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肉食水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2249
颗粒名称: 第四章 肉食水产业
分类号: F307.4
页数: 9
页码: 95-103
摘要: 本段介绍了郴州地区广大农村素有饲养猪、禽、鱼的习惯,是农民重要副业收入之一。其贸易活动亦有悠久历史。晚清、民国初,区内屠商多为小本经营,一般先日赴附近乡村购猪,次日清晨在养猪户宰杀后,肩挑白肉上市摊售。禽、蛋、鱼则以农民自产自销为主,经营贩运者为数不多。
关键词: 郴州 水产业 经济

内容

郴州地区广大农村素有饲养猪、禽、鱼的习惯,是农民重要副业收入之一。其贸易活动亦有悠久历史。晚清、民国初,区内屠商多为小本经营,一般先日赴附近乡村购猪,次日清晨在养猪户宰杀后,肩挑白肉上市摊售。禽、蛋、鱼则以农民自产自销为主,经营贩运者为数不多。民国20年(1931),郴县、宜章、汝城等县成立屠业同业公会。①民国36年(1947),郴县、安仁、嘉禾等县在城关设公共屠宰场,才出现定点公共屠宰。②郴州地区毗邻广东,猪、禽、蛋等产品,历来就受其需求量大、价格高的影响,流粤量较大。据广东省《曲江县地理志》载:“临武猪只顺武水以船运至乐昌;宜章猪只,则以黄岭陆道驱赶至坪石,郴县猪只皆穿草履,越崎岖之蔚岭山道而下乐昌。鸡鸭蛋类之下运,有如猪只,惟多用挑运。”资兴、桂阳、嘉禾乃至宁远、新田等县,亦有相当数量之猪、禽、蛋等产品经郴州集散,销往广东。同时,还有外国洋行设坐庄于郴县等处,进行收购,远销港、澳和国外。③据民国24年(1935)出版的《中国实业志·湖南省》记载:全区外销总量:生猪万7万头,鸡387.5万只,鸭115.5万只,鸡J,-467.5万枚,鸭蛋790万枚。抗日战争时期,畜禽生产衰退,市场萧条。战后,区内畜禽行业出现复苏,每年秋后旺季时,仅郴州城区的生猪日上市交易量就达2000余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营贸易公司开始经营猪、禽、蛋的收购和出口业务,区内市场购销则由私营商业经营。1953年,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城市、工矿人口增加,群众购买力提高,城乡市场猪肉供应紧张。是年下半年,中国食品公司湖南省湘南分公司郴州转运站成立。1954年7月,建立中国食品公司湖南省郴县分公司,至年底区内各县食品公司亦相继成立,并按经济区在县内设置基层食品站,隶属县食品公司。从这一年7月起,全区对生猪开始实行派购和计划供应。3月,全区对屠商开始社会主义改造,取销自由市场,形成了以国家定价为主的国营商业独家经营的局面。对城镇工矿区的猪肉供应,先后采取了凭票定量、凭证不限量等方法。全区在1960年、1961年和1972年,还分别对鲜蛋、鲜鱼和家禽实行派购,主要是保证节日和平时的重点供应。这些政策的实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保证出口、外调和城镇、工矿区的供应,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促进生猪生产的发展,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政策全面落实,1982年和1983年,两次对农副产品购销政策的调整,农民生产猪、禽、鱼、蛋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1985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全区取销了持续三十年的生猪派购,实行合同定购和指导性价格,允许自由上市、自由交易,整个肉食水产业全面放开经营,农民生产积极性更是高涨,肉食水产市场空前活跃繁荣。1985年,取消猪、禽、鱼、蛋的派购改为市场收购,国营肉食水产系统的收购量大幅度下降。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肉食水产系统内部进行了全面改革。地区公司和II个县市公司均由管理型企业转变为经营服务型企业,逐步办成经济实体。对原有235个基层食品站(店),通过撤并减少为161个,全面实行独立核算。全区肉食水产系统在坚持以肉食品购销为主的同时,积极开展多业经营,并分别实行经营承包和租赁为主的经营责任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第一节 生猪
