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县一中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郴县志》
唯一号: 180731020210000387
机构名称: 郴县一中
文件路径: 1807/01/object/PDF/180710020210000003/001
起始页: 0669.pdf
地址: 郴县
前置机构: 私立适存中学
起始时间: 私立适存中学

机构描述

郴县一中,前身系私立适存中学。民国32年(1943)2月,由安善乡(今五里牌乡)洞尾村李达九创办,址在该村李氏宗祠。民国34年元月,郴县沦陷,该校迁至嘉禾县。是年8月郴县光复,该校旋即迁回原址。民国35年2月迁至县城文庙(今郴州地区计量局处),校舍面积13398.65平方米,是年增设高中,定名为湖南私立适存中学。 1953年10月,该校由县人民政府接管,改为郴县第四初级中学,1959年划归郴州市,1960年元月迁至苏仙岭下,1962年8月划归郴县,增设高中,更名为郴县第一完全中学,在校学生384人,教职员工42人。1963年撤销高中。1964年复设高中,在校学生512人,教职员工58人,校舍面积2500平方米,教学仪器价值2万余元。“文化大革命”中,校舍和教学设备遭到严重破坏。1967年10月,该校迁至高山背,1972年复迁苏仙岭下,1975年改为“五七大学”,1977年复改为郴县一中。1978年2月被列为省重点中学。1983年3月,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唐天际为该校题书“团结、俭朴、笃学、求实”的校训。1988年,校园占地面积84.46亩,教学楼、实验楼、宿舍、礼堂、校办工厂等建筑面积共19376平方米,各种教学仪器、体育运动器材、家电维修器具、英文打字机、电脑、缝纫机等总价值约30万元。设高中班15个,初中班7个,在校学生1223人,教职员工139人,其中专任教师107人。专任教师中,按学历分,有大学本科66人,专科39人;按专业技术职务分,有高级教师21人,一级教师24人。 1977~1988年,该校初、高中毕业生考入中专、大学的共1687人。其中考入中专的585人;考入大专的627人;考入本科的475人。师生中获地区级以上奖励的累计340人次。其中获国家级奖励的37人次;获省级奖励的116人次;获地区级奖励的187人次。学校先后获得县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地区教育教学改革先进单位、省招收飞行员先进单位、省体育达标先进单位、全省学校“艺术教学”先进单位、省先进基层团委等称号。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