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商业市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2195
颗粒名称: 第三篇 商业市场
分类号: F713.58
页数: 39
页码: 35-73
摘要: 本段介绍了郴州市场是商品交易的场所。古人未有市,如果早晨聚井汲水,便将货物置于井边买卖,故曰“市井”①。嗣后,社会进步,生产大分工,出现“以其所有,易其所无”的物物交换形式,逐渐演变为“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②,是为商业市场之起源。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社会商品生产不断发展,可供交易的货物日渐增多。
关键词: 郴州 商业城市 经济

内容

市场是商品交易的场所。古人未有市,如果早晨聚井汲水,便将货物置于井边买卖,故曰“市井”①。嗣后,社会进步,生产大分工,出现“以其所有,易其所无”的物物交换形式,逐渐演变为“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②,是为商业市场之起源。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社会商品生产不断发展,可供交易的货物日渐增多。货币出现,商品交易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商品、货币交换日趋经常化,商业店铺兴起,是为商业之始。许多商业店铺组成固定的区域性市场。商业市场发展到现代,商业行业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类划分。生活资料还按吃、穿、用、燃料商品属性划分,分工更为明确,门类日趋齐备。
  民国24年(1935),全区共有大小集镇市场136个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不断扩大,城乡集镇市场数量增多,规模更为扩展,交易品种数量日益增加。到2006年,郴州境内有商业中心市场1个,县城市场9个,农村、工矿集贸市场288个。县城市场,是各县(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组织商品生产和商业流通的基地。农村集镇市场是农民出售农副产品和购买生产、生活资料的场所,城乡物资交流的集散地,对沟通城乡、活跃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工矿市场为工矿企业提供生产、生活资料和多种社会服务,是工矿企业的后勤基地。
  第一章 郴州市中心市场
  郴州城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道枢纽,也是商业中心市场。历为郴州府、州城,清代、民国为郴县县城,新中国为郴县专区(地区),1995年撤地建市,为郴州市级党政军机关所在地和北湖、苏仙两区行政中心。
  地级郴州市成立后,原县级郴州市和郴县行区,由北湖、苏仙两区分管。北湖区辖5个镇、9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土地总面积830.157平方公里,2006年底总人口317590人。苏仙区辖8个镇、9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土地总面积1342平方公里,2006年未总人口34.99万人。
  郴州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自古以来商业线达,为湘南地区农副土特产品和日用工业品集散地。改革发展时期,社会新型商业蓬勃兴起,全省、全国乃至国际性连锁大型商业相继进驻郴州,建设现代化商业都市的步伐加快。郴州城区商业中心市场地位进一步加强、扩大。
  第一节悠久的历史郴州,“在海道未通以前,南来北往商品都在此过载”④。“盐贩贩盐而来,广客买麻而去,六、七月间收蔫,九、十月间取茶、桐油,行旅客商,络绎不绝,沿河一带设立大店、栈店数十间,诚楚南一大冲会也”①。郴州握湘南各县经济枢纽,土特产品在此集散,粤盐和广货亦在此中转和购买。“商贾云集,货物辐辏,市场颇极一时之盛”②。民国元年(1912)10月,郴县商会成立,积极振兴商业,市场渐次开拓。民国18年(1929),全城有商店778家,商人2135人,每千名居民有商店3.26个,商人8.94人③。民国20年(1931),核准备案的商业公会有盐业、屠业、纸张、磨坊、米业、烟业、旅馆、瓷铁、南货、百货、汤点等11个,会员432家。其时,郴州“九街十八巷”,商务以东塔周围最为繁盛,河街有堆栈店铺数十家,下河街之郴永盐围,则是盐商幅辏之地④。
  民国25年(1936),粤汉铁路通车,衡宜(衡阳至宜章)、郴桂、郴资等公路干线逐步修建,湘南各县和湘东部分地区的商品集中在郴州运输集散,其中粤盐的日销量由民国11年(1922)的300-500担,上升到1500-3000担。郴州市场各类商店兴起,从西南向东北方向发展,商业精华荟萃於南大街、中山东、西街,逐步向文化路延伸,上中下河街以旅馆、茶号、米庄为主⑤。民国28年(1939),文化路发生火灾,烧毁店铺数十间,全城商店减到458家,从业人员1564人。与民国18年(1629)比较,商店减少41.14%,商人减少26.74%。全城人口也减少11.9%,平均每千人口只有2.18个商店,7.43个商人⑥。抗日战争期间,民国34年(1945)元月24日,郴县沦陷,日军烧杀掳掠,商人经营维艰,货物短缺,商店倒闭停业者颇多。商业损失巨大,按民国24年(1935)物价指数计算,损失法币119.85亿元。⑦抗日战争胜利后,郴县城区商人积极筹集资金,恢复营业,加上粤汉铁路及各线公路修复通车,市场渐趋活跃。不久,内战爆发,至民国38年(1949)初,由于金融紊乱,通货恶性膨胀,工商界人士受反动宣传影响,一些大户解雇店员,分散资金,甚至逃往港澳,粤商大部离郴返粤,市面不如以前兴旺。至当地解放前夕,县城商店仅余661家,较之民国18年(1929)减少117家。
  第二节 发展变化
  1949年10月7日,郴州城解放。初期,市场物资奇缺,物价波动,私营商人对政策不理解,经营消极。人民政府贯彻执行“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方针政策,迅速建立国营商业和合作商业,利用私营商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调动其经营积极性,同时打击投机非法经营活动,稳定市场物价,市场开始复苏。
  1949年11月,郴县专员公署成立工商科(郴州地区商业局前身),并迅速组建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商业企业——郴县专区贸易公司,经营粮食、油盐、棉纱、棉布、食盐等重要商品,稳定了郴州市场。随后,国营商业和各类专业公司逐步建立。国营商业网点由1949年底的6个增加到1952年的26个,从业人员由60入增加到320人。1950年下半年起,郴县专区供销合作总社、郴县供销合作社和郴州职工消费合作社等相继成立,在市区设立7个门市部。同时,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商业,通过银行贷款扶助,也得到一定发展。1950年6月,全城私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发展到870户,较解放前夕的661户,增加209户,增长31.62%。
  1951年底至1952年初,开展“三反”、“五反”运动,私营工商业者顾虑重重,营业下降。1952年二季度,私营商业营业额比上年同期下降,如绸布业减少15.26%,百货业减少12.22%,南货业减少20.2%01952年底,全城有私营商户635家,比1950年870户减少235家;从业人员1663人,减少476人。“五反”运动结束后,国家调整商业,适当放宽批零差率,银行增加贷款,减轻税负,国营商业加工订货,以及广泛开展城乡物资交流,有利于正当私营商业开展经营。1952年7,8月份以后市场开始活跃。
  1953年至1954年国家先后实行粮食、食油、棉布统购统销,生猪派购和棉花统购,社会主义商业阵地不断扩大,市场公私经营比重发生深刻变化。表1-11950-1955年郴州城区公私经营比重表至1956年,对城区私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私营商业由初级的批购、代销发展到公私合营,小商小贩实行合作化,组成合作商店(小组)及经销小组。
  为了适应对私营商业改造后的新情况,1956年,国营商业部门成立棉布、百货、南货、饮食服务等零售贸易管理处,归口管理改造后的私营商业、饮食服务业。至1957年底,全市有纯商业和饮食、服务业网点569个,商业、服务业人员1909人,平均每千人口有网点12.9个;商业、服务业人员43.4人。195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487.27万元,比1952年增长1.75倍,平均年递增率29.8%。其中,国营商业占71.51%,供销商业占2.69%,公私合营、合作商店(小组)及个体商业占25.8%。
  1958年“大跃进”中,行政区划和商业管理机构进行调整。8月,将郴县城关镇、市郊、许家洞两个公社划出建立郴县郴州市。197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正式建立县级郴州市,组建市商业局,相应成立市级各商业专业公司。但因抽调大批商业、服务业人员支持“大办工业”和下放农村,同时进行所有制过渡,把公私合营企业和规模较大、经营较好的合作商店并入国营商业,原分散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小组转为统一核算的合作商店,抽走合作商店资金16万元支援工业。全城撤并商业网点294个。1958年底,全城仅余下275个商业网点,从业人员1444人,分别比1957年减少51.67%和24.36%。同时,关闭自由市场,形成单一的国营商业商品流通渠道,市场供求很不适应,群众购买商品极不方便。
  1959年起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农业歉收,工业减产,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市场物资供应紧张,社会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之间差额较大,凭票凭证商品增多,部分商品采取高价供应措施。
  1961年至1962年,贯彻中央调整方针和“关于商业工作问题的决定”,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商品货源逐渐增多。1962年,商业、供销机构分开,原抽调的商业人员部分归队,一部分公私合营企业、合作商店(小组)恢复原来的经营形式和供应网点,开放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从1963年起开始好转,到1965年,高价商品基本退出市场,敞开平价供应商品增多,集市贸易价格与国营牌价相接近。1965年与1957年比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41.18%,吃、穿、用主要商品零售量普遍增加,其增长幅度:猪肉17.65%,鲜鱼162.6%,卷烟211.73%,酒类40.64%,胶鞋177.8%,肥皂166.89%o“文化大革命”期间,1970年,供销社又并入国营商业,再次大批撤并商业网点。保留下来的合作商店推行国营商业的管理办法;分散经营的合作小组也集中为合作商店,全城仅有14个合作商店,15个合作小组。个体商贩减少。到1978年,市区每千名居民只有商业网点9.9个,商业人员29.4人,分别比1957年减少22.6%和32.3%。市场出现购物难、买吃难、住店难、理发难状况。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实行“三多一少”的商品流通体制,发展集体、个体商业。至1988年,全市社会商业零售、饮食、服务业网点5770个,从业人员20490人,平均每千居民有商业网点86.4个,商业服务人员96.5人。分别比1978年增加1.67倍和2.65倍。1988年,全市社会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5219万元,比1978年增长5.61倍。改革十年平均年递增率为21.25%。主要商品零售量普遍大幅度增加,与1978年比较,增长幅度较大的有:粮食1.41倍,食用植物油2.15倍,食糖5.4倍,卷烟1.6倍,酒类5.6倍,火柴2.06倍,肥皂9.2倍,胶鞋23.47倍,缝纫机5.53倍,手表1.86倍,自行车10.86倍,收音机1.24倍。市场繁荣活跃。城市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视机94台(其中彩电45台),电冰箱37台,收录机14台,缝纫机56架,电风扇194台,洗衣机88台,自行车139辆。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以后的郴州市场,市容大为改观,市区面积扩大,人口由解放初期的3.5万人发展到21万多人,工业生产迅速蓬勃发展。卷烟工业成为全省的基地之一,郴州烟厂为全省第二大烟厂,1988年有职工2549人,总产量39.38万箱,总产值31203万元(1980年不变价),分别为1978年的1.96倍和3.6倍。其他工业有纺织,食品、火柴、造纸、家具、化工、冶炼、机械、机电、建材等行业。1988年,全市工业企业总户数为766个,工业总产值为78683万元(不变价,按现行价为108813万元),分别为1978年的4.1倍和8.5倍。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彻底改变了旧城面貌。从1978年到1986年,城市建设累计投资5140.28万元,为1978年以前28年投资总和的5.42倍。街道拓宽,铺设柏油路面,新建和扩建了北湖路、解放路、人民西路、国庆路和飞虹路等主要街道。商业繁华区由过去的东街、西街、文化路,渐次转移到以北湖路为中心的纵横地段。街道两旁商店林立。除原有北湖商场等主要商店外,1978年以后,北湖路新建地区百货大楼、五交化大楼、南国商场、南北食品商场、汇丰商场、粮油贸易中心、郴县迎宾楼及北湖农贸中心等数十家大中型商店;人民路有商业服务大楼、湘南大酒店。西街有华侨友谊商场、妇女儿童用品商店、郴县商业中心商场、商业综合商场、南大商场,国庆路有国庆商场、五交化商场和郴州商业大厦。郊区下湄桥商业区也建设一批新式商业网点。与此同时,还新建了健康路、兴隆街、东风路、国庆北路,同心路5条个体商业街。扩建罗家井农贸市场,投资总额310万元,建设交易场地面积3770平方米。还兴建火车站、张家巷、许家洞等13处农贸市场。郴县属的栖风渡、华塘、良田、桥口等集市,也发展成为郴州市的卫星集镇,不仅当地贸易活动频繁,还为城市市场提供大量蔬菜和副食品,并成为推销城市工业品到农村去的前哨阵地,沟通城乡联系,有利于城市中心市场的发展。
  第二章 资兴市市场
  资兴市地处郴州地区东北部,耒水上游。东靠桂东县,南接宜章县,西邻郴县,北与安仁、永兴县交界。东汉置汉宁县,县名几经更改,至唐朝始名资兴县,南宋又更名兴宁县。民国3年(1914)复名资兴县。1959年与郴县合并,1961年恢复资兴县,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资兴县,成立县级资兴市。1988年市政府迁至唐洞,建立新市址。全市土地总面积2747.0平方公里,辖17个乡、10个镇。2006年总人口36.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9920万人,占35.4%o资兴市交通便利,铁路有郴州至三都支线与京广干线相接,公路四通八达,水路由耒水可达湘江。工业以煤炭、电力、水泥、耐火材料等为主,驰名全国的东江水电站1987年建成发电。农林产品以稻谷、生猪、木材为主。2006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65.53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2.63:58.62:28.75。是一个以能源、建材工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市,经济活跃,市场繁荣。
  第一节 市场变迁
  清光绪元年(1875)《兴宁县志》载:“兴宁地处楚国,联结广东,山高水险,交通不便,通无巨商大贾。”“居北者只贩煤,往湘、往汉、往苏,来则买棉花、牛骨、黄豆;居西者只贩麻往德安、孝感、樊城等地,来亦如之;居南者贩麻往粤,来则买庄衣、洋货。”清代末年,境内共有集贸市镇17个。城厢是县衙门所在地,位于县中心,是东南乡物资集散地,输入外埠商品经此转运,土特产品亦大部分经此外运。东江为汝城、桂东、资兴三县木材集散地,每天进出装载货物船只几十艘,街上店铺有100多家。蓼江市紧连三都煤区,亦为永兴、资兴两县交通孔道。三都所产煤炭,人力挑至蓼江市,再水运销往衡阳、湘潭、汉口等地。城厢、东江、蓼江三地商业较发达,为县内重要市场。