   一、收购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生猪允许自由出售、自由经营,国营商业收购的生猪多用以出口和外调,其数量只占社会出栏数的10%左右。1954年7月起,国家对国营农场、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饲养的生猪实行派购。派购任务由地区、县、乡各级行政部门层层分配下达,落实到户。由于国家鼓励多养,多派、多留的政策,1954年全区收购生猪178688头,占社会出栏数的36.02%,比1953年增长2倍。国家为了扶植生猪生产,1955年对养猪困难户实行预购并发给预购定金;1956年国务院发布发展生猪生产政策,实行“私有、私养、公助”的方针;1957年根据省人民委员会的指示,又在全区适当扩大社员自留地,以增加农民养猪饲料,并采取派购和预购两种方法。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生猪生产的发展,扩大了收购。1957年,全区收购生猪达24.11万头,占出栏数的71.8%,比1953年5.96万头增加3.05倍。1958年“大跃进”期间,国家强调大办集体猪场,平调社员生猪,集中饲养。同时,农村普遍推行“公共食堂”,收回和核减社员自留地,在“浮夸风”的影响下,区内出现过头收购,当年全区收购数占出栏数的77.31%。三年困难时期,粮食连年歉收,饲料十分Iff乏,致使生猪生产和收购出现滑坡。1961年,全区共收购生猪29182头,仅为1957年的12.1%。针对这一情况,根据中共中央实行“公养和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养猪工作方针,提高收购价格。1963年全区实行了平价与议价收购同时进行的办法,把议购猪纳入计划管理,区内生猪生产、收购形势逐步好转。1964年下半年,全区停止议价猪的收购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社员养猪受到种种限制,生产发展十分缓慢。1966年至1975年,全区年均出栏生猪646715头,人均年出栏0.12头,年平均递增仅3.4%01975年,国家又一次调整派购政策,规定对凡有养猪能力的农户,每户派购一头;同时,对生产队派购一定数量的集体猪。为了加强生猪派购工作,全区在每个公社设置专职协购员①一至二人,生产大队设置代购员。当年,全区收购量达到452800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明确提出“鼓励社员家庭养猪养牛养羊养禽,积极发展集体养猪养牛养羊养禽”的方针。1979年4月,国家大幅度提高生猪收购价格,调动了农民生产和交售的积极性,全区当年收购生猪519738头,创历史最高水平。1982年根据省人民政府指示,对生猪实行多渠道经营,农民和个体屠商又开始杀猪卖肉,国营食品公司独家收购的局面被打破,市场趋向活跃。1985年1月,全区取销生猪派购后,由于价格放开,经营自由,加上向广东外流量剧增,国营肉食水产公司在思想上和工作上未能适应新的形势,收购量急剧下降。全区当年出栏生猪1422600头,比1984年增长14.57%,而全区肉食水产公司的收购量只有153903头,仅占出栏数的10.81%,比1984年收购量下降70.64%,到1988年,亦未见大的起色。
  为了调动农民向国家交售生猪的积极性,从1954年实行派购后,对农户交售派购猪给予一定的奖售物资,奖售品种多属当时比较紧俏的商品。根据各个时期的不同情况,全区先后对奖售标准作过8次调整。1954年至1960年奖售标准为每交售一头派购猪奖售饲料20公斤~25公斤,1955年至1957年增加返销肉(油)4公斤~8公斤。1962年,按交售生猪的毛重奖售斤猪斤原粮,每头还奖售布票1.75米,煤油1.5公斤,胶鞋一双。1970年,凡国家收购的猪一律按每公斤毛猪奖售0.4公斤原粮,每头奖0.7米布票。1976年以后,商业部按上调猪肉一吨,拨给0.8吨化肥,由省逐级分配到基层食品站,奖售到队。
  二、地销和出口、外调
  区内中央、省属和地属工矿企业较多,1988年,全区共有地属以上厂矿企业107个,职工人数20余万人,肉食地销量大。因此,省对郴州地区的生猪采取地销为主,适当出口、外调的办法。
