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市场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221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市场演变
分类号: F713.5
页数: 2
页码: 56-57
摘要: 本节介绍了安仁县市场明代时期的市场变化发展情况。
关键词: 安仁县 市场变化 经济

内容

明代,安仁“妇女纺绩,男子不事商贩”,重农抑商。宋代,县
  
  境疆域扩大,人口增多,市场交易渐次发展。清光绪二十二年
  
  (1896),有16个集市,每三日开市一次。届时市民肩挑手提,赶
  
  赴if场,就地交易,互通有无。大有“日中为市”之遗风。清末
  
  民初,县内商务渐开。由永乐江水路输出稻谷、大豆、木材等农
  
  副产品,输入棉纱、布疋、百货、药材、食盐等生活消费品。外
  
  地客商来县设店经商,著名商号有怡茂馆、福茂馆、肖福泰、李
  
  福清,号称“江西四巨头”,资金雄厚,批零兼营。南货业、国
  
  药业多为江西人开设。福建人开设烟业、书纸印刷业。客商自成
  
  帮派,有江西帮、福建帮、衡山帮、衡阳帮、常宁帮、湘潭帮等
  
  。各帮建立会馆。江西称“万寿宫”,福建称“天后宫”,衡山
  
  称“岳秀堂”,衡阳称“水府庙”。清末,县城各类商店32户。
  
  民国12年(1923)增至100余户。民国2年(1913),设立商会,会
  
  员242人,为商界人士组织。其时,市场上已出现洋(煤)油、洋
  
  纱、洋布、染料、香烟等商品。民国15年(1926),被国民党北伐
  
  军击MIL之吴佩孚败兵,退至安仁县城,大肆抢劫,商户遭受严重
  
  损失。民国18年至25年(1929-1936),先后遭受水、旱灾五次,
  
  商业亦受影响,多数商户以放帐赊销为经营方式。而经营大户则
  
  与当地豪绅集股开办实业。民国20年(1931),创办锰矿、铁矿、
  
  铝锑矿三个公司。民国29年(1940),宝庆(今邵阳)人刘耕云创
  
  办开明造纸厂,生产土纸。民国27年(1938),通往江西公路建成
  
  ,交通条件改变,促进商业发展。民国31年(1942),县城有粮食
  
  、国药、绸布、南货、油盐、书纸、纺织印染、船运、糕点、衣
  
  庄、木器、皮革、照相、镶牙、饮食、旅社等18个行业,商户283
  
  户,从业人员836人。民国33年(1944)日军人侵安仁,市场衰落
  
  。民国34年(1945)8月日寇投降,商民回城筹资复业,商业呈现
  
  短时繁荣。民国36年(1947),县城有各类商店637家,全县有大
  
  小市场共30处。嗣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物价波动,民不聊生,
  
  市场复趋凋敝。
  1949年8月安仁解放,随即成立国营贸易公司,经营农副土特产品
  
  及日用工业品。1950年,全县私营工商户1099户,从业人员2158
  
  人。农村市场29处,主要有禾市、洋际、华王、安平、承平、关
  
  王7处。1956年完成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国营百货公司、贸
  
  易公司、专卖公司、药材购销组和供销社等单位相继建立。全年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09万元,比1952年增长1.1倍。至1957年,市
  
  场零售经营比重为国营商业占42.97%,供销商业占37.99%,私营
  
  商业占19.04%01957年,商业网点373个;从业人员799人,平均
  
  每千个居民有网点2.1个,从业人员4.6人。
  1958年“大跃进”时期,国营商业网点撤并,农贸市场关闭。
  1960年,商店减少到116个,平均每千居民中只有网点0.6个。加
  
  上农业歉收,市场供应紧张,凭证凭票供应商品多达100余种。
  1962年,经过调整,商品货源增加,商业网点恢复,市场渐次活
  
  跃。1965年,除粮、油、棉布及部分针棉织品实行凭票(证)供
  
  应外,其他商品敞开供应,高价商品减少,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
  
  额935万元,比1952年增长2.9倍。
  “文化大革命”期间,再次裁减商业机构、人员。商业网点减少
  
  到116个,平均每千个居民中只有0.8个。市场商品供应极不正常
  
  ,出现“买东西难、住店难、饮食难、理发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放宽政策,搞活经济,开放城乡集市贸
  
  易。“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少环节”
  
  的“三多一少”商品流通体制形成和发展。国营商业实行经营承
  
  包责任制,国营小型商业企业实行转体经营、租赁经营。1988年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1733万元,比1952年和1965年分别增长
  
  48.3倍和11.5倍,比1972年增长3.2倍。全县商业网点发展到
  
  3208个,平均每千个居民有网点10.9个。国营商业142家,从业
  
  人1169人;集体商业358家,从业人员1050人;个体商贩2637户
  
  ,从业人员2895人。
  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人民购买力提高,市场日用工业品需求量
  
  增大。国营商业系统日用工业品批发销售额逐年增长,1965年为
  
  187.98万元,1978年为734.1万元,1982年为1134.41万元,
  
  1987年为1651.88万元,1988年达到2416.26万元,为1965年的
  
  12.85倍,1978年的3.29倍,比1987年上升45.36%01988年,各
  
  种商品社会零售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国营商业零售分别比1952
  
  年和1965年增加49.2倍和11.5倍。主要商品中,1988年全县每千
  
  户城乡居民购买缝纫机26.5架,手表107.2块,自行车94.5辆,
  
  电视机39.5台,电风扇58.8台。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9年4月

本书记述了郴州市从1840年至2006年近两百年来的商业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前进的规律、宝贵的经验,包含了清代以来我市各个阶段的商业发展变化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安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