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图书馆
郴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郴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市场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221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市场概况
分类号:
F713.58
页数:
2
页码:
52-53
摘要:
本段介绍了永兴县市场发展基本情况介绍。
关键词:
永兴县
商业
经济
内容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生产发展,人口增加,社会安定,
永兴商业渐兴。光绪九年(1883年),全县有农民贸易活动的圩
场17个。光绪三十二年(1906),圩场发展到43个。宣统二年
(1910年),成立商会,有会员150人①。民国初年,铁路、公路
未通,因得水运之便,永兴县批发商业即比较发达。从汉口、长
沙、湘潭等地经便江水路运输进入的绸缎、棉纱、棉布、南味杂
货、药材,煤油等北来商品,多数批销给郴县、资兴、汝城、桂
东等地。而由广东乐昌等地南来的粤盐、广货等则由郴州船运至
城关和当时县内第二大集镇塘门口,再转批给茶陵、攸县、安仁
、酃县等地。民国18年(1929年),全县共有商户766户,从业人
员2288人。其中:经营南货、药材业者多江西人;经营磁铁、书
纸业者多邵阳人;经营油盐、粮食、屠宰、旅馆业者多本县人。
而以江西商人资金最为雄厚。开设裕泰南货店的姜玉盛兄弟,空
手到永兴当学徒,仅二十年时间,成为拥有数十万银元资金的巨
商。粤汉铁路、湘粤公路相继通车后,依靠水运为主的永兴县城
和塘门口批发商业日趋衰落,铁路公路沿线的高亭司、油榨圩等
集镇逐步兴起。但由于转批市场的作用缩减,商业较前稍有逊色
。民国30年(1941年),县城共有大小商户600余家,从业人员
975人。特别是1941年和1944年,县城、塘门口、高亭司、湘阴
渡等地多次遭日机轰炸,县城几百间商店房屋被炸为焦土,损失
惨重。民国34年(1945)2月至8月,又被日军占领七个多月,商业
几乎陷于停顿。抗战胜利后,商民陆续在废圩上搭盖临时店棚开
市,勉强复业不到200家。之后,部分商户渐次复业。又因内战爆
发,农业连年歉收,通货恶性膨涨,市井肖条。解放前夕,国民
党交警部队退驻永兴,兵匪为患,不少商人抽走资金或停业、歇
业。
1949年10月,永兴县解放。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稳定市场,
县人民政府着手创建国营商业企业。同时,贯彻保护工商业的政
策。1950年5月,郴县专区贸易公司在永兴成立贸易组,到10月,
扩建为国营永兴县贸易公司。次年,成立永兴县供销合作社。
1952年,专区油脂公司、百货公司先后在永兴成立购销站(组)
,同时建立9个农村基层供销合作社和3个城镇消费合作社,国营
和供销合作商业初具规模。此时,私营商业也有一定发展。1952
年全县私营商业1515家,从业人员1772人,其中纯商业945家,
982人;饮食业260家,282人;服务业310家、408人。1952年至
1956年,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全县私营商业人员1283人
,分别组成公私合营商店14个,194人;合作商店53个人,606人
;合作小组52个,273人,维持个体经营的210人。私营商业共拥
有门店和货摊776个,资金18万余元。在此期间,国营商业发展很
快。1956年底,有百纺、副食、专卖、肉食、煤建、粮食、油脂
等国营专业公司,拥有批、零门店69个,职工297人。国营、合作
商业在市场的批发比重,由1952年36.75%上升到82.02%。社会
商品零售额的比重也逐步上升,形成了社会主义统一市场。
到1957年,由于生产发展,人民购买力提高,国家先后对粮食、
食油及棉布实行统购统销,对生猪实行派购,市场商品供应较为
正常。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1654万元,较1952年的849万元增长
94.0%a1958年开始“大跃进”,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比
例失调,农业连年歉收。在流通领域里撤并商业网点,抽调人员
参加办工业、炼钢铁,关闭了12个农村集市,剩下23个集市也改
为十天一集。其时,市场商品短缺,物价上涨。1961年,凭票供
应的商品品种达100余种,糖果、糕点、针织品、钟表、自行车、
白酒等商品实行高价销售;对部分农副产品实行奖售或议价收购
。196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887万元,比1958年至1960年社会
商品零售总额年平均2147万元下降15.2%。同年开始贯彻中央“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生产发展,货源增多,集市贸
易价格与国营牌价接近,商业又趋繁荣。1965年,全县社会商品
零售额达到2412万元,比1957年增长45.8%“文化大革命”中,
在极“左”路线影响下,合作商店过渡为国营商业,集市贸易关
闭,流通渠道单一,商业网点撤并,出现了群众“饮食难、住店
难、理发难、排队购物难”的现象。在此期间,社会商品零售额
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贯彻改革开放方针,推行“三多一少
”流通体制,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城乡商业迅速发展。
1988年底,全县共有商业网点7027个、从业人员10605人,其中
,国营商业网点186个、1561人;集体商业网点1095个、2936人
;个体有证商贩5746家、人员6018人。平均每千人有商业网点
12.26个,商业人员18.5人,市场活跃、繁荣。当年,全县社会商
品零售额达16658万元,比1952年增长18.62倍,比1978年增长
2.47倍。
附注
①参见《中国实业志·湖南省》记载:永兴商会宣统二年(1910)成立,民国6年(1917)改组,会员150余人。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9年4月
本书记述了郴州市从1840年至2006年近两百年来的商业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前进的规律、宝贵的经验,包含了清代以来我市各个阶段的商业发展变化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