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主要商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224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主要商品
分类号: F768.9
页数: 3
页码: 93-95
摘要: 本段介绍了郴州市五交化公司系统经营的商品品种规格逾万种。五金类含建筑五金、工具、水暖消防器材、机械配件以及其易损零配件共4000种。交电类含交通、电工、电讯器材、家用电器等约6000种,还有电工电讯易损零配件500余种。化工类含化工原料、染料、油漆以及新兴涂料等约1400种。此外还有交叉经营的紧固件、无线电元器件以及纯碱等品种。
关键词: 郴州 工业商品 经济

内容

全区五交化公司系统经营的商品品种规格逾万种。五金类含建筑五金、工具、水暖消防器材、机械配件以及其易损零配件共4000种。交电类含交通、电工、电讯器材、家用电器等约6000种,还有电工电讯易损零配件500余种。化工类含化工原料、染料、油漆以及新兴涂料等约1400种。此外还有交叉经营的紧固件、无线电元器件以及纯碱等品种。
  元钉工农业生产、基建、包装及民用等所必需,国家列为计划商品范围。晚清、民国年间,采用竹钉、铁钉。广州、汉口和长沙开埠后,区内始输入“洋钉”。1963年,郴州地区五金机械厂开始生产元钉,当年产量145吨,由商业付料加工收购包销。1984年该厂转产。原郴州市电缆厂改为郴州元钉厂,后有临武、资兴两县先后建厂生产元钉。至此,全区年均产量突破1000吨,部分产品由商业收购,部分产品工厂自销。地产元钉占国营商业总进货量的比重,20世纪60年代为53%,70年代后上升为85%,区内元钉自给率提高。商业主要供应农田水利建设、基建、出口包装和工矿企业生产需要,以及支持抗灾救灾用。长期以来实行计划供应,保证重点建设和民用需要。社会零售量逐年增长,1957年为141吨,1964年为385吨,1975年为462吨,1979年为859吨,1980年为1400.3吨,1985年为1479.1吨,1988年为614.9吨。
  铁丝包括镀锌低碳钢丝、铅丝和铁丝,为工、农、渔业、基建、国防、广播、邮电、包装业及民用所需。区内没有铁丝生产厂家,全部依赖外地调人。晚清、民间习以竹片、木藤和铁箍代用。民国时期虽有少量输入,但规格少、价格昂贵,由私营商业经营。新中国成立后,国营商业经营单位根据国家分配计划,从上海、天津、长沙、株洲、湘谭、衡阳等地调人,品种规格增多,调人数量逐年增大。50年代年均80吨,60年代年均300吨,70年代年均500吨,80年代年均突破1000吨。社会零售量,1957年163吨,1964年628吨,1979年1075吨,1988年1232.6吨。基本保证了区内工农业生产、通讯广播、防汛抗旱等重点和专项需要。1981年,除农村广播、电话架线、棉花打包、防汛抗旱、救灾储备保留专项供应外,其他一律敞开供应。
  灯泡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交通、医疗、国防等领域发光照明,特别是农村小水电事业的发展,广大农村照明灯泡需求增大。其品种规格繁多,分为普通灯泡、低压灯泡、日光灯管和特种灯泡,有100余种规格。区内没有灯泡生产厂。国营商业单位根据国家分配计划,70年代从上海、沈阳、南京等地调人。嗣后,省内灯泡生产厂家兴起,产量增加,多数从省内长沙、衡阳、益阳、邵阳、攸县等地调人。社会零售量逐年增长,1957年为12.5万个,1964年为45.8万个,1975年为110.5万个,1980年为297.8万个,1985年为287.5万个,1988年为326.8万个。
  自行车一种简便交通工具,城镇、工矿职工上下班所采用,随着农村公路的建设,迅速普及到广大农村。区内无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自行车由私商经营,经营品种为进口自行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产自行车工业发展较快。区内货源主要从沪、津、穗及长沙、衡阳等地调人。国营商业建立之始,自行车由百货公司经营。1957年4月归口五交化公司经营。1961年以前敞开供应。1962年4月起,对社会集团购买实行控制供应;是年8月,又实行高价供应,至1964年底全部退出高价。1966年部分县、市发生抢购、套购自行车,遂开始实行凭票凭证供应。1973年起,对社会集团不供应名牌自行车,个人凭票供应。多由专业公司根据货源情况和社会集团的人数发票给单位,再发到个人,凭票买车。1976年起,对侨汇实行专项供应。自行车社会销售量逐年增长,1957年为7028辆,1979年为9036辆。在此以后,大幅度上升,1980年突破万辆为13552辆,1985年又上升到47312辆。全部敞开供应后,销售量猛增,1986年高达69657辆,1988年为74411辆。据1988年底统计资料,全区自行车社会拥有量,城镇居民每百人为111.9辆,农村为54.3辆。
