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郴州市归侨侨眷联合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湖南省郴州市组织史资料《1988年1月——1995年12月》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923
颗粒名称: 第六节 郴州市归侨侨眷联合会
分类号: K250.6
页数: 3
页码: 742-744
摘要: 本节描述了郴州市归侨侨眷联合会1989年12月,召开了郴州地区归侨侨眷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郴州地区归侨侨眷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正、副主席。1995年5月,郴州地区归侨侨眷联合会改名称郴州市归侨侨眷联合会。其主要任务是负责组织领导全市(区)的侨联工作,以及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方针、政策,促进四化建设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关键词: 郴州市 组织 资料

内容

1989年12月,召开了郴州地区归侨侨眷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郴州地区归侨侨眷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正、副主席。1995年5月,郴州地区归侨侨眷联合会改名称郴州市归侨侨眷联合会。其主要任务是负责组织领导全市(区)的侨联工作,以及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方针、政策,促进四化建设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988年至1995年,郴州市(地区)归侨侨眷联合会围绕中央、省、市(地区)重大活动,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期间,郴州市(地区)侨联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益保护法》和《湖南省归侨侨眷保护权益实施办法》,积极开展侨务工作,为归侨、侨眷服务,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全市(地区)各级侨联召开座谈会48次,印发资料5万余份,出墙报、黑板报85期,广播电视宣传56次,宣传贯彻《保护法》。接待来访3890人次,处理来信970件。帮助解决各种问题2468件次。如协同有关部门解决侵侨事件31起。宜章侨联企业韶化工厂3年未果的诉讼案,经县、市侨务部门数十次奔波,于1995年得到依法判决,为该厂挽回经济损失27万元。开展扶贫救灾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扶贫总体规划,落实扶贫任务。永兴县樟树乡归侨曹其雅,属扶贫对象,1995年在侨务部门的帮助下,承包200多亩荒山,种植杉树和美国松,长势良好。为归侨、侨眷解决子女升学、就业和住房等热点问题30人次。开展宣传联络,促进合作交流。向海外侨胞发贺卡3700多张,向重点人物赠寄经济建设资料。走访归侨、侨眷1500多次。市侨联与旅港永兴同乡会、湖南旅美联谊会进行多次联系与交往,向海外推介郴州。1995年共寄送《桂阳县近期投资指南》、《临武县人民政府鼓励外商投资优惠政策的力法》、《今日资兴》等资料285份。同时在侨务对象中开展“六个一”活动,即要求侨务对象给海外侨胞写一封信、为本县经济发展献一条计、提供一条科技经济信息、帮助引进一个生产项目、推介一个新产品、举荐一个人才或客户。八年来,经过侨联直接牵线搭桥共引进“三来一补”项目18个,资金5200多万元。临武县侨联通过原国民党少将、港胞李才桂先生介绍,促成美籍华人黄愉舜先后投资103万元,兴办金达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资兴市侨联促成美籍华人朱院山医学博士回祖籍地为卫生系统专题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全市(区)各级侨联发挥“侨”字优势,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或直接参与,为振兴郴州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市侨务部门指导下的六家侨联直属企业,克服市场疲软带来的困难,拓宽经营领域,取得较好成绩Q创建于1986年的市南华公司大龙山冶炼厂两年平均年产金属硅600吨,产品全部销往日本、韩国、香港等地。1995年侨汇公司和华侨企业公司被省侨联评为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各县(市、区)侨联自办企业、侨属企业生产、经营形势良好。北湖区侨眷刘爱环夫妇引资创办的湖南旭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颇具实力,1995年创利税108万元。宜章侨联企业宜港货运有限责任公司,1995年实现中方收入36万元。各县(市、区)侨联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招商引资档案、名优特产品档案、“三资”企业档案、重点人物档案等:宜章县侨办1995年根据档案资料将凉席、根雕等6个品种推介到香港、美国等地区和国家。
  全市(区)侨联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活动。主动及时地向组织、统战等部门推荐侨界的优秀分子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先后有89位侨界人士当选为各界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归侨黄宗英当选为全国八届人大代表。有10位担任了县级人大、政协的领导职务。全市(区)侨联针对当地政治、经济领域的重大问题、社会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侨联工作的实际问题,及时展开调查研究,写出提案和议案,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采纳,如省政协委员谢鹏程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此提案还被省政协评为优秀提案。
  载至1995年底,全市11个县(市、区)建立了侨联组织。全市有华侨2478户、1.1498万人,港澳同胞1077户、6213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69人、硕士59人,工商界知名人士107人(董事长24人、理事长9人);华侨、港澳同胞眷属2303户、1.7148万人,有归国华侨122人(其中新中国成立后归国的56人)。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湖南省郴州市组织史资料《1988年1月——1995年12月》第三卷

《中国共产党湖南省郴州市组织史资料《1988年1月——1995年12月》第三卷》

出版地:2001.7

《中国共产党湖南省郴州市组织史资料》(1949.10-1995.12企事业系统;1988.1--1995.12党政军统群系统);是继《中国共产党湖南省郴州地区组织史资料》(1949.10-1987.12,党政军统群系统)出版以后,根据中共湖南省组织史资料编纂领导小组的部署,在中央、省委组织部门统一指导和中共郴州市委的领导下进行编纂的。从1995年12月开始,至1999年底结束。整个工作认真贯彻了中央关于“广征、核准、精编、严审”的方针,先后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于1995年12月至1996年7月完成省委下达的“上报本”征编任务;第二步,在此基础上,以“上报本”为基点,往下延伸一级,对党政军统群系统组织史资料进行续编,对企事业进行扩编,进入“自编本”征编阶段。在此阶段中,大体经历了“广征资料、单位上报、严审资料、全面核准、编纂资料、反馈校正、修改精编、打印送审、修改定稿,铅印出书”等工作环节。通过大量工作,数易其稿,基本做到了资料全面准确,体例编纂得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了工作进程,受到了上级好评。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