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副食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2254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副食品业
分类号: F407.82
页数: 11
页码: 103-113
摘要: 本段介绍了郴州副食品商业,经营食糖、卷烟、酒类、食盐、糖果、糕点、罐头以及各种小食品,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商品。
关键词: 郴州 副食品业 经济

内容

副食品商业,经营食糖、卷烟、酒类、食盐、糖果、糕点、罐头以及各种小食品,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商品。
  晚清、民国时期,糖、烟、酒副食品,分别由南货业、杂货业、油盐业、烟酒业、酒作业、糕点作坊等行业经营,或土产业、食杂业兼营。晚清时期经营户数无从查考,历史上有记载的主要是食盐业为大宗。郴州、宜章、临武均为湘南重要盐埠。宜章县水路章江会武水,可通木船,在海运和铁路、公路未通以前,粤盐多由此水路,从广东坪石、乐昌等地起运进入湖南。宜章县城有盐卡,再人挑畜驮,经90里驿道至郴州,转运各地销售。郴州握湘南各县经济枢纽,包括湘东部分县在内,所需粤盐皆在此中转和购买。郴州盐业较为发达,到1949年解放前夕,盐商达146户,占全城商户总数的四分之一,资本额银元60余万元。平均日销盐量由民国11年(1922)的300-500担,上升到1949年的1500-3000担。
  民国时期,南货业、油盐业、土产业、酒作业、烟酒业等同业公会相继成立。民国30年至31年(1941-1942年),郴县、永兴、汝城、安仁、临武、嘉禾、桂阳、资兴等八县统计:共有糖、烟、酒副食商店549家,其中油盐业263户,南货业136户,杂货业80户,烟酒业58户,糕点作坊12户①。郴县城关(现郴州城区)有糖酒店23户,杂货业34户,土烟业5户,酒业8户,土产业14户,烟电业3户,牙行业1户,前店后坊糕点业12户。大户中南货业有黄源昌、楚和、公吉祥、福康祥;土烟业有泰来、同太生;烟酒业有兄弟、友信;土产业有太安祥、笃记;杂货业有义记,复兴等。这些大户经营南货副食,注重名特产品经营。酒业雇工酿造,兼营酱食、南货。烟业有烟丝切刨,自办原料,或代为加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糖、烟、酒副食行业,经营体制多次变化。初期,归专区贸易公司经营。之后,又分别由国营百货和土产公司兼营。1952年,省专卖公司在郴州设置专卖批发部。1953年3月,成立中国盐业公司湖南省郴县支公司,专营食盐。1954年9月11日,专卖批发部改成湖南省专卖公司郴县分公司,专营烟、酒、食盐业务,并担负行业管理工作。1956年,成立郴县糖业公司,经营食糖、糖果、糕点、奶制品、罐头等商品。是年,私营商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南货、杂货、烟酒等行业,一部分直接过渡国营副食品商店,大部分纳入归口管理的副食合作商店(或小组)o1958年,撤销专卖、盐业、糖业公司,地区成立副食品贸易处,各县市成立副食品公司,主营糖、烟、酒、盐等副食品。至此,形成国营商业系统的副食行业体制。自后虽有变化,但副食系统糖、烟、酒主营业务一直未变动。至1983年元月,省政府决定将卷烟调拨、批发业务移交郴州烟厂自产自销。1984年,成立郴州盐业公司,归经委领导。到1988年底止,全区国营副食品公司系统有独立核算企业33个,其中地区公司1个,县市公司11个,副食品零售商店9个,国营商办食品工业企业12个。全系统职工1341人,其中批发企业511人,零售企业189人,加工企业641人。归口管理集体副食零售商店65个,职工582人。国营副食系统年末固定资产余额1251.5万元,仓库总面积37839平方米(内有简易仓库4845平方米),酒池474立方米,汽车23辆,营业用房面积26198平方米,职工宿舍面积35295平方米;全部流动资金总额3191万元,其中自有资金355万元。