  民国时期,矿业开采发展,交通运输条件改善。民国31年(1942),郴州经许家洞至三都的窄轨铁路修通(1950年改为标准铁轨),煤炭改为陆路运输,年输出量由一两千吨增至1.8万吨。商业随之繁荣。民国18年(1929),全县有商店469家,从业人员1794人。①民国24年(1935)增至1256家②。这一时期,商品出人量大增。输人的主要商品有粤盐、酒类、白糖、面粉,洋油(煤油)、棉花、布匹、绸缎及日用百货等。输出的商品有煤炭、木材、生姜、苎麻、菜油、桐油、药材、土纸、生猪、家禽等。民国34年(1945)2月,日军侵占北乡和其他七个乡,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商业损失法币99197.74万元③,商业元气大衰。抗日胜利后,资兴县商会曾力图振兴商业,但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商业经营又受影响。民国38年(1949),全县商店只有622家,比民国24年(1935)1256家减少634家,减少一半以上。
  1949年8月10日,资兴解放,资兴商业翻开新的一页。1950年3月,县人民政府工商科成立(现市商业局前身);4月,成立国营贸易小组,人员由5人迅速增加到40人,经营粮食、食盐、棉布等主要商品,为全县第一家国营商业企业。1952年县供销合作社和资兴煤矿消费合作社(现三都工矿贸易公司前身)相继成立。至1953年,百货、食品、花纱布、专卖等国营商业专业公司全部建立,逐步占领市场。1953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83.8万元,比1950年380.1万元增加27.2%o其中私营商业零售比重,1952年为60.19%,1953年下降为55.89%;国营商业比重由19.78%上升为21.11%;合作商业比重由17.21%上升为23%。至1956年底,完成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全县私营商户782户,从业人员885人中,组成公私合营商店300户、364人;组织合作商店172户,203人;合作小组255户、260人;保持私营55户、55人。嗣后,国家实行粮食、植物油、棉布统购统销、生猪派购等一系列政策,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商业迅速发展,市场日趋活跃。1957年全县社会商品零w总额为1049.86万元,比1952年增长1.76倍。国营和供销社商业全部控制了批发业务,市场零售比重占80%以上。
  以后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资兴县由于煤炭资源丰富,水力资源充足,交通方便,发展工业条件优越,发展速度加快。三都地区的煤炭开采量大量增加,鲤鱼江火力发电厂建成发电,水泥、耐火材料和化肥等工业崛起,三都、鲤鱼江等地形成新兴工业区,商业随之发展。国营商业部门各专业公司在鲤鱼江建立批发机构,并在这两个地区建立工矿贸易和商业零售、饮食、服务业网点,以确保工矿区职工物资供应和生活服务。“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市场物资奇缺,商品供应严重不足。县商业局专门成立保煤物资供应办公室。在国家计划安排下,省、地、县三级商业部门千方百计组织资源,从外地调人肉食水产品和副食品供应,特别是对矿工猪肉定量供应标准,较干部职工每月多供应l市斤,井下工人每月还定量供应班中餐用肉2公斤;同时,在矿区附近建立蔬菜基地,大力发展蔬菜生产,保证工矿区居民生活需求,为安定生产、生活秩序,促进煤炭生产起到积极作用。1979年东江水电站建设工程重新上马,建设工地人口迅速增加,职工多达1万余人。为保证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县商业局又专门成立东江工矿贸易公司,为水电建设工程服务。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资兴商业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加速发展,商业网点和职工人数逐年增加。1988年全市有商业网点3613个,从业人员7232人;有饮食、服务业网点1441个,从业人员2143人。合计网点5854个,从业人员9381人。每千人口有网点14.5个,商业服务人员26.9人。其中国营商业网点151个,从业人员1179人。市场繁荣、活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高档商品进入消费领域。1988年同1978年比较,市场零售量:缝纫机增长4.13倍,手表增长2.15倍,自行车增长3.3倍。1978年前,许多高档商品还是销售空白,至1988年,全市电风扇零售量12080台,洗衣机3741台,电冰箱1239台,收录机5228台,电视机5222台(其中彩电719台)。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逐年增长。
  以1978年为基数,1980年上升为137.40%,1985年上升为234.45%,1988年为441.48%。
  第二节 工矿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资兴市工业生产发展加快。工矿区集中在三都、鲤鱼江、东江三地,随着工矿区人口的增多,三地形成工矿区市场。
  三都市场 位于资兴西北,三都是湘南的重点煤田之一,已有一百多年的开采历史。随着煤炭工业的崛起,三都成为重要商业市镇。嘉庆二十五年(1828)《兴宁县志》载:“炭行今业两处,在北乡三都罗家桥。”“开煤者,亦泛舟湘汉,易米以活其家。”清末民国初,“煤矿附近,商贾云集”。民国17年(1928)至民国19年(1930)三都炭厂倒闭时,市场萧条。至民国31年(1942)窄轨铁路修通,输往外地的煤炭倍增,三都市场再度繁柴。主要集散商品除煤炭外,还有棉花、黄豆、牛骨等品种。其时,矿区的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大部分掌握在矿业主手中,其余为私商小贩经营。民国34年(1945)2月,三都被日军占领,煤矿停产,经商者离去,市场衰落。抗战胜利后,煤矿半开半停,市场不振,部分商贩迁往蓼江市。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煤炭的扩大开采,三都市场复苏。1950年底,三都市场有私营商户41家,从业人员91人。是年12月,成立资兴煤矿消费合作社,职工人股成为社员的有1784人,人股金额3568万元(旧币)。集贸市场由老街迁移到矿部所在的新街,交易场地面积6400平方丈,主要交易品种有大米、食盐、布匹、百货、蔬菜、副食品等。1956年,资兴煤矿消费合作社改名为资兴煤矿贸易公司,新建门市部600余平方米,1959年改名为三都工矿贸易商店,1968年又改为国营三都工矿贸易公司,职工增加,担负矿区生活物资的供应。1960年至1961年,商品严重短缺,国营工矿贸易商店积极组织矿区吃、穿、用商品的供应。从1963年起,市场开始好转,至1965年物价平稳,矿工生活一直比较安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三都商业网点急剧减少,东风煤矿(即现宝源煤矿)有职工家属7000余人,商业网点只有3个,矿工购买极为不便。集市贸易受到冲击,蔬菜上市品种单调。1970年后,虽增设一批网点,但矿山市场供需紧张的矛盾仍没有从根本解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三都市场开放搞活,国营三都工矿贸易公司增建网点,扩大商品供应。1983年商品销售额达到1303万元,比1978年的522万元增加1.51倍。1985年后,各煤矿相继成立劳动服务公司,建立矿山第三产业,开办商店,弥补矿区商业服务网点的不足。同时,个体商业遍布矿山各个角落,至1988年底子三都市场有个体工商户257户,营业面积3124平方米。集贸市场交易场地扩展为5个,其中1987年新建的三都农贸市场占地12778.75平方米,交易划行归类,每天平均有4000余人次进行交易,农副产品以鲜鱼、家禽、蔬菜、猪肉上市量为最大,市场繁荣活跃,促进了矿山生产。1978年以来,矿山煤炭开采量年均在200万吨以上,其中1984年283.74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东江市场 东江历史上是湘东南最大的木材市场,也是县境西部的重要商业区,市场繁荣。输出商品除木材外,还有楠竹、中药材、生姜等;输入商品为百货、布匹、杂货、黄豆、面粉等。民国34年(1945)2月,日军侵占东江,木材输出停止,商业蒙受损失。抗日结束后,木材交易逐渐恢复,但未达到战前水平。1949年解放后,木材购销又趋兴旺。1950年底,东江有商户59户,从业人员205人。输出杉条10万根,杉筒5万根。输出生姜7100余担(主要是制成品,俗称“水姜”),销往长沙、汉口一带。嗣后,公路、铁路相继修建,商品运输由水路改陆路,东江市场趋向衰落。1979年,著名的东江水电站工程建设重新上马,1987年建成发电,成为湘南最大的电力新基地。国营商业部门为基地配套服务,1978年建立东江工矿贸易商店,该商店服务热情,深受欢迎,曾被共青团中央、商业部命名为“全国商业服务文明经营示范单位”。1988年商品销售额341.8万元,成为东江市场最大的零售商店。市场中心由东江古镇迁移至水电建设工程指挥部附近,建立新东江市场,各种建筑拔地而起,商业、服务网点迅速增加。
  1985年,有各种网点218个,从业人员444人。1988年底,除国营、集体网点外,还有个体商业服务网点278户。1987年,新建农贸市场6761.55平方米,每天进场交易逾3000人次。随着农贸市场的发展,蔬菜上市的品种、数量增多,购买方便。东江水库库容相当于半个洞庭湖,“万顷波光照大天”,沿岸风光绮丽,形成一个旅游新景点,吸引国内外游客。同时,库区水面发展成为资兴渔业生产基地。东江市场日益繁荣兴旺。
  鲤鱼江市场 鲤鱼江在1953年前还是荒山野岭。1950年修建郴州至三都标轨铁路穿越而过。1954年鲤鱼江火力发电厂建成发电。鲤鱼江人口渐次增多,开始形成集市。小商小贩从东江、木根桥等集市迁移而来。1956年,建立鲤鱼江镇,国营商业建立工矿贸易商店。由于地处铁路、公路交会处,交通便利,国营商业各专业公司在此设立批发经营部和中转仓库,继而发展为资兴市最大的商业批发市场。除国营百货、纺织、五交化、副食等专业批发外,还有供销、个体等其他批发单位,商业区面积逐渐扩大,并向资兴市人民政府新址唐洞延伸靠拢。1988年,有个体商户383户,从业人员461人,月营业额平均30万元左右。鲤鱼江农贸市场占地4333.36平方米。整个市场国营商业占主导地位。
  第三节 农村集贸市场
  资兴市原为资兴县,农村地区有传统的农贸圩场。清光绪元年(1875)有17个,民国19年(1930)增到19个。1950年有18个,1988年发展到35个。其中以兴宁镇(原城关镇)为中心。兴宁镇是一个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古镇,附近农林产品丰富,但因地处丛山,交通闭塞,附近山民以农副产品换购食盐、布匹、日用品等。粤盐由广东乐昌、韶关经宜章县输入,布匹则由东江、蓼江市等地肩挑入境,再由兴宁镇转销东南各乡。民国时期,当地经商者渐多,商品交易市场集中在西门外正壕街一带,开设有绸缎、布匹、五金、南货、书店、纸庄等店铺。1949年8月,兴宁镇解放,资兴县人民政府设立在此,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营商业所属各专业公司均在此建立机构。虽然历经“左”的干扰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兴宁镇市场仍不断发展、繁荣,成为东南各乡的商贸中心。1988年资兴市政府由兴宁镇迁往唐洞新址后,市场较前逊色。其他较大的传统集贸市场还有蓼江市、彭公庙、木根桥、青市、兰市、州门司、波水等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集贸市场全部恢复,迅速发展。1978年,全市有集贸市场零售商业、服务网点423个,按农村人口平均每千人1.42个;从业人员1928人,平均每千人口6.48人。到1988年,有商业、服务网点4864个,从业人员8301人,分别比1978年增长10.5倍和3.3倍。全年集贸市场成交额7213万元,比1978年的1580万元增长3.56倍。
  第三章 桂阳县市场
  桂阳县位于郴州地区西部,南岭山脉中段北缘。东邻郴县,南接临武,西连新田、嘉禾,北界祁阳、常宁、耒阳、永兴。县城是历史古城,东晋时置平阳县①,为州城、县治所在地。四周山峰重叠,中间丘陵与河谷相间,春陵河西流入境,北往湘江汇合。县内交通方便,25个乡、14个镇均通公路,郴嘉铁路贯穿县境。全县面积2972.8平方公里。2006年,总人口80.03万人,是郴州地区的一个大县。
  第一节 市场概况
  桂阳县市场历史悠久。唐朝因开采矿藏,人口聚集,缠市最盛②。清同治《桂阳直隶州志·货殖篇》载:“大凑山,旧出银矿,烹丁纷错,商旅幅辏”③。明代到清代中叶,县城盐行脚为食盐集散地,各地盐贩在此贩购,骆驿不绝。随矿业兴起和食盐交易日益昌盛,市场渐次发达。“驿道由衡阳经常宁、桂阳390里达临武,通广东,桂阳遂成为南来北往交通要道”。明清时,货物集散依靠水运,以春陵河畔的舍人渡最盛。至民国初,仍日均停泊货船15艘以上,木排竹筏,触靠两岸,码头街巷,行人接踵,有“小南京”之称①。其时,全县有集市55个,以舍人渡、天鹅坪、四洲寨、流渡桥、方圆圩、正和圩较繁荣。圩场设“圩会”,选“首事”,按商品分行,行设经纪人,负责收取租金、行佣,为买卖双方说合生意,并从中抽取头钱。集市一般三日一次,交叉循环,称“插花集”。民国时期,县城商人以江西客商居多。各地客商形成帮派,有江西、衡阳、耒阳、常宁诸帮②,各帮设同乡会或会馆,有江西会馆、衡阳会馆、“八属”会馆等。本地商人称“地帮”。“地帮”由刘、李、曹、何四姓掌握县城商业大权。民国17年(1928)为桂阳商业鼎盛阶段,“市场繁荣较郴尤甚”③。民国18年(1929)县城有绸布、衣帽鞋袜、南货食品、日用百货、药材等私营商店共277户。民国25年(1936)粤汉铁路及郴桂公路相继通车,货运改水路为陆路,大部分进出口货物由公路往返郴州。抗日战争时期,粤汉铁路中断,农副产品输出及日用工业品输入,仍取水路旧道。民国34年(1945)5月,桂阳县城沦陷,日军抢劫烧杀,居民外逃,商店关门。同年8月抗日胜利,商民陆续回城复业。民国35年(1946),县城共有商业、饮食、服务业442户,其中百货业35户,文化用品业20户,服饰业45户,五金业20户,木材瓷器业4户,糖烟酒75户,医药业25户,饮食业72户,旅社业70户,其他76户。但由于内战爆发,通货恶性膨胀,市场冷清。
  1949年10月,桂阳解放。1956年成立桂阳县贸易公司,实行“一揽子”经营。年底,县城私营商业463户,从业人员613人。
  ®1952年7月,在城关工商界开展“五反”运动,私商一度消极经营。通过贯彻中南军政委员会关于活跃市场的“六项措施”,市场渐次活跃。县城私营商业796户,从业人员957人,较1950年底增加333户、344人。1953年后,粮油棉布实行统购统销和生猪派购。1954年,成立百货、专卖等国营专业公司,市场变化巨大。
  1954年,批发销售比重,国营商业占97.1%,私商占2.9%;零售比重国合商业占70.9%,私商占25%,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占4.1%01956年,完成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县城私营商业组成公私合营企业123户,从业人员171人;组织合作商店45户,从业人员62人;合作小组263户,从业人员263人。维持私营36户、38人。1958年“大跃进”时期,县供销社并人县商业局,撤并商业网点,下放商业服务人员,同时关闭农贸市场,商品流通不畅。
  特别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由于物资匮乏,市场供应紧张,主要商品零售量大幅度下降。1960年与1957年比较,粮食下降22.07%,食用植物油下降59.8%,猪肉下降72.34%,棉布下降38%01961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由于工农业生产发展,商品流通渠道恢复,市场逐步好转。196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40万元,比1957年增长55.96%“文化大革命”中,供销社再次并人商业局,商业网点减少,限制集市贸易,农副产品统购派购。1979年,县城商业、饮食服务网点仅有53个,比1957年减少78.7%。平均每千人口仅有网点2.21个,商业服务人员8.4人,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改革商品流通体制,发展集体、个体商业,开放集市贸易,市场日趋活跃。到1988年,全县商业网点达5036个,从业人员9262人;饮食服务业网点1769个,从业人员2975人。合计网点6805个,从业人员12237人。全县千人平均有网点9.68个,商业服务人员17.41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逐年增长。1988年达到16588万元,为1952年的30.52倍,比1978年增加2.72倍。
  第二节 农副产品集散
