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嘉禾县市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2219
颗粒名称: 第七章 嘉禾县市场
分类号: F713
页数: 5
页码: 59-63
摘要: 本段介绍了嘉禾县位于郴州地区西部,是一个面积小、人口多,农业经济为主的县。有9个乡、8个镇,总面积699.16平方公里。2006年底,人口365973万人。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528人,为全省人口密度较大的县份之一。
关键词: 嘉禾县 市场 经济

内容

嘉禾县位于郴州地区西部,是一个面积小、人口多,农业经济为
  
  主的县。有9个乡、8个镇,总面积699.16平方公里。2006年底,
  
  人口365973万人。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528人,为全省人口密度较
  
  大的县份之一。
  嘉禾山多田少,物产以土货及畜禽为主。土产贸易活跃,集市密
  
  布。全县有18个农村集市,平均2万人口拥有一个,每百平方公里
  
  有2.6个,为全省集市密度大的县。著名的塘村市场,为湘南最大
  
  的农贸市场而闻名全省、全国。
  第一节 市场沿革
  南宋时,江西、宝庆(邵阳)的商贩和手工匠人结伴移居嘉禾,
  
  从事商业贩卖和手工业制作。明清时期,湖北、福建、祁阳、衡
  
  阳、常宁等地商人相继前来贩运土货,开设店铺,并设有衡阳、
  
  福建、江西、祁阳等会馆。钟水河贯穿县境,注入湘江,为嘉禾
  
  经商运输唯一通道。康熙四十七年(1709年),临武牛头汾(今
  
  汾市)设立盐埠,衡阳盐商有船千帆经过嘉禾境内,盐运繁忙。
  
  至民国时期,衡阳船只中辍,嘉禾商船增多。民国20年(1931),
  
  境内有木船200余艘,船工六、七百人,往返衡湘,运销土货,输
  
  入洋布、绸缎。其时,全县经营酒米、糖果、纸杂小商四、五百
  
  家,贩运粤盐者三、四千人。县内座商138户,从业374人。抗日
  
  战争期间,改组县商会,建立行业同业公会,推销国货,抵制日
  
  货,商业活动频繁,商店和从业人员日益增多。
  据民国36年(1947)统计:全县有商店251户,其中饮食业16户
  
  ,旅店45户,矿业32户,服饰业12户,医药业24户,烟酒业25户
  
  。商会会员由民国22年(1933)的115人增至427人。至当地解放
  
  前夕,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国民党货币失信,商人停业歇业,市
  
  场凋零。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实行扶植私营商业的政策
  
  ,在解放前夕停业、歇业的商人纷纷复业。1952年,全县有私营
  
  商业、饮食服务业1501户、1719人。1953年后,国家先后对粮食
  
  、食用植物油、棉花、棉布和生猪实行统购统销和派购,对私营
  
  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1954年,私商零售额
  
  占商业零售额比重较1952年下降53.8%;私营商业、饮食服务业从
  
  业人员减少456人。1956年5月,国营商业机构下伸,设立县百货
  
  、蔬菜、食品、杂货、肉食水产、专卖等四大专业公司。1957年
  
  私有化改造结束,全县私营商业组成公私合营企业8个、75人,合
  
  作商店55个、539人,合作小组31个、283人,维持个体经营的商
  
  业38户、38人,饮食业44户、44人,服务业20户、20人。1957年
  
  全县商业零售额473万元,其中,国营商业占41.44%,集体商业占
  
  57.08%,个体占1.48%。“大跃进”时期,受“一大二公”思想
  
  影响,私营经济殆尽,形成国营商业独家经营的局面。1958年,
  
  全县商业零售额663万元,其中,国营占52%、集体占48%01960年
  
  后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市场物价猛涨,禽蛋肉及其他农产品价格
  
  上涨四至九倍不等,供需矛盾尖锐。1962年,全县出栏生猪9902
  
  头,农产品采购总额139万元,分别比1958年下降21.75%、
  
  63.47%。1961年开始,贯彻中央调整商业方针,开放农贸市场,
  
  允许私商小贩经营完成统购任务后的农副产品和其他计划商品;
  
