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宜章县市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2207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宜章县市场
分类号: F729
页数: 5
页码: 47-51
摘要: 本段介绍了宜章县位于湖南省最南部,坐落南岭山脉骑田岭南麓,与广东省唇齿相邻。东南与广东乐昌县,西南与广东连县、阳山县接壤。省际边界长达212公里。全县总面积为2134.83平方公里。有行政区划16个乡,11个镇。2006年人口56.16万人。境内有南岭(坪石至狗牙洞)、坪梅(梅田至坪石)、白杨(白石渡至杨梅山)3条铁路支线。各乡镇都有公路可通,交通方便。
关键词: 郴州 商业 经济

内容

宜章县位于湖南省最南部,坐落南岭山脉骑田岭南麓,与广东省
  
  唇齿相邻。东南与广东乐昌县,西南与广东连县、阳山县接壤。
  
  省际边界长达212公里。全县总面积为2134.83平方公里。有行政
  
  区划16个乡,11个镇。2006年人口56.16万人。境内有南岭(坪
  
  石至狗牙洞)、坪梅(梅田至坪石)、白杨(白石渡至杨梅山)3
  
  条铁路支线。各乡镇都有公路可通,交通方便。县境矿藏种类繁
  
  多(煤、锡、钨、锰、锑等),农产品丰富。大中型企业有省属
  
  瑶岗仙钨矿、杨梅山煤矿,市属莽山林业局、湘南氮肥厂以及广
  
  东梅田矿务局、坪石矿务局关溪煤矿。200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
  
  值547684万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
  
  15.74%:46.06%:38.20%。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396万元
  
  ,比上年增长14.5%。市场繁荣兴旺。
  第一节 宜章商埠
  宜章县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为“湖广商路”的重要商埠。清康熙
  