  副食商品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甘蔗不是区内主要农作物,食糖产量极少,主要靠省外调进机制糖。20世纪50年代,区内没有烤烟种植业,60年代发展烤烟生产,郴州卷烟生产有较大发展。酒类生产历来是民间自酿自食,50年代发展了一批地方酒厂。进入七八十年代,酒类消费由高度酒向低度酒、由白酒向饮料酒方向发展,啤酒需求量迅速猛增,区内发展了三家啤酒厂。
  副食品购销业务,与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50年代,国民经济处於恢复和初步发展阶段,市场购买力不高,糖、烟、酒购销业务不大。60年代,全区副食品系统商品购销业务开始扩大。70年代,由于区内烤烟生产发展较快,为卷烟生产提供了大量原料。1965年至1980年,商业收购卷烟78万箱(年平均收购5.5万大箱),除保证区内市场供应外,还外调51万箱。80年代,卷烟生产有新发展,1988年卷烟年产量达到39.4万大箱。70年代起,区内白酒供应量自给有余,区外名酒和其他酒类的调人量同时增加。1975年,全区副食品系统商品购进总额5023万元,比1964年增加2.48倍,年平均增加325万元;商品零售总额2767万元,比1964年增长54%,年均增长88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改革商业体制,流通活跃,糖、烟、酒副食品购销业务蓬勃发展。1988年,全区副食品系统商品销售总额6875万元,比1975年增长1.48倍,年均增长316万元。副食品网点大量增加。据地区工商局统计资料,1988年,全区社会副食品商业网点4865个,比1976年增加1636个,其中,个体副食店4532个。从事副食品经营人员6887人,比1976年增加1601人,其中,个体5546人。大部分百货商场、基层供销社、劳动服务公司、宾馆、招待所、饭店、旅社和厂矿、学校等均附设糖、烟、酒商品专柜或摊点。副食品商业网点遍布城乡各个角落,尤以交通要道、街道里弄较多,群众买烟、买酒、买糖和糕点、酱、醋等副食品十分方便,副食品市场一派繁荣景象。
  第一节食糖区内土糖生产有一定历史。民国23年(1934),嘉禾县年产土糖300吨。①之后,生产连年萎缩,1949年仅临武县产土糖30吨②。为了提高区内食糖自给率,发展糖料生产。1972年至1974年,先后在郴县、宜章、临武3个糖料基地县各建立一个日处理甘蔗200吨的机制糖厂,还建立小糖厂34个。1975年,全区甘蔗种植面积15280亩,产糖690吨。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1976年至1978年连年下降。1979年,采取提高价格补贴,奖售粮、肥等优惠政策,甘蔗种植面积又回升到11490亩,产糖940吨。自后,并无大发展。
  一、收购、调入 1955年,国务院将食糖列为一类商品,实行“统一收购、集中管理”的政策。工业生产的食糖全部交商业统一收购,统一安排市场。由于区内食糖产量很少,从1972年兴办机制糖厂起至1988年,商业部门累计收购地产糖5228吨,年均收购307吨,收购量最多的1983年为1512吨。区内糖源自给率极低,而社会消费量由50年代年均1000多吨,逐步发展到15000吨以上。因此,市场所需糖源98%以上依靠外地调人。调人量连年增加,60年代年均调人4800吨,70年代年均调人7560吨。1985年调人量最高达17381吨,1987年为17357吨,1988年为15656吨。全区副食品公司系统掌握糖源年均6504吨,其中区内收购1512吨,占12.28%01998年共有糖源15929.5吨,其中区内收购273.5吨,自给率又下降到1.7%0 表2-20 全区主要年份食糖购调量及比例表食糖调人,根据省分配计划主要从广东省调进。每年从12月起到次年3,4月份,派专人驻广州联系催调。食糖系季节性生产,常年消费商品,储存保管时间长,成本费用较高,商业经营多数年份亏本。1988年食糖价格实行双轨制后,地县市副食品公司还从粤、桂等地区组织调人部分议价糖,调剂供应市场。