  商业部门采取以工业品奖售、换购农产品,组织高价、计划外商
  
  品供应市场,及时回笼货币。至1963年下半年,市价平抑,生产
  
  恢复,市场趋于活跃。“文化大革命”十年,集体、个体商业受
  
  到严重摧残。撤并机构,下放人员,限制经营规模。1963年全县
  
  独立核算集体商业46个,到1970年减至28个,其商品零售额占全
  
  县商品零售额比重,由1963年的51.7%降到3.84%。合作商业奄奄
  
  一息,个体商业几乎绝迹。
  1978年以来,贯彻开放、搞活方针,实行“三多一少”流通体制
  
  ,个体商业迅速发展。198!年,全县个体有证商业110户、111人
  
  ,个体有证服务业48户、49人,个体有证饮食业25户、28人
  
  il.1988年,全县共有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2958个,从业4651
  
  人,其中,国营网点84个、909人,集体210个、891人,个体
  
  2664个、2851人。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11585万元,比1978年增
  
  加4倍。其中,商业零售额7090万元,增加2.6倍;饮食业零售额
  
  157万元,增加2.7倍。商业、饮食业销售额中,国营占33.02%;
  
  集体占40.20%,个体占26.78%。全县每百户居民拥有零售商店
  
  3.64个,从业人数占全县总人数1.56%a1988年与1978年主要商品
  
  零售量相比,销售粮食13068吨,增长250.35%;食糖666吨,增
  
  长72.99%;卷烟3994箱,增加2.2倍;食用植物油297吨,增加
  
  6.48倍;缝纫机3241架,增加4.69倍;手表9690只,增加78倍;
  
  自行车8045辆,增加12.47倍。1981年电视机进入嘉禾市场、
  
  1982年电风扇进入嘉禾市场、1983年收录机、洗衣机进入嘉禾市
  
  场、1985年电冰箱等高档商品投入嘉禾市场。1988年,全县销售
  
  电视机7383台(其中彩色电视机294台),销售电风扇15533台,
  
  收录机4166台,洗衣机2009台;电冰箱225台。市场呈现一派繁
  
  荣景象。
  第二节 集市贸易
  嘉禾集贸市场,民国20年(1931)有20个。1958年以后,交通发
  
  展,公路四通八达,袁家、行廊、高塘三墟,一字排列,相隔五
  
  里,称“五里三墟”;塘村、丰和、莲荷、广发四墟形成“一线
  
  相连”。墟期由各地乡民约定俗成,但相邻各墟集期互相错开,
  
  以致全县日日有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活跃农村市场,
  
  拓大原有墟场,新辟泮头、百花、田心等五个集市。1988年全县
  
  有10个墟场,集市贸易成交额5719万元,比1980年增加3.2倍。
  1950年至1988年的39年间,嘉禾集市几经起伏。50年代初,市场
  
  繁荣。1952年11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发布《关于活跃初级市场六项
  
  措施》后,广泛召开土特产交流会,物畅其流。1953年后,主要
  
  农副产品实行统购、派购政策;对私改造后,个体商贩减少,集
  
  贸交易冷落。1958年人民公社化,限制自留地及家庭副业,关闭
  
  集贸市场。“文化大革命”期间,批判“三自一包”和“四大自
  
  山”。1969年8月,临、兰、嘉和桂阳、新田、宁远、宜章七县召
  
  开市场管理联防会议,各人民公社相继成立“贫下中农管理市场
  
  委员会”,市场越管越死。1975年墟期三天改五天,五天改七天
  
  ,1977年统一为十天一圩,千方百计缩小集市贸易规模。1978年
  
  以后,放开、搞活,恢复传统集市贸易,活跃农村经济。1980年
  
  至1988年,农村集贸成交额平均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
  塘村圩 为县内最大圩场,地处临、兰、嘉三县交界处,形成于南
  