  二十四年(1685年)开放海禁通商。设江、浙、闽、粤四海关①
  
  。其时湖南主要商路是“北经洞庭湖出长江接湖北,南溯湘江而
  
  上至郴州,翻越骑田岭至宜章,换木船至坪石、乐昌,再顺流而
  
  下广州”②,称为“湖广商路”。“南北货物,取道县境。水运
  
  僦舟,陆运雇夫,县城东门外,设有转拨栈店数十家”。③现存
  
  下来的行栈旧址还有6家。其中的乾昌寺店旧址,建有两层楼房,
  
  面积800平方米,层高6.6米,底层堆放粤盐及笨重货物,二楼堆
  
  放百货及客商居住,其店后门有2.5米宽的码头直抵玉溪河,前门
  
  临骡子街(今东长街),装卸十分方便。其时来往宜章、坪石的
  
  船只和郴州的骡子各有两千。有“商贾郴阳辐辏道,骡铃冬夜响
  
  秋风,小民竟逐维刀利,长日肩挑大道中”的歌谣流传至今。
  清嘉庆三年(1798年),江西客帮商人建立江西会馆(又名万寿
  
  宫),随后,两粤公馆、长沙公馆、衡阳会馆相继成立。咸丰六
  
  年(1856)前后,清政府设有盐、茶和百货卡(今供销社饮料厂
  
  和温家村附近),分别抽收各种税金。贸易市场主要集中在骡子
  
  街(今东长街),街长五华里,有绸缎、首饰、京果、饮食、典
  
  当、牙行、烟馆、轿行等共500余家,从业人员1200余人。经营的
  
  主要商品有销往郴州以北的粤盐、煤油、火柴、布匹、棉纱、海
  
  味、胡椒、片糖等;南去商品有茶油、茶叶、湘莲、桐油、苎麻
  
  、药材、生猪、菜牛、鲜蛋、家禽、娃娃鱼等。其时,是湖广第
  
  一条商路,商贸活动十分活跃,也是宜章市场最繁荣的时期。此
  
  外,还有从坪石溯章水河而上至白石渡的江边村,再肩挑至郴州
  
  转永兴、耒阳各地的第二条商路。乾隆《宜章县志》记载:“县
  
  东十五里粤船至渡口,郴宜贩盐往来不绝。”江边村专营粤盐的
  
  商户达26家,往来坪石至白石渡的民船有300余艘。第三条商路从
  
  坪石溯武水至梅田、四溪、汾市到临武县城转桂阳、常宁。清朝
  
  和民国均在四溪设有盐圃子(盐埠)。另一支线从坪石溯乐水河
  
  至栗源、一六等地。粤盐、日用工业品和梅田、黄沙、一六等十
  
  三个乡镇的生猪、原煤、木材等均由木船运输,销往广东及县内
  
  各地。第四条是由乐昌肩挑至里田再到资兴滁口转水运销往资兴
  
  、永兴、安仁等县。在嘉庆年间,通过各条商路,每年额销郴州
  
  、永兴、宜章、兴宁(今资兴市)等地粤盐2万零2百弓!(折
  
  1298.9万公斤)。①。由此可见当时宜章商埠之发达。咸丰八年
  
  (1958年)汉口辟为对外通商口岸,从此,衡阳以北,川、陕、
  
  甘、京等地出口物资,概由汉口输出②,往来宜章——坪石——
  
  郴州之骡马、民船减少到千艘(匹)。清末民初,军阀混战,军
  
  队明摊暗抢,商民负担沉重。民国7年(1918年),县筹响办事处
  
  指令各商户派银元五万元,粮食五万余担,全县人均80斤大米③
  
  ,宜章商业面临困境。民国22年(1933年),湘粤公路和民国25
  
  年(1936年)京广铁路相继通车。从此,湘南各县所需粤盐及其
  
  他物资,输出的土特产品均不再过往宜章转销。商业再次萎缩。
  城关镇各行业商户仅存87家④,比咸丰年间500余户减少85.5%。
  船只骡马歇业,湖广商路消失。
  第二节 市场综述
  民国时期,战争频繁,宜章市场迭受影响。抗战期间,沿海及内
  
  地许多大中城市先后沦陷,外商纷纷迁入宜章逃难。民国32年
  
  (1943)长沙沦陷后,湖南省政府和国民党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
  
  部分机关迁驻宜章县城,市场出现短暂繁荣。民国33年(1944)12
  
  月,日军占领县城及农村部分地区,商人大多逃往临武或其他偏
  
  僻乡镇,凡未来得及迁走的商品和财产都被日军抢劫一空。商业
  
  损失达83.32余亿元(法币)⑤,市场复趋冷落。民国34年
  
  (1945)日军投降,生产恢复,市场开始复苏。民国36年
  
  (1947),全县有各种商店674家,从业人员1011人①,每千人有
  
  网点3.37个、从业人员5人。嗣后,内战暴发,滥发纸币,物价暴
  
  涨,商业又遭打击。
  1949年10月22日,宜章解放。初期,私营工商业者对共产党的政
  
  策不甚了解,多持观望徘徊态度,市面萧条,少数私营业主投机
  
  倒把,造成纱、布等部分商品价格上涨。对此,人民政府大力宣
  
  传和贯彻中央“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
  
  政策,调整公私关系,扶植和保护合法经营。同时开始创建国营
  
  商业。1950年元月,国营宜章贸易公司成立。1951年成立县供销
  
  社,各区先后组建基层供销社。1952年底,全县共有私营商业
  
  1953户、2133人,每千人有网点8.6个,从业人员9.6人,比1947
  
  年网点增加1.56倍,人员增加90%。是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为
  
  663万元,其中国营商业82万元,占12.38%;合作社商业112.8万
  
  元,占16.91%;私营商业468.2万元,占70.69%。嗣后,社会主
  
  义商业逐步发展壮大。1952年,县贸易公司撤销并人县供销合作
  
  总社,先后成立国营食品公司、专卖公司、零售公司、纺织品公
  
  司、百货公司、盐业公司、药材收购站。1953年,对粮、油、纱
  
  、布实行统购统销,1954年,对生猪实行派购,国营、供销合作
  
  商业不仅全部控制了批发商业,零售营业额也稳步增长。1955年
  
  ,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1001万元,其中,国营商业271.8万元,占
  
  27.16%,比1952年增加119.3%;供销合作社商业364万元,占
  
  36.36%,比1952年增加115%;私营商业减为265.2万元,占
  
  36.48%,比1952年下降51.6%01956年,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全县私营商业1115户,1307人,直接过渡到国营商
  
  业的18人,占1.3%;转为公私合营的230人,占18.3%;组成合作
  
  商店的267人,占20.4%;组成合作小组的721人,占50.5%;维持
  
  个体经营的71人,占5.4%。整个市场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以
  
  国营商业为主,供销合作社商业为辅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1957
  
  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1075万元,比1952年的663万元增加
  
  62.14%.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合并
  
  ,抽调286人(占总人数13.3%)支工、支农,网点减少,农贸市
  
  场基本关闭。1959年~1960年,农业连续欠收,社会购买力与商
  
  品可供量之间出现较大差距,凭票商品由几种增至100种以上,少
  
  数商品实行高价销售。1961年10月,国营、合作社商业分家,恢
  
  复原有网点,随着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方针,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市场交易活跃,商品供应量增
  