  桂阳县传统农副产品有稻谷、烟叶、生猪、大豆、苎麻、磨芋、土靛、茶油、竹木、土纸、辣椒等。其中有的产品久负盛名。民国初年,磨芋片远销日本。民国21年(1932),磨芋被征集参加芝加哥国际博览会。①当年,磨芋、烟叶、苎麻、杂木等输出金额达银元17.1万元。②民国31年(1942),输出土靛约500担,烟叶1万担,苎麻5千担。③民国36年(1947)输出磨芋3000担,烟叶1500担,土靛4000担。%1952年试种烤烟,至1960年全县全面推广,继而成为县内的大宗土特产品。
  烟叶 桂阳产烟叶,颇为著名。明代万历年间即有晒烟生产。民国初期,卷烟尚未盛行,桂阳晒烟行销之盛仅次于郴州。⑤民国31年(1942)输出晒烟12000担,多由粤商及衡来一带商人前来采购。⑥解放初期,晒烟由国营贸易公司收购,积极向外推销,1950年至1953年,共外销晒烟50200担,使生产得到发展。为了适应卷烟工业发展的需要,1952年起试种烤烟,1960年,全县推广。
  1964年,国家收购烤烟12994担,晒烟3579担。之后,烤烟迅速发展,而晒烟则渐被淘汰。至1975年,全县烤烟种植面积73044亩,被列为全国六十个烤烟基地之一。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国家收购量不断增加。1988年为种植面积、产量、收购量最高年份。当年全县种植面积209653亩,产量25957吨(折51.91万担),国家收购23.26万担,占郴州地区烤烟收购总量近50%。
  生猪 桂阳县民间素有养猪习惯,为郴州地区养猪最多的县份。民国24年(1935)出版的《中国实业志》载:“湖南省生猪饲养量在三万户至五万户者有桂阳等八县。”当年,桂阳县生猪饲养户四万户,总产量14万头,县内销售5万头,销往衡阳、广东等地4万头。新中国建立初期,生猪为私商贩销经营。1954年实行生猪派购政策,生猪收购外销和市场肉食供应由国营肉食品公司统一经营。1954年至1984年平均每年收购生猪60938头,上调地区29677头。1958年“大跃进”期间,推行集体养猪,生猪饲养量减少。1961年后,实行“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政策,饲养量渐次增多。1964年全县养猪总量22.7万头,国营肉食品公司收购30640头。为适应生猪生产的发展,调节淡旺上市季节矛盾,1971年建立冷藏量100吨(1985年扩建为300吨)的冷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生猪生产进一步发展,1980年收购量100015头,占当年郴州地区收购总量的16.98%,创历史最高水平。1983年开始,改良生猪品种,大力发展瘦肉型生猪。1986年定为湖南省发展瘦肉型生猪基地之一。1985年3月国家取消生猪派购政策,放开价格,改为合同定购和自由购销,进一步调动了农民养猪积极性。1988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60.7万头,出栏29.95万头,其中瘦肉型生猪25.65万头,国营肉食公司收购2.93万头。猪肉价格平稳,购销额大幅度增加。
  茶油 重点产区为洋市、东城、团结、樟市、莲塘等it个乡。民国初期,茶油主要集散地为县城。除本地销售外,销往宜章、临武和广东等地。其时,每年上市交易量六千担左右①。民国36年(1947),全县产茶油5000担,外销衡阳、广东2500担。民国37年(1948),产量1794担,外销500担。②当时县城有雷生利、邓德利、侯生义、房建胜四大油行,自营和代客买卖,操纵桂阳茶油市场。新中国建立以后,茶油生产发展,1953年,实行统购统销,1955年至1985年,平均每年生产14992担,每年平均国家收购11058.7担。至1985年,取消统购统销,实行合同定购,当年产量18920担,国家收购6542担,集市贸易自由成交3852担。促进商业购销两旺,市场价格日趋稳定。
  第三节 工业品销售
  晚清、民国时期,桂阳当地日用工业品生产,只有民生工厂生产的土布、纱袜以及传统手工业产品油布、雨伞、木屐、鞭炮等少数品种,市场所需日用工业品全靠外地输入。民国18年(1929),县城经营布匹、药材、瓷器的私商64家,大部分聚集于南门外。布匹业资金雄厚者有生茂祥、锦江、乾康等商店。民国21年(1932),县城私商由衡阳、湘潭、长沙等地输入绸布、南货、药材、百货、书纸、笔墨等商品价值达法币30万元。③这些商品供应本县城乡人民需求外,还转销到嘉禾、临武、兰山等县。民国30年(1941),乾康布庄专设批发经营,与县区外80余家布贩有业务往来,年销布匹1000匹以上。
  新中国成立后,国营商业各专业公司逐步建立,市场日用品货源渐次充足,销售扩大。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营商业公司实行商品大调拔制,日用工业品货源主要由上级专业公司计划调拨。
  1954年,县百货、纺织、副食、专卖公司建立批发机构,向地区各二级站进货,再向县内外零售商店和农村基层供销社批发供货。同时,对地产日用工业品实行加工订货,收购包销。1955年,县城各国营专业公司设立批发部9个。从60代至70年代,各国营专业公司批发业务逐步扩大,1964年至1979年,全县日用工业品和副食品批发年平均销售额为922万元。1978年后,改革开放,放宽购销政策,实行“三多一少”流通体制,除国营商业批发机构外,集体、个体商业经营批发业务者日渐增加,城南路形成日用工业品和副食品批发一条街。1988年,县城共有日用工业品和副食品批发网点73个,其中,国营商业批发网点,不分对象,不分地域,不限数量,自由选购,协商定价,加速了商品流通。1988年,国营商业专业公司工业品和副食品批发总额2524万元,比1964年至1978年平均批发总额增长1.74倍,仍然占领主要批发阵地。集体和个体商业批发额也有较大增加。
  随着日用工业品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日用工业品销售发生深刻变化,品种、数量增多,销售额扩大。特别是许多品种由低档向高中档发展,由老“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转向新“五大件”(洗衣机、电视机、收录机、电风扇、电冰箱)o198844与1980年比较,主要商品社会零售量大幅度增长,其中化纤涤棉布增加99.53%,绸缎增加3.58倍,胶鞋增加33.4%,卷烟增加8.72倍,酒类增加74.17%,食糖增加1.66倍。
  交电商品如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增长比例更大。据县城居民抽样调查,1988年,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视机96台(其中彩电48台),洗衣机64台,收录机56台,电冰箱8台,电风扇140台,自行车81辆。工业品销售市场活跃、繁荣。
  第四章 宜章县市场
  宜章县位于湖南省最南部,坐落南岭山脉骑田岭南麓,与广东省唇齿相邻。东南与广东乐昌县,西南与广东连县、阳山县接壤。省际边界长达212公里。全县总面积为2134.83平方公里。有行政区划16个乡,11个镇。2006年人口56.16万人。境内有南岭(坪石至狗牙洞)、坪梅(梅田至坪石)、白杨(白石渡至杨梅山)3条铁路支线。各乡镇都有公路可通,交通方便。县境矿藏种类繁多(煤、锡、钨、锰、锑等),农产品丰富。大中型企业有省属瑶岗仙钨矿、杨梅山煤矿,市属莽山林业局、湘南氮肥厂以及广东梅田矿务局、坪石矿务局关溪煤矿。200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547684万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5.74%:46.06%:38.20%。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396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市场繁荣兴旺。
  第一节 宜章商埠
  宜章县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为“湖广商路”的重要商埠。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开放海禁通商。设江、浙、闽、粤四海关①。其时湖南主要商路是“北经洞庭湖出长江接湖北,南溯湘江而上至郴州,翻越骑田岭至宜章,换木船至坪石、乐昌,再顺流而下广州”②,称为“湖广商路”。“南北货物,取道县境。水运僦舟,陆运雇夫,县城东门外,设有转拨栈店数十家”。③现存下来的行栈旧址还有6家。其中的乾昌寺店旧址,建有两层楼房,面积800平方米,层高6.6米,底层堆放粤盐及笨重货物,二楼堆放百货及客商居住,其店后门有2.5米宽的码头直抵玉溪河,前门临骡子街(今东长街),装卸十分方便。其时来往宜章、坪石的船只和郴州的骡子各有两千。有“商贾郴阳辐辏道,骡铃冬夜响秋风,小民竟逐维刀利,长日肩挑大道中”的歌谣流传至今。
  清嘉庆三年(1798年),江西客帮商人建立江西会馆(又名万寿宫),随后,两粤公馆、长沙公馆、衡阳会馆相继成立。咸丰六年(1856)前后,清政府设有盐、茶和百货卡(今供销社饮料厂和温家村附近),分别抽收各种税金。贸易市场主要集中在骡子街(今东长街),街长五华里,有绸缎、首饰、京果、饮食、典当、牙行、烟馆、轿行等共500余家,从业人员1200余人。经营的主要商品有销往郴州以北的粤盐、煤油、火柴、布匹、棉纱、海味、胡椒、片糖等;南去商品有茶油、茶叶、湘莲、桐油、苎麻、药材、生猪、菜牛、鲜蛋、家禽、娃娃鱼等。其时,是湖广第一条商路,商贸活动十分活跃,也是宜章市场最繁荣的时期。此外,还有从坪石溯章水河而上至白石渡的江边村,再肩挑至郴州转永兴、耒阳各地的第二条商路。乾隆《宜章县志》记载:“县东十五里粤船至渡口,郴宜贩盐往来不绝。”江边村专营粤盐的商户达26家,往来坪石至白石渡的民船有300余艘。第三条商路从坪石溯武水至梅田、四溪、汾市到临武县城转桂阳、常宁。清朝和民国均在四溪设有盐圃子(盐埠)。另一支线从坪石溯乐水河至栗源、一六等地。粤盐、日用工业品和梅田、黄沙、一六等十三个乡镇的生猪、原煤、木材等均由木船运输,销往广东及县内各地。第四条是由乐昌肩挑至里田再到资兴滁口转水运销往资兴、永兴、安仁等县。在嘉庆年间,通过各条商路,每年额销郴州、永兴、宜章、兴宁(今资兴市)等地粤盐2万零2百弓!(折1298.9万公斤)。①。由此可见当时宜章商埠之发达。咸丰八年(1958年)汉口辟为对外通商口岸,从此,衡阳以北,川、陕、甘、京等地出口物资,概由汉口输出②,往来宜章——坪石——郴州之骡马、民船减少到千艘(匹)。清末民初,军阀混战,军队明摊暗抢,商民负担沉重。民国7年(1918年),县筹响办事处指令各商户派银元五万元,粮食五万余担,全县人均80斤大米③,宜章商业面临困境。民国22年(1933年),湘粤公路和民国25年(1936年)京广铁路相继通车。从此,湘南各县所需粤盐及其他物资,输出的土特产品均不再过往宜章转销。商业再次萎缩。
  城关镇各行业商户仅存87家④,比咸丰年间500余户减少85.5%。
  船只骡马歇业,湖广商路消失。
  第二节 市场综述
  民国时期,战争频繁,宜章市场迭受影响。抗战期间,沿海及内地许多大中城市先后沦陷,外商纷纷迁入宜章逃难。民国32年(1943)长沙沦陷后,湖南省政府和国民党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部分机关迁驻宜章县城,市场出现短暂繁荣。民国33年(1944)12月,日军占领县城及农村部分地区,商人大多逃往临武或其他偏僻乡镇,凡未来得及迁走的商品和财产都被日军抢劫一空。商业损失达83.32余亿元(法币)⑤,市场复趋冷落。民国34年(1945)日军投降,生产恢复,市场开始复苏。民国36年(1947),全县有各种商店674家,从业人员1011人①,每千人有网点3.37个、从业人员5人。嗣后,内战暴发,滥发纸币,物价暴涨,商业又遭打击。
  1949年10月22日,宜章解放。初期,私营工商业者对共产党的政策不甚了解,多持观望徘徊态度,市面萧条,少数私营业主投机倒把,造成纱、布等部分商品价格上涨。对此,人民政府大力宣传和贯彻中央“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调整公私关系,扶植和保护合法经营。同时开始创建国营商业。1950年元月,国营宜章贸易公司成立。1951年成立县供销社,各区先后组建基层供销社。1952年底,全县共有私营商业1953户、2133人,每千人有网点8.6个,从业人员9.6人,比1947年网点增加1.56倍,人员增加90%。是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为663万元,其中国营商业82万元,占12.38%;合作社商业112.8万元,占16.91%;私营商业468.2万元,占70.69%。嗣后,社会主义商业逐步发展壮大。1952年,县贸易公司撤销并人县供销合作总社,先后成立国营食品公司、专卖公司、零售公司、纺织品公司、百货公司、盐业公司、药材收购站。1953年,对粮、油、纱、布实行统购统销,1954年,对生猪实行派购,国营、供销合作商业不仅全部控制了批发商业,零售营业额也稳步增长。195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1001万元,其中,国营商业271.8万元,占27.16%,比1952年增加119.3%;供销合作社商业364万元,占36.36%,比1952年增加115%;私营商业减为265.2万元,占36.48%,比1952年下降51.6%01956年,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全县私营商业1115户,1307人,直接过渡到国营商业的18人,占1.3%;转为公私合营的230人,占18.3%;组成合作商店的267人,占20.4%;组成合作小组的721人,占50.5%;维持个体经营的71人,占5.4%。整个市场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以国营商业为主,供销合作社商业为辅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1957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1075万元,比1952年的663万元增加62.14%.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合并,抽调286人(占总人数13.3%)支工、支农,网点减少,农贸市场基本关闭。1959年~1960年,农业连续欠收,社会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之间出现较大差距,凭票商品由几种增至100种以上,少数商品实行高价销售。1961年10月,国营、合作社商业分家,恢复原有网点,随着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市场交易活跃,商品供应量增加。1965年,社会商品零售额1849.94万元,比1957年的1075万元增长72.09%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砸商店“四l日”招牌,破“封、资、修”服务方式,害叮个体户“资本主义尾巴”,关闭农贸市场。1978年,全县社会商业网点减少到649个,从业人员1900人,每千人只有网点1.57个,从业人员4.56人,是历史上最低水平。市面出现了“住宿难、饮食难、理发难、购物排队”等现象,给群众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执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实行国营、集体、个体商业一齐上的政策,逐步形成“三多一少”的商品流通体制,全县商业网点和从业人员迅速发展。
  1988年底全县共有商业网点5070户,从业人员8072人,比1970年分别增加6.8倍和3.25倍,比1981年892户、3966人分别增加4.68倍和1.03倍。每千人有网点9.79个,从业人员16.25人。其中国营商业网点156个,人员1376人,比1978年分别增加15%和63.42%;集体商业367户、1422人,比1978年99户、322人分别增加2.7倍和72.99%;个体商业4547户、5274人,比1978年191户、207人,分别增加23.7倍和24.5倍。1988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19425万元,比1978年4265万元增加3.55倍,人均388元。市场繁荣活跃,人民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
  第三节 省际贸易
  宜章县境毗邻广东,边境贸易历来比较发达。宜章县“物产向以煤炭、苎麻、生猪为大宗,销售粤省”①。而县内所需食盐、日用工业品、水产品等大部分由广东购进。民国24年(1935)全县销往广州、韶关等地生猪30900头②,户均1.17头,占出栏数的66.28%。民国32年(1943),销往韶关、桂林烟煤14万吨,价值2000万元;无烟煤5000吨,价值50万元;锡240吨,价值57.6万元③;苎麻150吨,价值120万元。由广东购进的主要商品有食盐206万斤,南味杂货、海味40余万元及白糖、片糖、日用百货等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1979年这段时间,由于执行封闭的流通体制,按行政区域组织商品流通,与广东的边境贸易基本处于关闭状态。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85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打开“南大门”之后,宜章县充分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和改革开放的有利政策,积极恢复发展与广东的省际贸易。从此,销往广东各地的煤炭、水泥、生猪、茶叶、化肥、烤烟及有色金属矿产品等成倍增加,促进了县内经济的发展。
