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科学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第五工程处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2109
颗粒名称: 第四篇 科学技术
分类号: F532.6
页数: 12
页码: 191-202
摘要: 郴州市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第五工程处科学技术概括了科技管理、科技应用、基础技术管理等情况介绍。
关键词: 郴州市 铁道部 科学技术

内容

建处初期,五处技术装备落后,科技基础薄弱,生产手段简单,铁路施工以人工操作为主,全处未设专门的科技管理机构。五处的科技工作经历了技术革新、开展提合理化建议到设置专门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攻关,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的过程。在探索技术发展的历程中,广大施工技术人员注重积累和总结经验,攻克了许多施工技术难题。如:衡广复线南岭隧道严重溶蚀地段突泥突水的技术对策、衡广复线既有线旁石方控制爆破,成渝公路中梁山隧道高浓度瓦斯隧道的施工,南昆铁路气压水幕降尘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大东一级公路特殊路基综合处理,并在局、五处技术经验交流大会上发表了多篇科技论文。
  第一章 科技管理
  1996年以前,科技管理工作由施工技术科兼管。1996年2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和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应用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作用亦日趋突出。五处以前的科技管理工作体制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中的作用,五处成立了总工程师办公室,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重点工程的技术攻关,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组织“工法”开发及应用。
  1998年12月,五处机构改革,撤消了总工程师办公室。全处的科技开发、应用及管理工作由施工技术科负责。
  第一节 科技规划
  1988年以前,五处没有自主制定及实施全面的科技规划,仅根据局下达的科技发展计划,组织有关单位实施。这些科技发展计划包括:1979-1984年,《推广光面爆破新技术,提高隧道施工水平》;1985年,《在既有线旁石方控制爆破》,《南岭隧道边墙拱部双层模注》,《南岭隧道治水堵漏》,《南岭隧道防水混凝土掺粉煤灰试验》;1987年,《南岭隧道岩溶地段注浆和管棚法施工技术》,《已成隧道防水堵漏》,《喷射混凝土新工艺》。
  1988年以后,局科技发展计划工作进一步加强。局先后颁发了《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管理办法》、《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科技发展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科技发展和管理文件。五处的科技开发工作也有所加强,但仍没有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近期计划和长远规划,始终停留在对局下达计划的落实和实施上。1988年以后实施的科技开发计划项目有:
  1,“引洱入宾”工程:《小断面独头巷道通风除尘方案的研究》。
  2、成渝高等级公路:《瓦斯隧道的施工工艺》,《推广与完善隧道新奥法施工》,《推广瓦斯隧道施工技术》。
  3、南昆铁路:《隧道控制超挖技术的推广应用》,《喷射混凝土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气压水幕降尘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中等长度单线隧道有轨运输快速施工机械设备配套与技术的研究》,《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施工技术》。
  4、朔黄铁路:《隧道衬砌防治渗漏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5、渝长公路铁山坪隧道:《锚喷支护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6、内昆铁路:《新寨隧道溶岩地段地质超前预报》。
