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曲折中的经济社会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北湖区历史第一卷(1921-1978)》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763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曲折中的经济社会发展
分类号: D652
页数: 13
页码: 362-374
摘要: 本节记述了郴州镇(郴州市)党组织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和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中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进行批陈整风和批林整风、开展“批林批孔”、贯彻邓小平指示进行全面整顿、反击“右倾翻案风”、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郴县 经济社会 发展

内容

一、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坚持抓生产建设
  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反党集团,为了篡党夺权,搞垮国民经济,搞乱各方面的工作,大肆批判“唯生产力论”,鼓吹“不为走资派生产”,“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知识越多越反动”,“卫星上天,红旗苗地”等一系列极“左”言论,极力煽动“停课闹革命”、“停产闹革命”,反复批斗所谓“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批判所谓“修正主义”、“资本主义”、“唯生产力论”。郴州镇广大干部群众顶住巨大压力,在“抓革命、促生产”的口号下,依据郴州镇工业比较集中的优势,大抓工业基本建设,发展工业生产;并大抓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生产。以实际行动与林彪、“四人帮”集团进行抗争和抵制。
  工业生产方面:经过六十年代初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4年至1966年上半年,镇内工业开始复苏,并逐步走上健康发展轨道。“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形成了全面“内乱”。刚走出低谷的工业,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1968年,市属工业产值比1967年下降了14.8%,比前六年平均百元产值利润率下降37.2%。在这种困难局面面前,工业战线的许多领导干部识大体、顾大局、力排千扰,硬着头皮干,往往是上午挨批斗,下午又去抓生产,搞建设。1968年,各工厂企业普遍成立“革命委员会”,多数被“打倒”的企业领导干部被“解放”出来,并且被结合进厂“革委”,担任了主要领导职务。1969年,中共郴州镇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成立。为了加强工业的领导力量,核心小组决定,从原镇委、镇人委各部、办、委、局的主任和局长中,选调出17名领导干部,派到镇属国营骨干企业中担任革委会主任和党的核心小组组长,以加强企业党组织和生产建设的领导,力排“唯生产力论”的诬蔑和“造反派”的干扰,克服困难,坚持生产,恢复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加强企业管理。到1970年,市属工业的产值达到2888万元,为1965年1481万元的1.95倍。1973年,工厂党的组织全部恢复。镇委针对部分单位领导班子心有余悸,存在“懒、散、软”的现象,决定由镇委书记马静波和部分常委带队,率领一部分机关干部,深入到问题较多的工厂,狠抓思想整顿和组织整顿,恢复党的支部大会、支委会、小组会和党课制度,改变这些企业的后进状态。1975年,镇委认真贯彻湖南省委召开的《关于株洲田心车辆厂大搞整顿经验》的电话会议精神,在全镇范围内狠抓工业企业的整顿,批判资产阶级派性,强调安定团结和把生产搞上去。这一年,镇属工业产值完成5998万元,比1974年增长15.8%。1975年底,在刮起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中,工业生产再次受到干扰。郴州镇委顶住少数人的蛊惑,稳住局势。镇委经过集体研究,决定由镇委副书记、镇革委副主任黄端贵出面召开工交各局和国营企业主要领导干部会议,强调在批判所谓“右倾翻案风”中,要反对资产阶级派性,坚持抓革命促生产。动员广大领导干部大胆坚持发展工业生产。完成全年工业生产任务。1976年工业产值比1975年还略有增长。
  农业生产方面:组织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全镇山塘1966年1248口,1967年1268口,1970年达1343口。水库,至1977年,建成中型水库一座,小Ⅰ型水库1座,小Ⅱ型水库2座。1966年10月,文革水库(后更名为仙岭水库)动工。市郊公社6800多名青壮劳力自带工具、铺盖和柴米油盐上工地,日夜奋战,很多干部、群众连续三个月吃住在工地设回过家。广大干部群众排除“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苦干、实干、拼命干,到1967年春节前使主坝镇空17米,相当于整个坝体土方量的近80%。尽管后来工程指挥部的成员遭到批斗、被解除职务,但仍坚守工地,继续带领群众施工。组织群众搞好粮食生产,扩大双季稻种植面,推广绿肥,增加化肥施用量,产量不断上升。至1975年,全镇种植双季稻达1.8万亩,粮食亩产平均达300公斤以上,比1965年亩产232公斤增加70公斤。蔬菜种值面积不断扩大,全镇1965年常年菜地2236亩,1970年3501亩,1975年达4300亩。加强菜地田园化建设和喷灌设施建设,到1975年,喷灌面积达菜地总面积的95%以上。