  1986年,与广东省贸易额为5360万元,贸易顺差750万元。1988年,贸易额超过I亿元,全县人均200元。1984年以来,对外发布经济洽谈项目47项,落实37项,引进资金1694万元,引进入才118人,引进技术项目28个。全县19.3万农业劳动力,有近10万人从耕地上转移出来,其中,由县乡两级政府部门向广东输出的劳动力3.1万人。一些边境乡镇出现一批农产品、建材生产和采矿等专业村。上市商品由原来的100多种增加到800多种,造就了大批商品生产和经营能手。一六乡村民廖树祥和三个青年于1984年贷款8000元,购买一台汽车搞运输,到1988年共贩运生猪到广东50余万头,年运输收人110万元(包括经营生猪纯利60万元),运输汽车增加到56辆,参加经营者达160人。随着省际贸易的发展,全县农产品的商品率由1980年的27%提高到1988年的40%。全县直接从广东购进的家用电器、日用工业品、食品、水果等商品、由改革前的200多万元,增至1988年的4000多万元。国营宜章县百货公司1978年只从广东购锉刀5600支(当时由百货公司经营),价值3700元,1988年从广东购进锉刀价值175.5万元,增加473倍。购进的主要品种还有涤棉布19.6万米,毛线2445公斤,缝纫机157台,铝锅3664个,胶鞋4500双。商业局所属第二贸易公司1988年总购进额395万元,其中从广东购进的有355.5万元,占90%,主要品种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自行车、压力锅、电饭煲、石英钟等。
  宜章县边境农贸市场,经过工商部门几年的整顿和建设,有了新发展。从1982年到1988年,用于市场建设投资270万元,扩建场地52500平方米。1988年,全县集贸市场场地1295万平方米,其中场棚23500平方米,年成交额6098万元,比1981年820万元,增加了7.43倍。其中,13个边境贸易市场成交额4600万元,占总成交额的75.57%。宜章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城关镇市场,改革十年发展更快。1988年有商业网点574个,从业人员1819人,每千人有网点22.56个,从业人员71.5人,比1956年的247个、566人分别增加2.32倍和3.2倍。城镇建设由新中国成立前的2.36平方公里,发展到7平方公里,扩大2.96倍。新建街道21.31万平方米,比新中国成立前9946平方米增加21.4倍。1978年前,商业网点集中在旧城东长街、南门口一带,街道狭窄(有的只有宽2米),房屋矮小,10年来新辟了民主东西街和文明南北路四条街道(路宽24米),新建商业网点遍布两旁,公私房屋91.99万平方米,比新中国成立前的10.22万平方米增加9倍,为开展省际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场地。
  随着省际贸易的发展,全县销往广东的土特产品、矿产品成倍增加。
  煤炭 20世纪50年代平均每年销往广东烟煤约19万吨,60年代为23万吨,70年代为38.4万吨。由于无烟煤限制出省外销,70年代全县销往广东的无烟煤平均只有10万余吨。改革开放后,由于广东缺煤、需求量大,促进县办、乡办,村办、个体煤矿猛增。
  1988年,全县销往广东的原煤达72万余吨。其中:县乡办煤矿37万吨。另外,梅田矿务局销往广东无烟煤年约100万吨,杨梅山煤矿和关溪煤矿烟煤共35万吨,合计销往广东煤炭207万吨①。
  生猪 民国24年(1935)宜章县销往广东的生猪为30900头,占出栏数的66.28%,是解放前销往广东生猪最多的一年。解放初期的1953年销粤生猪为22583头。1954年7月至1985年3月,生猪实行派购,由国营食品公司统一经营,这期间销往广东的生猪年均在2万至2.5万头,约占收购的20%-35%01980年以后,运输广东的生猪大增,1988年达到8.1万头,比1953年增加3.52倍,比1978年增加3.04倍。另外,省内各地从宜章过境,销往广东生猪逐年增加,1988年达到114.62万头。
  建筑材料 随着广东、深圳、珠海等特区经济迅速发展,需要大量建筑材料,促进了宜章县建材生产。十年来,发展了石米、水泥、水磨石、砖瓦、河沙、油毛毡、大理石等十余种建筑材料的生产。1988年,销往广东水泥7万吨,占生产量的69.3%,比1978年增加5.5倍。1977年,仅有一家乡镇企业生产133吨石米,到1988年发展到29家,年产18.05万吨,销广东的有16.17万吨,占67.15%。白沙乡建材厂生产的大理石和石米,质量优良,部分产品由深圳转销香港。
  第五章 永兴县市场
  永兴县古称便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之后,县名和辖区几经变更。至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始名永兴,沿袭至今。全县总面积1979.4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占67.4%,耕地面积55.98万亩。2006年底,总人口63.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88万人,占31%0铁路有京广复线从西北而南,经县境20公里;公路线与铁路平行,贯穿南北,境内有公路1578公里,乡乡通汽车。水运有便江从县城经过,上达东江,下通耒水人湘江,水运方便。
  第一节 市场概况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生产发展,人口增加,社会安定,永兴商业渐兴。光绪九年(1883年),全县有农民贸易活动的圩场17个。光绪三十二年(1906),圩场发展到43个。宣统二年(1910年),成立商会,有会员150人①。民国初年,铁路、公路未通,因得水运之便,永兴县批发商业即比较发达。从汉口、长沙、湘潭等地经便江水路运输进入的绸缎、棉纱、棉布、南味杂货、药材,煤油等北来商品,多数批销给郴县、资兴、汝城、桂东等地。而由广东乐昌等地南来的粤盐、广货等则由郴州船运至城关和当时县内第二大集镇塘门口,再转批给茶陵、攸县、安仁、酃县等地。民国18年(1929年),全县共有商户766户,从业人员2288人。其中:经营南货、药材业者多江西人;经营磁铁、书纸业者多邵阳人;经营油盐、粮食、屠宰、旅馆业者多本县人。而以江西商人资金最为雄厚。开设裕泰南货店的姜玉盛兄弟,空手到永兴当学徒,仅二十年时间,成为拥有数十万银元资金的巨商。粤汉铁路、湘粤公路相继通车后,依靠水运为主的永兴县城和塘门口批发商业日趋衰落,铁路公路沿线的高亭司、油榨圩等集镇逐步兴起。但由于转批市场的作用缩减,商业较前稍有逊色。民国30年(1941年),县城共有大小商户600余家,从业人员975人。特别是1941年和1944年,县城、塘门口、高亭司、湘阴渡等地多次遭日机轰炸,县城几百间商店房屋被炸为焦土,损失惨重。民国34年(1945)2月至8月,又被日军占领七个多月,商业几乎陷于停顿。抗战胜利后,商民陆续在废圩上搭盖临时店棚开市,勉强复业不到200家。之后,部分商户渐次复业。又因内战爆发,农业连年歉收,通货恶性膨涨,市井肖条。解放前夕,国民党交警部队退驻永兴,兵匪为患,不少商人抽走资金或停业、歇业。
  1949年10月,永兴县解放。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稳定市场,县人民政府着手创建国营商业企业。同时,贯彻保护工商业的政策。1950年5月,郴县专区贸易公司在永兴成立贸易组,到10月,扩建为国营永兴县贸易公司。次年,成立永兴县供销合作社。
  1952年,专区油脂公司、百货公司先后在永兴成立购销站(组),同时建立9个农村基层供销合作社和3个城镇消费合作社,国营和供销合作商业初具规模。此时,私营商业也有一定发展。1952年全县私营商业1515家,从业人员1772人,其中纯商业945家,982人;饮食业260家,282人;服务业310家、408人。1952年至1956年,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全县私营商业人员1283人,分别组成公私合营商店14个,194人;合作商店53个人,606人;合作小组52个,273人,维持个体经营的210人。私营商业共拥有门店和货摊776个,资金18万余元。在此期间,国营商业发展很快。1956年底,有百纺、副食、专卖、肉食、煤建、粮食、油脂等国营专业公司,拥有批、零门店69个,职工297人。国营、合作商业在市场的批发比重,由1952年36.75%上升到82.02%。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重也逐步上升,形成了社会主义统一市场。
  到1957年,由于生产发展,人民购买力提高,国家先后对粮食、食油及棉布实行统购统销,对生猪实行派购,市场商品供应较为正常。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1654万元,较1952年的849万元增长94.0%a1958年开始“大跃进”,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连年歉收。在流通领域里撤并商业网点,抽调人员参加办工业、炼钢铁,关闭了12个农村集市,剩下23个集市也改为十天一集。其时,市场商品短缺,物价上涨。1961年,凭票供应的商品品种达100余种,糖果、糕点、针织品、钟表、自行车、白酒等商品实行高价销售;对部分农副产品实行奖售或议价收购。196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887万元,比1958年至196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平均2147万元下降15.2%。同年开始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生产发展,货源增多,集市贸易价格与国营牌价接近,商业又趋繁荣。196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2412万元,比1957年增长45.8%“文化大革命”中,在极“左”路线影响下,合作商店过渡为国营商业,集市贸易关闭,流通渠道单一,商业网点撤并,出现了群众“饮食难、住店难、理发难、排队购物难”的现象。在此期间,社会商品零售额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贯彻改革开放方针,推行“三多一少”流通体制,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城乡商业迅速发展。
  1988年底,全县共有商业网点7027个、从业人员10605人,其中,国营商业网点186个、1561人;集体商业网点1095个、2936人;个体有证商贩5746家、人员6018人。平均每千人有商业网点12.26个,商业人员18.5人,市场活跃、繁荣。当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达16658万元,比1952年增长18.62倍,比1978年增长2.47倍。
  第二节 主要产品
  永兴县主要工农业产品有煤炭、茶油、竹木、烟叶、茶叶、生猪、鼎锅、土纸、山苍籽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巾、电池等地方工业产品得到发展。
  煤炭 永兴县已探明煤碳储藏总量80824.8万吨,占郴州地区的41.3%,是湖南省十大重点产煤县和商品煤基地之一。煤质优良,饮誉三湘,驰名广汉。清乾隆年间开始采掘,光绪九年(1883)通市衡阳、长沙和武汉等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永兴县志》记载:“近城煤矿,邑人集资开挖,工钜者至千余人,沿河一带,煤矿鱼鳞杂袭,装运者,皆衡阳小驳船,以米来,以煤往。”民国30年(1941),经政府备案的煤矿公司32家,未经备案的农村煤窑20余家,年产At30万吨以上。①由耒水帆船和粤汉铁路运往衡阳、湘谭、长沙、汉口及贵阳、桂林、广东等地,年销量25万吨以上。后因战争影响,运输受阻,煤价跌落,民国32年(1943),输出降至7000吨;1949年,产煤不足5万吨,输出不足2000吨。
  新中国成立后,煤炭生产发展迅速,省属老矿湘永和新办马田煤矿相继扩大开采规模,县和乡村大办煤矿,1952年,产量达43.43万吨;1957年达97.93万吨,其中外销量87万吨。1965年产114万吨,外销99万吨。1987年产186万吨,外销160.5万吨。煤炭工业是全县支柱产业,为市场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重要物资条件。
  茶油 永兴县素称“茶油之乡”,产量甲湘南,全国闻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永兴乡土志》载:“永兴运出之货,以煤、油为大宗。邑丛山峻岭,多种茶、桐。每当秋末冬初,新油上市,上由陆路运至广东坪石,下由水路运至末阳及衡州、湘潭等处。
  ”民国30年(1941)12月,湖南省银行《经济月刊》载:“永兴丰年产茶油五、六万担,平常年产四万担,低产年三万担左右。”茶油集散,历年以县城和塘门口两处为主要市场。粤汉铁路通车后,大部转移至高亭司、油榨圩等地。高亭司经营茶油大户骤增14家,油榨if由2家增至9家,两地年集散量在3万担以上。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重视发展油茶生产,开始由国营贸易公司和供销社经营,1952年成立油脂公司,1953年实行统购统销,由粮食部门统购统销和计划供应调拨。1949年,全县产量21500担,1957年,产--1-发展到43000担,国家收购28560担。1972年,产量为当地解放后最高年份,达54000担,国家收购量也突破历史,达到36999担。嗣后,贯彻“以粮为纲”,油茶生产受到影响,特别是茶山垦复投入大,挖山、补种、施肥、治病不及时,产量下降。
  1985年,国家改变统购统销政策,实行定购。至1988年,年产Ai22300担,完成国家定购任务6780担,比最高年份1972年收购量减少71.68%0鼎锅、铁锅为永兴著名的传统民用产品。永兴产煤,耒阳产铁,马田铁锅生产业有200余年历史,在湘南、粤北、桂北颇负盛名。民国33年(1934),全县有鼎锅生产者30余家。解放初期,曾发展到90余家,1951年,合并组成两个鼎锅厂,1953年,两厂联营迄今,生产长期不衰,为农村居民煮饭、煮潲的必备用具,年均产鼎锅4万个,鼎盖3万余片。每年大量外销。永兴铁锅业也有悠久历史,民国30年(1941),全县产铁锅2000担,销郴县占1/10,销衡阳占3/10,本县农村销6/1001952年,成立湘阴渡合作锅厂,1955年,转为公私合营,嗣后过渡为地方国营铁锅厂,年均产铁锅2万至2.5万个,产品质量优良,畅销各地农村市场。
  山苍籽油 系用野生山苍籽加工的一种天然香味植物油料。全县有山苍林近3万亩。20世①民国30年(1941)12月,湖南省银行《经济月刊》二卷六期载:永兴县经济t7况调查。
  纪50年代开始生产山苍籽油出口创汇,政府亟力扶植,号召大力种植山苍籽林,变野生为人工培植。由于永兴山苍籽油柠檬醛含量标准平均70%至75%之间,质量列全省前茅,在国际市场颇受青睐,成为县内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1978年,全县收购山苍籽油1371担,居全省第一位。1979年,收购上升至g1464担,为历史最高水平。1983年以后,国际市场价格一度下跌,每担由1200元降低至675元,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86年,种植面积减少为1.6万亩。1987年,价格恢复并上涨至3400元一担,全县山苍籽油又重新发展。是年,种植面积恢复为2.5万亩,当年收购586担,比1985年增加2倍。从1966至1988年,累计收购17695担,收购投放金额1654.5万元,为农民增加了收入。国家收购经营部门获利润182万元,为地方财政培植了财源。
  毛巾 民国20年(1931年),永兴城关县正街曾开设一家贫民工厂,有职工7人,艺徒20人,生产花色棉布、官布、竹布。1950年,油市成立染织生产合作社,有工人40人,年产土布213756尺。
  1952年,商人谢功良等12人,在县城合资开办染织厂,1956年,转为公私合营,至1970年停办。1977年,召集原有染织技术人才,开办地方国营永兴毛巾厂,从投产至1980年,年均产毛巾100万余条。1985年,该厂与上海人才交流开发银行订立合同,引进上海毛巾十二厂的技术和设备,1986年,毛巾总产量上升为300万条,且产品质量提高,花色品种增加。改革商业流通体制后,该厂产品改为自销。1988年,总产量432.57条,除地、县商业部门收购一部分外,销往天津、重庆、韶关、湖北、江西、贵州、山西等地217万条,占销量的54.34%。成为地方工业崛起的主要品种。