  二、销售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食糖消费量逐年增加,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增长更快。区内食糖社会零售量,1957年1209吨,人均1.07市斤;1966年为4033吨,人均3.09市斤;1975年5250吨,人均3.17市斤;1981年上升为10384吨,人均5.69市斤;1985年零售量高达18232吨,人均消费9.4市斤。1987年和1988年,因糖源较紧,社会零售量略有下降,但人均消费仍分别达到8.34市斤和6.88市斤。
  长期以来,食糖生产增长赶不上消费需要,市场经常供不应求。从1950年至1988年的39年中有12年(1950至1952年,1955至1967年,1982至1987年)采取平价敞开供应,其余年份均按商业部“关于食糖计划销售、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照顾必需、安排一般”的原则,采取控制或半控制的供应方法。对民用糖根据计划和糖源情况,灵活掌握,除保证特殊供应外,城市按人定量凭票供应;农村主要供应产妇、婴儿、病人和节日、春耕生产及农产品换购奖售。工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用糖,根据需要和糖源情况,安排专项指标。饮食行业用糖,参照行业历史用糖情况和结合其当年营业计划,安排适当指标。各个时期供应办法如下: (一)特殊供应: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从1961年开始,对产妇、婴儿、病人及从事高空、高温、井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专业运动员、部队特需等项用糖,实行特殊供应,每人每月供应1市斤;对高级知识分子、老红军、17级以上干部、归侨和归侨学生等,在居民定量供应之外,给予适当照顾;对国际友人保证供应。从1961年至1964年,全区特殊供应食糖5659百公斤。此办法1965年停止执行。
  (二)高价供应:从1962年5月起,食糖列入高价商品供应范围,每市斤售价3.02元,至1965年7月停止,恢复平价。1962年至1964年,共供应高价食糖13188百公斤,回笼货币398.2万元。
  (三)奖售换购:1952年7月开始,对按计划价格收购的粮食、植物油和鲜蛋等人民生活必需的农副产品,实行食糖奖售换购办法,鼓励农民多交粮、油。换购的奖励标准是:每收购粮食1500市斤,奖售食糖4.33市斤;每收购植物油100市斤奖售食糖1.31市斤;每市斤鸡蛋奖售食糖0.2市斤,每市斤鸭蛋奖售食糖0.1市斤,每百斤蜂蜜奖售食糖20市斤。1962年至1964年农副产品换购奖售食糖共计18249百公斤。
  (四)恢复凭票定量供应。1986年糖源偏紧。为保证人民生活基本需要,从当年起,又恢复对城市民用食糖的基本定量,实行凭票供应,定量多少视糖源而定。
  三、糖价国家长期以来对食糖采取稳定价格方针,实行计划价格,由省规定下达执行。
  区内食糖零售价格,从1952年至1988年的37年中,作了四次调整。以郴州市白糖为例,1952年至1957年每市斤0.67元,1963年至1965年每市斤0.82元,1970年至1987年每市斤0.72元,1988年每市斤调为1.03元。
