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江

知识类型: 实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郴县志》
唯一号: 180736020210000026
实物名称: 大浪江
其他名称: 东河
文件路径: 1807/01/object/PDF/180710020210000003/001
起始页: 0415.pdf
类型: 河流
分类号: K928.42
主题词: 河流-中国

实物简介

大浪江,又名东河,源于大奎上乡平头岭,流经白露塘、塘溪、桥口3个乡镇,全长33公里,流域面积117.63平方公里,有河坝17座,灌1.48万亩稻田。 大浪江河道历来受洪水冲击危害。清代,东波开矿以后,废水渣又成一害。造成河道两岸不宜耕种的田土越来越多,出现一片荒洲。50年代,郴县磺矿扩建,矿毒水和废渣对下游危害加重。1968年,矿毒洪水冲入5722亩稻田,减产19.5万公斤。1965~1976年,东波矿赔偿大浪江两岸农民损失累计达50.2万元。1985年8月25日,特大洪水冲垮东波矿野鸡尾工区库容150万立方米的尾砂坝,300多万吨尾砂及沿河两岸矿区的砂石随洪流而下,冲垮新筑的浆砌石头护坡河堤6.53公里;1.2万亩田土和两岸河滩被矿毒泥沙淤积,厚度达0.26~1.3米。1965~1987年,对大浪江进行过6次治理,累计投资390余万元。1965年,板桥人民公社自筹资金劳力,治河筑堤18公里。1974年,县组织劳力3000多人,投工80万个,投资40万元,治理龟形亭至猴古桥段,疏通河床,加固河堤3.8公里。1982年5月至1984年12月,县利用冶金工业部1978年10月拨的250万元治河专款,对柿竹园多金属矿畜牧场以下9公里河道再次全面治理,截弯改直,疏通河床,整修堤坝,浆砌石护坡,保持河床宽40~60米,均深4米,新建河坝13座,跨河公路桥1座。1985年冬,进行洪冲工程恢复。1987年再向上游的芙蓉延伸治理0.5公里。治理后,河道畅通,基本解决排涝问题;按设计2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条件下,可基本避免洪涝灾害影响;两岸5000余亩耕地排、灌畅通,4000亩乱石砂滩可逐步开垦种植。但是,大浪江河水水质的污染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