  电池 1953年,开办马田电池厂,1959年,与马田榨油厂合并,1963年4月,收归地区管辖,1972年,又下放归县。年均产干电池900万只。商标原为矿工牌,后改熊猫牌。1982年,熊猫1号电池被评为地区优质产品。1982年前,由商业部门收购,供应区内外市场。1983年,开始交省外贸出口,当年出口619万只,价值125万元。嗣后,产品绝大部分外销。
  第三节 农村市场
  1988年,全县共有集贸市场35个。公路、铁路沿线的马田、城关、油市、油麻圩、柏林、金龟、鲤鱼塘等是全县的主要集市。城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路网络以此为起点,通往全县各乡镇、并直达郴州、长沙等地,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商业的专业公司集中于此。1988年,共有批零商业网点1045个,从业人员2777人,其中,国营商业90个,792人;集体商业213个,1202人;个体有证商业742户,783人。平均每千人有商业网点25.92个,商业人员67.73人。马田镇附近有省属马田煤矿和县办红星煤矿,矿区人口集中。特别是该镇处于国道107线要道,铁路、公路相会处,发展为全县物资集散中心。马田工矿贸易公司,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各专业公司均在此设分支机构和仓库,组织物质集散转运。镇办工商企业和个体商贩也发展很快。
  1986年,投资340万元建设农贸市场,占地54亩,建筑面积14591平方米。每逢农历五、十日开圩,上市人数达4-5万余人。交易品种逾千种,其中主要是茶油、豆制品、猪牛肉、水果及日用工业品。茶油和豆腐皮颇有名气,行销广东和本省各地。1988年,集贸市场成交额960万元,占全县集市贸易额的27%,为湘南较大的农贸市场之一。油市是全县建立最早的圩场,距今已有五百年历史。原以耕牛交易为主。铁路和公路通车后,建有火车站、汽车站,又成为主要的茶油市场。耕牛每圩上市平均150头左右,1982年,成交7476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除供应本县农业生产用外,还销往郴县、桂阳和资兴等地,菜牛销往广东。近年,新建交易棚四栋832平方米,并有供销社商业门点和国营商业批发网点,个体商户发展到547户,为全县第三大集市。柏林地处永兴与安仁交界处,郴安公路必经之地。当地华侨人数众多,冶炼业发达,有“华侨之乡”和“冶炼之乡”之称,经济富裕。1988年,有个体工商户457家,其中,商业271家,冶炼180家。还有供销社商业和国营批发下伸网点。青山垅水库也在此开办商业、服务业。为当地农副产品和日用工业品的交易场所。此外,鲤鱼塘、油麻圩、湘阴渡、金龟等均为传统if场,逢if上市人数均在4000人以上C第六章 安仁县市场
  安仁县位于郴州地区东北部。东界茶陵、酃县,南临永兴、资兴,西接耒阳、衡南,北连衡东、攸县。清代属衡州府,民国时期属湖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新中国建立后,初属衡阳专区;1953年属湘南行署;1954年属郴州地区管辖至今。
  全县有6镇15乡,2006年,总人口403147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0%。土地面积1462.05平方公里。永乐江南北流经境内,公路直达Tit县、茶陵、酃县、来阳、衡阳、永兴、郴州等地。
  第一节 市场演变
  明代,安仁“妇女纺绩,男子不事商贩”,重农抑商。宋代,县境疆域扩大,人口增多,市场交易渐次发展。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有16个集市,每三日开市一次。届时市民肩挑手提,赶赴if场,就地交易,互通有无。大有“日中为市”之遗风。清末民初,县内商务渐开。由永乐江水路输出稻谷、大豆、木材等农副产品,输入棉纱、布疋、百货、药材、食盐等生活消费品。外地客商来县设店经商,著名商号有怡茂馆、福茂馆、肖福泰、李福清,号称“江西四巨头”,资金雄厚,批零兼营。南货业、国药业多为江西人开设。福建人开设烟业、书纸印刷业。客商自成帮派,有江西帮、福建帮、衡山帮、衡阳帮、常宁帮、湘潭帮等。各帮建立会馆。江西称“万寿宫”,福建称“天后宫”,衡山称“岳秀堂”,衡阳称“水府庙”。清末,县城各类商店32户。民国12年(1923)增至100余户。民国2年(1913),设立商会,会员242人,为商界人士组织。其时,市场上已出现洋(煤)油、洋纱、洋布、染料、香烟等商品。民国15年(1926),被国民党北伐军击MIL之吴佩孚败兵,退至安仁县城,大肆抢劫,商户遭受严重损失。民国18年至25年(1929-1936),先后遭受水、旱灾五次,商业亦受影响,多数商户以放帐赊销为经营方式。而经营大户则与当地豪绅集股开办实业。民国20年(1931),创办锰矿、铁矿、铝锑矿三个公司。民国29年(1940),宝庆(今邵阳)人刘耕云创办开明造纸厂,生产土纸。民国27年(1938),通往江西公路建成,交通条件改变,促进商业发展。民国31年(1942),县城有粮食、国药、绸布、南货、油盐、书纸、纺织印染、船运、糕点、衣庄、木器、皮革、照相、镶牙、饮食、旅社等18个行业,商户283户,从业人员836人。民国33年(1944)日军人侵安仁,市场衰落。民国34年(1945)8月日寇投降,商民回城筹资复业,商业呈现短时繁荣。民国36年(1947),县城有各类商店637家,全县有大小市场共30处。嗣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物价波动,民不聊生,市场复趋凋敝。
  1949年8月安仁解放,随即成立国营贸易公司,经营农副土特产品及日用工业品。1950年,全县私营工商户1099户,从业人员2158人。农村市场29处,主要有禾市、洋际、华王、安平、承平、关王7处。1956年完成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国营百货公司、贸易公司、专卖公司、药材购销组和供销社等单位相继建立。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09万元,比1952年增长1.1倍。至1957年,市场零售经营比重为国营商业占42.97%,供销商业占37.99%,私营商业占19.04%01957年,商业网点373个;从业人员799人,平均每千个居民有网点2.1个,从业人员4.6人。
  1958年“大跃进”时期,国营商业网点撤并,农贸市场关闭。
  1960年,商店减少到116个,平均每千居民中只有网点0.6个。加上农业歉收,市场供应紧张,凭证凭票供应商品多达100余种。
  1962年,经过调整,商品货源增加,商业网点恢复,市场渐次活跃。1965年,除粮、油、棉布及部分针棉织品实行凭票(证)供应外,其他商品敞开供应,高价商品减少,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35万元,比1952年增长2.9倍。
  “文化大革命”期间,再次裁减商业机构、人员。商业网点减少到116个,平均每千个居民中只有0.8个。市场商品供应极不正常,出现“买东西难、住店难、饮食难、理发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放宽政策,搞活经济,开放城乡集市贸易。“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少环节”的“三多一少”商品流通体制形成和发展。国营商业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国营小型商业企业实行转体经营、租赁经营。1988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1733万元,比1952年和1965年分别增长48.3倍和11.5倍,比1972年增长3.2倍。全县商业网点发展到3208个,平均每千个居民有网点10.9个。国营商业142家,从业人1169人;集体商业358家,从业人员1050人;个体商贩2637户,从业人员2895人。
  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人民购买力提高,市场日用工业品需求量增大。国营商业系统日用工业品批发销售额逐年增长,1965年为187.98万元,1978年为734.1万元,1982年为1134.41万元,1987年为1651.88万元,1988年达到2416.26万元,为1965年的12.85倍,1978年的3.29倍,比1987年上升45.36%01988年,各种商品社会零售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国营商业零售分别比1952年和1965年增加49.2倍和11.5倍。主要商品中,1988年全县每千户城乡居民购买缝纫机26.5架,手表107.2块,自行车94.5辆,电视机39.5台,电风扇58.8台。
  第二节 主要集市
  县内农副产品及工业品集散,以城关镇、安平两个市场为主。
  城关市场 早期是永乐江水路运输要道,县内物资集散中心。但市面狭小,仅有一条长约1000米的南正街。1966年,大桥建成通车,安仁至郴州、茶陵、衡阳之公路先后连接,成为全县交通枢纽。新建成的五一路,贯穿县城南北,五交化、百货、纺织品、副食品、轻工、供销、药材等国营专业公司大楼以及饮食、服务业等群集于此,与老街的四清路、解放路连接成繁华的商业区。五一路、七一路交叉口新建百货大厦,营业面积2500平方米。1983年,集贸市场扩建。交易场地由原800平方米增至1450平方米。上市人数日以万计,多者达3万余人次,除本县居民外,还有两广、福建、浙江等外地客商。1988年,全城有商业、饮食服务零售网点426个,从业人员1504人,商品零售总额5146万元;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43.9%。
  城关“春分集市”最为繁荣,俗称“赶分社”,历史悠久。据考,该市形成时期在后唐,约公元935年至960年间。其时,永乐江与宜阳河汇口处的永安铺、香草坪,树林密茂,风景优雅,建有庙宇,供人祭祀。民间习俗:“岁以春秋仲月上戊为民祭祀”,择“社日祭神以祈谷”。祭神之际,辅以交易小农具、藤索、锄柄、斗笠之类,后人沿袭日久,渐次发展为农副土特产品交换,遂成集市。宋咸平五年(1002)以后,每年春分集市一次,定名“赶分社”。民国18年(1929)《中国实业志》载:“每年春分,春社节日,四处商贾云集于县城之沙洲上,竞其物以发售。”“春分集市”以中草药集散为一大特色。明嘉靖三十二年(1544),“时疫流行”,当地人民以草药治之,疫除。天启四年(1624)“疫气盛行”,复以草药治之,效益日张,是以中草药为县人所信赖,迄今“赶分社”配制草药之风犹盛。民国时期,每年“春社日”,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河南等省及县内外药商、农户上市草药1000余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这一传统的农贸集市,相沿每年举行一次“赶分社”活动。届时县内外客商和市民、农民,纷纷肩挑或车载货物上市,连续三天,每天数万人,日交易额30万元以上。上市货物有生产资料、日用杂品、中草药等。1958年后,集市规模曾一度缩小,1962年又渐次恢复。“文化大革命”期间,屡禁不止。改革开放以后,更为活跃。1981年后,集市范围扩大,遍及全城各主要街道,商品划行分市,成为每年一次的大型集市贸易活动。
  安平镇 位于县内东南永乐江上游。清未民初,当地农村出产的稻谷、豆子、花生、棉花、土纱、土布、猪仔、杉木等物资均在此集散,通过水运外销。民国37年(1948),永乐江修筑河坝工程,水运受阻。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有工商户27户,从业人员31人。60年代,市场时开时停。1978年开放、搞活后,市场发展迅速。1988年,全镇有商业批发机构19个,从业人员76人。国营、集体零售网点23个,156人;个体商户271户,从业人员312人。每隔三日一if,上市货摊540余副。县内及茶陵、a县、永兴、耒阳等地商民前来交易,上市人数多时逾3万人次。1988年,成交额360余万元,成为县内东南各乡农副产品交易和工业品批发中心,为全区较大的农贸市场之一。
  第三节 产品集散
  晚清民国时期,安仁市场集散的农副产品主要有谷米、黄豆、花生、茶叶、土布、苎麻、桐油、纸张、草席、竹木、竹篮、土靛、生猪等。苎麻曾列入湖南省土特产重要外销产品之一。土布销至永兴、茶陵、来阳、衡阳等地。新中国建立后,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产品集散量增加。
  谷米 安仁素以盛产稻谷著称于湘东南,每年余粮运销永兴、茶陵、酃县、郴州等地。民初,全县有粮食贸易市场11个。民国30年(1941),县城有私营粮行89家,从业人员224人。粮商以木船将稻谷运至长沙、衡阳销售,亦有外地粮商前来采购。抗日时期,县内商贩囤积粮食,长途贩运,获取暴利。内战时期,粮行歇业者多。新中国建立初期,粮食由县贸易公司及供销社购销,但私商粮食行投机囤积。1953年,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从1954年至1988年,全县共外调原粮17.2亿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粮食增产,开放粮食市场。1984年,县粮油议购议销公司开展议价收购。至1988年底,县粮食系统计划外销广州、深圳、新疆及省内各县议价稻谷4.7亿公斤。
  生猪 安仁农民有养猪习惯。据民国24年(1935)《中国实业志》载:“全县养猪户3.2万户,总产6.4万头,每年约有万头生猪由商贩运销广州、韶关等地。”新中国成立初期,生猪由国营、供销、私商三家经营,有屠商48户,从业人员78人。1954年,国家实行生猪派购,生猪购销由国营肉食公司统一管理。1958年“大跃进”时期,推行“养猪集体化”,生猪饲养量减少。1961年,全县生猪出栏仅0.71万头,收购0.14万头。1962年后,大力发展生猪生产。1978年,全县出栏生猪83589头,国家收购60540头。
  1979年,生猪购销政策放宽,1985年取消生猪派购,实行多渠道经营,生产进一步发展,1988年,全县出栏生猪12.2万头,肉食市场活跃。
  鲜鱼 安仁县鱼产甚丰,农民习惯鱼塘养鱼,兼有江河鱼类自然资源,为区内主要养鱼县份之一。民国30年(1941)市场有渔行8处。新中国建立后,大兴水利,修整山塘1.5万口,建设水库98座,为渔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国营肉食水产公司收购鲜鱼始于1957年。1959年收购11.2万公斤。1961年,国家对渔场、水库鲜鱼实行派购和奖售政策。1973年后,产量增加,国家再次加强收购。1978年,郴州外贸公司在朝阳公社组织鲜鱼运销香港。1983年,开展稻田养鱼,1987年,产量达144万公斤,国营公司从1957年至1988年共收购鲜鱼236万斤,调运出县22.3万斤。
  柑桔 安仁柑橘栽培始于南宋。晚清、民国时期,种植柑橘为农家副业。新中国建立后,种植面积逐渐扩大,1953年柑橘产量1250担。1965年以来,从外地引进优良品种。1974年部分乡村建立柑橘场。1987年产量为16300担。1954年至1970年国家共收购84900担。1975年至1979年因产量下降,收购46300担。后因柑橘市场开放,国家收购减少,1982年至1988年仅收购29000担,橘农自由交易57000担。
  松花皮蛋 1973年,县肉食水产公司在朝阳食品站建立皮蛋厂。
  1975年,试制成功松花皮蛋,1976年,大批量生产,当年出口30万枚。1986年,正式建成安仁县松花皮蛋厂。品质优良,其味鲜美,荣获湖南省食品“芙蓉”奖和行优产品称号。畅销广东、广西、天津、石家庄,远销中国香港以及泰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1988年,出口量高达150万枚,约占全省皮蛋出口总量的25%。县内渡口乡、承平乡亦办有皮蛋厂。
  第七章 嘉禾县市场
  嘉禾县位于郴州地区西部,是一个面积小、人口多,农业经济为主的县。有9个乡、8个镇,总面积699.16平方公里。2006年底,人口365973万人。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528人,为全省人口密度较大的县份之一。
  嘉禾山多田少,物产以土货及畜禽为主。土产贸易活跃,集市密布。全县有18个农村集市,平均2万人口拥有一个,每百平方公里有2.6个,为全省集市密度大的县。著名的塘村市场,为湘南最大的农贸市场而闻名全省、全国。
  第一节 市场沿革
  南宋时,江西、宝庆(邵阳)的商贩和手工匠人结伴移居嘉禾,从事商业贩卖和手工业制作。明清时期,湖北、福建、祁阳、衡阳、常宁等地商人相继前来贩运土货,开设店铺,并设有衡阳、福建、江西、祁阳等会馆。钟水河贯穿县境,注入湘江,为嘉禾经商运输唯一通道。康熙四十七年(1709年),临武牛头汾(今汾市)设立盐埠,衡阳盐商有船千帆经过嘉禾境内,盐运繁忙。至民国时期,衡阳船只中辍,嘉禾商船增多。民国20年(1931),境内有木船200余艘,船工六、七百人,往返衡湘,运销土货,输入洋布、绸缎。其时,全县经营酒米、糖果、纸杂小商四、五百家,贩运粤盐者三、四千人。县内座商138户,从业374人。抗日战争期间,改组县商会,建立行业同业公会,推销国货,抵制日货,商业活动频繁,商店和从业人员日益增多。
