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桂阳县市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220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桂阳县市场
分类号: F713.3
页数: 5
页码: 43-47
摘要: 本段介绍了桂阳县的地理位置、市场概况、农副产品集散、工业品销售等情况。
关键词: 郴州 桂阳县市场 经济

内容

桂阳县位于郴州地区西部,南岭山脉中段北缘。东邻郴县,南接临武,西连新田、嘉禾,北界祁阳、常宁、耒阳、永兴。县城是历史古城,东晋时置平阳县①,为州城、县治所在地。四周山峰重叠,中间丘陵与河谷相间,春陵河西流入境,北往湘江汇合。县内交通方便,25个乡、14个镇均通公路,郴嘉铁路贯穿县境。全县面积2972.8平方公里。2006年,总人口80.03万人,是郴州地区的一个大县。
  第一节 市场概况
  桂阳县市场历史悠久。唐朝因开采矿藏,人口聚集,缠市最盛②。清同治《桂阳直隶州志·货殖篇》载:“大凑山,旧出银矿,烹丁纷错,商旅幅辏”③。明代到清代中叶,县城盐行脚为食盐集散地,各地盐贩在此贩购,骆驿不绝。随矿业兴起和食盐交易日益昌盛,市场渐次发达。“驿道由衡阳经常宁、桂阳390里达临武,通广东,桂阳遂成为南来北往交通要道”。明清时,货物集散依靠水运,以春陵河畔的舍人渡最盛。至民国初,仍日均停泊货船15艘以上,木排竹筏,触靠两岸,码头街巷,行人接踵,有“小南京”之称①。其时,全县有集市55个,以舍人渡、天鹅坪、四洲寨、流渡桥、方圆圩、正和圩较繁荣。圩场设“圩会”,选“首事”,按商品分行,行设经纪人,负责收取租金、行佣,为买卖双方说合生意,并从中抽取头钱。集市一般三日一次,交叉循环,称“插花集”。民国时期,县城商人以江西客商居多。各地客商形成帮派,有江西、衡阳、耒阳、常宁诸帮②,各帮设同乡会或会馆,有江西会馆、衡阳会馆、“八属”会馆等。本地商人称“地帮”。“地帮”由刘、李、曹、何四姓掌握县城商业大权。民国17年(1928)为桂阳商业鼎盛阶段,“市场繁荣较郴尤甚”③。民国18年(1929)县城有绸布、衣帽鞋袜、南货食品、日用百货、药材等私营商店共277户。民国25年(1936)粤汉铁路及郴桂公路相继通车,货运改水路为陆路,大部分进出口货物由公路往返郴州。抗日战争时期,粤汉铁路中断,农副产品输出及日用工业品输入,仍取水路旧道。民国34年(1945)5月,桂阳县城沦陷,日军抢劫烧杀,居民外逃,商店关门。同年8月抗日胜利,商民陆续回城复业。民国35年(1946),县城共有商业、饮食、服务业442户,其中百货业35户,文化用品业20户,服饰业45户,五金业20户,木材瓷器业4户,糖烟酒75户,医药业25户,饮食业72户,旅社业70户,其他76户。但由于内战爆发,通货恶性膨胀,市场冷清。
  1949年10月,桂阳解放。1956年成立桂阳县贸易公司,实行“一揽子”经营。年底,县城私营商业463户,从业人员613人。
  ®1952年7月,在城关工商界开展“五反”运动,私商一度消极经营。通过贯彻中南军政委员会关于活跃市场的“六项措施”,市场渐次活跃。县城私营商业796户,从业人员957人,较1950年底增加333户、344人。1953年后,粮油棉布实行统购统销和生猪派购。1954年,成立百货、专卖等国营专业公司,市场变化巨大。
  1954年,批发销售比重,国营商业占97.1%,私商占2.9%;零售比重国合商业占70.9%,私商占25%,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占4.1%01956年,完成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县城私营商业组成公私合营企业123户,从业人员171人;组织合作商店45户,从业人员62人;合作小组263户,从业人员263人。维持私营36户、38人。1958年“大跃进”时期,县供销社并人县商业局,撤并商业网点,下放商业服务人员,同时关闭农贸市场,商品流通不畅。
