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村集贸市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220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农村集贸市场
分类号: F713.3
页数: 1
页码: 43
摘要: 本节记述了资兴市各个历史时期农村集贸市场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郴州 集贸市场 经济

内容

资兴市原为资兴县,农村地区有传统的农贸圩场。清光绪元年(1875)有17个,民国19年(1930)增到19个。1950年有18个,1988年发展到35个。其中以兴宁镇(原城关镇)为中心。兴宁镇是一个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古镇,附近农林产品丰富,但因地处丛山,交通闭塞,附近山民以农副产品换购食盐、布匹、日用品等。粤盐由广东乐昌、韶关经宜章县输入,布匹则由东江、蓼江市等地肩挑入境,再由兴宁镇转销东南各乡。民国时期,当地经商者渐多,商品交易市场集中在西门外正壕街一带,开设有绸缎、布匹、五金、南货、书店、纸庄等店铺。1949年8月,兴宁镇解放,资兴县人民政府设立在此,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营商业所属各专业公司均在此建立机构。虽然历经“左”的干扰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兴宁镇市场仍不断发展、繁荣,成为东南各乡的商贸中心。1988年资兴市政府由兴宁镇迁往唐洞新址后,市场较前逊色。其他较大的传统集贸市场还有蓼江市、彭公庙、木根桥、青市、兰市、州门司、波水等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集贸市场全部恢复,迅速发展。1978年,全市有集贸市场零售商业、服务网点423个,按农村人口平均每千人1.42个;从业人员1928人,平均每千人口6.48人。到1988年,有商业、服务网点4864个,从业人员8301人,分别比1978年增长10.5倍和3.3倍。全年集贸市场成交额7213万元,比1978年的1580万元增长3.56倍。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9年4月

本书记述了郴州市从1840年至2006年近两百年来的商业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前进的规律、宝贵的经验,包含了清代以来我市各个阶段的商业发展变化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