  加。1965年,社会商品零售额1849.94万元,比1957年的1075万
  
  元增长72.09%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砸商店“四
  
  l日”招牌,破“封、资、修”服务方式,害叮个体户“资本主义
  
  尾巴”,关闭农贸市场。1978年,全县社会商业网点减少到649个
  
  ,从业人员1900人,每千人只有网点1.57个,从业人员4.56人,
  
  是历史上最低水平。市面出现了“住宿难、饮食难、理发难、购
  
  物排队”等现象,给群众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执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
  
  针,实行国营、集体、个体商业一齐上的政策,逐步形成“三多
  
  一少”的商品流通体制,全县商业网点和从业人员迅速发展。
  1988年底全县共有商业网点5070户,从业人员8072人,比1970年
  
  分别增加6.8倍和3.25倍,比1981年892户、3966人分别增加4.68
  
  倍和1.03倍。每千人有网点9.79个,从业人员16.25人。其中国
  
  营商业网点156个,人员1376人,比1978年分别增加15%和
  
  63.42%;集体商业367户、1422人,比1978年99户、322人分别增
  
  加2.7倍和72.99%;个体商业4547户、5274人,比1978年191户、
  
  207人,分别增加23.7倍和24.5倍。1988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
  
  额19425万元,比1978年4265万元增加3.55倍,人均388元。市场
  
  繁荣活跃,人民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
  第三节 省际贸易
  宜章县境毗邻广东,边境贸易历来比较发达。宜章县“物产向以
  
  煤炭、苎麻、生猪为大宗,销售粤省”①。而县内所需食盐、日
  
  用工业品、水产品等大部分由广东购进。民国24年(1935)全县
  
  销往广州、韶关等地生猪30900头②,户均1.17头,占出栏数的
  
  66.28%。民国32年(1943),销往韶关、桂林烟煤14万吨,价值
  
  2000万元;无烟煤5000吨,价值50万元;锡240吨,价值57.6万
  
  元③;苎麻150吨,价值120万元。由广东购进的主要商品有食盐
  
  206万斤,南味杂货、海味40余万元及白糖、片糖、日用百货等④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1979年这段时间,
  
  由于执行封闭的流通体制,按行政区域组织商品流通,与广东的
  
  边境贸易基本处于关闭状态。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85年省委、
  
  省政府提出打开“南大门”之后,宜章县充分利用地理区位优势
  
  和改革开放的有利政策,积极恢复发展与广东的省际贸易。从此
  
  ,销往广东各地的煤炭、水泥、生猪、茶叶、化肥、烤烟及有色
  
  金属矿产品等成倍增加,促进了县内经济的发展。
  1986年,与广东省贸易额为5360万元,贸易顺差750万元。1988
  
  年,贸易额超过I亿元,全县人均200元。1984年以来,对外发布
  
  经济洽谈项目47项,落实37项,引进资金1694万元,引进入才
  
  118人,引进技术项目28个。全县19.3万农业劳动力,有近10万
  
  人从耕地上转移出来,其中,由县乡两级政府部门向广东输出的
  
  劳动力3.1万人。一些边境乡镇出现一批农产品、建材生产和采矿
  
  等专业村。上市商品由原来的100多种增加到800多种,造就了大
  
  批商品生产和经营能手。一六乡村民廖树祥和三个青年于1984年
  
  贷款8000元,购买一台汽车搞运输,到1988年共贩运生猪到广东
  
  50余万头,年运输收人110万元(包括经营生猪纯利60万元),运
  
  输汽车增加到56辆,参加经营者达160人。随着省际贸易的发展,
  
  全县农产品的商品率由1980年的27%提高到1988年的40%。全县
  
  直接从广东购进的家用电器、日用工业品、食品、水果等商品、
  
  由改革前的200多万元,增至1988年的4000多万元。国营宜章县
  
  百货公司1978年只从广东购锉刀5600支(当时由百货公司经营)
  