  上表可以看出,食糖与大米、猪肉、鸡蛋的交换比价差率逐年扩大,食糖价格显得偏低。而广东、广西主要产糖区的调拨价几经调高,商业经营中运杂费、保管费、资金利息等项费用不断增加。地区副食品公司经营食糖连年发生亏损。1984年至1986年的3年,平均每吨食糖成本为1234.88元,减除调拨价1190元,实际每吨亏损44.88元。1987年调人食糖17357吨,采取各种措施后,经营亏损每吨减少到16.15元。从1986年3月20日起,居民定量供应的机制白砂糖,郴州市零售价每500克,由0.72元调价为1.03元;调拨价由每吨1190元调为1702元;批发价每吨由1252元调为1792元。1988年始,糖价实行双轨制,即计划定量凭票供应部分按计划价供应,议价供应部分价格随行就市。1988年下半年,议价糖零售价500克一般为1.80元。
  第二节酒类酿酒历史悠久,遍及城乡。据载:民国24年(1935),郴县酿酒业48家,嘉禾30家,安仁17家,桂阳县5家,其他各县为数较少。①主要生产谷酒、水酒、糊子酒。酒类的传统产销形式,农村自产自销,城镇设槽坊生产,前店后坊、就地生产供应。酒业商店则购进少量省内、外名酒,调节市场需求。1952年成立郴县酒类专卖批发部,对区内酒类产销实行计划管理。其时,除郴县一个国营酒厂外,桂阳、宜章、汝城、安仁四县有酒业作坊186家,年产酒242吨②。1952年,郴县专卖批发部租赁郴县酒厂自制,年产酒4400担。各县私营酒厂(店)采取商业加工订货或包销形式经营。
  1953年9月,郴县酒厂划归轻工局领导,郴县专卖批发部代管,产品统一收购。县属地方酒厂产品亦由各县副食品公司收购。1957年全区有国营地方酒厂3家,年产量1000吨。1959年至1961年农业歉收,粮食减产,酿酒用粮困难,各酒厂广辟酿酒原料,利用代用品(主要是金刚t、红茹干、红茹片等)酿酒,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出酒率,降低成本,促进了酒类生产的发展。1972年全区共产酒2170吨,其中代用品白酒1969吨,占总产量的90.4%01974年2月,省轻工、商业、粮食三厅联合在郴州召开全省野生淀粉收购利用经验交流会,会后各地酒厂利用野生淀粉酿酒。1979年全区产酒5252吨,比1975年增长73.7%,开始出现地产酒产大于销情况。
  1958年以来,各酒厂开展技术革新。地区副食品公司多次组织各厂生产技术员分赴四川、贵州、山西、江苏等地学习,试制大曲酒,以期提高地产酒质量。1974年,郴州酒厂生产的二锅头酒被评为省产优质酒。1976、1979、1982,1983年,该厂生产的苏仙酒连续评为省产名优酒。1984年,在湖南省名、优、特、新食品“芙蓉”奖会上,苏仙酒又被评为“最喜爱”的食品。1985年,中华味淋酒获省优产品称号。还有临武县生产的“舜峰酒”,1986年被授予省“芙蓉”奖,1988年参加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获“铜牌奖”。
  1988年,全区工办酒厂有郴州、资兴、桂阳、嘉禾、宜章、汝城等8家酒厂,年产量达17256吨。商办酒厂有临武、永兴、桂东沙田三家。地区食品酿造厂和郴州酒厂新建啤酒生产线各一条,铁道部工程指挥部铁运处在资兴市新建万吨啤酒厂一家。1988年,3家啤酒厂产量突破万吨。同年,资兴市生产的湘雪牌啤酒,在首届全国食品博览会上获“银牌奖”。地区食品酿造厂生产的湘南牌啤酒被评为省优产品称号。
  一、收购与调入地产酒在1971年以前,一直归地、县、市副食品公司全部收购。1975年,地产酒产量达到4990吨,比1971年增长1.68倍,商业收购2939吨,占总产量的58.9%,开始产大于销,有40%以上的酒需要酒厂自销。1989年起,改为酒厂自产自销,商业部门适当收购。1981年,地产酒7990吨,商业收购2148吨,占总产量的26.8%。此后,产量逐年增多,商业收购也有所增加。1983年,产量9343吨,商业收购4410吨,比1981年增加1.05倍,占总产量45.2%01985年,产量为13900吨,商业收购5345吨,比1983年增加21.2%,占产量的38%a1987年,产量为19224吨,商业收购6547吨,占产量的34%01988年,产量为17635吨,商业收购9885吨,占产量的56%。市场对酒的消费需求虽逐年增多,但酒厂生产迅猛发展,粮食消耗过大,生产量超过市场实际需要。