  1998年3月4日,局下发了《铁道部第五工程局1998-2000年科技发展纲要》,对科技发展的目标、任务作了明确规定。五处根据局科技发展纲要,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以解决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和提高全处的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为宗旨,重点安排了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的新技术开发和推广一些先进、成熟、适用以及经济的新技术新工艺,确定了1998-2000年五处科技发展项目及科研经费:(1)《隧道衬砌防治渗漏水施工技术的应用》,科研经费2.0万元。(2)《喷锚支护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科研经费3.0万元。(3)《隧道控制超欠挖技术》,科研经费1.5万元。(4)《新寨隧道溶岩地段地质超前预报》,科研经费2.6万元。
  第二节 工法管理
  工法管理是把先进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管理结合起来,以工程为对象,以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在工程实践中形成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方法。工法管理的运用能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
  1992年,局颁发《工法管理办法》,五处根据局下达的工法编写计划,开始组织进行工法的开发和编写工作。历年来,五处工法管理的重点放在工法运用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节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进
  五处在施工中,鼓励广大职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针对施工生产中的技术难点和质量通病,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小革新、小发明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在技术干部中大力提倡技术革新。采纳后取得效果的,根据《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进行奖励。
  职工技术革新,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在七十年代建处初期,开展较少,进入八十年代,才逐渐在全处推开,如:电站职工苏鸣在1980年改进了5台原东德进口发电机组散热器,将风动油冷变为铁皮外壳循环水冷却,体积大大缩小,每机节约动力17马力,每年节电3.9万度。李尚彬在1983年研制成功了一台小巧轻便的立体电动抽水机,扬程达12m,很好地解决了隧道内的排水问题。
  1998年4月,五处转发局《关于五月份开展合理化建议月活动的通知》5月,在全处开展了这项活动。共收到合理化建议875条,创造经济价值22万多元,其中材料节约、持久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的通知》,广大职工纷纷响应,共提出各类合理化建议88条,创造经济价值40.4万元,其中5条建议被局评为“合理化建议”优秀奖。5人受到局、五处的表彰和奖励。
  第四节 科技成果
  五处八十年代在衡广复线的施工中,特别是在南岭隧道的施工中,采用了多项先进施工技术,这对五处施工技术的进步和提高,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隧道新奥法施工的推广应用,隧道浅埋段大断面开挖和喷锚支护试验,当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而后,五处在南岭隧道斜井段光面爆破试验成功,对难度极大的岩溶地段的成功整治,这些成果对后来五处的隧道施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五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了用科技促生产的工作重点:面向现场,解决工艺细节;广泛了解,优化设备配备;积极推先,可行实用第一;规范施工,文明安全优质;提高素质,适应市场需求。
