村大院村民组村民舒和田,1957年组织本村16名群众在福塘垅、大桥垅进行稻田养鱼试验,共放养稻田87亩,当年取得好成绩,还产一定数量的成鱼。培养出鱼苗14万余尾,亩平1600余尾,此项科学试验,得到省、地重视,分别在此召开现场会,同年底中共南水村党支部书记出席全国农业先进单位代表大会,省授予舒和田劳动模范称号。该项成果很
  快在全县推广,1959年全县稻田养鱼面积950亩。“文革”期间基本停止。1978年后又逐渐恢复和发展,1981年全县稻田放养面积1768亩,1986年达3.75万亩。舒和田还利用晚稻秧田的闲置时间进行鱼苗培养试验,1976年获得成功。由投放时的鱼花,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育长成寸多长鱼苗,收入可观,1977年在全乡推广,以后在全县铺开。
  舒和田除稻田养鱼外,还带领6名劳动力在乡渔场,进行四大家鱼(青、草、鲢、鳙)人工孵化研究成功,并孵化出芙蓉鲤、尼罗罗非鱼、异育银鲫、革胡子鲶、鳊鱼等鱼苗。
  提高油菜籽加工出油率试验
  树林乡植物油厂1979年加工油菜籽41.5万公斤,平均出油率为34.1%,1980年加工油菜籽19.75万公斤,平均出油率为35%,最高达36.8%,比其他榨油机每百公斤多出油6公斤,比国家规定标准多出油5公斤,油质检验合乎国家规定标准。主要加工技术是:(一)掌握好炒籽火候和适宜的入榨温度及水分。(二)搞好毛油过滤和提炼。(三)搞好复榨。该项技术获1980年邵阳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
  沸腾炉炉渣综合利用
  1979年县水泥厂科研组萧时杰、江松斋、郝百美等经过反复试验,利用石江电厂沸腾炉炉渣作为水泥混合材料生产水泥,效果良好,在每吨水泥熟料中掺入15%沸腾炉渣,降低成本8元。1979年至1980年掺入3296吨炉渣,节约成本84048元,增产水泥3296吨,增加产值207648元,水泥质量稳定,抗拉度强,消灭了300标号,稳住了400标号,提高了500标号。电厂的炉渣也不再排入江河,减少了环境污染。此项目获1980年县科技成果二等奖。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