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资兴市市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219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资兴市市场
分类号: F729
页数: 5
页码: 39-43
摘要: 本章介绍了资兴市的市场变迁、工矿市场、农村集贸市场。
关键词: 郴州 资兴市市场 经济

内容

资兴市地处郴州地区东北部,耒水上游。东靠桂东县,南接宜章县,西邻郴县,北与安仁、永兴县交界。东汉置汉宁县,县名几经更改,至唐朝始名资兴县,南宋又更名兴宁县。民国3年(1914)复名资兴县。1959年与郴县合并,1961年恢复资兴县,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资兴县,成立县级资兴市。1988年市政府迁至唐洞,建立新市址。全市土地总面积2747.0平方公里,辖17个乡、10个镇。2006年总人口36.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9920万人,占35.4%o资兴市交通便利,铁路有郴州至三都支线与京广干线相接,公路四通八达,水路由耒水可达湘江。工业以煤炭、电力、水泥、耐火材料等为主,驰名全国的东江水电站1987年建成发电。农林产品以稻谷、生猪、木材为主。2006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65.53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2.63:58.62:28.75。是一个以能源、建材工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市,经济活跃,市场繁荣。
  第一节 市场变迁
  清光绪元年(1875)《兴宁县志》载:“兴宁地处楚国,联结广东,山高水险,交通不便,通无巨商大贾。”“居北者只贩煤,往湘、往汉、往苏,来则买棉花、牛骨、黄豆;居西者只贩麻往德安、孝感、樊城等地,来亦如之;居南者贩麻往粤,来则买庄衣、洋货。”清代末年,境内共有集贸市镇17个。城厢是县衙门所在地,位于县中心,是东南乡物资集散地,输入外埠商品经此转运,土特产品亦大部分经此外运。东江为汝城、桂东、资兴三县木材集散地,每天进出装载货物船只几十艘,街上店铺有100多家。蓼江市紧连三都煤区,亦为永兴、资兴两县交通孔道。三都所产煤炭,人力挑至蓼江市,再水运销往衡阳、湘潭、汉口等地。城厢、东江、蓼江三地商业较发达,为县内重要市场。
  民国时期,矿业开采发展,交通运输条件改善。民国31年(1942),郴州经许家洞至三都的窄轨铁路修通(1950年改为标准铁轨),煤炭改为陆路运输,年输出量由一两千吨增至1.8万吨。商业随之繁荣。民国18年(1929),全县有商店469家,从业人员1794人。①民国24年(1935)增至1256家②。这一时期,商品出人量大增。输人的主要商品有粤盐、酒类、白糖、面粉,洋油(煤油)、棉花、布匹、绸缎及日用百货等。输出的商品有煤炭、木材、生姜、苎麻、菜油、桐油、药材、土纸、生猪、家禽等。民国34年(1945)2月,日军侵占北乡和其他七个乡,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商业损失法币99197.74万元③,商业元气大衰。抗日胜利后,资兴县商会曾力图振兴商业,但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商业经营又受影响。民国38年(1949),全县商店只有622家,比民国24年(1935)1256家减少634家,减少一半以上。
  1949年8月10日,资兴解放,资兴商业翻开新的一页。1950年3月,县人民政府工商科成立(现市商业局前身);4月,成立国营贸易小组,人员由5人迅速增加到40人,经营粮食、食盐、棉布等主要商品,为全县第一家国营商业企业。1952年县供销合作社和资兴煤矿消费合作社(现三都工矿贸易公司前身)相继成立。至1953年,百货、食品、花纱布、专卖等国营商业专业公司全部建立,逐步占领市场。1953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83.8万元,比1950年380.1万元增加27.2%o其中私营商业零售比重,1952年为60.19%,1953年下降为55.89%;国营商业比重由19.78%上升为21.11%;合作商业比重由17.21%上升为23%。至1956年底,完成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全县私营商户782户,从业人员885人中,组成公私合营商店300户、364人;组织合作商店172户,203人;合作小组255户、260人;保持私营55户、55人。嗣后,国家实行粮食、植物油、棉布统购统销、生猪派购等一系列政策,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商业迅速发展,市场日趋活跃。1957年全县社会商品零w总额为1049.86万元,比1952年增长1.76倍。国营和供销社商业全部控制了批发业务,市场零售比重占80%以上。