  1990年,五处中标成渝高等级公路P标段,其主要工程为中梁山隧道,此隧道地质非常复杂。在开工前,五处中梁山指挥部成立了各类技术攻关活动小组,对光面爆破、喷锚工艺、防尘措施、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脱模剂、隧道监控量测、注浆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科研攻关,成效显著,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赞扬,有数篇论文发表在《公路》杂志上。科技攻关成果“中梁山隧道技术”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五处在施工中,与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实施了“喷射混凝土外加剂”、“特种水泥砂浆锚杆拉拔”、“隧道摄相定位分析”、“隧道地质雷达的探测”、“运营通风效果的测试”等科研活动,其中成功运用了地质雷达对隧道地质进行探测,节约了大量时间与材料。
  九十年代初,五处在“引洱入宾”输水工程的老青山隧洞成功治住了全国罕见的大涌水,其项目成果获得了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九十年代中期,五处在南昆铁路营盘山隧道成功完成了铁道部科研项目“中长隧道有轨运输设备配套”,其成果之一多功能开挖台车已经被广泛推广应用,内昆线中长隧道90%的施工点都采用了这一成果。宝成复线的老窑沟石方控制爆破工程,是在电气化既有线旁施工,难度极大,较衡广复线上的控制爆破在技术难度上又上了一个台阶。九十年代后期,五处在内昆铁路新寨隧道、黄土坡三号隧道施工中对机械设备进行系统配套,采用整体式大模板衬砌台车进行混凝土灌注作业,对混凝土配料采用电脑计量,混凝土泵送车运混凝土,实行优质高效生产,为以后长大隧道机械设备合理配套使用提供了模式。
  1999年9月12日至14日,五处在云南省昭通市内昆指挥部召开了“铁五局五处技术经验交流暨优秀知识分子表彰大会”。五处各项目部负责人及各单位技术负责人、技术骨干参加了此次会议。大会发表论文22篇,其中获一等奖3篇,二等奖8篇,三等奖11篇。五处授予了9个单位“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对78名“优秀知识分子”、11名“优秀知识分子标兵”进行了表彰。
  第二章 科技应用
  第一节 隧道工程
  1975年5月至1978年II月,七处承建了滨绥线杜草隧道,这是七处成立以来修建的第一个工程。在施工中,职工们进行了沙石联动线、混凝土衬砌台车、光面爆破试验、混凝土试验配合比比选等技术革新。受技术与设备条件的制约,隧道施工采用矿山法,运输为电瓶车配斗车,直到1976年7月才配了4台梭式矿车。
  1979-1988年,五处在衡广复线施工。五处在南岭隧道进口端施工中,采用了较多新的科技成果指导生产,为隧道的安全、优质、快速施工提供了保障。隧道主要采用矿山法施工,但科研段123.7m采用新奥法施工,这是双线隧道软弱围岩、浅埋地段首次运用新奥法,该段采用正台阶法光爆开挖。开挖严格按照光面爆破设计实施,爆破材料首次使用非电毫秒雷管和传爆管;支护采用喷锚方法;运输使用导坑单道、扩大双道运输,运输机械主要是电瓶车、梭式矿车,斜井段由绞车提升运输;混凝土采用洞内活动拌合机拌制,混凝土衬砌使用简易衬砌台车,机械捣固。另外,南岭隧道成功治水方法的应用对隧道的顺利施工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隧道生潮垅岩溶采用高压劈裂注浆与长管棚支护两种施工方案结合应用,使隧道施工顺利地渡过了该困难地段。五处在施工中始终坚持超前钻孔预探预报地质、光面爆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90年,五处开始施工成渝高等级公路P标段中梁山隧道。该隧道高技术含量设备、工艺的运用,体现了五处施工技术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首先,配备了最先进的施工机械,如古河液压钻孔台车,卡特966D装载机、大型自卸车、锚杆台车、混凝土喷射三联机、模板台车及混凝土拌合楼、混凝土输送车、混凝土泵等施工机械。其次,采用新奥法全断面(除出口洞口地质不良地段和右线瓦斯段534m采用小导坑)施工、全机械化作业: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喷锚网为主要支护手段;二次模筑衬砌施工;混凝土拌合采用德国利勃海尔自动计量混凝土拌合楼进行,采用6m3混凝土搅拌输送车运送混凝土,日本新泻泵泵送混凝土;衬砌台车为铁五局自制液压移动式模板台车。其三,采用地质雷达探测前方瓦斯和涌水情况,成功的隧道通风设计,先进的瓦斯防治技术和有效的防水、治水措施,为隧道的安全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南昆铁路五处管段工程,是五处建立以来承建的最大工程,为科技应用提供了一个大舞台。五处南昆铁路北段首先开工,青鱼塘隧道,1994年11月以前,II类围岩及地质破碎段采用导坑法,其它地段采用台阶法,运输使用电瓶车、梭式矿车、斗车。1994年11月起,开挖采用简易开挖平台车,皿类围岩采用台阶法、N类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出碴采用轮式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
