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糖果、糕点、奶制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225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糖果、糕点、奶制品
分类号: F407.82
页数: 4
页码: 110-113
摘要: 本段介绍了郴州生产糖果、糕点以食糖、面粉为主要原料配辅料加工而成,现代化生产技术日益进步。其品种,糖果分硬糖、软糖、高梁饴糖、巧克力、中式糖果;糕点分中式、西式两大类。
关键词: 郴州 食品业 经济

内容

一、糖果、糕点生产糖果、糕点以食糖、面粉为主要原料配辅料加工而成,现代化生产技术日益进步。其品种,糖果分硬糖、软糖、高梁饴糖、巧克力、中式糖果;糕点分中式、西式两大类。
  糕点生产始于商周时期,相沿至今。民国时期,郴县城关较大的南货店都生产糕点,均系前店后坊,手工式生产,产销一体经营。其他各县城和较大集镇的南货店也有糕点生产。抗日战争胜利后,郴县城关的华丰、邓庆祥、左样太、乾昌、三义等著名南货店号,均手工生产糕点,一般30至40个品种。市场供应的机制糖果和糕点、饼干,则多从广东、广西、长沙、衡阳、湘谭等省内外市场购进。
  1952年创办国营郴县糕点厂,是区内第一家商办食品厂,职工15人,从长沙请来著名的“九如斋”师傅传授技术,指导生产;主要生产普通饼干、油货、棒棒糖、水果糖等品种,设备简陋,手工操作,品种较少,年产量仅200吨。该厂1956年由郴县糖业公司管理,1958年归郴州市副食品公司管理,并迁至曹家坪厂址生产。1980年省、地商业主管部门拨款244万元,在五里堆征地建新厂房,建筑面积1993平方米,设糕点、饼干、糖果、油货、饮料5个车间,职工增加到131人,属县级郴州市商业局领导,成为全区最大的一家糖果、糖点加工企业。
  1956年私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各县南货业的小型糕点作坊先后合并组成县糕点加工厂(或称食品厂),虽然多年经营,但发展缓慢,厂房陈I日,设备简陋,长期沿用手工作坊生产方式,主要生产大众化糕点和低档糖果,本县城乡市场销售。
  1981年,中央号召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国务院作出“大力发展商办食品工业”的决定,①湖南省委、省政府对发展食品工业规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Z1982年起,地区商业局加强了对商办食品工业的领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发展食品工业的方针政策,1984年11月成立食品工业办公室,配备专干5人。对商办食品工业开展技术改造,改建、扩建厂房,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增添机械设备。1982年至1987年,区内主要糖果糕点加工厂,先后分期分批进行技术改造,主要项目16个,投资总额达520.68万元,其中省、地商业主管部门拨款174.68万元,当地财政拨款27万元,银行贷款265万元,企业自筹资金54万元。建成县级郴州市(下同)、永兴、桂阳、桂东、嘉禾、临武、安仁、资兴、宜章、汝城等10条机制饼干生产线。桂阳、郴州市、永兴等6条糖果生产线,永兴、郴州市等10条饮料生产线,增添大小机械设备300余台(件),形成配套生产能力,改变了长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落后面貌,产量扩大,质量提高,包装装璜翻新。
  至1988年底止,全区有独立核算的糖果、糕点加工企业国营12家,集体3家。其中,国营有职工641人,拥有固定资产501万元,厂房面积15978平方米,流动资金77.90万元,年产值1386万元,实现利润总额43.14万元,生产糖果143吨,糕点4556吨。
  糖果、糕点行业,从1980年起先后推行生产标准化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开展创名牌、争优质竞赛活动。嗣后,每年举行糖果、糕点质量评比。1982年10月30日,全区商办食品工业在郴州市举行展销评比活动,展销品种658个,3天展销金额45700元,评出地优产品42个,其中糖果、糕点13个,由大会发给优质产品证书。糖果、糕点获奖厂名和品种是:郴州市糖果糕点厂有川眼饼、夹心蛋糕、门扣酥、香花片、麻条酥共5个品种。桂阳县食品厂有交切片、桂花麻杆糖、水波酥、酥薄脆、空心酥、香烟糖共6个品种。郴县糕点厂甲级蛋薄脆一个品种。桂东食品厂多味健牌糕一个品种。