  1974年,镇委决定兴办年孵化30万只鸡苗,养殖肉鸡20万只的三里田机械化养鸡场,指派专门人员进行经办筹建工作。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设施的情况下,镇委组织全镇各行各业,从资金的筹措、材料的齐备、建筑施工、设备制造等方面给予协同支持。经过经办人员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努力,到1977年,逐步完成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其经济效益达到预定目标。1978年8月,国家农牧鱼业部邀请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三里田机械化养鸡场》科教片在全国放映。1975年冬,结合“农业学大寨”运动,在三里田兴建农民新村71户。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卫生环境。中共郴州镇各级基层组织及领导干部据理抗争,取得了生产、建设的主动权,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建立和扩大菜、猪、鱼、果副食品生产基地,发展农副业生产,不仅体现了对“四人帮”所谓不为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生产和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割资本主义尾巴等谬论的抵制,而且为郴州镇的工业、农副业生产发展奠定了基础。
  城市建设方面:1966年12月,镇委决定动工新建劳动路东段,连通了协作路。1971年,组建人民汽车公司(公共汽车公司),购进广州牌公共汽车一辆,设营运线路2条13公里。1972年加宽改造劳动路,并铺沥清路面。1973年,动工兴建东风路,全长903米,1975年完工。1975年1月4日,镇革委决定动工修整东风广场。7月11日,镇委为改善广大群众的娱乐环境,决定修整北湖公园。8月,组织全镇干部群众义务开挖北湖淤泥。至1976年,北湖公园面貌大大改观,对游人开放。
  二、科技人员坚持科学研究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科技干部都被视为“走白专道路”的“臭老九”,并横遭批斗。但郴州镇广大科技人员在逆境中忍辱负重,坚持搞科技研究,坚持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为郴州镇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
  20世纪60年代初,市科委组织有关部门和科技人员大力开展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工业生产中,广泛深入开展以改进操作,革新设备和动力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至1966年,市境纺织、服装、造纸、印刷、卷烟、陶瓷、火柴、建材、食品加工行业,先后实现由手工操作向机械化、半机械化的转变。在农业生产中,开展以推广水稻良种、改进耕作技术和灌溉设施为中心内容的群众性科学种田活动。“文化革命”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但在工业生产中仍然广泛地开展以更新和改造设备、试制新产品为中心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工业生产中的机械化程度有明显提高。农业生产全面进行改单季稻为双季稻、改高杆品种为矮杆品种、改常规稻为杂交稻的试验和推广,并取得丰硕成果。到1977年,全镇水稻平均亩产达到439.86公斤。
  科技交流方面:1964年苏联专家组来国营七一一矿进行科技交流后,郴州市境在对外科技交流方面曾先后接待过来郴访问考察的苏联、朝鲜、阿尔巴尼亚、法国、伊朗、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日本、西德、丹麦、美国、意大利等13个国家的代表团共89名专家学者,进行不同专业的技术交流活动。国内技术交流主要是以轻工、纺织、陶瓷、化工行业为主,进行技术交流。这对提高镇境内工业企业科技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工业生产技术革新、技术推广方面:1969年,郴州酒厂学习推广广东连县酒厂液体发酵工艺,改固体发酵为液体间接发酵酿制白酒,并获得成功,出酒率大为提高。电机厂派出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赴佳木斯学习防爆电机制造技术,回厂后组织技术攻关,1970年试制防爆电动机成功,1971年投入批量生产。1972年,火柴厂职工在科技人员带领下,成功试制火柴连续机,使理梗、上梗、沾油、沾药、卸梗等多道工序一次完成,结束靠太阳晒梗的传统工艺。为全国同行业首创。1973年,农药厂科技人员对4049车间ra化工段进行革新,将有苯flu化工艺改为无苯酯化工艺,消除苯毒害,大大改善了生产环境,保障了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
  农业科技推广方面:1966年至1978年,镇委、镇革委进一步采取发展农业生产措施,大力推广双季稻、杂交水稻。继“文化大革命”前引进推广矮脚南特、陆才号、广解九号、广陆矮、广秋矮、二九青、珍珠矮、金小青、湘矮早三号、湘矮早九号、农垦58、余晚六号等100余个耐肥、抗倒伏矮杆良种获得成功后,1975-1977年,郊区农村在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由点到面、逐步推广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杂交水稻组合威优3号、威优6号、汕优6号获得成功。1977年,全市双季晚稻实现杂交化,水稻平均亩产达439.86公斤,首次跨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