  南昆铁路营盘山隧道,1993年7月5日开工。1994年6月19日开始,五处二队配合局实施了《中等长度单线隧道有轨运输快速施工设备配套技术的研究》攻关,运用科研成果组织施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科技成果项目如下:(1)改正台阶开挖为全断面开挖、单道装碴为双道出碴、严格控制隧道底部的开挖标高。(2)采用光面爆破技术进行全断面开挖。(3)喷锚支护。(4)机械设备配套。(5)改进了隧道通风方式,使柔性风管的平均百m漏风率降低到2%以下和采用1台风机实现输风长度达2000m以上,满足了施工的需要。(6)改单道运输为双道运输。(7)改进混凝土施工设备。采用组合式钢模板以自制的简易边墙衬砌作业平台车和简易拱圈衬砌作业平台车为混凝土灌筑平台。(8)改进施工组织与管理。推行了《光面爆破实施细则》、《光面爆破效果评分标准》和《光面爆破奖惩办法》,推动了施工生产。
  1998年,五处在渝长高速公路铁山坪隧道外建立了混凝土搅拌站,对混凝土配料采用电脑计量,衬砌使用自行轨道式全断面大模板衬砌台车,配备了混凝土输送泵,月衬砌完成量在150m以上。该办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进度快、质量好等特点。以后,该办法又在内昆铁路新寨隧道、黄土坡3#隧道推广应用,实现了优质高效生产。
  1998-1999年,五处在朔黄铁路大坪俨隧道运用了隧道衬砌防治渗漏水技术,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防止、治理衬砌渗漏水,实现了拱墙不滴水、渗水,道床不积水的目的,为大坪1#隧道获得优质样板工程具备了一项条件。同时,五处在朔黄铁路隧道工程中全面应用了光面爆愈划支术,使用激光指向仪作断面、布孔,通过爆破试验,调整、完善爆破设计,使超欠挖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五处取得的成果《大坪三号隧道光面爆破速度与质量控制》,1998年获得局科技成果一等奖,1999年获得铁道部优秀科技成果奖。
  1999年,五处在内昆铁路重点控制工程新寨隧道采用了1'SP技术进行地质超前预报,重点地段采用超前钻孔预探防止突水突泥,较准确地预报了掌子面前方20-50m的地质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法,确保了施工安全、快速掘进。在另一个重点控制工程黄土坡3#隧道,五处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先后攻克了软弱围岩施工技术、大坡度长距离运输、大弯度通风排烟技术、玄武岩地段光面爆破、曲线隧道中线测量及混凝土衬砌等5项技术成果,填补了我国“灯泡型”展线隧道施工的空白。
  第二节 桥涵工程
  1985-1986年,五处施工衡广复线山子背中桥,其钻孔桩基础施工难度大,京台12根钻孔桩需穿越21个溶洞。施工中,克服了护筒变更设计、坍孔、卡钻、偏孔、斜孔、弯孔等困难,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昆玉铁路六标段的小卢屯中桥和小龙潭中桥为沉井基础。施工队伍利用土模施工底节沉井,简化了施工程序,节约了材料。
  南昆线十二队施工的桥梁墩台,采用较先进的模板施工技术,使混凝土内部坚实、外观平滑,质量优良。者告河大桥被局评为优质样板工程;三岔河大桥桥墩高达50m,采用墩身支承脚手架和用脚手架做提升井的方法,使用很少的常规机械就顺利施工完3个高墩,节约了工程成本。
  为了建立桥梁墩台身外观质量控制规范,五处从模板、施工工艺人手展开技术攻关,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猴刎中桥砼表面光洁度质量控制》获1998年局科技成果二等奖。随后,五处在全处推行了桥梁墩台身外观质量控制规范。同期五处在桥梁施工中推广使用拉杆套PVC管,采用全钢模板拼装墩台模板,040mm钢管取代方木支撑等新技术、新方法。朔黄线大坪滹沱河大桥和杨家桥滹沱河大桥为解决双线桥墩与河流斜交阻水面积大的问题,第一次在铁路工程中采用墩身与线路轴线斜交的技术。
  朔黄铁路子牙新河特大桥全长3479.59m(延米),全桥孔跨为106孔3m预应力混凝土梁,全桥均为打入桩基础。桩采用500号、0550mm(内径350mm)空心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预制桩,每个墩台管桩数量为9-13根,桩长20-27m,总计1005根。五处依靠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仅用半年时间完成了该工程,创造了局建桥史上的奇迹。