   地销 新中国成立初期,生猪由私营屠商经营。1954年8月,国家开始对屠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他们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市场猪肉供应由国营食品公司和供销合作社共同负责,国营公司负责几个主要城市及工矿区的供应,供销合作社负责县城及农村集镇的供应。是年底,全区基本上取销了生猪自由市场。农村吃肉,主要采取农民自宰自食、自宰分食的办法,除已派购的生猪不能屠宰外,非派购猪经乡经济委员会批准后即可宰杀,养猪者留出自食肉外(留肉标准一般不超过10公斤),其余调剂本乡、村、组农户需要。国家对城镇工矿区人口吃肉实行计划供应,对居民每一万人每天供应生猪四头,按此总控制指标确定每人每月定量(内部掌握),每季度发票一次,凭票供应。对机关干部(包括职工、教员、一般工人)每人每月供应猪肉1公斤,部队每人每月供应2公斤,工矿工人每人每月供应1.5公斤。1955年下半年,供销合作社的生猪业务移交国营食品公司实行“一条鞭”经营后,城乡猪肉供应均由食品公司统一安排。1957年,全区城乡供应量增加,城市每万人每日四头,工矿区每万人每日六头,2万人以上的集镇每日三头。1960年至1963年猪源紧张,对大部分县城、集镇、非农业人口只安排节日及特殊供应,年平均消费量只有1公斤~2公斤左右。1964年生产发展,收购增加,大部分县市采取凭证不限量的供应办法,下半年起,各县根据货源情况,多时平价敞开供应,少时平价、议价同时供应。是年10月底,国家取销猪肉的集市交易税,鼓励农民自宰上市。1965年至1968年,大部分地区猪肉敞开供应。1969年下半年起,多数地方又恢复凭证限量和凭票定量供应。从这以后的几年里,猪肉供应比较紧张,零售店的案板前经常出现排队买肉的现象。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生猪生产逐年发展,为安排市场供应提供了物质基础。1979年开始敞开供应。1982年以后,各条渠道相继打开,上市销售量显著增加,年人均消费量在14.5公斤以上,比1953年5.2公斤增加9.3公斤,翻了一番。以后逐年增加。1985年放开生猪价格后,猪肉上市量增加,城乡肉食市场十分活跃,当年人均消费达18.2公斤。
  出口 新中国成立初期,区内就有生猪出口,其主要市场是香港、澳门。1950年,由国营贸易公司收购,运往深圳交外贸出口。1953年,公私合营的厚生土产联营社也组织收购,报省海关批准出口。国营食品公司成立后,逐步由国营食品公司收购,由省外贸组织出口。1959年,地区外贸办事处成立,便由其统一收购,交省出口。1960年,活猪出口数为17100头,1975年为47600头,为活猪出口数量的历史最高水平。
  调出区外 区内生猪主要调给广东。1973年保北京、上海、天津三市供应时,还调上海。1971年以前全部外调活猪,1971年地区冻肉厂成立后,以调冻肉为主。
  三、价格 区内生猪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调整较频繁,先后共调整过8次,其中大的调整有3次.销售价格一般都是随着收购价格的调整而调整的。
  第二节 家禽、蛋品
  一、家禽 购销 区内家禽购销以鸡、鸭为主,鹅次之。国营食品公司成立初期,收购量不多。1956年6月,商业部发出《加强禽类商品经营》的指示,全区加强了收购工作,当年收购家禽161500只,销售153900只。1959年全区通过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切实抓紧春孵、饲料、防疫等工作”的精神,家禽生产有较大发展,全年收购家禽653500只,区内销售387800只,外调27万余只,为国营公司成立以后的历史最高水平。“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社员养禽受到限制,1966年至1970年家禽购销都是下降趋势。1972年,根据省革命委员会的决定,对活鸡开始实行派购,每一农户派购I至2只,这一年,全区收购家禽403100只,开始回升,购销逐年趋向稳定。1980年起,对家禽取消派购,全面开展议购议销,国营食品公司购销减少。1985年,国营公司仅收购家禽29700只。然而,市场却日趋活跃,过去,家禽主要在国庆节、春节有供应,现在,各集贸市场从早到晚都有活禽出售。