  商业除收购地产酒供应市场外,还调进一部分省内外名优酒(瓶装)和散装酒,品种有白酒、葡萄酒、啤酒等,以调剂消费需求。
  国产十三大名优酒调人量逐年下降,1982年全区调人1220箱,1988年减到280箱,下降77.1%。其中贵州茅台酒,1982年调人138箱,1988年只调人6箱。山西五粮液酒,1982年调人6箱,1988年减为2箱。贵州Y州大曲酒,1982年调人194箱,1988年只调人41箱。山西汾酒1982年调人32箱,1988年只调人19箱。青岛啤酒1982年调人220箱,1988年只调人41箱。其他如竹叶青、洋河大曲等名酒调人数量也日益减少。
  二、销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酒类销售由私营南货店及烟酒店零售。1952年后,由专卖公司经营;专卖公司撤销后,一直由地、县、市副食品公司经营,市场销量逐年增加。1957年社会零售酒1938吨,人平消费1.71市斤。1966年社会零售2448吨,人平消费1.83市斤;1971年社会零售3178吨,人平消费2.08市斤;1987年社会零售11775吨,人平消费5.9市斤;1988年社会零售15052吨,人平消费达到7.33市斤。
  60年代初期,国家处于暂时困难时期,物资紧张。1961年11月,开展以粮换酒的办法,换料品种及兑换比例,由各地政府公布实行。但对省属煤矿井下工人保健酒仍实行专项安排,每人每月平价供应白酒1.5市斤。1962年采取白酒凭票收粮票供应办法,收粮标准由各县市自定,果露酒及其他低度酒不收粮票。1962年1月20日起,在郴州市和重点工矿区又开展全国、全省名优酒高价销售;5月,地产粮白酒和代白酒也列入高价销售范围。1962年至1963年全区高价销售酒类12929担,销售总额297.3万元。1963年11月以后,酒类高价销售停止,全部敞开供应。
  70年代以来,酒类消费者讲究保健需要,需求由高度酒向低度酒、白酒向饮料酒方向发展,酒类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1971年至1988年,在整个酒类销售中,白酒销量所占比重由1971年的78.3%,1981年降至38.2%,1988年再降为30.5%;啤酒等各种低度酒占比重相对上升。
  三、酒价多年来,酒类销售价格是稳定的。1988年7月,全国13种名、优酒放开销售价格。①各经营企业可根据产地价格和市场供求情况自行确定。放开后,价格涨幅较大。以郴州市为例,贵州茅台酒放开前,每瓶零售价为21.00元,放开后为250元;山西西凤酒放开前每瓶8.83元,放开后为32.00元;五粮液酒放开前每瓶17.59元,放开后为120.00元;!1q州特曲酒放开前每瓶16.05元,放开后为92.00元,分别涨价为10.8倍、2.5倍、5.8倍和4.7倍。名优酒涨价,解决了过去“批条子”、“走后门”的问题。放开价格后,调人的名优酒增加,1987年1-3月,全区调人904瓶,1988年1-3月调人1344瓶,1989年同期为1961瓶,分别比1987,1988年上升48.6%和116.9%,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第三节糖果、糕点、奶制品一、糖果、糕点生产糖果、糕点以食糖、面粉为主要原料配辅料加工而成,现代化生产技术日益进步。其品种,糖果分硬糖、软糖、高梁饴糖、巧克力、中式糖果;糕点分中式、西式两大类。
  糕点生产始于商周时期,相沿至今。民国时期,郴县城关较大的南货店都生产糕点,均系前店后坊,手工式生产,产销一体经营。其他各县城和较大集镇的南货店也有糕点生产。抗日战争胜利后,郴县城关的华丰、邓庆祥、左样太、乾昌、三义等著名南货店号,均手工生产糕点,一般30至40个品种。市场供应的机制糖果和糕点、饼干,则多从广东、广西、长沙、衡阳、湘谭等省内外市场购进。