  以后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资兴县由于煤炭资源丰富,水力资源充足,交通方便,发展工业条件优越,发展速度加快。三都地区的煤炭开采量大量增加,鲤鱼江火力发电厂建成发电,水泥、耐火材料和化肥等工业崛起,三都、鲤鱼江等地形成新兴工业区,商业随之发展。国营商业部门各专业公司在鲤鱼江建立批发机构,并在这两个地区建立工矿贸易和商业零售、饮食、服务业网点,以确保工矿区职工物资供应和生活服务。“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市场物资奇缺,商品供应严重不足。县商业局专门成立保煤物资供应办公室。在国家计划安排下,省、地、县三级商业部门千方百计组织资源,从外地调人肉食水产品和副食品供应,特别是对矿工猪肉定量供应标准,较干部职工每月多供应l市斤,井下工人每月还定量供应班中餐用肉2公斤;同时,在矿区附近建立蔬菜基地,大力发展蔬菜生产,保证工矿区居民生活需求,为安定生产、生活秩序,促进煤炭生产起到积极作用。1979年东江水电站建设工程重新上马,建设工地人口迅速增加,职工多达1万余人。为保证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县商业局又专门成立东江工矿贸易公司,为水电建设工程服务。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资兴商业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加速发展,商业网点和职工人数逐年增加。1988年全市有商业网点3613个,从业人员7232人;有饮食、服务业网点1441个,从业人员2143人。合计网点5854个,从业人员9381人。每千人口有网点14.5个,商业服务人员26.9人。其中国营商业网点151个,从业人员1179人。市场繁荣、活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高档商品进入消费领域。1988年同1978年比较,市场零售量:缝纫机增长4.13倍,手表增长2.15倍,自行车增长3.3倍。1978年前,许多高档商品还是销售空白,至1988年,全市电风扇零售量12080台,洗衣机3741台,电冰箱1239台,收录机5228台,电视机5222台(其中彩电719台)。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逐年增长。
  以1978年为基数,1980年上升为137.40%,1985年上升为234.45%,1988年为441.48%。
  第二节 工矿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资兴市工业生产发展加快。工矿区集中在三都、鲤鱼江、东江三地,随着工矿区人口的增多,三地形成工矿区市场。
  三都市场 位于资兴西北,三都是湘南的重点煤田之一,已有一百多年的开采历史。随着煤炭工业的崛起,三都成为重要商业市镇。嘉庆二十五年(1828)《兴宁县志》载:“炭行今业两处,在北乡三都罗家桥。”“开煤者,亦泛舟湘汉,易米以活其家。”清末民国初,“煤矿附近,商贾云集”。民国17年(1928)至民国19年(1930)三都炭厂倒闭时,市场萧条。至民国31年(1942)窄轨铁路修通,输往外地的煤炭倍增,三都市场再度繁柴。主要集散商品除煤炭外,还有棉花、黄豆、牛骨等品种。其时,矿区的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大部分掌握在矿业主手中,其余为私商小贩经营。民国34年(1945)2月,三都被日军占领,煤矿停产,经商者离去,市场衰落。抗战胜利后,煤矿半开半停,市场不振,部分商贩迁往蓼江市。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煤炭的扩大开采,三都市场复苏。1950年底,三都市场有私营商户41家,从业人员91人。是年12月,成立资兴煤矿消费合作社,职工人股成为社员的有1784人,人股金额3568万元(旧币)。集贸市场由老街迁移到矿部所在的新街,交易场地面积6400平方丈,主要交易品种有大米、食盐、布匹、百货、蔬菜、副食品等。1956年,资兴煤矿消费合作社改名为资兴煤矿贸易公司,新建门市部600余平方米,1959年改名为三都工矿贸易商店,1968年又改为国营三都工矿贸易公司,职工增加,担负矿区生活物资的供应。1960年至1961年,商品严重短缺,国营工矿贸易商店积极组织矿区吃、穿、用商品的供应。从1963年起,市场开始好转,至1965年物价平稳,矿工生活一直比较安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三都商业网点急剧减少,东风煤矿(即现宝源煤矿)有职工家属7000余人,商业网点只有3个,矿工购买极为不便。集市贸易受到冲击,蔬菜上市品种单调。1970年后,虽增设一批网点,但矿山市场供需紧张的矛盾仍没有从根本解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三都市场开放搞活,国营三都工矿贸易公司增建网点,扩大商品供应。1983年商品销售额达到1303万元,比1978年的522万元增加1.51倍。