  宋。《嘉禾县志》记载:“初期,环圩村落各自择地为市,皆以
  
  二、七日逢场”。上市以牛、猪、农具、木材为大宗。清嘉庆年
  
  间(1796-1821年)诸小圩逐步集为一场。塘村地势开阔,“南通
  
  两粤,北达长宝衡永”①。清至民国,县内食盐全系人力从广东
  
  连州挑运,塘村便成盐道通衢,“担运海盐者,宵旦络绎,率以
  
  万计”②。塘村周围农户80%兼营锻造加工、烧制砖瓦、酿酒制
  
  面、榨油缝补等业。1950年工商户不到300户,1951年增至580户
  
  ,其中手工业占68.96%。土改后,部分工商业者转农业。1953年
  
  统计:工商户有27个行业,420户730人。1957年工商户14个行业
  
  180余户214人。集贸交易额1954年为897万元,1955年降为479万
  
  元,1956年又较1955年下降78.5%。1958年塘村墟被关闭,以后
  
  受限制。1969年8月,七县“市场管理联防会议”后,公社组织
  
  144人的“贫下中农管理市场委员会”,把圩场管理成一塘死水。
  
  上市品种、人数减少,成交额急剧下降。1979年,if场复兴。据
  
  1987年10月统计,上市品种1560种,上市人数在5万人以上,高
  
  峰期达10余万人,墟期日成交额30万元。耕牛、木材市场最负盛
  
  名。每墟至中午时分,四方汇聚而来的牛市场,熙熙攘攘,评头
  
  论足,交易十分活跃。公路两侧木材市场,条木交叉成行,园木
  
  堆成小山。1978年5月27日,新辟的塘村第二农贸市场开业,拓宽
  
  了耕牛、木材等专业市场。1984年来,每年上市木材2万多立方米
  
  ,竹器10余万件;每墟上市耕牛500头以上。广东、广西、湖北、
  
  江西、上海等外地商客来此贩运耕牛和竹木器。1986年集贸成交
  
  额1500万元,比1979年增加5.76倍,其中耕牛成交1.1万头,占
  
  总成交额的37.2%01988年,成交额增加到2817万元,较1987年增
  
  长36.55%,占全县农村集贸成交额的49.26%。集市的繁荣,带动
  
  周围农村各业,特别是手工业发展,形成了锻造加工、家具制作
  
  、成衣加工、烧砖、编织、酿酒、养牛贩牛等七个方面的九个专
  
  业村。1988年,全镇有个体工商44个行业,708户,929人,资金
  
  总额154万元,营业额突破500万元。1980年前,全镇人均收入不
  
  到60元,1986年人均收入458元,增加5.6倍。塘村成为“湘南第
  
  一墟”。
  丰和墟 为县城所在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墟场原设县
  
  城北郭,名“乐利墟”。嘉庆十三年(1808),谷丰民和,迁墟场
  
  于县城南门口,取“丰和”为名,逐渐兴盛。每逢三、六、九日
  
  赶tfo集散货物以土产为主。洋布绸缎、日用百货均由水路运自衡
  
  阳,食盐肩挑自广东。民国32年(1943)有工商户64户。1950年
  
  底有工商户460家,其中商业400家,从业商人850人。50年代后
  
  期,圩场趋于冷落,至六七十年代,粮食、茶、鸡蛋、禽等百余
  
  种农副产品不准上市。圩场面积由解放初期5503.8平方米减至
  
  2469.7平方米。80年代,if场转旺,上市人数在3万人以上,上
  
  市农产品1100多种,每圩成交额20余万元。随着国营百货、五金
  
  、副食、土产日杂、物资、粮食等营业大楼相继建成,新发展个
  
  体成衣、布匹、百货、食杂、修理、水果、蛋品、小五金、眼镜
  
  、缝补等业600多户,并新辟集贸场地,市场日趋繁荣。1988年,
  
  共有国营、集体工商企业197户,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905户,
  
  从业人员占城内总人口数6.59%。
  梓木圩 为县内较小圩场。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开设。地
  