  五处在内昆线二道桥双线大桥施工中,率先推广使用塔式吊车运输混凝土灌注墩台身。
  近年来,五处施工的桥梁墩台均采用定制大块钢模型工艺,使混凝土外观质量和施工进度有了很大提高。
  第三节 路基工程
  八十年代,五处在衡广复线施工中,应用了一些新技术,主要有:在既有线增建第二线中采用“宽孔距多排微差深孔爆破”方法,支护搭设靠壁式防护排架;或采用导坑法和中间开槽法,设立挡碴墙,进行石方控制爆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零星数量的石方采用定向、深眼、松动加覆盖的方法实施爆破,保证了工期与行车安全。在路基加固方面有:郴州北站北端路堑坍方滑坡整治,采用锚固桩新工艺;山子背岩溶路基加固工程根据岩溶的不同情况,在三个地段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施工方法:山子背车站左线路基下岩溶极为发育,通过压注水泥浆,加固上部土层、充填岩层中的裂隙与溶洞,使路基下沉得以控制;DK2088+380-+440段岩溶路基,该段溶洞顶板已出露,属敞开式岩溶,采用换填和压浆相结合的方法;DK2088+611-DK2088+622段岩溶路基,该段岩溶系一高角度裂隙性溶洞,施工中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跨越溶洞办法。
  昆玉铁路六标段专用线软土路基,基底采用袋装砂井加固,砂井施工完后铺设砂垫层,砂垫层上根据地质情况分别铺3-5层幅宽为4.5m的土工布,按此方法成功地处理了该段软土路基。
  1996年,五处在南昆线册亨车站施工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工程。预应力锚索抗滑桩30根(每根长14-26m、桩间距6m),桩身之间采用土钉墙稳定和保护岩层。此技术第一次使用在铁路工程中,具有国内先进水平,施工程序是先护后挖,对山体扰动小。五处顺利完成了此项任务,使这段南昆线最高软质岩层高边坡成为一次建成的典范。
  1998年,五处在朔黄铁路展开湿陷性黄土路基填土施工技术攻关,在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成功,该项成果在1999年获得局优秀科技成果奖。五处在云南大东一级公路,应用挤密碎石桩、粉喷桩及钻孔灌注桩综合处理软土地基,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三章 基础技术管理
  基础技术管理包括全面质量管理、工程试验、计算机技术运用等内容,这三个层面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企业承建工程质量的水平。
  第一节全面质量管理
  五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起步于1981年6月。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下,本着“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原则,在全处范围内不断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大力组织培训,有力地推动了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根据局指示精神,1981年6月10日,五处成立了全面质量管理(简称‘'NC”)委员会,负责制定全处TQC活动规划,指导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小组”)活动,进行处级优秀QC小组成果的评审工作,负责申报局优秀QC小组成果,评选日常工作由安全质量监察科负责。1987年5月至1993年6月,TQC工作划归企业管理办公室(科)负责;1993年6月,企业管理科撤消,TQC工作重新划归安全质量监察科负责。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中,五处成立了以处长、总工程师为首的领导小组,抓活动规划、组织、实施等工作,形成党政工团共管的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一、TQC教育培训
