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县氮肥厂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郴县志》
唯一号: 180731020210000352
机构名称: 郴县氮肥厂
文件路径: 1807/01/object/PDF/180710020210000003/001
起始页: 0476.pdf
地址: 华塘公社招旅大队渡头村
起始时间: 1971年

机构描述

1971年,在华塘公社招旅大队渡头村靠西河边建郴县氮肥厂,1973年元月投产,合成氨年生产能力3000吨。是年,生产碳酸氢铵7431吨,完成产值118.9万元。但因机械设备性能欠佳,生产用水水质差、水温高,生产用煤质量差,亏损18.7万元。1974年,增加高压水汽和尾气脱硫工艺。1978年2月进行技术改造,设计合成氨年生产能力达5000吨,但预算失误,资金不足,合成氨年生产能力只扩大到4500吨。是年,生产碳酸氢铵11708吨。1982年,增加沸腾炉1台。1985年,又进行第二次技术改造,添置加压交换机1台,生产工艺变常压为加压,但由于资金不足,设计不合理,未达预期目的。之后,由于设备日趋老化,原料、燃料价格上涨,加上经营管理不善,亏损增加。1973~1988年,累计生产碳铵158086吨,除1979~1981年和1984年略有盈利外,其余年份都亏损,累计亏损555万元。1988年,该厂固定资产原值466万元,净值280万元,共欠外债325万元,于11月24日停产。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