  特别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由于物资匮乏,市场供应紧张,主要商品零售量大幅度下降。1960年与1957年比较,粮食下降22.07%,食用植物油下降59.8%,猪肉下降72.34%,棉布下降38%01961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由于工农业生产发展,商品流通渠道恢复,市场逐步好转。196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40万元,比1957年增长55.96%“文化大革命”中,供销社再次并人商业局,商业网点减少,限制集市贸易,农副产品统购派购。1979年,县城商业、饮食服务网点仅有53个,比1957年减少78.7%。平均每千人口仅有网点2.21个,商业服务人员8.4人,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改革商品流通体制,发展集体、个体商业,开放集市贸易,市场日趋活跃。到1988年,全县商业网点达5036个,从业人员9262人;饮食服务业网点1769个,从业人员2975人。合计网点6805个,从业人员12237人。全县千人平均有网点9.68个,商业服务人员17.41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逐年增长。1988年达到16588万元,为1952年的30.52倍,比1978年增加2.72倍。
  第二节 农副产品集散
  桂阳县传统农副产品有稻谷、烟叶、生猪、大豆、苎麻、磨芋、土靛、茶油、竹木、土纸、辣椒等。其中有的产品久负盛名。民国初年,磨芋片远销日本。民国21年(1932),磨芋被征集参加芝加哥国际博览会。①当年,磨芋、烟叶、苎麻、杂木等输出金额达银元17.1万元。②民国31年(1942),输出土靛约500担,烟叶1万担,苎麻5千担。③民国36年(1947)输出磨芋3000担,烟叶1500担,土靛4000担。%1952年试种烤烟,至1960年全县全面推广,继而成为县内的大宗土特产品。
  烟叶 桂阳产烟叶,颇为著名。明代万历年间即有晒烟生产。民国初期,卷烟尚未盛行,桂阳晒烟行销之盛仅次于郴州。⑤民国31年(1942)输出晒烟12000担,多由粤商及衡来一带商人前来采购。⑥解放初期,晒烟由国营贸易公司收购,积极向外推销,1950年至1953年,共外销晒烟50200担,使生产得到发展。为了适应卷烟工业发展的需要,1952年起试种烤烟,1960年,全县推广。
  1964年,国家收购烤烟12994担,晒烟3579担。之后,烤烟迅速发展,而晒烟则渐被淘汰。至1975年,全县烤烟种植面积73044亩,被列为全国六十个烤烟基地之一。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国家收购量不断增加。1988年为种植面积、产量、收购量最高年份。当年全县种植面积209653亩,产量25957吨(折51.91万担),国家收购23.26万担,占郴州地区烤烟收购总量近50%。
  生猪 桂阳县民间素有养猪习惯,为郴州地区养猪最多的县份。民国24年(1935)出版的《中国实业志》载:“湖南省生猪饲养量在三万户至五万户者有桂阳等八县。”当年,桂阳县生猪饲养户四万户,总产量14万头,县内销售5万头,销往衡阳、广东等地4万头。新中国建立初期,生猪为私商贩销经营。1954年实行生猪派购政策,生猪收购外销和市场肉食供应由国营肉食品公司统一经营。1954年至1984年平均每年收购生猪60938头,上调地区29677头。1958年“大跃进”期间,推行集体养猪,生猪饲养量减少。1961年后,实行“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政策,饲养量渐次增多。1964年全县养猪总量22.7万头,国营肉食品公司收购30640头。为适应生猪生产的发展,调节淡旺上市季节矛盾,1971年建立冷藏量100吨(1985年扩建为300吨)的冷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生猪生产进一步发展,1980年收购量100015头,占当年郴州地区收购总量的16.98%,创历史最高水平。1983年开始,改良生猪品种,大力发展瘦肉型生猪。1986年定为湖南省发展瘦肉型生猪基地之一。1985年3月国家取消生猪派购政策,放开价格,改为合同定购和自由购销,进一步调动了农民养猪积极性。1988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60.7万头,出栏29.95万头,其中瘦肉型生猪25.65万头,国营肉食公司收购2.93万头。猪肉价格平稳,购销额大幅度增加。