  TQC教育始于1981年,分为骨干师资培训、普及教育和深化教育三个阶段。1981年11月,局在贵阳干部学校举办了第一期TQC师资培训班,五处选派了8名技术干部参加学习。1982年,五处开始在全处宣传全面质量管理知识。1983年I月,组织了全处股级、技术员以上干部进行了1飞?(二知识的考试,党、政、工、团、生产指挥部系统、后勤及各工程队125人参加,占应考312人的40.1%,及格率99%。同年,五处各单位采取不同形式,举办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组织职工分期分批进行脱产、不脱产的学习培训。1984年,五处根据局下发的《1985-1990年质量管理培训教育工作规划》,对培训对象和目标,作了具体规定。组织职工收看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电视讲座。学以致用,逐步在施工管理上,从过去的事后检验、把关变为以预防为主;从管结果逐渐变为管影响质量的因素,从分散逐渐向综合性、系统性的目标管理转变。通过提高职工的工作质量来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1986年末和1991年末,五处举行了电视讲座的取证考试,先后有135人和2456人通过考试,取得了TQC48小时(指TQC教育内容要求)的培训合格证。截止1999年,全处共举办各类TQC培训班156期次,累计受教育人数达4567人次。
  二、质量管理小组
  1981年5月,局转发了铁道部《关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决定》,五处根据上级有关要求作出了1981年TQC工作安排意见。五处在一队、二队、机筑队、汽车修理厂进行了QC小组活动的试点。当年注册QC小组6个。1984年,二队南岭隧道光爆QC小组是五处第一个被评为局优的QC小组。1984年7月29日,局公布了《质量管理小组实施细则》,五处认真贯彻执行。1997年8月,五处按照局转发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意见》,对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作了进一步的完善。
  三、QC小组成果
  优秀QC小组的评审分局、处两个层次。局每年召开一次局级“优秀QC小组”成果发表会,进行交流、表彰、奖励,并经TQC委员会评审,择优推荐,分别报部或省参加全路或省的“QC小组”成果发表会。五处每年进行一次QC小组评审,择优推荐报局,参加局“QC小组”成果发表会。1984年至1999年,五处共获得局级优秀QC小组成果44项,获省、部级优秀QC小组成果12项。附表:
  第二节 工程试验
  一、机构沿革
  1974年8月,七处在黑龙江省海林县横道河子镇成立试验室,隶属施工科,定员4人。在滨绥线杜草隧道进出口设立了一段、二段试验室,主要工作是混凝土及一般建筑材料的检验和试验。
  1978年,七处参加修建衡广复线,试验室随机关迁往湖南省郴州市;一段试验室设在郴县良田镇茶山,二段试验室设在郴州市东关。随着衡广复线修筑的延伸,五处又在广东省曲江县成立了马坝指挥部试验室。段和指挥部试验室人员受段、指挥部领导,业务上接受五处试验室的管理和指导。1984年12月,段级管理机构撤销,段实验室也随之撤销。
  1991年,五处试验室迁到重庆市中梁山。1992年,五处设立成渝高等级公路ii标段项目经理部试验室。1993年,五处成立宝成复线指挥部,成渝高等级公路ii标段项目经理部试验室更名为宝成复线指挥部试验室。
  1994年10月,为了满足试验室国家计量认证要求,五处决定将试验室从施工科中独立出来,组建了中心试验室,归总工程师直接领导,成为了职能部门。五处中心试验室下设管理组、检测组、现场测试组,定员7人。五处各指挥部(经理部、工程段)试验室改为1-7现场检测站,属中心试验室派出机构,各队都有固定试验人员1-2人。
  1999年12月底,五处中心试验室及下属9个现场检测站共有试验人员56人,主要仪器设备186台(件),固定资产140万元,试验室房屋面积415m2(其中恒温恒湿面积29.4m2)o
  二、试验室国家计量认证
  五处中心试验室根据《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范》等有关法规,对组织机构、仪器设备、检测工作、人员、环境、工作制度等6个方面50条考核内容认真进行了认证准备工作,编写了中心试验室《质量管理手册》。经铁道部评审组初查、预审、正式评审合格。
  1995年6月15日,五处中心试验室获得由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编号为(95)量认(国)字(N1306)号。批准开展对建筑材料、土工、水质分析等22个项目的检测。1999年5月,五处中心试验室按局《统一计量认证复审》的通知精神,进行计量认证复查的准备工作。五处中心实验室根据技术考核规范要求与工程施工实际需要,在1995年申请检测项目的基础上,申请增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外加剂、石料的部分检测参数的项目,新建了样品室,增加房屋60m2,修改编写了试验室《质量管理手册》,计量认证申请书,逐项进行了了计量认证复查的准备工作。