  据民国36年(1947)统计:全县有商店251户,其中饮食业16户,旅店45户,矿业32户,服饰业12户,医药业24户,烟酒业25户。商会会员由民国22年(1933)的115人增至427人。至当地解放前夕,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国民党货币失信,商人停业歇业,市场凋零。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实行扶植私营商业的政策,在解放前夕停业、歇业的商人纷纷复业。1952年,全县有私营商业、饮食服务业1501户、1719人。1953年后,国家先后对粮食、食用植物油、棉花、棉布和生猪实行统购统销和派购,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1954年,私商零售额占商业零售额比重较1952年下降53.8%;私营商业、饮食服务业从业人员减少456人。1956年5月,国营商业机构下伸,设立县百货、蔬菜、食品、杂货、肉食水产、专卖等四大专业公司。1957年私有化改造结束,全县私营商业组成公私合营企业8个、75人,合作商店55个、539人,合作小组31个、283人,维持个体经营的商业38户、38人,饮食业44户、44人,服务业20户、20人。1957年全县商业零售额473万元,其中,国营商业占41.44%,集体商业占57.08%,个体占1.48%。“大跃进”时期,受“一大二公”思想影响,私营经济殆尽,形成国营商业独家经营的局面。1958年,全县商业零售额663万元,其中,国营占52%、集体占48%01960年后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市场物价猛涨,禽蛋肉及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四至九倍不等,供需矛盾尖锐。1962年,全县出栏生猪9902头,农产品采购总额139万元,分别比1958年下降21.75%、63.47%。1961年开始,贯彻中央调整商业方针,开放农贸市场,允许私商小贩经营完成统购任务后的农副产品和其他计划商品;商业部门采取以工业品奖售、换购农产品,组织高价、计划外商品供应市场,及时回笼货币。至1963年下半年,市价平抑,生产恢复,市场趋于活跃。“文化大革命”十年,集体、个体商业受到严重摧残。撤并机构,下放人员,限制经营规模。1963年全县独立核算集体商业46个,到1970年减至28个,其商品零售额占全县商品零售额比重,由1963年的51.7%降到3.84%。合作商业奄奄一息,个体商业几乎绝迹。
  1978年以来,贯彻开放、搞活方针,实行“三多一少”流通体制,个体商业迅速发展。198!年,全县个体有证商业110户、111人,个体有证服务业48户、49人,个体有证饮食业25户、28人il.1988年,全县共有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2958个,从业4651人,其中,国营网点84个、909人,集体210个、891人,个体2664个、2851人。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11585万元,比1978年增加4倍。其中,商业零售额7090万元,增加2.6倍;饮食业零售额157万元,增加2.7倍。商业、饮食业销售额中,国营占33.02%;集体占40.20%,个体占26.78%。全县每百户居民拥有零售商店3.64个,从业人数占全县总人数1.56%a1988年与1978年主要商品零售量相比,销售粮食13068吨,增长250.35%;食糖666吨,增长72.99%;卷烟3994箱,增加2.2倍;食用植物油297吨,增加6.48倍;缝纫机3241架,增加4.69倍;手表9690只,增加78倍;自行车8045辆,增加12.47倍。1981年电视机进入嘉禾市场、1982年电风扇进入嘉禾市场、1983年收录机、洗衣机进入嘉禾市场、1985年电冰箱等高档商品投入嘉禾市场。1988年,全县销售电视机7383台(其中彩色电视机294台),销售电风扇15533台,收录机4166台,洗衣机2009台;电冰箱225台。市场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第二节 集市贸易
  嘉禾集贸市场,民国20年(1931)有20个。1958年以后,交通发展,公路四通八达,袁家、行廊、高塘三墟,一字排列,相隔五里,称“五里三墟”;塘村、丰和、莲荷、广发四墟形成“一线相连”。墟期由各地乡民约定俗成,但相邻各墟集期互相错开,以致全县日日有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活跃农村市场,拓大原有墟场,新辟泮头、百花、田心等五个集市。1988年全县有10个墟场,集市贸易成交额5719万元,比1980年增加3.2倍。
  1950年至1988年的39年间,嘉禾集市几经起伏。50年代初,市场繁荣。1952年11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发布《关于活跃初级市场六项措施》后,广泛召开土特产交流会,物畅其流。1953年后,主要农副产品实行统购、派购政策;对私改造后,个体商贩减少,集贸交易冷落。1958年人民公社化,限制自留地及家庭副业,关闭集贸市场。“文化大革命”期间,批判“三自一包”和“四大自山”。1969年8月,临、兰、嘉和桂阳、新田、宁远、宜章七县召开市场管理联防会议,各人民公社相继成立“贫下中农管理市场委员会”,市场越管越死。1975年墟期三天改五天,五天改七天,1977年统一为十天一圩,千方百计缩小集市贸易规模。1978年以后,放开、搞活,恢复传统集市贸易,活跃农村经济。1980年至1988年,农村集贸成交额平均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
  塘村圩 为县内最大圩场,地处临、兰、嘉三县交界处,形成于南宋。《嘉禾县志》记载:“初期,环圩村落各自择地为市,皆以二、七日逢场”。上市以牛、猪、农具、木材为大宗。清嘉庆年间(1796-1821年)诸小圩逐步集为一场。塘村地势开阔,“南通两粤,北达长宝衡永”①。清至民国,县内食盐全系人力从广东连州挑运,塘村便成盐道通衢,“担运海盐者,宵旦络绎,率以万计”②。塘村周围农户80%兼营锻造加工、烧制砖瓦、酿酒制面、榨油缝补等业。1950年工商户不到300户,1951年增至580户,其中手工业占68.96%。土改后,部分工商业者转农业。1953年统计:工商户有27个行业,420户730人。1957年工商户14个行业180余户214人。集贸交易额1954年为897万元,1955年降为479万元,1956年又较1955年下降78.5%。1958年塘村墟被关闭,以后受限制。1969年8月,七县“市场管理联防会议”后,公社组织144人的“贫下中农管理市场委员会”,把圩场管理成一塘死水。上市品种、人数减少,成交额急剧下降。1979年,if场复兴。据1987年10月统计,上市品种1560种,上市人数在5万人以上,高峰期达10余万人,墟期日成交额30万元。耕牛、木材市场最负盛名。每墟至中午时分,四方汇聚而来的牛市场,熙熙攘攘,评头论足,交易十分活跃。公路两侧木材市场,条木交叉成行,园木堆成小山。1978年5月27日,新辟的塘村第二农贸市场开业,拓宽了耕牛、木材等专业市场。1984年来,每年上市木材2万多立方米,竹器10余万件;每墟上市耕牛500头以上。广东、广西、湖北、江西、上海等外地商客来此贩运耕牛和竹木器。1986年集贸成交额1500万元,比1979年增加5.76倍,其中耕牛成交1.1万头,占总成交额的37.2%01988年,成交额增加到2817万元,较1987年增长36.55%,占全县农村集贸成交额的49.26%。集市的繁荣,带动周围农村各业,特别是手工业发展,形成了锻造加工、家具制作、成衣加工、烧砖、编织、酿酒、养牛贩牛等七个方面的九个专业村。1988年,全镇有个体工商44个行业,708户,929人,资金总额154万元,营业额突破500万元。1980年前,全镇人均收入不到60元,1986年人均收入458元,增加5.6倍。塘村成为“湘南第一墟”。
  丰和墟 为县城所在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墟场原设县城北郭,名“乐利墟”。嘉庆十三年(1808),谷丰民和,迁墟场于县城南门口,取“丰和”为名,逐渐兴盛。每逢三、六、九日赶tfo集散货物以土产为主。洋布绸缎、日用百货均由水路运自衡阳,食盐肩挑自广东。民国32年(1943)有工商户64户。1950年底有工商户460家,其中商业400家,从业商人850人。50年代后期,圩场趋于冷落,至六七十年代,粮食、茶、鸡蛋、禽等百余种农副产品不准上市。圩场面积由解放初期5503.8平方米减至2469.7平方米。80年代,if场转旺,上市人数在3万人以上,上市农产品1100多种,每圩成交额20余万元。随着国营百货、五金、副食、土产日杂、物资、粮食等营业大楼相继建成,新发展个体成衣、布匹、百货、食杂、修理、水果、蛋品、小五金、眼镜、缝补等业600多户,并新辟集贸场地,市场日趋繁荣。1988年,共有国营、集体工商企业197户,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905户,从业人员占城内总人口数6.59%。
  梓木圩 为县内较小圩场。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开设。地处嘉禾、临武、桂阳三县相邻的一个小山村。60年代被撤销。1970年当地村民强烈要求恢复,7个村村民集资1050元,稻谷1400斤,摊派建筑材料修凉亭二个。1985年,县工商部门进行扩建。现有面积2721.5平方米,农历五、十日逢圩。该地所产蘑芋豆腐,百余年来,久销不衰。县内还有广发、坦坪、石桥、普满、行廊等墟场为当地土特产品交易中心。
  第三节 主要产品
  民国20年(1931)禾县图志》载:畜禽有牛、猪、鸡鸭;土货以苎麻为大宗,油桐、油茶、花生、辣椒产量也颇可观。
  苎麻 全县均产,以石桥最多,质量最好。清至民国年间,广东、武汉商人常来贩运苎麻,“散买成捆,必在石市”①。“嘉禾之麻著名久矣,岁产恒在百余万斤,以一半外售、一半织布,变土产为土货,利当数倍”②。“省内浏(卜日)、醴(陵)夏布很著名,而广东麻商购嘉禾麻织成粤布,粤布更精熟,而化之麻缕”③。可见嘉禾麻之优。民国18年(1929),嘉禾苎麻送往杭州西湖博览会展览。民国32年(1943)至民国35年(1946),全县年均输出苎麻44.16吨。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日本政府代表曾向周恩来总理指名定购嘉禾44麻。1958年,全县种植1.2万亩,总产125万斤,获国务院奖状。1980年后,种烟效益高于种麻,麻地减少。1987年只有麻地6800亩,总产99.8万斤。1952年至1988年,国家收购12668吨,平均每年342.390101988年,全县苎麻产量的80%被个体商贩运广东销售。
  辣椒 已有300多年种植历史。民国时期,主要销往衡阳、道州及邻近各县。民国18年(1929),嘉禾辣椒在杭州西湖博览会展出,名声大振,从此销遍两湖、两广,远销南洋群岛、斯里兰卡、新加坡等地。辣、香、甜是嘉禾辣椒的特色。1943-1946年,全县平均每年输出179.4吨。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种植面积高达9855亩,国家平均每年收购干椒6800多担。1966年至1978年间,由于“左”的思想影响限制种植,种植面积下降,平均每年收购干椒只有1710担。1980年以后,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全县种植面积扩大到4527亩。1980年至1988年,平均每年国家收购6650担。县内各集贸市场夏秋有鲜椒、春冬有干红椒上市。
  茶油 民国20年(1931年)前,桐油、茶油为县内照明用主要燃料。嗣后,随洋油(煤油)输人,茶油不再作燃料,专供食用。70年代初,行廊、龙潭、袁家、泮头、塘村五个乡镇,曾列为湖南省重点茶油基地。嘉禾茶油清、香、纯著称,且久贮不变。1957年至1987年的31年中,全县共调出茶油5384.5吨,年平均调出174吨。油茶是嘉禾重要的经济林,1988年有茶山面积1503万亩,产量382吨。
  烤烟 新中国成立前,县内无烟叶生产,每年输入烟叶,金额达3万余元(旧币)。50年代中期生产晒烟。1964年起种植烤烟。
  1966年国家收购烤烟1545担,1967年下降,1974年回升,1976年大发展。1979年收购16736担。1982年后进入种植高蜂期,当年收购67900担。1985年收购97620拒。1988年全县种植面积57280亩,总产122960担,居全区第二位。按不变价格计算产值870万元,占全县农业总收入11.69%;按现行价计算3075万元,占农业总收入20.98%。普满、行廊、龙潭一带土壤适宜种植。烤烟成为县内重要经济作物。
  煤炭 早在乾隆年间(1736年)即已开采。民国时期,矿工多衡阳人,称“衡阳窿”。煤炭销往邻县及衡阳。民国31年(1942),全县有矿工403人,年产原煤91320吨。民国35年至民国38年(1946-1949年),煤炭业衰落。民国36年(1947)全县原煤产量仅600吨。县内煤炭储量14488万吨,占全省总储量4.7%,占郴州地区总储量19.4%。50年代初,土法开采,1950年采煤101万吨。1956年始有县办煤矿,开始机械化采煤,村办、民办煤窿增加。1987年全县大小煤窿252个,为1977年的17倍。1988年原煤产量82.45万吨,其中4个县办煤矿17.76万吨,占21.54%;乡村办煤矿64.69万吨,占78.46%。1986年至1988年,原煤除运销蓝山、宁远、新田、道县、江华、江永等县,还运销广东、广西。1988年外销量169658吨,比1987年增长5.9%。
  第八章 汝城县市场
  汝城县地处湖南省东南边陲,湘、粤、赣三省交界处。东界江西省祟义县,南邻广东省仁化、乐昌县,西、北与本地区宜章、资兴、桂东县接壤。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区县。全县总面积2444.8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占80%。2006年底:总人口37.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0%。自古以来,三省边境居民相互往来频繁,互通有无,自然发展民间贸易,相沿成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筑了宜汝、汝仁、汝桂、汝赣四条公路,沟通三省通道,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发展,与桂、粤、赣贸易更趋活跃。
  第一节 市场概况
  “汝本山邑,交通阻绝,故无富商巨商出于其间,店铺可三四百家,大抵疋头、杂货、酒米、油盐等行业”。①商业不甚发达。民国5年(1916),境内发现钨砂矿藏,采矿业兴起,加之“东西两河之木,东南二区之纸”行销邻近各省,外地客商前来采购贩卖。其时,诸如“衡帮(衡阳)、宝帮(邵阳),广帮(广东)、西帮(江西)和福建、汉阳、长沙等地客商均来汝城设店经营,并设有会馆。自此,广货、赣货、湘货相继输入,本地商贩亦随之发展。民国18年(1929),全县31个集贸市场,共有私营商业户数554家,从业人员2607人,其中服饰品类44家,食品类190家,日用品类126家,其他商店194家②。抗日战争期间,商业受到影响,经营户数急剧减少,仅日用百货业即由民国18年(1929)的126家减少为56家,减少55%01949年6月25日,汝城解放后,建立了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商业,同时贯彻“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方针、政策,调动私营商业经营积极性,全县商业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1952年,共有集贸市场24个,商业行业18个,私营商业户数为1031户;较民国18年(1929)增加477户。1956年6月,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有95%以上商户走上了合作化道路。1957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673万元,比1952年403万元增长66.99%,其中,国营商业占21.76%,合作商业占75.79%,私营商业占2.27%。市场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1958年“大跃进”,汝城、桂东两县合并为汝桂县,供销商业也并入国营商业,撤并商业网点,抽调商业人员支工支农,关闭集贸市场。1959年至1960年,由于“左”的路线和自然灾害影响,生产下降,市场极不景气。据1960年与1957年比较,国营商业和供销商业网点由161个减为39个,减少44.7%;个体商贩摊点由1265个减为290个,减少77.1%。全部商业人员由2346人减为1184人,减少49.3%,经营品种由1542个减为935个,减少39.4%,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也由818万元减为652万元,下降20.3%01961年初,汝、桂二县重新分设,逼过贯彻调整方针,政策放宽,开放集贸市场,生产逐步发展,经济开始回升。196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375万元。比1960年的652万元增长1.1倍。1966年至1976年“十年动乱”中,集贸市场再次关闭,农村割资本主义尾巴,部分商品实行计划和凭票定量供应,开始出现国营商业独家经营局面,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缓慢。十年中年平均稳定在2000万元左右,即1966年为1514万元,至1975年为2444万元,仅增加930万元,年均增加93万元。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改革流通体制,发展集体、个体商业,开放集市贸易,市场进入新的繁荣活跃时期。据统计:1983年全县商业、饮食服务等网点发展到2276个,从业人员2855人,其中个体商户1390户,从业人员1446人。至1980年,商业、饮食服务网点再发展为3491个,比1983年增加加1221个;从业人员5241人,比1903年增加2386人。其中,个体商户2437个,从业人员2959人,分别增加75.32%和1.05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生产发展,边境贸易活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逐年增长,以1978年3107万元为基数,1985年上升为273.5%01986年为345.3%01988年达到16482万元,比1978年增长4.3倍。