1983年7月,在全省副食行业举行糕点评比会上,郴县糕点厂的甜奶糕和蛋薄脆被评为省优质产品,获行优证书。同年,全省儿童食品评比会上,桂阳糕点厂的淮山米粉和郴县的甜奶糕被评为省优质儿童食品,占全省评出10个优质产品的20%a1985年12月,全省在湘潭举行米制品展销评比大会上,桂阳食品厂的膨化如意糕和地区食品酿造厂的淮山米粉获“芙蓉”奖称号。1987年,在全省商办食品工业企业竞赛活动中,永兴县食品厂被评为全省16个优胜单位之一。1988年,全省举行“名酒、名烟、名牌罐头”等“五名”食品评选活动,郴州市糖果糕点厂的牛奶饼干被评为“五名”食品。同年12月,在首届全国食品博览会上,郴州市糕点厂的湘南牌饼干获国家铜牌奖。在糖果、糕点包装装A评比活动中,1984年8月,郴州市糖果、糕点厂的蛋卷盒获全省二等奖,中秋月饼盒、高梁饴糖盒获三等奖。但是,区内糖果、糕点生产,多数是大众化的低档品种,使用铁桶、木桶、大塑料袋等容器包装,运往农村市场销售。在全国、全省和全区被评为优质产品的少数品种,因资金、原材料不足,包装装潢不漂亮等方面原因,长期未能形成大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城镇市场较高档的糖果、糕点食品,特别是礼盒食品,仍需从广东、湖北、长沙等地调进,其内在质量不全系上乘产品,但包装装潢漂亮,适合消费者需求,大量占据区内市场。
  二、糖果、糕点销售糖果、糕点产销归口国营副食品公司系统管理,就地加工,就地销售。1958年12月起,糕点供应实行按用粮量核收粮票,粮食部门凭回收粮票供应原料,每百市斤原料配给植物油8市斤。1959年至1961年,粮食、油料、食糖等减产,原辅材料不足,糖果、糕点产量减少。1960年10月起实行凭票定量供应;1961年2月起在郴州市实行高价供应,1962年4月全区全面实行高价供应,至1965年恢复平价。自后,一直采取稳定价格的政策,以保证市场需求。1983年粮食、油料取消统购,实行开放政策以来,原辅材料普遍涨价,糖果、糕点生产成本提高。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从1984年起,改变了糖果、糕点长期统一作价的办法,是年3月和4月,除奶粉等少数重要品种外,分两次把糖果、糕点、小食品价格全部放开。各食品加工企业的产品,按照原(燃)料、辅料实际进价,加正常生产费用、税金和合理利润的原则定价。各批发、零售商业企业从外地采购的商品,由企业自行定价,不受原来地区、批零差价规定的限制。商业系统内部调拨作价,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自大力发展食品工业以来,各行各业多家生产、经营糖果、糕点,互相竞争,糖果、糕点市场日趋繁荣。商办糖果、糕点加工企业由单纯加工生产,改为生产经营型,产销兼营,既营生产,又营销售,及时了解市场需求,注重信息反馈,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经营管理,增强了竞争能力。
  三、奶制品民国时期,美国人在郴州苏仙桥开办“惠爱医院”,该院养奶牛2头,产奶供美国人饮用。1951年,私营厚生土产联营社为扩大业务,在北湖岭兴办一个牛奶场,职工5人,养奶牛10多头,日产鲜奶20公斤左右。1952年,曹家坪又开办一个“新生奶牛场”,有奶牛10余头;郴州人李焕德在乌石矶也开办奶牛场,有奶牛10头。1956年公私合营时,“厚生”、“新生”和李焕德等三家奶牛场合并为“新生牛奶场”,共有奶牛30多头。1957年,白鹿洞、苏仙岭、五里堆相继又办3个奶牛场,各有奶牛10余头。1958年,郴州市饮食公司接管“新生牛奶场'’,并拨款在同心桥新址兴建牛奶场,改名为“郴州市牛奶场”,其他牛奶场先后并人,共有奶牛100多头,日产鲜奶205公斤。1970年,饲养奶牛发展到130多头。日产鲜奶400公斤。但由于城市规模扩大,牧场青山草地被基建征用,奶牛整天靠精饲料喂养,病牛逐渐增多,配种问题也没有解决,连年亏损,牛奶场日渐衰落。至1987年,仅有奶牛24头,其中又只有8头产奶,日产鲜奶仅50公斤左右,根本无法满足城市人民鲜奶消费需要。
  其他奶制品,主要是奶粉,区内没有生产,全靠省外调人。1987年,地区副食品系统批发销售奶粉106070公斤,比1971年增长6.17倍,比1975年增长8.05倍,比1981年增长57%。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9年4月

本书记述了郴州市从1840年至2006年近两百年来的商业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前进的规律、宝贵的经验,包含了清代以来我市各个阶段的商业发展变化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