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图书馆
郴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郴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临武盐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222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临武盐埠
分类号:
F713.58
页数:
2
页码:
67-68
摘要:
本节介绍了临武县盐埠商业发展的兴起与衰落。
关键词:
临武县
市场经济
内容
临武县“西岭接九嶷之胜,华阴枕两粤之交”②。自古为往来商
旅必经之所。明隆庆年间(1567-1572),粤盐人湘,湘中、湘南
各县改食粤盐。是时,辟境内牛头汾为盐埠,以转运粤盐。此处
“四州(韶州、连州、桂阳州、郴州)适中之地”③,武水、高
安水会合於此人广韶。“通舟达韶郡,近抵邑之南关”④。帆船
多至数百艘,盐运繁忙。后“奉例分引分河”⑤,“郴属民用食
盐改由商贩往连州星子肩运,然道路险远,所费不贷”⑥。清康
熙46年(1707),仍立牛头汾为临桂埠,水东为分埠。至此,原有
豫章客商与本地商人,便纷纷于此开店,市面上有花行、麻行、
百货行、山货行等,还设盐围子(堆盐处)一所。店铺林立,牛
头汾有99间,水东96间。
牛头汾每隔四天定期赶墟一日。墟日,外地客商与本地居民接踵
而至,买卖各种货物。迄至清咸丰(1851-1861)和同治(1862
-1874)年间,“商务发达,直可居县城之上”①,一度成为湘南
繁华小镇。清雍正九年(1731)于西乡土桥又设人和埠转销粤盐
。其时,湘南之土特产和农副产品输出,粤盐人湘多以临桂、人
和二埠为转运口岸。迄至民国中期,粤汉铁路通车,衡宜公路建
成,粤盐改铁路人湘,湘南各县经郴州转运集散,临武县两个盐
埠遂告衰落。抗日战争期间,粤汉铁路中断,粤盐复又由连州星
子肩挑入境,沿县内土桥、城关、楚江一路西运至嘉禾、蓝山等
县,由同益、汾市、两路口一路往北人桂阳、常宁等县。抗日胜
利,铁路恢复通车;该盐埠复又没落。临武盐埠的兴起与衰落,
对临武县市场的兴衰均有重要影响。
附注
①《湖南省各县调查笔记》26-1,19页,民国20年7月。 ②清《临武县志》(同治版)卷之五·形势志 ③清同治六年《湖南通志》五十五卷,食货1423页 ④清同治六年《湖南通志》五十五卷,食货1423页 ⑤《临武县志》(同治版)卷之十八 ⑥清同治六年《湖南通志》五十五卷,食货1423页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9年4月
本书记述了郴州市从1840年至2006年近两百年来的商业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前进的规律、宝贵的经验,包含了清代以来我市各个阶段的商业发展变化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