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技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第五工程处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211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科技管理
分类号: F532.6
页数: 3
页码: 191-193
摘要: 郴州市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第五工程处科学技术科技管理概括了科技规划、工法管理;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进、科技成果等介绍。
关键词: 郴州市 科学技术 科技管理

内容

第四篇 科学技术
  建处初期,五处技术装备落后,科技基础薄弱,生产手段简单,铁路施工以人工操作为主,全处未设专门的科技管理机构。五处的科技工作经历了技术革新、开展提合理化建议到设置专门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攻关,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的过程。在探索技术发展的历程中,广大施工技术人员注重积累和总结经验,攻克了许多施工技术难题。如:衡广复线南岭隧道严重溶蚀地段突泥突水的技术对策、衡广复线既有线旁石方控制爆破,成渝公路中梁山隧道高浓度瓦斯隧道的施工,南昆铁路气压水幕降尘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大东一级公路特殊路基综合处理,并在局、五处技术经验交流大会上发表了多篇科技论文。
  第一章 科技管理
  1996年以前,科技管理工作由施工技术科兼管。1996年2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和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应用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作用亦日趋突出。五处以前的科技管理工作体制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中的作用,五处成立了总工程师办公室,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重点工程的技术攻关,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组织“工法”开发及应用。
  1998年12月,五处机构改革,撤消了总工程师办公室。全处的科技开发、应用及管理工作由施工技术科负责。
  第一节 科技规划
  1988年以前,五处没有自主制定及实施全面的科技规划,仅根据局下达的科技发展计划,组织有关单位实施。这些科技发展计划包括:1979-1984年,《推广光面爆破新技术,提高隧道施工水平》;1985年,《在既有线旁石方控制爆破》,《南岭隧道边墙拱部双层模注》,《南岭隧道治水堵漏》,《南岭隧道防水混凝土掺粉煤灰试验》;1987年,《南岭隧道岩溶地段注浆和管棚法施工技术》,《已成隧道防水堵漏》,《喷射混凝土新工艺》。
  1988年以后,局科技发展计划工作进一步加强。局先后颁发了《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管理办法》、《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科技发展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科技发展和管理文件。五处的科技开发工作也有所加强,但仍没有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近期计划和长远规划,始终停留在对局下达计划的落实和实施上。1988年以后实施的科技开发计划项目有:
  1,“引洱入宾”工程:《小断面独头巷道通风除尘方案的研究》。
  2、成渝高等级公路:《瓦斯隧道的施工工艺》,《推广与完善隧道新奥法施工》,《推广瓦斯隧道施工技术》。
  3、南昆铁路:《隧道控制超挖技术的推广应用》,《喷射混凝土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气压水幕降尘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中等长度单线隧道有轨运输快速施工机械设备配套与技术的研究》,《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施工技术》。
  4、朔黄铁路:《隧道衬砌防治渗漏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5、渝长公路铁山坪隧道:《锚喷支护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6、内昆铁路:《新寨隧道溶岩地段地质超前预报》。
  1998年3月4日,局下发了《铁道部第五工程局1998-2000年科技发展纲要》,对科技发展的目标、任务作了明确规定。五处根据局科技发展纲要,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以解决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和提高全处的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为宗旨,重点安排了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的新技术开发和推广一些先进、成熟、适用以及经济的新技术新工艺,确定了1998-2000年五处科技发展项目及科研经费:(1)《隧道衬砌防治渗漏水施工技术的应用》,科研经费2.0万元。(2)《喷锚支护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科研经费3.0万元。(3)《隧道控制超欠挖技术》,科研经费1.5万元。(4)《新寨隧道溶岩地段地质超前预报》,科研经费2.6万元。
  第二节 工法管理
  工法管理是把先进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管理结合起来,以工程为对象,以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在工程实践中形成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方法。工法管理的运用能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