  “文化大革命”期间,科技人员坚持搞科研,抓科技服务,不仅获得了一批宝贵的科研成果,而且促进了本地区的工业与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积极发展社队企业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号召公社农民“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此后,郊区社队兴办了一批“五七”工厂,为集体增加了收入。1968年,工矿企业公司投资10万元,扶持桐梓坪大队兴办锰矿,有50多人从事开采,年产锰1500吨。高壁、铜坑湖、骆仙铺等大队兴办8家片石场、石灰厂、红砖厂,年产值5.1万元。1971年,镇革委贯彻国务院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精神,要求社队“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镇内一些社队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工业。1972年,新增社队企业15家,且工业行业和产品品种增多。一些社队办起了工业、商业、运输、种植养殖、建筑等行业,并注重技术改造,提高工效和质量。例如,市郊公社红砖厂由人工取土、手工成型、自然干燥、围窑焙烧的传统生产方式,改为机械推土、滚机粉碎、搅拌和泥、挤压切割成型、轮窑焙烧,既提高了工效,又提高了红砖质量。1975年,镇革委为加强对社队企业的组织、管理,成立社队企业局,社队企业发展速度加快。当年全镇社队企业发展到62家(其中,社办企业15个,队办企业47个),从业1249人。企业收入达168万元。社队企业的发展,从事工业生产的农业人员增加,又增加了队一级组织的公共积累。1978年9月,市委召开农村三级干部扩大会议,邀请行署有关经济部门和驻市地属以上厂矿负责人参加,号召“书记动手,全党动员,加快社队企业发展步伐”,要求地、省、中央驻市厂矿扩散产品,对口扶持社队企业。会后,全市社队企业快速发展。至1980年,有社队企业60多家,从业者达2203人,企业收入达到337万元,比1975年增长2倍,其中大队企业38家,从业者1246人,企业收入181万元,实际利润57万元。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大队、生产小队体制后,社队企业更名为乡镇企业。其范围由原来的社队两级集体企业扩大至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
  社队企业悄然兴起与逐年发展,不但为全区数千农民找到生产门路,而且为社、队两级组织增加了经济收入。企业积累逐年增加,产品质量逐步提高,科技力量逐渐增强,为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2年至1965年底,郴州镇有一千多名知识青年奔赴郴县、宜章、资兴、临武和本镇农村和农林场,参加农、林、副业生产。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知识青年下放农村劳动工作停止。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报道。编者按传达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从此,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
  为全面贯彻落实毛泽东指示,郴州镇革命委员会于1968年12月29日发出《为坚决贯彻落实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最新指示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一是各级革命委员会成员,对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最新指示,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理解,完全彻底照办。必须做到“三好”,即:学习好、宣传好、活学活用好。二是大造革命舆论,大发动、大动员、大宣传。迅速组织足够的宣传力量,运用一切宣传工具,利用一切宣传机会和宣传场合进行大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人心,坚决落实。三是大办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各公社、居委会、学校、服务站、工厂、企事业单位和各机关单位都要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和家属、居民、知识青年、社会青年、革命家长及其闲散劳动力参加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在学习班上解决问题。四是大响应,大行动,必须狠抓落实。要求1966,1967,1968届高、初中毕业生在1969年元月上旬全部到农村安家落户(除少数初中升高中的外);社会青年和应该下放的城镇居民,在春节前全部下农村安家落户。《紧急通知》对下乡人员的底子、落实去向、粮食户口、档案材料的转移等都作了具体部署。《紧急通知》下达后,全镇各单位,特别是几所中学迅速行动。郴州一中几十个学生凭着一腔热情组织“务农战团”,在毛泽东像前宣誓,表示坚决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永远跟毛主席干一辈子革命,当一辈子农民”。