  1952年创办国营郴县糕点厂,是区内第一家商办食品厂,职工15人,从长沙请来著名的“九如斋”师傅传授技术,指导生产;主要生产普通饼干、油货、棒棒糖、水果糖等品种,设备简陋,手工操作,品种较少,年产量仅200吨。该厂1956年由郴县糖业公司管理,1958年归郴州市副食品公司管理,并迁至曹家坪厂址生产。1980年省、地商业主管部门拨款244万元,在五里堆征地建新厂房,建筑面积1993平方米,设糕点、饼干、糖果、油货、饮料5个车间,职工增加到131人,属县级郴州市商业局领导,成为全区最大的一家糖果、糖点加工企业。
  1956年私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各县南货业的小型糕点作坊先后合并组成县糕点加工厂(或称食品厂),虽然多年经营,但发展缓慢,厂房陈I日,设备简陋,长期沿用手工作坊生产方式,主要生产大众化糕点和低档糖果,本县城乡市场销售。
  1981年,中央号召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国务院作出“大力发展商办食品工业”的决定,①湖南省委、省政府对发展食品工业规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Z1982年起,地区商业局加强了对商办食品工业的领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发展食品工业的方针政策,1984年11月成立食品工业办公室,配备专干5人。对商办食品工业开展技术改造,改建、扩建厂房,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增添机械设备。1982年至1987年,区内主要糖果糕点加工厂,先后分期分批进行技术改造,主要项目16个,投资总额达520.68万元,其中省、地商业主管部门拨款174.68万元,当地财政拨款27万元,银行贷款265万元,企业自筹资金54万元。建成县级郴州市(下同)、永兴、桂阳、桂东、嘉禾、临武、安仁、资兴、宜章、汝城等10条机制饼干生产线。桂阳、郴州市、永兴等6条糖果生产线,永兴、郴州市等10条饮料生产线,增添大小机械设备300余台(件),形成配套生产能力,改变了长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落后面貌,产量扩大,质量提高,包装装璜翻新。
  至1988年底止,全区有独立核算的糖果、糕点加工企业国营12家,集体3家。其中,国营有职工641人,拥有固定资产501万元,厂房面积15978平方米,流动资金77.90万元,年产值1386万元,实现利润总额43.14万元,生产糖果143吨,糕点4556吨。
  糖果、糕点行业,从1980年起先后推行生产标准化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开展创名牌、争优质竞赛活动。嗣后,每年举行糖果、糕点质量评比。1982年10月30日,全区商办食品工业在郴州市举行展销评比活动,展销品种658个,3天展销金额45700元,评出地优产品42个,其中糖果、糕点13个,由大会发给优质产品证书。糖果、糕点获奖厂名和品种是:郴州市糖果糕点厂有川眼饼、夹心蛋糕、门扣酥、香花片、麻条酥共5个品种。桂阳县食品厂有交切片、桂花麻杆糖、水波酥、酥薄脆、空心酥、香烟糖共6个品种。郴县糕点厂甲级蛋薄脆一个品种。桂东食品厂多味健牌糕一个品种。1983年7月,在全省副食行业举行糕点评比会上,郴县糕点厂的甜奶糕和蛋薄脆被评为省优质产品,获行优证书。同年,全省儿童食品评比会上,桂阳糕点厂的淮山米粉和郴县的甜奶糕被评为省优质儿童食品,占全省评出10个优质产品的20%a1985年12月,全省在湘潭举行米制品展销评比大会上,桂阳食品厂的膨化如意糕和地区食品酿造厂的淮山米粉获“芙蓉”奖称号。1987年,在全省商办食品工业企业竞赛活动中,永兴县食品厂被评为全省16个优胜单位之一。1988年,全省举行“名酒、名烟、名牌罐头”等“五名”食品评选活动,郴州市糖果糕点厂的牛奶饼干被评为“五名”食品。同年12月,在首届全国食品博览会上,郴州市糕点厂的湘南牌饼干获国家铜牌奖。在糖果、糕点包装装A评比活动中,1984年8月,郴州市糖果、糕点厂的蛋卷盒获全省二等奖,中秋月饼盒、高梁饴糖盒获三等奖。但是,区内糖果、糕点生产,多数是大众化的低档品种,使用铁桶、木桶、大塑料袋等容器包装,运往农村市场销售。在全国、全省和全区被评为优质产品的少数品种,因资金、原材料不足,包装装潢不漂亮等方面原因,长期未能形成大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城镇市场较高档的糖果、糕点食品,特别是礼盒食品,仍需从广东、湖北、长沙等地调进,其内在质量不全系上乘产品,但包装装潢漂亮,适合消费者需求,大量占据区内市场。