  收音机、收录机新中国成立以前,区内私营商业经营少量直流收音机。50年代起,区内货源由省五交化公司分配计划,从京、津、沪、穗、长等地调人,市场销售除控制集团购买外,一律实行敞开供应。至70年代,集成电路和调频、调幅等晶体管收音机兴起,逐步取代电子管收音机而流行;且省内产品日益增多,区内第一家收音机生产厂家也开始生产投入市场。1964年社会销量为1058台,1975年即达10566台,以后,逐年猛增,1980年为37211台,1981年高达58227台,1982年为50590台。社会百户居民平均拥有量,1982年为52.7台,1984年达到64.7台。近几年,由于收录机大量上市,逐步占据城乡市场,致使收音机销量剧减,1985年下降至41769台,1988年仅销6554台。而收录机销售量迅速上升,1979年销售98台。1980年为160台,到1985年即达5482台,1988年上升为42153台,是年,平均每百户居民拥有收录机33.5台。
  电视机 70年代初,区内始有黑白电视机上市,型号多为9时至14时,销售日本、西德、荷兰等地进口产品。至80年代初,国产黑白电视机大量应市,沪产“飞跃”、“金星”、“凯歌”等三大名牌产品实行凭票供应。80年代中期,出现消费热,市销电视机档次由黑白转向彩电,型号由9至14时转向18至20时,进口彩电比国产彩电旺销;至1986年,国家暂停进口彩电,国产彩电转为旺销。1988年彩电价格放开,各种牌号彩电大量进入市场。1980年全区销售电视机722台,1981年为2693台,1985年达到25879台,1988年则猛增为69831台,其中彩电10467台。社会每百户居民拥有量,1988年底,黑白电视机为49.7台,彩电为40台。
  电风扇区内不生产电风扇,货源由区外调人。民国年间,已有少量直流电风扇输入。国营五交化专业公司成立后,货源大部分由省公司分配调人。市场销售除对社会集团购买实行控制供应外,对城乡居民一直敞开供应。至80年代初,电风扇生产大幅度增加,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民消费向高档、豪华型和一户多机化(座扇、吊扇、鸿运扇)方向发展。因此,电风扇销售急剧上升。1982年,全区仅销电风扇6354台,1984年达到23214台,1985年则上升为34599台,1988年猛增为133011台。是年底,社会百户居民平均拥有量达到174.6台,为各种家用电器之首。
  家用洗衣机 70年代末期,区内始有家用洗衣机应市,货源来自京、津、沪、穗等工业城市。至80年代,洗衣机产量和销量大幅度上升,品种由单缸向双缸,由半自动向全自动和波轮式洗衣机方向发展。1985年,进口的日产双缸洗衣机在市场畅销,1986年停止进口,国产名牌洗衣机开始俏销。由于更新换代加快,顾客挑选面广,经营放开,社会销量迅速增加,1983年全区销量305台,1984年为5295台,1986年为17617台,1980年为32537台,比1984年增长5.1倍。
  家用电冰箱 80年代初进入区内市场,中期形成消费热。销售型号由单门转向双门,二星级转向三星级、四星级豪华型,进口电冰箱比国产电冰箱走销更快。1980年价格放开后,市场销售进人高峰期。社会销量:1984年为133台,1985年为1474台,1987年为5273.台,1988年达到10307台。城镇百户居民拥有量为27.6台。
  纯碱分工业用碱和民用碱。属部管统配物资。工业用碱用于食品、印染、造纸、染料、医药、石油、制革和冶金等部门,民用碱应用广泛。1958年归口五交化公司经营。其后,工业用碱归口物资部门,商业经营民用碱,系交叉经营商品。货源由化工部、商业部分配各地,由产地直拨销地二级站,货源一直呈紧张状态。1957年至1972年期间,市场年平均销售100吨左右;1973年起,达到194吨;1988年为393吨。
  油漆晚清、民国年间,人们广泛用天然油漆(即生漆)。人造油漆,当地解放前夕开始输入,称为“洋漆”。洋漆初期由私商经营;1956年归口五交化公司经营,资源由上海、长沙等地调人。随着油漆工业的发展,品种有18大类、48小类,900多个型号,达数千种花色,产量增加,用途广泛。1981年以前,均由商业收购包销。嗣后,实行多渠道经营,社会销量进一步扩大。50年代全区年均销量不到100吨,60年代达到200吨左右,70年代上升为350吨左右,80年代突破500吨。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9年4月

本书记述了郴州市从1840年至2006年近两百年来的商业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前进的规律、宝贵的经验,包含了清代以来我市各个阶段的商业发展变化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