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进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224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进货
分类号: F713.3
页数: 2
页码: 83-84
摘要: 本段介绍了郴州区内日用工业品生产不发达,市场所需百货和文化用品货源,历来靠外地调人。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区内百、文商品生产有所发展,但90%的品种仍靠外地调进。
关键词: 郴州 工业品 经济

内容

区内日用工业品生产不发达,市场所需百货和文化用品货源,历来靠外地调人。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区内百、文商品生产有所发展,但90%的品种仍靠外地调进。
  一、地产品收购 20世纪50年代,区内基本上没有百货、文化用品类商品的生产厂家。50年代末期以来,先后兴办了机制纸、火柴、电池、布鞋、塑料制品等共25个中小型工厂,地产品的收购逐年增加。1961年收购额为121万元,1965年为236万元,1970年为538万元,1975达到762万元,1980年为最高年份,达到1052万元。收购的产品主要有火柴、机制纸、电池、布鞋等共33个品种。火柴,最高年(1985年)收购量达32.8万件,从1960年至1985年累计收购327.1万件,除保证区内供应外,还外调省内区外如株洲、衡阳等地229.2万件,机制包装纸也有一定数量外销。为了促进地方产品的生产,国营百货公司系统千方百计组织原材料供应厂家;组织工厂技术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提高产品质量;积极收购推销产品,还对一时生产成本过高的学生课本、红领巾和火柴等实行价格补贴。
  对地产百货、文化用品商品的收购,从1953年起至70年代末,一直实行加工、订货和订购包销的政策。1980年下半年起,实行三类商品商业选购、工厂自销及厂店挂钩的办法。1983年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改进日用工业品购销工作的通知”,对百货、文化用品类计划的商品由原来十种减为火柴、肥皂两种。1980年郴州火柴厂产品提价,由每盒2分调为3分,而毗邻湖北、江西等省没有提价,致使外地火柴大量流入区内城乡市场,郴州火柴由畅销转为滞销。1984年,地区百货站库存地产火柴高达8.54万件,于1986年退出包销,改由工厂自销。区内地方产品收购连年下降,由1980年的1052万元,降至1984年的677万元,1987年再降至163.6万元。
  1958年至1960年“大跃进”期间,提出“工厂生产什么就收购什么”的口号,盲目收购了一些市场不需要和质量不合格的产品。1965年“三清”时,仅郴州百货站损失金额20.7万元。
  二、区外调进 1950年至1952年,商品实行大调拨制,所有商品均由上级公司调拨下放。1953年起,改由二级站组织调进,实行数量计划分配,花色品种看样选购。即二类商品由省百货公司下达分配方案到地区;三类商品,原则上由各挂钩单位直接向产地站提出要货计划,由二级站组织调进。其进货方式:一是参加全国和全省定期召开的进货会,与供货方衔接计划,签定成交合同,组织商品调拨。此一方式约占实际调人商品总值的60%。二是参加一级站召开的不定期的补货会,补充货源,约占调人商品总值的20%。三是派出常驻一、二级站的采购代表,计划外要货,约占10%。此外,临时派员到省内外组织短缺货源。改革开放初期,计划分配货源减少,但进货仍以上述几种方式为主,唯计划外和临时派员外出采购的数量和比例加大。地区百货站商品调人地主要是沪、津、穗三市,其次为武汉、江苏、浙江、北京、福建、辽宁等省市,省内则以长沙、衡阳两城市为主。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9年4月

本书记述了郴州市从1840年至2006年近两百年来的商业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前进的规律、宝贵的经验,包含了清代以来我市各个阶段的商业发展变化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