  处嘉禾、临武、桂阳三县相邻的一个小山村。60年代被撤销。
  
  1970年当地村民强烈要求恢复,7个村村民集资1050元,稻谷
  
  1400斤,摊派建筑材料修凉亭二个。1985年,县工商部门进行扩
  
  建。现有面积2721.5平方米,农历五、十日逢圩。该地所产蘑芋
  
  豆腐,百余年来,久销不衰。县内还有广发、坦坪、石桥、普满
  
  、行廊等墟场为当地土特产品交易中心。
  第三节 主要产品
  民国20年(1931)禾县图志》载:畜禽有牛、猪、鸡鸭;土货以苎
  
  麻为大宗,油桐、油茶、花生、辣椒产量也颇可观。
  苎麻 全县均产,以石桥最多,质量最好。清至民国年间,广东、
  
  武汉商人常来贩运苎麻,“散买成捆,必在石市”①。“嘉禾之
  
  麻著名久矣,岁产恒在百余万斤,以一半外售、一半织布,变土
  
  产为土货,利当数倍”②。“省内浏(卜日)、醴(陵)夏布很
  
  著名,而广东麻商购嘉禾麻织成粤布,粤布更精熟,而化之麻缕
  
  ”③。可见嘉禾麻之优。民国18年(1929),嘉禾苎麻送往杭州西
  
  湖博览会展览。民国32年(1943)至民国35年(1946),全县年
  
  均输出苎麻44.16吨。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日本政府代表曾向
  
  周恩来总理指名定购嘉禾44麻。1958年,全县种植1.2万亩,总产
  
  125万斤,获国务院奖状。1980年后,种烟效益高于种麻,麻地减
  
  少。1987年只有麻地6800亩,总产99.8万斤。1952年至1988年,
  
  国家收购12668吨,平均每年342.390101988年,全县苎麻产量的
  
  80%被个体商贩运广东销售。
  辣椒 已有300多年种植历史。民国时期,主要销往衡阳、道州及
  
  邻近各县。民国18年(1929),嘉禾辣椒在杭州西湖博览会展出,
  
  名声大振,从此销遍两湖、两广,远销南洋群岛、斯里兰卡、新
  
  加坡等地。辣、香、甜是嘉禾辣椒的特色。1943-1946年,全县平
  
  均每年输出179.4吨。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种植面积高达9855
  
  亩,国家平均每年收购干椒6800多担。1966年至1978年间,由于
  
  “左”的思想影响限制种植,种植面积下降,平均每年收购干椒
  
  只有1710担。1980年以后,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全县种植面积扩
  
  大到4527亩。1980年至1988年,平均每年国家收购6650担。县内
  
  各集贸市场夏秋有鲜椒、春冬有干红椒上市。
  茶油 民国20年(1931年)前,桐油、茶油为县内照明用主要燃料
  
  。嗣后,随洋油(煤油)输人,茶油不再作燃料,专供食用。70
  
  年代初,行廊、龙潭、袁家、泮头、塘村五个乡镇,曾列为湖南
  
  省重点茶油基地。嘉禾茶油清、香、纯著称,且久贮不变。1957
  
  年至1987年的31年中,全县共调出茶油5384.5吨,年平均调出
  
  174吨。油茶是嘉禾重要的经济林,1988年有茶山面积1503万亩
  
  ,产量382吨。
  烤烟 新中国成立前,县内无烟叶生产,每年输入烟叶,金额达3
  
  万余元(旧币)。50年代中期生产晒烟。1964年起种植烤烟。
  1966年国家收购烤烟1545担,1967年下降,1974年回升,1976年
  
  大发展。1979年收购16736担。1982年后进入种植高蜂期,当年
  
  收购67900担。1985年收购97620拒。1988年全县种植面积57280
  
  亩,总产122960担,居全区第二位。按不变价格计算产值870万元
  
  ,占全县农业总收入11.69%;按现行价计算3075万元,占农业总
  
  收入20.98%。普满、行廊、龙潭一带土壤适宜种植。烤烟成为县
  
  内重要经济作物。
  煤炭 早在乾隆年间(1736年)即已开采。民国时期,矿工多衡阳
  
  人,称“衡阳窿”。煤炭销往邻县及衡阳。民国31年(1942),全
  
  县有矿工403人,年产原煤91320吨。民国35年至民国38年(1946
  
  -1949年),煤炭业衰落。民国36年(1947)全县原煤产量仅600
  
  吨。县内煤炭储量14488万吨,占全省总储量4.7%,占郴州地区总
  
  储量19.4%。50年代初,土法开采,1950年采煤101万吨。1956年
  
  始有县办煤矿,开始机械化采煤,村办、民办煤窿增加。1987年
  
  全县大小煤窿252个,为1977年的17倍。1988年原煤产量82.45万
  
  吨,其中4个县办煤矿17.76万吨,占21.54%;乡村办煤矿64.69
  
  万吨,占78.46%。1986年至1988年,原煤除运销蓝山、宁远、新
  
  田、道县、江华、江永等县,还运销广东、广西。1988年外销量
  
  169658吨,比1987年增长5.9%。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9年4月

本书记述了郴州市从1840年至2006年近两百年来的商业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前进的规律、宝贵的经验,包含了清代以来我市各个阶段的商业发展变化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嘉禾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