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森林城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州撤地建市二十周年大事纪略》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950
颗粒名称: 国家森林城市
分类号: K296.43
页数: 3
页码: 18-20
摘要: 本节记述了郴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发展历程和森林城市建设思路、旅游经济文化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郴州市 地方史 森林城市

内容

郴州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属湘粤赣三省的“中心生态屋脊”,也是湘江、北江、赣江的重要源头。郴州是“一个汉字一座城”,古称“林邑”,意为“林中之城”。经全市上下多年的艰苦努力,在2008年,特大冰灾之后,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66%。2014年郴州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由于历史上无序和过度的矿山开发,森林受毁、水土流失,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特别是2008年初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使郴州森林生态遭受重创,全市森林覆盖率由64.3%骤降到57.8%。面对深刻教训和灾害重创,郴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全市之力,尽快恢复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森林郴州,并于2012年1月作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定;2013年9月,又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确定以保护森林生态为重点,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净土”四大工程,努力建设宜居利居乐居城市。自2008年开始,连续实施了森林生态灾后恢复重建、城区森林景观建设、交通干线造林绿化、绿城攻坚、城乡绿化攻坚等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工程,以及矿区复绿、石漠化治理、“三难地”改造等生态脆弱区提质改造工程,森林生态得到快速修复。划定生态红线,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郴州有5个县列入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2012年,探索划定森林“红线”,将全市林地划分为全封区、限伐区、开发区,其中全封区占84.5%,严格“红线”控制,加强对森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出台禁伐、禁火、禁荒、禁猎、禁牧等“五禁”措施,组建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和森林防火专业队,重点保护1000万亩生态公益林,以及森林湿地资源、野生动植物,初步实现了森林防火监控数字化、网络化管理。6年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及迹地更新23.5万公顷,封山育林116.8万公顷,森林蓄积量从3400万立方米增加到48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57.8%提高到66%。
  着力培育城市生态文化,打造城市特色品牌。作为“林中之城”,绿色是郴州的城市底色、文化根基。为此,郴州市明确提出把“林中之城、休闲之都”作为城市特色品牌来打造,在大手笔铺绿建绿,全面提升森林绿量、质量和均量的同时,坚持自然生态建设与地域文化培育相结合,促进历史现代相辉映、文化绿化相交融,构筑自然山水与人文胜景和谐统一的城市景象。充分发挥城区及周边山多、林多的优势,大量规划建设山头公园;同时,在老城区大力开展拆房拆违建绿、拆墙透绿、退地还绿,使市城区公共绿地布局合理、类型齐全。2009年以来,市城区已建成公(游)园104个,满足了500米服务半径见游园的国标要求,基本实现了“开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目标。到2013年底,市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4%、绿地率达40.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06平方米。突出城市道路绿化提质,打造30条道路、20个节点绿化精品,道路林木绿化率达90%,“三横四纵”全长近百公里的绿道网络,已将多个公园连接成串。突出水系绿化,全市所有可绿化的江河湖库均实现全绿化,水岸林木绿化率达91%。2011年以来,全市共完成村庄绿化1.64万个,创建绿化示范乡镇200个、绿化示范村800个,基本实现村庄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全覆盖、全达标。坚持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与培育生态文化、提升城市品位有机结合起来,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到“森林郴州”建设之中,同时重视培育现代文化,建成了一批现代文化景观,特别是通过植物造景打造全新“郴州八景”,实现了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与园林绿化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广市树市花,使樟树、紫薇成为主要绿化和景观树种;按照“一园一景、一路一花、一街一树”的要求,建成了一批以桂花、梅花、樱花、银杏等为主的特色街道和园林景观。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对全市古树名木实行“一卡(登记卡)、一牌(保护牌)、一协议(管护协议书)、一台账(养护台账)”的管理模式,共建档挂牌保护4.9万株。
  坚持产业引导,推进全民创森。将创森与加快群众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结合起来,坚持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建成10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获得“亚热带地区最美热区生态城市”的称誉。近五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速在20%以上,2013年接待游客达2820万人次。重点发展高产油茶、高效楠竹、珍贵树种“三大百万基地”,基地面积达到24万公顷,有4个县被列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种养植面积达2.5万公顷,建成了一批“脐橙之乡”、“乌梅之乡”、“冰糖橙之乡”,林农增收步伐不断加快。引导花卉苗木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建成一批优良苗木培育生产基地。到2013年底,全市建立规模以上苗圃60处,面积6800公顷,种苗年生产能力达4.8亿株,苗木自给率达95%以上,提供近10万个就业岗位,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组织编制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以及一系列专项规划,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政策措施,充分激发了创森的活力与动力。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和责任落实机制,连续6年每年召开高规格的推进大会,连续3年每年出台一个重要决定,坚持抓好“五个一”(即一号工程、一个口号、一把手负责、一支笔审批、一票否决),形成了强大的创森工作合力。将城市森林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来建设,采取政府投资、企业捐建、社会共建、与村民共建共管等多种方式。2011年以来,全市投入创森资金176亿元,其中吸引社会资金110多亿元,涌现出一大批捐资捐树的典型,打造了“中华林”、“碳汇林”等义务植树品牌,各类公仆林、青年林、巾帼林、爱心林遍布城乡。把创森纳入综合绩效评估范畴,建立健全协调联动、责任追究和督查考核机制,全市普遍形成了“抓创森就是抓环境,抓创森就是抓发展、抓创森就是抓民生”的共识,植树造林、共建美好家园,掀起了植绿、建绿、建设美丽郴州的热潮。

知识出处

郴州撤地建市二十周年大事纪略

《郴州撤地建市二十周年大事纪略》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地:2015.1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为充分展示郴州建市廿年巨大成就和变化,更好地凝聚人心、鼓舞斗志、赶超发展,在纪念郴州撤地建市二十周年之际,郴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出版了《跨越——郴州撤地建市二十周年大事纪略》一书,这是一件大好事。该书史实准确,内容充实,以编年体形式,记述了二十年来郴州发生的大事要情,同时精选众多照片印证历史,信息量大,真实感强,融科学性、实用性、收藏性于一体,具有很好的存史、资政、育人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