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县商业发展情况统计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唯一号: 180732020210005529
事件名称: 永兴县商业发展情况统计
文件路径: 1807/01/object/PDF/180710020210000008/001
起始页: 0086.pdf
事件类型: 经济事件
起始时间: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
发生地点: 永兴县

事件描述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生产发展,人口增加,社会安定,永兴商业渐兴。光绪九年(1883年),全县有农民贸易活动的if场17个。光绪三十二年(1906),J场发展到43个。宣统二年(1910年),成立商会,有会员150人①。民国初年,铁路、公路未通,因得水运之便,永兴县批发商业即比较发达。从汉口、长沙、湘潭等地经便江水路运输进入的绸缎、棉纱、棉布、南味杂货、药材,煤油等北来商品,多数批销给郴县、资兴、汝城、桂东等地。而由广东乐昌等地南来的粤盐、广货等则由郴州船运至城关和当时县内第二大集镇塘门口,再转批给茶陵、攸县、安仁、酃县等地。民国18年(1929年),全县共有商户766户,从业人员2288人。其中:经营南货、药材业者多江西人;经营磁铁、书纸业者多邵阳人;经营油盐、粮食、屠宰、旅馆业者多本县人。而以江西商人资金最为雄厚。开设裕泰南货店的姜玉盛兄弟,空手到永兴当学徒,仅二十年时间,成为拥有数十万银元资金的巨商。粤汉铁路、湘粤公路相继通车后,依靠水运为主的永兴县城和塘门口批发商业日趋衰落,铁路公路沿线的高亭司、油榨圩等集镇逐步兴起。但由于转批市场的作用缩减,商业较前稍有逊色。民国30年(1941年),县城共有大小商户600余家,从业人员975人。特别是1941年和1944年,县城、塘门口、高亭司、湘阴渡等地多次遭日机轰炸,县城几百间商店房屋被炸为焦土,损失惨重。民国34年(1945)2月至8月,又被日军占领七个多月,商业几乎陷于停顿。抗战胜利后,商民陆续在废圩上搭盖临时店棚开市,勉强复业不到200家。之后,部分商户渐次复业。又因内战爆发,农业连年歉收,通货恶性膨涨,市井肖条。解放前夕,国民党交警部队退驻永兴,兵匪为患,不少商人抽走资金或停业、歇业。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9年4月

本书记述了郴州市从1840年至2006年近两百年来的商业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前进的规律、宝贵的经验,包含了清代以来我市各个阶段的商业发展变化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兴县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