  ,价值3700元,1988年从广东购进锉刀价值175.5万元,增加473
  
  倍。购进的主要品种还有涤棉布19.6万米,毛线2445公斤,缝纫
  
  机157台,铝锅3664个,胶鞋4500双。商业局所属第二贸易公司
  
  1988年总购进额395万元,其中从广东购进的有355.5万元,占
  
  90%,主要品种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自行车、压力锅、电
  
  饭煲、石英钟等。
  宜章县边境农贸市场,经过工商部门几年的整顿和建设,有了新
  
  发展。从1982年到1988年,用于市场建设投资270万元,扩建场
  
  地52500平方米。1988年,全县集贸市场场地1295万平方米,其
  
  中场棚23500平方米,年成交额6098万元,比1981年820万元,增
  
  加了7.43倍。其中,13个边境贸易市场成交额4600万元,占总成
  
  交额的75.57%。宜章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城关镇市场,改
  
  革十年发展更快。1988年有商业网点574个,从业人员1819人,
  
  每千人有网点22.56个,从业人员71.5人,比1956年的247个、
  
  566人分别增加2.32倍和3.2倍。城镇建设由新中国成立前的2.36
  
  平方公里,发展到7平方公里,扩大2.96倍。新建街道21.31万平
  
  方米,比新中国成立前9946平方米增加21.4倍。1978年前,商业
  
  网点集中在旧城东长街、南门口一带,街道狭窄(有的只有宽2米
  
  ),房屋矮小,10年来新辟了民主东西街和文明南北路四条街道
  
  (路宽24米),新建商业网点遍布两旁,公私房屋91.99万平方米
  
  ,比新中国成立前的10.22万平方米增加9倍,为开展省际贸易提
  
  供了良好的场地。
  随着省际贸易的发展,全县销往广东的土特产品、矿产品成倍增
  
  加。
  煤炭 20世纪50年代平均每年销往广东烟煤约19万吨,60年代为
  
  23万吨,70年代为38.4万吨。由于无烟煤限制出省外销,70年代
  
  全县销往广东的无烟煤平均只有10万余吨。改革开放后,由于广
  
  东缺煤、需求量大,促进县办、乡办,村办、个体煤矿猛增。
  1988年,全县销往广东的原煤达72万余吨。其中:县乡办煤矿37
  
  万吨。另外,梅田矿务局销往广东无烟煤年约100万吨,杨梅山煤
  
  矿和关溪煤矿烟煤共35万吨,合计销往广东煤炭207万吨①。
  生猪 民国24年(1935)宜章县销往广东的生猪为30900头,占出
  
  栏数的66.28%,是解放前销往广东生猪最多的一年。解放初期的
  
  1953年销粤生猪为22583头。1954年7月至1985年3月,生猪实行
  
  派购,由国营食品公司统一经营,这期间销往广东的生猪年均在2
  
  万至2.5万头,约占收购的20%-35%01980年以后,运输广东的生
  
  猪大增,1988年达到8.1万头,比1953年增加3.52倍,比1978年
  
  增加3.04倍。另外,省内各地从宜章过境,销往广东生猪逐年增
  
  加,1988年达到114.62万头。
  建筑材料 随着广东、深圳、珠海等特区经济迅速发展,需要大量
  
  建筑材料,促进了宜章县建材生产。十年来,发展了石米、水泥
  
  、水磨石、砖瓦、河沙、油毛毡、大理石等十余种建筑材料的生
  
  产。1988年,销往广东水泥7万吨,占生产量的69.3%,比1978年
  
  增加5.5倍。1977年,仅有一家乡镇企业生产133吨石米,到1988
  
  年发展到29家,年产18.05万吨,销广东的有16.17万吨,占
  
  67.15%。白沙乡建材厂生产的大理石和石米,质量优良,部分产
  
  品由深圳转销香港。

附注

①参见《方志编纂手册》238页 ②参见《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志》二篇二页 ③参见《民国宜章志》——转运商①参见嘉庆《宜章县志盐法志》1-27-2卷106页记载:销粤盐2万另2百引,每引83包,每包154斤,折算为1298.9万公斤。该书藏湖南省档案馆 ②1887-1897年《湘学报类编》商学第十二问。 ③参见(民国宜章县志》 ④参见《湖南省社会调查》。民国35年12月出版 ⑤参见《湖南省各县抗战损失统计》 ①参见《宜章县乡镇商业调查》,县档案局1-36卷188页。 ①参见湖南经济季刊第三期56-2-28卷第154-155页。 ②参见乾隆(宜章县志)第四卷矿厂。 ③参见《中国实业志》湖南省第19章:畜产。 ④参见民国《宜章县志》。 ①《湖南省经济季刊》第三期56-2页及杨梅山等煤矿资料。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9年4月

本书记述了郴州市从1840年至2006年近两百年来的商业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前进的规律、宝贵的经验,包含了清代以来我市各个阶段的商业发展变化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