  郴州镇每届有高中毕业、初中毕业未升高中的学生2300人左右,动员安置下乡任务繁重。镇革委深入发动,精心部署,制定具体规划措施,到1970年8月,全镇就有6060多名知识青年奔赴农村,插队落户和下到集体农林场参加农业生产。
  从1969年起,镇革委党的核心小组和镇委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当作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列入常年议事和工作日程,由设立的“四个面向”办公室(1973年改为镇委知青办),具体负责全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工作。每年定期组织一次动员和组织一次慰问活动。同时,自上而下地制定了一些政策规定,且逐步完善。每一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都由财政安排一定数量的安置补助费,用于知识青年安家及在农村建房和购置生产、生活用具。1974年后,镇委结合株洲实行厂社挂勾,办知青集体果林场的经验,办了9个农林场,集中安置下放知识青年,由物资、林业部门专门调拨部分钢材、水泥、木材等用于知识青年安置点的建房。到1975年底,9个农林场共建房屋3324平方米,妥善解决了知识青年住房生活问题。至1978年,全市先后共有20000多名知识青年奔赴农村插队落户。郴州市两个农村公社先后共安置了下乡知识青年6000多人。
  1978年3月28日,邓小平同国务院政策研究室负责人胡乔木、邓力群谈话时指出:要研究一下,使我们的城市能容纳更多的劳动力。现在搞上山下乡,这不是长期办法。10月31日至11月10日,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决定彻底改变插队落户政策,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改为参加劳动就业。会后,国务院下发《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此后,全国各城市采取病退、照顾独生子女、照顾身边无子女家长和职工退休后由子女顶替等多种方式,帮助部分知识青年返城。1979年1月7日,中共郴州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传达地区知青工作会议精神,决定知识青年不再上山下乡,并要求各条战线各单位要广开门路,积极做好安置工作。1979年4月9日,郴州市委向郴州地委写出《关于不再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报告》。报地委批准。至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停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客观公正地解决了上山下乡的遗留问题,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都在城镇或农村单位安排了适当工作,较好地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大地调动了他们及其亲属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安定团结。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文革”中作为安置就业的手段是不成功的,浪费了国家大量资金,作为思想改造的一面具有片面性,“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个口号是不科学的。同时,耽误了一代青年的文化学习。当然,有一部分知识青年在农村受到生产劳动锻炼和艰苦朴素等传统思想作风教育,后来成为很多工作方面的骨干,同时也给农村带去了文化知识,为农村生产建设作出了贡献。
  五、创办农村合作医疗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发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简称“六二六”指示),8月14日,新华社报道:卫生部最近召开了全国农村医学教育会议,决定大量培养农村基层医务人员,在三、五年内把农村的医疗卫生网普遍建立起来。省革委于1968年5月29日下发《关于全面落实毛主席“六二六”伟大指示的几点意见》。1969年1月11日至15日,镇革委召开教育、卫生革命工作会议。1月20日,镇革委制定出《关于搞好斗、批、改的初步规划》。《规划》指出:医疗卫生工作要面向农村,镇医疗部门合并为新型的中西结合、防治结合,医学教育和防治疾病结合的综合性医疗机构,人员精减50-70%,精简下来的人员则下放到农村。一是安家落户,劳动锻炼,成为半农半医的革命医务工作者,二是帮助社、队办训练班,培养赤脚医生,彻底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上半年加强充实公社卫生院,至1970年上半年做到每个大队有赤脚医生,生产队有卫生员,使医务工作者为贫下中农服务。
  根据镇革委部署,镇医疗卫生系统,定期组织医务人员下农村,协助社、队办好合作医疗,采取“四定两包”(即定人、定点、定任务、定轮换,包教育、包培训赤脚医生)。至1970年3月,全镇2个农村公社24个大队都办了合作医疗。6月底,全镇有赤脚医生72名,赤脚卫生员204名。共挖草药300多种20000多公斤。98.3%的农村社员参加了合作医疗。年内用草药、新针疗法治疗农村常见病、多发病38000多人次,治愈率达70-80%。1970年2月,镇卫生服务站制定1970年至1972年卫生工作规划,狠抓全镇所办的合作医疗巩固、完善、提高,建立农村三级卫生网,农村合作医疗有新的发展。1972年底,全镇24个大队合作医疗办得好的和比较好的有23个,占95.9%.80名大队赤脚医生通过两期专题业务培训后医疗技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其中有17人能做扩创、缝合、小肿瘤切除手术。