  价格 国营商业家禽购销价格,从1950年至1983年共调整了12次,其中较大幅度的调整有7次。1950年,全区每百公斤平均收购价格,母鸡90.18元,母鸭65.34元。1980年,母鸡为194.18元,上升115.32%,母鸭116.18元,上升77.78%01950年全区百公斤平均销售价,母鸡为106.90元,母鸭75.64元。1980年母鸡225.10元,上升110.56%;母鸭134.72元,上升76.77%。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活母鸡每百公斤的市场价达到1200-1400元。1988年活母鸡每百公斤市场价700元,比1980年上升210.9%;活母鸭每百公斤520元,比1980年上升285.9%
  二、蛋品
  购销 1952年至1953年,全区只有永兴、安仁、宜章三个县的国营商业开展了鲜蛋购销工作,购销量极小。1952年收购量908担,销售433担。1954年国营食品公司成立后,鲜蛋的收购工作由3个县发展到7个县,收购量有了上升。这一年收购3093担,比1952年增长2.4倍,市销2710担,增长5.3倍。1960年,全区对鲜蛋开始实行派购,派购对象是:(1)国营农场和集体鸭棚所产鲜蛋,除允许留种蛋和一小部分自食外,全部交国营公司收购。(2)对农户实行以禽定蛋或自报公议派购到户,每户1公斤左右。这一年收购18039担,为历史最高水平。为了促进生产发展,鼓励农民积极出售鲜蛋,全区从1961年开始蛋品的收购实行奖售工业品和粮食的措施。每交售鸡蛋1公斤,奖售原粮1公斤,食糖0.4公斤,不要粮、糖,可奖售饼干1公斤(不收粮票),或食油0.5公斤。交售鸭蛋1公斤,奖售原粮2公斤。1965年,曾一度对鸡蛋取消奖售,只对集体交售的鸭蛋采取每公斤奖售原粮1公斤的办法。1978年,每交售1公斤鸡蛋奖售食糖0.2公斤,集体交售鸭蛋奖售食糖0.2公斤,原粮1公斤;对养鸭员每月奖售食糖0.5公斤。1985年,取消鲜蛋派购,实行自由上市,自由交易,随行就市,按质论价。
  安仁县从1976年起加工皮蛋,年均产376.23万枚。所产松花皮蛋,获省商业“行优”和全省食品工业“芙蓉”奖,大部分出口新加坡和销往港澳市场。1996年因市场竞争激烈而停止加工。
   价格 鲜蛋的购销价格从1953年至1983年调整过23次,其中有9次比较大的调整。以鲜鸡蛋为例,1953年每百公斤收购价为70.56元,销售价81.58元,购销差率为13.51%。到1983年收购价调为182.18元,销售价为208.36元,比1953年分别调高158.2%和155.41%.1961年处于困难时期,当时市场每个鸡蛋高达0.6元,1公斤鸡蛋折价10元。国营商业鸡蛋收购价每百公斤也由1960年的127.28元调高到154.58元,调高21.45%
  第三节 水产品 郴州属丘陵地带,内河甚少,水产业极不发达,产量居全省最末位。相对而言,郴县、永兴、桂阳、安仁等县稍多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渔业发展十分重视,除大力开发利用山塘水库养鱼外,还利用稻田养鱼。
  购销 新中国成立前,鲜鱼市场全由私商小贩经营。国营食品公司成立后,开始了鲜鱼的收购经营,但是,收购量不大。1957年,国营食品公司仅收购1031担。1961年,全区对鲜鱼实行派购和工业品奖售政策,归口国营肉食水产公司统一经营。国家对养鱼专业队和国营养殖场每交售鲜鱼10担,奖售白酒2.5公斤,香烟5条。不吃统销粮的集体和个人,每交售鲜鱼I担,奖白酒1公斤,烟2条,煤油1公斤,针棉织品票0.7米。当年收购鲜鱼5399担。1962年,按交售价款10%选购工业品。1964年,全区取消鲜鱼派购。1965年至1970年取消奖售。1972年恢复鲜鱼派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区渔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郴州市新拓鱼塘1120亩,郴县的栖凤渡、五里牌,永兴的湘阴渡等老养鱼区恢复和发展了池塘养鱼,驰名区内的宜章禾花鲤鱼也有很大发展。过去郴州市鲜鱼上市少,价格高。市场放开后,天天有鲜鱼上市,随到随买,价格比较稳定。