  1992年,局颁发《工法管理办法》,五处根据局下达的工法编写计划,开始组织进行工法的开发和编写工作。历年来,五处工法管理的重点放在工法运用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节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进
  五处在施工中,鼓励广大职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针对施工生产中的技术难点和质量通病,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小革新、小发明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在技术干部中大力提倡技术革新。采纳后取得效果的,根据《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进行奖励。
  职工技术革新,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在七十年代建处初期,开展较少,进入八十年代,才逐渐在全处推开,如:电站职工苏鸣在1980年改进了5台原东德进口发电机组散热器,将风动油冷变为铁皮外壳循环水冷却,体积大大缩小,每机节约动力17马力,每年节电3.9万度。李尚彬在1983年研制成功了一台小巧轻便的立体电动抽水机,扬程达12m,很好地解决了隧道内的排水问题。
  1998年4月,五处转发局《关于五月份开展合理化建议月活动的通知》5月,在全处开展了这项活动。共收到合理化建议875条,创造经济价值22万多元,其中材料节约、持久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的通知》,广大职工纷纷响应,共提出各类合理化建议88条,创造经济价值40.4万元,其中5条建议被局评为“合理化建议”优秀奖。5人受到局、五处的表彰和奖励。
  第四节 科技成果
  五处八十年代在衡广复线的施工中,特别是在南岭隧道的施工中,采用了多项先进施工技术,这对五处施工技术的进步和提高,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隧道新奥法施工的推广应用,隧道浅埋段大断面开挖和喷锚支护试验,当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而后,五处在南岭隧道斜井段光面爆破试验成功,对难度极大的岩溶地段的成功整治,这些成果对后来五处的隧道施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五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了用科技促生产的工作重点:面向现场,解决工艺细节;广泛了解,优化设备配备;积极推先,可行实用第一;规范施工,文明安全优质;提高素质,适应市场需求。
  1990年,五处中标成渝高等级公路P标段,其主要工程为中梁山隧道,此隧道地质非常复杂。在开工前,五处中梁山指挥部成立了各类技术攻关活动小组,对光面爆破、喷锚工艺、防尘措施、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脱模剂、隧道监控量测、注浆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科研攻关,成效显著,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赞扬,有数篇论文发表在《公路》杂志上。科技攻关成果“中梁山隧道技术”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五处在施工中,与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实施了“喷射混凝土外加剂”、“特种水泥砂浆锚杆拉拔”、“隧道摄相定位分析”、“隧道地质雷达的探测”、“运营通风效果的测试”等科研活动,其中成功运用了地质雷达对隧道地质进行探测,节约了大量时间与材料。
  九十年代初,五处在“引洱入宾”输水工程的老青山隧洞成功治住了全国罕见的大涌水,其项目成果获得了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九十年代中期,五处在南昆铁路营盘山隧道成功完成了铁道部科研项目“中长隧道有轨运输设备配套”,其成果之一多功能开挖台车已经被广泛推广应用,内昆线中长隧道90%的施工点都采用了这一成果。宝成复线的老窑沟石方控制爆破工程,是在电气化既有线旁施工,难度极大,较衡广复线上的控制爆破在技术难度上又上了一个台阶。九十年代后期,五处在内昆铁路新寨隧道、黄土坡三号隧道施工中对机械设备进行系统配套,采用整体式大模板衬砌台车进行混凝土灌注作业,对混凝土配料采用电脑计量,混凝土泵送车运混凝土,实行优质高效生产,为以后长大隧道机械设备合理配套使用提供了模式。
  1999年9月12日至14日,五处在云南省昭通市内昆指挥部召开了“铁五局五处技术经验交流暨优秀知识分子表彰大会”。五处各项目部负责人及各单位技术负责人、技术骨干参加了此次会议。大会发表论文22篇,其中获一等奖3篇,二等奖8篇,三等奖11篇。五处授予了9个单位“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对78名“优秀知识分子”、11名“优秀知识分子标兵”进行了表彰。

知识出处

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第五工程处志

《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第五工程处志》

本志反映了中铁五局集团五公司发展、壮大的过程。记述时限,上限自1974年3月起,下限断至1999年。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第五工程处(以下简称五处)是一个大型机械化施工的综合工程处,拥有国家建设部建筑业司颁发的铁路综合施工壹级、公路工程施工贰级证书,主要从事铁路、公路、市政、水利、机场、工业及民用建筑等工程施工,处机关座落在湖南省郴州市七里大道66号。26年来,五处先后在国内10个省(直辖市)承建了大量铁路和土木建筑工程,业绩辉煌,具有丰富的隧道、桥梁施工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