  茶油 重点产区为洋市、东城、团结、樟市、莲塘等it个乡。民国初期,茶油主要集散地为县城。除本地销售外,销往宜章、临武和广东等地。其时,每年上市交易量六千担左右①。民国36年(1947),全县产茶油5000担,外销衡阳、广东2500担。民国37年(1948),产量1794担,外销500担。②当时县城有雷生利、邓德利、侯生义、房建胜四大油行,自营和代客买卖,操纵桂阳茶油市场。新中国建立以后,茶油生产发展,1953年,实行统购统销,1955年至1985年,平均每年生产14992担,每年平均国家收购11058.7担。至1985年,取消统购统销,实行合同定购,当年产量18920担,国家收购6542担,集市贸易自由成交3852担。促进商业购销两旺,市场价格日趋稳定。
  第三节 工业品销售
  晚清、民国时期,桂阳当地日用工业品生产,只有民生工厂生产的土布、纱袜以及传统手工业产品油布、雨伞、木屐、鞭炮等少数品种,市场所需日用工业品全靠外地输入。民国18年(1929),县城经营布匹、药材、瓷器的私商64家,大部分聚集于南门外。布匹业资金雄厚者有生茂祥、锦江、乾康等商店。民国21年(1932),县城私商由衡阳、湘潭、长沙等地输入绸布、南货、药材、百货、书纸、笔墨等商品价值达法币30万元。③这些商品供应本县城乡人民需求外,还转销到嘉禾、临武、兰山等县。民国30年(1941),乾康布庄专设批发经营,与县区外80余家布贩有业务往来,年销布匹1000匹以上。
  新中国成立后,国营商业各专业公司逐步建立,市场日用品货源渐次充足,销售扩大。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营商业公司实行商品大调拔制,日用工业品货源主要由上级专业公司计划调拨。
  1954年,县百货、纺织、副食、专卖公司建立批发机构,向地区各二级站进货,再向县内外零售商店和农村基层供销社批发供货。同时,对地产日用工业品实行加工订货,收购包销。1955年,县城各国营专业公司设立批发部9个。从60代至70年代,各国营专业公司批发业务逐步扩大,1964年至1979年,全县日用工业品和副食品批发年平均销售额为922万元。1978年后,改革开放,放宽购销政策,实行“三多一少”流通体制,除国营商业批发机构外,集体、个体商业经营批发业务者日渐增加,城南路形成日用工业品和副食品批发一条街。1988年,县城共有日用工业品和副食品批发网点73个,其中,国营商业批发网点,不分对象,不分地域,不限数量,自由选购,协商定价,加速了商品流通。1988年,国营商业专业公司工业品和副食品批发总额2524万元,比1964年至1978年平均批发总额增长1.74倍,仍然占领主要批发阵地。集体和个体商业批发额也有较大增加。
  随着日用工业品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日用工业品销售发生深刻变化,品种、数量增多,销售额扩大。特别是许多品种由低档向高中档发展,由老“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转向新“五大件”(洗衣机、电视机、收录机、电风扇、电冰箱)o198844与1980年比较,主要商品社会零售量大幅度增长,其中化纤涤棉布增加99.53%,绸缎增加3.58倍,胶鞋增加33.4%,卷烟增加8.72倍,酒类增加74.17%,食糖增加1.66倍。
  交电商品如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增长比例更大。据县城居民抽样调查,1988年,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视机96台(其中彩电48台),洗衣机64台,收录机56台,电冰箱8台,电风扇140台,自行车81辆。工业品销售市场活跃、繁荣。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9年4月

本书记述了郴州市从1840年至2006年近两百年来的商业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前进的规律、宝贵的经验,包含了清代以来我市各个阶段的商业发展变化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