  第二节 省际贸易
  省际贸易是汝城市场的重要部分,对县内经济具有重大影响。晚清、民国时期,交通不便,边境贸易随水路流向而发展。其时,对外通商主要分为三路。一路循九龙江而下,经广东省乐昌、仁化而至韶州(今韶关市)、广州,贸易货物出口以土纸为大宗,次之谷米、钨砂、牲畜、香菇、药材等。输人货物大宗为食盐,其次洋油(煤油)、洋纱、广货,约占全县进货量的6/10。一路经集龙江而达江西赣州、南安等地,出口以杉木、家禽为大宗,输入布JE、瓷器、食糖等,约占全县进货总额1/10。一路沿沤江、浙水而至资兴,达永兴、株州、湘潭、长沙。大宗输出货物有杉木、钨砂,由衡、宝(今邵阳)、湘潭、郴州等地进口布z、绸锻、衣帽、毛巾、书籍、药材和茶油、食品等,约占全县进货的3/100边境贸易的繁荣活跃,带来了全县市场的兴旺。50年代中期,由于商品流通按行政区域划定框框,产品划地为牢,大部份商品由国家收购包销,不许随便出县、出省交易,人为设关堵卡,扼杀了源远流长的边境贸易,影响了县内经济发展。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边境贸易重新恢复发展。特别是省际间公路干线通车后,县内城乡公路网络建成,代替水路而使交通大为方便,为发展边境贸易进一步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十年来,全县国营商业和供销、乡镇等工商企业,先后建立各种形式的流通联合体86个,设置县外购销窗口463个,其中,沿广东、江西的边界窗口就有138个。广东、江西两省对汝城的竹木、矿产品、粮食、生猪、烤烟、茶叶等产品需求量较大,两省的工业品,现代化家用电器产品和机械设备等为汝城所需要。发展省际贸易,加强横向联系,输出输入量日益扩大。据统计:1980年后,汝城销往广东的矿产和农副产品总值年均达4000万元以上,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四成左右。全县每年加工钨精矿7000吨,硅铁5000吨,仲钨酸胺300吨,大部份销往广东。边境贸易由单一的农副产品发展到门类较多的综合性贸易,由国营商业、供销社经营发展为多种经济成份,多条流通渠道。1988年,全县个体商户发展到2950户,3848人,其中40%以上从事省际贸易活动,成为除国营商业和供销商业以外的一支最活跃的流通力量。与此同时,国营、供销和乡镇等工商企业普遍增添设施,改善服务态度,吸引外地客商。1986年至1988年间,国营商业部门投资336.8万元,兴建了百货公司、副食品公司、五金公司等商业大楼,建筑面积18930平方米。县百货公司与9个省、37个县市、257家工厂建立购销往来关系,引进大批日用工业品,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购买需求。
  全县25个集贸市场,是三省省际民间贸易的重要场所。其中土桥、集龙、大坪、文明,城关等5处为主要对外窗口。通过改建扩建交易场地,新增面29633平方米,总投资221万元,改善了贸易条件。1988年,市场交易额上升为2800万元,比1983年的840万元增加2.3倍。市场调剂粮食11701吨,猪肉130916头(折合9632.8吨),鲜蛋115吨,水产品126吨,蔬菜1750万公斤,各类良种300万公斤,以及耕牛和其他生产资料等达300余个品种,给边境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
  土桥市场处于县境中部,汝赣公路横穿而过。是连接湘赣两省边区的通道。市场面积1万余平方米,三省七县(崇义、上犹、仁化、宜章、资兴、桂东、汝城)人民汇集于此,开展边境贸易活动。大宗交易产品有土纸、笋干、香菇、木耳、草席、藤椅、板鸭等,if日平均成交额18万元左右。集龙市场与江西崇义县交界,是通往江西、福建两省的通道,也是全县木材、楠竹的主要集散地。民国初期经此地水路外运木材年平均2.5万立方米,土纸6000余担①。其时,客商云集,商务颇盛,故有“小南京”之称。
  1958年汝赣公路通车后,贸易活动更趋繁荣,江西、福建两省和本省宜章、桂东等地商人均来此经商贩运。著名的土特产除木材、土纸外,还有香菇、木耳、玉兰片等。大坪市场与广东省仁化县交界,汝仁公路经此,三省边境居民前来集中交易,该地还是杂交水稻制种区,每年约有水稻良种225万公斤销往广东、江西、湖北及其他省市,销售额1250万元。此外,文明、城关等处贸易活动也十分频繁。通过这些集市,互通有无,发展了省际、县际民间贸易。
  第三节 主要商品
  汝城县外销商品,历来以竹木、钨砂、土纸为大宗,20世纪80年代又发展了小水果。其集散情况是:
  竹木 汝城县是湖南省重点林区之一,活立木总蓄积量586.9万立方米。其中东西河之木材素享盛誉。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至1987年,共为国家提供商品木材320万立方米,竹材644.2万根。1956年前,汝城不通公路,木材主要靠水路外运。东部林区(旧称“东河木”)的木材由集龙经江西上犹江,运至赣州出鄱阳湖销往南京、上海、南昌等地。中部东蛉、大坪等地林区由三江口集散,经广东仁化县城口岸转运韶关、广州等地销售。西部林区(旧称“西河木”)的木材概由浙江、沤江运至资兴黄草、滁口抵达东江,销往衡阳、长沙、武汉等地。1956年,汝城开始有了公路,改变木材水路运输的流向。由于公路通畅,近年来木材吞吐总量年平均达20余万立方米,为解放初期的10倍。木材产品也不断增多,品种主要有杉圆木、松圆木、松坑木、松板方材、楠竹等。1970年后,又增加胶合板、造船材料。还发展一批竹木加工产品,如高档家具、竹藤制品。竹藤制品价廉物美,受国内外市场欢迎。汝城竹木输出,有力地支援了全国各地建设,也是县级财政收入的主要财源。
  土纸 汝城土纸生产历史悠久。据民国21年(1922)《汝城县志.实业篇》记载:“汝城工人以造纸工为最多,汝城商务输出,其大宗货物为土纸”。又据民国31年《湖南之纸调查》记载:“全县有纸槽140余户,工人500余人,年产量9000担以上”。生产全盛时期(1946年至解放初期),有纸厂400余家,年产达5万多担,除销本省各地外,大部份运往江西、广东乃至海外销售。品种有文化用纸和工商企业包装用纸,质量上乘,居全区第一,全省仅次于浏阳。1960年后,随着机制纸的发展,土纸生产开始下降,但据《湖南省传统纸(土纸)》一书记载:“汝城土纸年产量仍在二万担左右”。1981年热水造纸厂开始生产机制纸。汝城纸业开始进入新的阶段,机制纸年产量达300余吨。
  钨砂 汝城钨砂资源丰富。有矿床(点)41处之多。民国5年(1916),粤人罗德友发现汝城钨砂,一时引来各地商人竞相开采,矿厂多达20余家,但其时战争频繁,销路不畅,时采时停,产量极不稳定。新中国成立后,接管国民党官办汝城钨矿,发展为国营企业,是县内唯一的中央企业,拥有职工2424人,至1985年止,累计固定资产投资7065.4万元,成为全县钨砂的主要开采企业。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开采企业崛起,钨砂外销量大增。1988年,全县有大小钨矿22个,个体开采者3600余人。
  据统计,是年,小型矿和个体开采者销售钨砂达到1662吨。中央企业汝城钨矿销售1500吨。销售总额分别为1586万元和1377万元,是全县国民经济的支柱工业。
  小水果 野生杨梅、猕猴桃分布面广,竹笋、生姜产地集中,产量较大。青梅、杨梅、笋片为大宗出口产品,粤赣商人纷纷购买加工。新中国成立后,又引进梨、桃、柑橘等新品种,大力发展了果园栽培。据1959年统计,全县果树栽培面积有9350亩。嗣后,因各种原因减少至500亩。1970年后逐步恢复,至1973年达1966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大力扶植果园生产,并得到省扶贫办支持,在文明乡建立万亩果园基地,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至1983年,全县果林面积达15783亩,比1969年增长31.56倍。
  为了充分利用小水果资源,1985年,建成县办小水果加工厂,主要生产罐头、蜜饯食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海外。1987年至1988年,共出口竹笋罐头、笋片罐头320吨,销售总额达207.4万元。发展小水果生产和加工,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门路。
  第九章 临武县市场
  临武县位于郴州地区南部边境,居南岭山脉东段南麓,与广东省紧密相连。“山势遥连郴岭秀,乡音半带广韶言”①。全县总面积1375.24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为32.05万人。辖5个镇,17个乡。
  第一节 临武盐埠
  临武县“西岭接九嶷之胜,华阴枕两粤之交”②。自古为往来商旅必经之所。明隆庆年间(1567-1572),粤盐人湘,湘中、湘南各县改食粤盐。是时,辟境内牛头汾为盐埠,以转运粤盐。此处“四州(韶州、连州、桂阳州、郴州)适中之地”③,武水、高安水会合於此人广韶。“通舟达韶郡,近抵邑之南关”④。帆船多至数百艘,盐运繁忙。后“奉例分引分河”⑤,“郴属民用食盐改由商贩往连州星子肩运,然道路险远,所费不贷”⑥。清康熙46年(1707),仍立牛头汾为临桂埠,水东为分埠。至此,原有豫章客商与本地商人,便纷纷于此开店,市面上有花行、麻行、百货行、山货行等,还设盐围子(堆盐处)一所。店铺林立,牛头汾有99间,水东96间。
  牛头汾每隔四天定期赶墟一日。墟日,外地客商与本地居民接踵而至,买卖各种货物。迄至清咸丰(1851-1861)和同治(1862-1874)年间,“商务发达,直可居县城之上”①,一度成为湘南繁华小镇。清雍正九年(1731)于西乡土桥又设人和埠转销粤盐。其时,湘南之土特产和农副产品输出,粤盐人湘多以临桂、人和二埠为转运口岸。迄至民国中期,粤汉铁路通车,衡宜公路建成,粤盐改铁路人湘,湘南各县经郴州转运集散,临武县两个盐埠遂告衰落。抗日战争期间,粤汉铁路中断,粤盐复又由连州星子肩挑入境,沿县内土桥、城关、楚江一路西运至嘉禾、蓝山等县,由同益、汾市、两路口一路往北人桂阳、常宁等县。抗日胜利,铁路恢复通车;该盐埠复又没落。临武盐埠的兴起与衰落,对临武县市场的兴衰均有重要影响。
  第二节 市场演变
  临武乡民自古即有择日逢墟交易物品之习惯,集市贸易自然形成。清同治六年(1867)《临武县志》记载;有墟场16个,每墟各有定期,按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每隔五日赶墟一天,各墟场互相交错。其时,为便于盐运商贩往返,县内伙铺业发达,据统计有132间,多数分布在客商过往频繁的县城、汾市、水东、楚江、土桥、花塘等交通要道集市上。市面小型杂货铺、饮食业店铺也随之兴起。进人民国,商业发展加快。民国18年(1929),茶楼、酒馆、旅店、照相馆等百余家,从业者918人。香花岭有“酒肆歌楼,拥挤于道”之记载。据民国19年(1930)元月统计,县内商户244户,从业人员1325人。至民国23年(1934),有布业、杂货业、药业、酒业、烟业、盐业、米业、油业、铁货业、书店业、鞭炮业等12个行业,241户,从业者1290人。主要分布在县城、水东、汾市、楚江、祖教寺、塘市和香花岭等集镇。抗日战争期间,县城遭日机轰炸,日军过境烧杀抢掠,然终因地处偏僻,外地逃难商人流入增多,境内市场出现战时繁荣。民国35年(1945),全县开业商店255家。次年,境内饥荒,市场萧条,商店减至159家。后因内战,市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至民国37年(1948),商店又减至124家,其中粮食业20家,文化业8家,医药业9家,屠宰业11家,布业6家,百货业12家,烟酒业19家,鞭炮纸扎业26家;另有饮食服务业36户。
  这些商户多为夫妻商店、小本经营。布业以粗土布为主,其货源多数由本地及祁阳布商自祁阳输入;洋布、洋油来源于广东及长沙、衡阳等地,铁器和油漆来自祁阳,药品从湘潭、桂阳贩人。
  1949年12目1日,临武解放。初期,多数商人不了解共产党的政策,全县仅有私营商业195户,市场冷落,物价暴涨,徘徊观望。
  1951年3月,成立国营贸易商店,经营粮食、棉花、百货、布匹、副食及土特产品。随后,粮食公司、食品公司及盐业批发部等国营商业机构相继建立。1952年元月,成立县供销合作社,并逐步建立区乡供销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其时,政府实行调整商业的政策,鼓励私营工商业正当经营,大力开展城乡物资交流,私营商业有所发展。至1953年底,私营商业增加到579户,从业人员638人。恢复集贸市场19个。嗣后,国家开始实行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等商品的统购统销,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3月底,全县私营商业、饮食服务业924户,1023人,通过改造,其中,纳入公私合营309户,342人;组织合作商店(组)175户,200人;代销、经销户229户,229人;直接过渡国营4户,4人;保留个体211户、248人。至此,形成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市场商品批发比重,国营商业由1952年的7.2%,提高到1956年的85.5%。1957年,全县社会商业零售网点601个,平均每千人3.8个;从业人员1183人,占总人口的0.75%。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50万元,比1952年361万元增长1.07倍。1958年开始“大跃进”,1959年至1961年进入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物资紧缺,市场冷落,商业发展缓慢。1961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35万元,比1957年下降2%。经过三年调整,市场情况好转,196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71万元,比1957年增加42.8%,,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商业人员下放,网点减少。1973年底,全县仅有社会商业网点273个,比1957年减少328个,减少54.6%,平均每千人只有1.2个;从业人员873人,减少310人,减少26.2%,仅占总人口的0.4%,给全县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放搞活,国营、集体、个体商业同时发展,市场日趋繁荣。1987年底,全县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3409个。平均每千人拥有12.3个;从业人员4908人,占总人口的1.77%。其中个体商业,1980年仅有146户,159人。到1988年底,增至4147户,6749人,分别增长29倍和42.4倍。1988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840万元,比1978年2549万元增长3.86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吃、穿、用商品由低档向高、中档方向发展,特别是家电商品销量大增,进入普通居民家庭。新旧五大件零售量,1987年与1983年比较:电视机增加7.5倍,电风扇增加9.63倍,自行车增加92.8%,电冰箱增加98倍。1987年与1984年比较:洗衣机增加117倍,收录机增加14.2倍。市容面貌也大为改观。城关为全县商业中心,以国营百货大楼、集体农贸服务中心商场为主体的商业大街形成。新建农贸市场占地20667平方米,交易亭棚格式整齐划一,墟日上市人数达3万~4万人。农村各贸易市场也全部整修扩建,增添服务设施,市场日益活跃。
  第三节 传统产品