  1999年6月23日,五处中心试验室通过了铁道部评审组复查,复查正式评审合格。颁发了《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编号[2000]量认(国)字(N1306)号,批准开展水泥、普通混凝土用砂、碎(卵)石、混凝土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砌筑砂浆、石灰、金属材料、石料、道碴、土工、水质分析等21大类157项的检、试验。
  三、计量检定
  1987-1996年,计量检定工作,由企业管理办公室负责。
  1997-1999年,计量检定工作,由试验室承担。全处试验、计量设备检定按以下方法管理:
  强制性检定设备。请局中心试验室计量组、局测量队或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检定所等有关单位按期检定。自检自校设备按局企业标准Q/J.TWJ001-021-92《工程试验仪器、设备校验方法》及铁道部科技司、建设司批准的《铁路工程试验专用仪器校验方法》(1993年10月1日起施行)校验。全部仪器设备实行标志管理。
  四、人员培训、考核、发证
  人员培训。1980年12月,为了满足衡广复线施工需要,局试验室和五处试验室在郴县良田镇茶山一段试验室联合举办了为期30天的试验员培训班,培训了36人。
  考核发证。1995-1998年,五处试验室分别在各检测站举办短训16次,培训人员100余人次。1992-1999年,五处各单位试验人员66人,分期分批参加了局试验室举办的试验人员培训班,均取得了产品质量检验上岗证。
  五、“四新”开发推广应用
  减水剂和粉煤灰的推广使用
  为了改善混凝土、砂浆性能,保证工程质量,1982年,五处在衡广复线混凝土灌注中掺用木质素磺、酸钙等减水剂,随后,此项成果在全处推广应用。
  1993年,五处在宝成复线施工中,选用山西省万荣县宏达建材厂生产的粉状BD-I早强高效减水剂和江油电厂粉煤灰,在混凝土中进行了双掺试验,每辞混凝土可节约水泥90kg,降低费用22元。
  机制砂的使用
  1994年,五处在南昆中段铁路施工中,施工现场附近既无河砂又无《铁路砼及砌石施工规范》TBJ210-86规定可以用于轧制机制砂的白云岩、石灰岩、玄武岩和花岗岩,整个地段只有砂岩、页岩。为了解决缺少砂石料的难题,五处采用了砂岩轧制机制砂进行试验和送样到铁道部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取得了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中心对五处在南昆中段使用砂岩机制砂的认可,解决了南昆中段混凝土施工无砂、石料的困难。同使用河砂相比较,节约费用650万元。
  第三节 电算技术运用及开发
  五处于1992年开始运用电算技术,当时购进了1台COMPAQ386型计算机,主要运用于统计制表和报表汇总。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拓宽和建筑市场竞争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五处大幅度地增加了计算机,机型档次也不断提高。截止1999年末,五处有COMPAQ,HP,IBM,AST,ACER、长城、联想等多种品牌电脑34台,同时,还配置了打印机、绘图仪、扫描仪等外围设备。
  电算应用最初主要运用于工资核算、工程绘图、投标报价,而后发展到文字处理、资料管理等企业管理各个方面。至1999年,五处机关各科室、各经理部(指挥部、工程段)和部分工程队配置了计算机。主要运用的软件有:铁道部干部管理系统、机械设备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劳动工资管理系统,铁路概、预算系统等。
  在运用电算技术的同时,五处还开发了应用软件,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1995年,开发了《离退休职工管理系统》。1997年开发了《铁路统计管理系统》软件。1998年,《铁路统计管理系统》作为全局专门统计管理软件在全局各工程处和专业处进行了推广应用。

知识出处

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第五工程处志

《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第五工程处志》

本志反映了中铁五局集团五公司发展、壮大的过程。记述时限,上限自1974年3月起,下限断至1999年。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第五工程处(以下简称五处)是一个大型机械化施工的综合工程处,拥有国家建设部建筑业司颁发的铁路综合施工壹级、公路工程施工贰级证书,主要从事铁路、公路、市政、水利、机场、工业及民用建筑等工程施工,处机关座落在湖南省郴州市七里大道66号。26年来,五处先后在国内10个省(直辖市)承建了大量铁路和土木建筑工程,业绩辉煌,具有丰富的隧道、桥梁施工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