  海产品 区内水产品种和数量都极其有限,呈供不应求状况。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历年从浙江、广东、福建、山东、上海等地调人海产品,对区内水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起了一定的缓解作用。
   全区调进海产品的主要品种有海带、墨鱼、海水鲜鱼、海水咸干鱼等,除此以外,海米、鱿鱼、海参、鱼翅、鱼肚等,较珍贵的海产品亦有一定数量的调进。
   1985年以前,海产品一律由国营肉食水产公司经营。1985年,海产品市场随着整个肉食水产经营一同放开。
  第四节 储运、卫生检疫
  一、储运 自国营食品公司成立后,对储运工作十分重视,地、县公司专设有储运课(股),负责仓储运输的管理工作。
   仓储 根据1955年第三届全国食品经理会议关于“分散储存,层层储备”的精神,全区开始了仓库、货棚的建设工作,到1984年,全区共有仓库面积75975平方米,其中畜禽圈舍59934平方米。在仓储管理方面,全区各县普遍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1)进出仓库责任制;(2)生猪饲养管理制度;(3)押运制度;(4)仓库卫生制度。
   冷藏 1958年桂阳县肉食水产公司建成全区第一座冷库。1970年开始冷藏猪肉,其冷藏量为150吨,后扩建为300吨。1972年1月25日,地区公司也建成一座320吨的小型冷库。1976年成立郴州肉联厂,并经几次扩建,冷藏量扩大为1650吨。冷库的建成,为解决生猪淡旺季矛盾,满足市场供应,起到了积极作用。郴州肉联厂年平均宰杀牲猎91190头,冷藏冻肉83538头,折3510.85吨。1979年该厂冷藏冻肉97657头,折合4134吨,占全区年销售量440909头的22.15%,是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生猪取销派购,放开经营,该厂宰杀、冷藏量逐年减少。肉食冷藏仅为调节市场作用,该厂发展为以宰杀冷藏为主的多业综合经营企业,并由地区下放县级郴州市管理。
   运输 自食品公司建立至20世纪60年代初,全区系统内无现代运输工具,差不多全靠板车、手推、独轮车等民间运输工具或人力肩挑、背驮等方式进行,直至1967年地区公司才有了第一台美国进口汽车。经过十几年的逐步发展,到1980年全区共有货运汽车38台,其中地区公司车队12台,桂阳县公司车队8台,其他县(市)也全部有了自己的汽车。为及时调运鲜活商品,加速商品流转,节约运力创造了条件。
   二、卫生检疫 国营食品公司成立之初,卫生检疫工作并未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因而,卫生检疫制度极不健全。1955年商业部颁布了《商业系统畜禽检疫试行办法》,统一屠宰检疫标准和卫生管理制度。1964年起,全区食品部门开展猪医生活动,狠抓了生猪疫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工作,全公司系统掀起了“人入学会当猪医生”的热潮。1974年2月、4月、7月、10月、12月全区搞了5次扑灭六号病的歼灭战。为了加强技术力量,1980年9月和1981年4月,地区公司先后举行两次兽医、卫检员训练班,培训155人。从1981年开始,全区基本上做到了有收必验,有调必检,并再次开展了“猪医生”活动,全系统有3%左右的职工会给猪打针、治病。据当年统计,全区共有专业兽医、卫检员102人。1982年在全省卫生检查验收中,永兴、桂阳、宜章、桂东四县验收合格。

附注

①参见《湖南W政治年鉴》二十。郴县656页,民国21年出版②参见民国36年湖南ri政府文件。 ③参见民国22年《粤汉铁路株IN段经济调查报告书》畜牧G-Co①协购员是指农民协助国营食品站收购猪、蛋、鱼、禽的人员。 ①其他海水产包括海米、鱿鱼、海参、鱼翅、鱼肚在内。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9年4月

本书记述了郴州市从1840年至2006年近两百年来的商业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前进的规律、宝贵的经验,包含了清代以来我市各个阶段的商业发展变化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