  临武物产丰富,农林产品有谷米、生猪、桐油、磨芋、苎麻、生姜、辣椒、花生、药材、土靛。矿产品有锡、铅、锌、煤等。尤以白蜡、龙须草席为著名的传统产品。白蜡、龙须草席运销省内长沙、衡阳及鄂、川、粤等省,并出口国外。土靛主销邵阳、祁阳等地。
  白蜡 境内南强、土桥一带素有种植白蜡树,放养蜡虫的习惯。明嘉靖十年(1531)开始生产,迄今已有450余年。民国四年(1915)参加巴拿马博览会获银牌奖,从而闻名国内外。种植放虫者日渐增多,发展为临武著名特产。民国29年(1940)有蜡户2650户,习业者13250人。人称白蜡为“树上白金”,时一斤白蜡价可抵稻谷2担,总产量达2000余担。集散于县城,其时有白蜡行10余家,蜡行收购后运往广东、武汉、长沙、四川等地销售。新中国成立后,交由外贸部门收购。为临武县主要外贸出口商品。
  但因60年代后蜡价下跌,导致产量减少,迄今仍未恢复历史生产水平。
  龙须草席 自明末年间开始编制,清初得到发展。乾隆、道光年间为鼎盛时期,光绪年间稍衰,民国又复兴,新中国成立后再达高潮,为久负盛名的传统手工艺品。手工精细,平整光滑,质地柔软,折叠自如,是纳凉清暑,垫床、垫枕、垫坐的佳品。清代为朝廷贡品,民国年间曾多次作为湖南特产参加省内外展览。民国24年(1935)以后,成为中国出口产品,远销港澳、日本、东南亚及欧美90多个国家和地区。清代和民国时期,编席者上市自由贸易,商贩成批收购运销外地。新中国成立后,外贸部门委托供销合作社收购,然后出口。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更为迅速,从事编席者众多,收购量大增。1969年收购量多达6.57万床。
  1961年至1979年的19年间,年平均收购量3万床以上,1980年收购2.43方万床。后逐年减少。1986年仅收购0.4万床,生产者又转为自销居多。
  有色金属 锡、铅、锌是临武的主要矿产品。隋唐时期,县内即有采矿业。民国10年(1921),商营公司挂牌采矿者达40余家;至民国27年(1938)年,有色金属采矿公司多至67家。在明万历年间,在境内香花岭一带开采锡,日渐兴盛,当地迄今仍为湖南主要锡矿产地,经久不衰。民国6年(1917)产锡31吨。民国27年(1938)产锡180吨,民国37年产锡1759吨,其时,发展为临武主要输出产品之一。在清代、民国时,民间和官办纷纷开采铅、锌。民国3年(1914)开设裕湘公司集中经营。新中国成立后,特别近年来生产迅速发展。1979年产铅720吨,锌970吨;1987年产铅1151吨,锌1774吨。产品或加工或外销,十分畅销。钨砂随锡、铅、锌矿开采而起。民国19年(1930),官、私合作办矿,每月产钨10.8吨。民国24年(1935),开设恒安、宜成两个公司,年产227吨。此后,钨矿开采连年不断。1958年开设国营东山钨矿,1965年,社、队矿业兴起,先后有茶山吊脚下、蜈蚣岭开办钨矿,次年又有9A子岭、黄沙坪开采白钨。当年全县总产91吨。后产量增加,1979年为286吨,1985年为325吨,1987年为541吨。产品国内外畅销,运销东南亚及欧美等地,为外贸出口免检产品。
  (养鸭为临武传统家庭养殖业。改革开放后,发展速度加快,建立舜华鸭业养殖、加工一条龙生产线,成为郴州主要特色产品,畅销国内外。本志《改革发展时期商业》篇页记述。)
  第十章 桂东县市场
  桂东县位于郴州地区东南部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东界江西上犹,南邻祟义、汝城,西靠资兴、9县,北连遂川。面积1452平方公里,2006年,全县人口17.33万人,是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为全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山区,也是全国93个贫困县之一,属“老、山、边、穷”县。
  第一节 市场历史
  “桂东山高,水驶舟车不通,逐末者少,间有贩卖京广货者,悉皆闽、粤及江右人,然亦只肩挑脚运,非有巨商大贾如他处之云腾雾海也”①。“各乡圩集以三八、二七等日交易,而退皆布、米、菽、粟之类,无有奇异之物”②。清嘉庆年间(1796-1820),沙田if场开始形成,沤城(现城关)、寨前、大塘、四都、桥头等圩场古已有之。“本县城乡圩场商店均系小本经营。农村生活简朴,用品多以有易无,既无行业之组织,亦无堆栈之设置”③。商店进货概由专人赴湘粤赣各埠采办,用人力运集各乡圩赶圩交易。所集物品除了当地产的粮食、茶油、桐油、家禽、毛边纸、皮纸等以外,其余均由外埠采购而来,如广东、浙江的盐,江西的中棉、青大布,茶陵的粗毛兰、青方布,衡阳的衡白布等。旧圩场皆以街为市。沤城镇是全县商业中心。
  民国元年(1912),第一任县长谭嗣穆任期内,在县城设有盐行、油行、牛骨行、米行、柴茅行、猪崽行、蔬菜行,使分散的贸易活动发展为行业市场。④嗣后,各圩镇陆续出现坐商经营,分别经营雕饰品、百货、粮食、五金、文化、医药、酒类,屠宰、饮食、旅馆等业。
  民国23年(1934)7月,全县有服饰品业商店23家,食品类商店132家,日用品类商店1家,其他181家,合计337家。①民国32年(1943),县城有布匹业15家,杂货业36家,中药业6家②。其时,著名的商店有布匹业的大盛昌、同兴号、永盛昌,百货业的复兴和,国药业的保和堂、祥和元等。
  民国元年(1912)元月,桂东县商会成立,民国17年(1928)元月改组,并于民国36年(1947)呈准备案。寨前、大塘、沙田、四都、桥头等商会于民国29年(1940)先后成立,民国36年呈准登记。以后各圩镇行业商户又继续组织各业同业公会,沤城镇有丝绸呢绒布、屠宰、油盐、百货、国药、旅馆、酒业、豆腐等业同业公会。商会和同业公会规定行规及行业价格,禁止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和走私贩运,稳定市场物价,活跃商品流通。但由于战争连绵,商业经营倍受影响。民国37年(1948)遇水、虫灾害,农业歉收,素称繁盛的米行也被迫停市,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许多商户纷纷歇业,市场极为萧条。
  第二节 市场发展
  1949年桂东和平解放。初期,市场冷淡,许多商店无货可售,物价暴涨。1949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仅75万元。为迅速安定人民生活,恢复正常经济秩序,1951年8月,建立第一个国营商业机构——桂东县贸易商店。1952年2月成立供销合作总社。同年,全县6个行政区成立区供销社,并将国营贸易商店并人县供销社。1955年,国营商业机构开始下伸至县,先成立食品公司,次年成立百货、蔬菜,杂货、专卖等公司。1956年桂东县商业局成立。至此,国营商业初具规模。在发展国营和供销商业的同时,1954年8月,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城关私营布匹、百货、屠宰业共147户,其中座商49户,摊贩91户,共有从业人员162人,都是零售商,无批发商。改造结果,转业者89户,停业者10户,其余48户中,批准布业经销户26户,百货经销户19户,屠宰业3户。沤城镇9户布匹经销店,改造后增加资金,扩大营业,当年销售额比1953年上升48.7%。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发展山区经济,疏通商品流通渠道,县人民政府积极建设公路网络,改善山区交通条件。1958年以后,陆续建成四条干线,可通汝城、宜章、资兴、郴州、NW县以及江西的上犹、祟义、遂川,广东的韶关、乐昌等地,境内里程117公里,简易公路41条,共361公里,县内各乡镇全部通车,为搞好商品运输,活跃城乡市场,创造了条件。1959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515万元,较1949年75万元,增加6.08倍,国营商业占71.4%。
  1960年,国民经济进入暂时困难时期,市场商品短缺,凭票供应品种增多。加之商业、饮食服务业机构撤并,人员锐减,由1957年的1197人到1961年减少为520人,减少57%,群众购买不便,排队购物。市场主要商品销售量大幅度下降。1961年与1957年市场主要商品销售量相比较,食用油下降61.8%,猪肉下降91%,食糖下降11.5%0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到1965年市场虽有复苏,但在随后的“文化大革命”中,复又出现精简商业机构,减少网点和人员,同时全部关闭集市贸易。到1975年,全县商业从业人员689人,每千人口平均仅有商业人员4人。
  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政策,进行商品流通体制改革,扶持和发展集体、个体商业,大力恢复和发展省际间传统贸易,市场趋向繁荣。到1988年,全县共有商业网点1547个,从业人员2727人,年均每千人网点10.1个,从业人员17.7人。其中,全民所有制商业网点91个,从业人员513人;集体所有制商业网点453个,从业人员808人;个体有证商贩1003个,从业人员1389人。1987年以来,国营商业改善设施,市场竞争能力大为提高。百货公司、副食公司、罗霄酒家等新型商店落成,市场面貌焕然一新。集贸市场形成以10个圩场为主体的边界贸易网络。
  1988年,全县有2064个农民组成的农林土特产品购销贩运队伍,长年累月活跃在边界山村。形成以国营商业为龙头,集体商业、个体商业并存的商业格局。是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709万元,比1978年年增长3.17倍,比1952年则增长68倍。集市贸易成交额和个体工商户营业额分别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2.1%和34.9%。市场繁荣活跃。
  第三节 主要产品
  桂东县出产生猪、家禽、茶油、桐油、茶叶、中药材、楠竹、木材等农副土特产品,传统特产有相思鸟、沉香鱼、香菇、薏米、方竹等。这些传统特产,历来通过省际边界地区的农村集贸市场,由商贩长途挑运至广东的乐昌和江西的赣州、遂川、上犹,以及本省汝城、酃县、资兴、茶陵等地销售,以换回本地所需的食盐、食糖、煤油、火柴、布匹、毛巾、袜子等民用食品和日用工业品。生猪是桂东县农村的主要副业和最大宗的输出商品。早在清末、民国,就有商贩专事收购生猪,长途贩运至广东乐昌、韶关、广州等地。因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多以人力抬猪或赶猪走路,数量有限。其时有“抬猪下广东”的传统说法。民国35年(1946),全县产猪21200头,民国36年生猪输出量为11200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营商业成立食品公司,负责生猪的收购和外调工作,并实行派购政策。全县生猪购销量逐年上升。
  1958年收购8606头,1969年突破万头,1979年收购20262头,创历史最高记录。1985年取消派购,放开经营,调动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大塘乡1988年投入资金16万元,帮助农民发展养猪业,当年全乡饲养量达19590头,户平6头,比1985年增长1.38倍;出栏1.1万头,户均3.4头。运往广东9600头,养猪收入37.18万元,占全乡农业总产值的79.8%,因养猪使千户农民脱贫。全县1988年生猪饲养量达到17.3万头,人均1.09头,户平4.47头,喊了几十年的“一入一猪”、“一户一猪”的目标得以实现。
  苡米是桂东传统名产,富含蛋白、脂肪、糖分、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为常用中药。民国34年(1946)输出江西赣州、广东乐昌等地800担,获利24万元(法币)。新中国成立后仍为重要输出产品,1957年303担,1977年368担,1978年452担,1988年1000担以上,是种植业仅次于粮食的一个重要品种。
  相思鸟又名红嘴鸟,是爱情的象征。南洋风俗,青年男女相爱,要赠送一对相思鸟。相思鸟是中国传统的外贸出口商品。桂东山林繁殖相思鸟甚多,收购出口有几百年历史,经香港远销南洋各地。1956年出口2万只,创历史最高纪录。
  方竹主干呈正方形,内圆外方,高约2至3米,质地坚硬,修饰为杖,杖头镶银,杖末镶铜,中镂山、水,人、物、花草及诗文,颇为精致。20世纪初,县城设置“银店”,附设“永晶铺”(后改为方竹园),专门从事手杖艺术加工,每年约有2000根供应市场,迄今仍为社会名流视为稀珍之物,每购以赠知已。
  玉兰片是竹笋加工而成,色黄肉嫩,为酒席桌上一道佳肴。桂东县竹林密布,竹笋产量大,生产玉兰片历史悠久。民国30年(1941),全县产量200担,1977年产102担,1978年257担,畅销成都、兰州、江、浙等八省市。
  桂东茶叶也颇有名。桥头乡玲龙茶种植3300亩,多次评为全省名茶。1985年获部优、省优产品称号。此外,中药材、茶油、桐油、木材、土纸等也是桂东的重要传统输出产品。
  改革开放中,进一步恢复与发展传统名特产品生产,扩大外销,为改变“老、山、边、穷”的落后面貌,繁荣活跃桂东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附注

①《史记、平准书·正义》。 ②司马光的《稽古录》、《路史》和《史纪·货殖列传》都有类似的记载。 ③《中国实业志·湖南省商业经济篇)各县市镇分布情况。 ④嘉庆《郴州总志》卷21,《清明简史》第一卷413页。 ①嘉庆《郴州总志》卷21,载《清明简史》第一卷413页。 ②《郴州直隶州乡土志》商务篇,光绪三十三年出版。 ③参见《湖南各县主要商业统计表》。 ④参见《湖南各县调查笔记》第121页,作者曾继梧,民国20年7月出版。 ⑤参见《湖南省各县经济概况》第5篇《郴县经济概况》第45页,民国31年10月出版。 ⑥参见《湖南省各县经济概况》第5篇《郴县经济概况》第45页,民国31年10月出版。 ⑦参见《湖南抗战损失统计表》。 ①参见民国18年湖南各县主要商业统计表。 ②参见(中国实业志·湖南省》。 ③《湖南省抗战损失统计表》,藏于湖南省图书馆。 ①《方志编纂手册》323页 1986年版 ②清同治《桂阳直隶州志》,王阆运(1872-1916)编纂,同治4年编,7年刻版。 ③清同治《桂阳直隶州志》,王阆运(1872-1916)编纂,同治4年编,7年刻版。 ①《湖南航运史稿》 ②清同治4年《桂阳直隶州志》 ③民国17年(1928)《经济月刊》湖南省银行编 ④《城关商业概况》 ①参见《大公报》1932年11月。 ②参见民国24年(1935)《中国实业志》。 ③参见民国31年(1942)湖南《经济月刊》。 ④参见民国37年(1948)湖南省建设厅“各项物产调查”。 ⑤参见参见民国37年(1948)《经济月刊》三期。 ⑥参见民国37年(1948)《经济月刊》二期。 ①参见民国36年(1947)《经济月刊》一期 ②参见民国48年(1949)《湖南省银行经济研究室调查资料》 ③参见民国24年(1935)《中国实业志》 ①参见《方志编纂手册》238页 ②参见《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志》二篇二页 ③参见《民国宜章志》——转运商 ①参见嘉庆《宜章县志盐法志》1-27-2卷106页记载:销粤盐2万另2百引,每引83包,每包154斤,折算为1298.9万公斤。该书藏湖南省档案馆 ②1887-1897年《湘学报类编》商学第十二问。 ③参见《民国宜章县志》 ④参见《湖南省社会调查》。民国35年12月出版 ⑤参见《湖南省各县抗战损失统计》 ①参见《宜章县乡镇商业调查》,县档案局1-36卷188页。 ①参见湖南经济季刊第三期56-2-28卷第154-155页。 ②参见乾隆(宜章县志)第四卷矿厂。 ③参见《中国实业志》湖南省第19章:畜产。 ④参见民国《宜章县志》。 ①《湖南省经济季刊》第三期56-2页及杨梅山等煤矿资料。 ①参见《中国实业志·湖南省》记载:永兴商会宣统二年(1910)成立,民国6年(1917)改组,会员150余人。 ①两粤:指广东、广西。长宝衡永:指长沙、邵阳、衡阳、永州。同治二年编《嘉禾县志》山川。 ②同治二年(1863)编(嘉禾县志》盐政卷之九。 ①民国20年编《嘉禾县图志》食货篇。 ②民国20年编《嘉禾县图志》食货篇。 ③民国20年编《熹禾县图志》食货篇。 ①民国业篇民国21年《1932》《汝城县志·实业篇》 ②民国20年(1931)3月出版的《民国十八年全省工商统计概要》 ①参见《汝城县志》1987年出版的《市场概况》 ①清《临武县志》(同治版)卷之五·形势志 ②清《临武县志》(同治版)卷之五·形势志 ③清同治六年《湖南通志》五十五卷,食货1423页 ④清同治六年《湖南通志》五十五卷,食货1423页 ⑤《临武县志》(同治版)卷之十八 ⑥清同治六年《湖南通志》五十五卷,食货1423页 ①《湖南省各县调查笔记》26-1,19页,民国20年7月。 ①同治五年编《桂东县志.风俗篇》。 ②同治五年编《桂东县志.风俗篇》。 ③民国30年7月编《桂东生计志》。 ④参见口碑资料 ①参见民国22年12月编《湖南全省社会调查》中各县主要商业统计。 ②参见民国32年2月出版《湖南省商业调查表》。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9年4月

本书记述了郴州市从1840年至2006年近两百年来的商业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前进的规律、宝贵的经验,包含了清代以来我市各个阶段的商业发展变化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