  二、糖果、糕点销售糖果、糕点产销归口国营副食品公司系统管理,就地加工,就地销售。1958年12月起,糕点供应实行按用粮量核收粮票,粮食部门凭回收粮票供应原料,每百市斤原料配给植物油8市斤。1959年至1961年,粮食、油料、食糖等减产,原辅材料不足,糖果、糕点产量减少。1960年10月起实行凭票定量供应;1961年2月起在郴州市实行高价供应,1962年4月全区全面实行高价供应,至1965年恢复平价。自后,一直采取稳定价格的政策,以保证市场需求。1983年粮食、油料取消统购,实行开放政策以来,原辅材料普遍涨价,糖果、糕点生产成本提高。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从1984年起,改变了糖果、糕点长期统一作价的办法,是年3月和4月,除奶粉等少数重要品种外,分两次把糖果、糕点、小食品价格全部放开。各食品加工企业的产品,按照原(燃)料、辅料实际进价,加正常生产费用、税金和合理利润的原则定价。各批发、零售商业企业从外地采购的商品,由企业自行定价,不受原来地区、批零差价规定的限制。商业系统内部调拨作价,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自大力发展食品工业以来,各行各业多家生产、经营糖果、糕点,互相竞争,糖果、糕点市场日趋繁荣。商办糖果、糕点加工企业由单纯加工生产,改为生产经营型,产销兼营,既营生产,又营销售,及时了解市场需求,注重信息反馈,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经营管理,增强了竞争能力。
  三、奶制品民国时期,美国人在郴州苏仙桥开办“惠爱医院”,该院养奶牛2头,产奶供美国人饮用。1951年,私营厚生土产联营社为扩大业务,在北湖岭兴办一个牛奶场,职工5人,养奶牛10多头,日产鲜奶20公斤左右。1952年,曹家坪又开办一个“新生奶牛场”,有奶牛10余头;郴州人李焕德在乌石矶也开办奶牛场,有奶牛10头。1956年公私合营时,“厚生”、“新生”和李焕德等三家奶牛场合并为“新生牛奶场”,共有奶牛30多头。1957年,白鹿洞、苏仙岭、五里堆相继又办3个奶牛场,各有奶牛10余头。1958年,郴州市饮食公司接管“新生牛奶场”,并拨款在同心桥新址兴建牛奶场,改名为“郴州市牛奶场”,其他牛奶场先后并人,共有奶牛100多头,日产鲜奶205公斤。1970年,饲养奶牛发展到130多头。日产鲜奶400公斤。但由于城市规模扩大,牧场青山草地被基建征用,奶牛整天靠精饲料喂养,病牛逐渐增多,配种问题也没有解决,连年亏损,牛奶场日渐衰落。至1987年,仅有奶牛24头,其中又只有8头产奶,日产鲜奶仅50公斤左右,根本无法满足城市人民鲜奶消费需要。
  其他奶制品,主要是奶粉,区内没有生产,全靠省外调人。1987年,地区副食品系统批发销售奶粉106070公斤,比1971年增长6.17倍,比1975年增长8.05倍,比1981年增长57%。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9年4月

本书记述了郴州市从1840年至2006年近两百年来的商业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前进的规律、宝贵的经验,包含了清代以来我市各个阶段的商业发展变化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