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地区蔬菜产销情况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唯一号: 180732020210005588
事件名称: 郴州地区蔬菜产销情况
文件路径: 1807/01/object/PDF/180710020210000008/001
起始页: 0147.pdf
事件类型: 经济事件
发生地点: 郴州市

事件描述

郴州地区属亚热带气候,有利于蔬菜生长,菜园四季常青。清同治三年(1864)间,上市蔬菜品种有40余个①。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郴州直隶州乡土志《物产篇》记载:蔬之属日芥菜、白菜、芹菜、蕹菜、苦菜、茼蒿、菠菜、苋菜、萝卜、茄子、豆角、眉豆、茨菜、黄花、油菜、冬笋、茭笋、姜、葱、蒜、蓖头、辣椒、水芋、干芋、磨芋等;瓜之属曰:黄瓜、冬瓜、丝瓜、甜瓜、西瓜、槽瓜、苦瓜、葫芦瓜、花瓜、木瓜等;蔓之属曰:白薯、红薯、凉薯等。其时,蔬菜品种繁多。民国22年(1933),区内各县蔬菜生产的主要品种中,辣椒种植面积12220亩,年产干货111.2万斤;萝卜种植面积26600亩,年产量2241万斤;白菜种植面积12340亩,年产量1582万斤;瓜类菜(包括冬瓜、南瓜、黄瓜、苦瓜、丝瓜)种植面积21060亩,年产量1588.1万斤;葱、蒜、姜种植面积12620亩,年产量641.84万斤;其他菜类(包括茄子、青菜、芥菜、菠菜、冬A菜、芋类等),种植面积23930亩,产量1438.8万斤②。区内所产蔬菜,主要是当地消费,其交易方式,以农民自产自销为主。菜农夜晚采摘,黎明挑运人城,零星交易。嗣后,在城镇、矿区渐兴菜市,除菜农挑至市中销售外,小商小贩也向农民买进,再运至菜市出售。民国时期菜行发展,代买代卖,并经营部分当地特产和便于贮运的品种进行外销。据查有记载的:如资兴县民国22年(1933),运销长沙生姜2000担,香菌(菇)50担,玉兰片500担;同年,桂阳县运销衡阳干辣椒600担,运销往汉口、衡阳鲜磨芋1500担③。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9年4月

本书记述了郴州市从1840年至2006年近两百年来的商业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前进的规律、宝贵的经验,包含了清代以来我市各个阶段的商业发展变化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