1985年后,各煤矿相继成立劳动服务公司,建立矿山第三产业,开办商店,弥补矿区商业服务网点的不足。同时,个体商业遍布矿山各个角落,至1988年底子三都市场有个体工商户257户,营业面积3124平方米。集贸市场交易场地扩展为5个,其中1987年新建的三都农贸市场占地12778.75平方米,交易划行归类,每天平均有4000余人次进行交易,农副产品以鲜鱼、家禽、蔬菜、猪肉上市量为最大,市场繁荣活跃,促进了矿山生产。1978年以来,矿山煤炭开采量年均在200万吨以上,其中1984年283.74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东江市场 东江历史上是湘东南最大的木材市场,也是县境西部的重要商业区,市场繁荣。输出商品除木材外,还有楠竹、中药材、生姜等;输入商品为百货、布匹、杂货、黄豆、面粉等。民国34年(1945)2月,日军侵占东江,木材输出停止,商业蒙受损失。抗日结束后,木材交易逐渐恢复,但未达到战前水平。1949年解放后,木材购销又趋兴旺。1950年底,东江有商户59户,从业人员205人。输出杉条10万根,杉筒5万根。输出生姜7100余担(主要是制成品,俗称“水姜”),销往长沙、汉口一带。嗣后,公路、铁路相继修建,商品运输由水路改陆路,东江市场趋向衰落。1979年,著名的东江水电站工程建设重新上马,1987年建成发电,成为湘南最大的电力新基地。国营商业部门为基地配套服务,1978年建立东江工矿贸易商店,该商店服务热情,深受欢迎,曾被共青团中央、商业部命名为“全国商业服务文明经营示范单位”。1988年商品销售额341.8万元,成为东江市场最大的零售商店。市场中心由东江古镇迁移至水电建设工程指挥部附近,建立新东江市场,各种建筑拔地而起,商业、服务网点迅速增加。
  1985年,有各种网点218个,从业人员444人。1988年底,除国营、集体网点外,还有个体商业服务网点278户。1987年,新建农贸市场6761.55平方米,每天进场交易逾3000人次。随着农贸市场的发展,蔬菜上市的品种、数量增多,购买方便。东江水库库容相当于半个洞庭湖,“万顷波光照大天”,沿岸风光绮丽,形成一个旅游新景点,吸引国内外游客。同时,库区水面发展成为资兴渔业生产基地。东江市场日益繁荣兴旺。
  鲤鱼江市场 鲤鱼江在1953年前还是荒山野岭。1950年修建郴州至三都标轨铁路穿越而过。1954年鲤鱼江火力发电厂建成发电。鲤鱼江人口渐次增多,开始形成集市。小商小贩从东江、木根桥等集市迁移而来。1956年,建立鲤鱼江镇,国营商业建立工矿贸易商店。由于地处铁路、公路交会处,交通便利,国营商业各专业公司在此设立批发经营部和中转仓库,继而发展为资兴市最大的商业批发市场。除国营百货、纺织、五交化、副食等专业批发外,还有供销、个体等其他批发单位,商业区面积逐渐扩大,并向资兴市人民政府新址唐洞延伸靠拢。1988年,有个体商户383户,从业人员461人,月营业额平均30万元左右。鲤鱼江农贸市场占地4333.36平方米。整个市场国营商业占主导地位。
  第三节 农村集贸市场
  资兴市原为资兴县,农村地区有传统的农贸圩场。清光绪元年(1875)有17个,民国19年(1930)增到19个。1950年有18个,1988年发展到35个。其中以兴宁镇(原城关镇)为中心。兴宁镇是一个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古镇,附近农林产品丰富,但因地处丛山,交通闭塞,附近山民以农副产品换购食盐、布匹、日用品等。粤盐由广东乐昌、韶关经宜章县输入,布匹则由东江、蓼江市等地肩挑入境,再由兴宁镇转销东南各乡。民国时期,当地经商者渐多,商品交易市场集中在西门外正壕街一带,开设有绸缎、布匹、五金、南货、书店、纸庄等店铺。1949年8月,兴宁镇解放,资兴县人民政府设立在此,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营商业所属各专业公司均在此建立机构。虽然历经“左”的干扰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兴宁镇市场仍不断发展、繁荣,成为东南各乡的商贸中心。1988年资兴市政府由兴宁镇迁往唐洞新址后,市场较前逊色。其他较大的传统集贸市场还有蓼江市、彭公庙、木根桥、青市、兰市、州门司、波水等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集贸市场全部恢复,迅速发展。1978年,全市有集贸市场零售商业、服务网点423个,按农村人口平均每千人1.42个;从业人员1928人,平均每千人口6.48人。到1988年,有商业、服务网点4864个,从业人员8301人,分别比1978年增长10.5倍和3.3倍。全年集贸市场成交额7213万元,比1978年的1580万元增长3.56倍。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9年4月

本书记述了郴州市从1840年至2006年近两百年来的商业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前进的规律、宝贵的经验,包含了清代以来我市各个阶段的商业发展变化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