全年采集中草药23500公斤,每个大队都办起了小型药厂或制药室。做到了一般常见病医治不出大队,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农村合作医疗不断巩固壮大。但在创办合作医疗过程中发展也不平衡,有的大队领导对合作医疗认识不足,有的大队赤脚医生不安心工作,1973年出现了天堂和城前岭大队合作医疗处于半瘫痪状态。针对此种情况,镇革委召开各公社党委、大队党支部分管卫生工作的同志和各公社卫生院负责人会议,分析了合作医疗的形势,对如何办好合作医疗的方针、政策和办法作了具体的研究,又组织赴外地先进单位参观学习,提高各大队领导对合作医疗的认识水平,以巩固和发展合作医疗。对城前岭大队采取重点整顿和扶持,派出医疗队,协助大队进行整顿,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经过重点整顿和帮助,城前岭大队合作医疗不仅得到了恢复,还增加了一名赤脚医生。公社革委及时在城前岭大队召开了合作医疗现场会,总结该大队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全社的合作医疗。
  全镇合作医疗,从1969年创办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七年中,通过不断整顿、改进、提高,得以巩固并有所发展。1976年新培训赤脚医生28名,两个农村公社、二十四个大队赤脚医生达98名,平均每个大队有赤脚医生4.1名,并涌现出一大批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典型。全年评出先进合作医疗站7个,先进赤脚医生30名,先进卫生员73名,先进接生员13名,先进红工医18名。
  然而,由于合作医疗基金不足,收入不多,管理不善,大部分合作医疗机构经费严重超支;多数医疗费报销比例低,为病者解决不了多少困难,农民积极性不高。
  1978年后,由于农村改革政策的实施,农村生产经营组织的改变,农村合作医疗组织形式已不适应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至1982年,全镇合作医疗基本解体。
  农村合作医疗历时13年,它对于建立农村医疗保健网络,缓解农村缺医少药,减轻农民医疗费的负担等问题起了一定的作用。在抓好地方病、职业病的防治,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中草药事业,出发点是正确的,同时也为农村培养了一代初级医务人员。但在农村创办合作医疗过程中,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其经济基础十分脆弱,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也不成功,致使不能继续巩固和发展下去。
  六、加强战备与人防工程建设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民兵活动基本停止。1968年,省军区和支“左”部队《关于对当前民兵工作的几点意见》下发后,民兵工作逐步恢复。1969年3月,苏联军队侵犯我国边境领土珍宝岛,我军自卫反击并取得胜利,使文化大革命中停止的战备工作开始起动。根据毛泽东主席“要准备打仗”,“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郴州镇组建民兵团和成立战备领导小组,镇属大单位及驻镇中央、省、地企业单位相应设立战备领导小组。同年9月,成立郴州镇人民防空领导小组,领导全镇人民防空工作,先后将驻镇单位的人防领导小组成员600多人分批办战备学习班进行培训。1970年3月,成立郴州镇战备人民防空办公室。同年6月,镇人民防空领导小组制定《当前人民防空工作意见》下发,指导全镇人民防空工作,动员全镇人民构筑防空设施。组织市民挖防空壕。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多为孤洞独巷,施工质量不一,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7月,镇革委制定《关于全党抓战备,全民办后勤方案》,下发了关于《做好军供工作的通知》。配备支前战备人员58人。按民兵“三落实“的要求,组建了治安、抢修、医疗救护、消防和对空射击专业队伍5038人。部署武装民兵确立对空火力点3个。以武装基层民兵为骨干,把广大民兵和群众组织起来进行三线编队(参战、民兵支前、后方治安)。认真搞好交通运输网、医疗救护网、物资供应网、武器、车辆修理网”“四网”建设,满足战备需要。
  1970年9月14日至20日,召开全镇战备工作会议。会上,战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对前段全镇战备工作进行了总结,推广市郊公社槐树下大队刘家冲生产队革命领导小组以战备为纲,加强领导班子思想革命化,以民兵为骨干,认真组织落实毛泽东主席“要准备打仗”的指示,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全民办后勤’‘的经验;郴州镇建筑公司构筑“防原子、防化学、防水、防火、防塌方”,“能防、能走、能生活、能工作”的防空工事的经验。会议进一步安排部署全镇加强战备的各项工作,落实各项战备措施,推动全镇战备工作向前发展。1970年12月19日至1971年1月8日,根据中发(70)69号文件精神,郴州镇组织了有工人、学生、教师、机关干部、中学生等组成的野营训练团457人(其中女93人),经郴县、永兴、资兴,步行207公里,进行野外实战训练。野营训练既提高了战备观念,又掌握了符合实战需要的军事基础知识。
  1971年8月,第二次全国人防工作会议将郴州镇列为全国人防重点城镇之一。10月,郴州镇人民防空领导小组根据中央人民防空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地对人民防空的有关指示,制定人民防空方案。全镇规划为九个片区,采取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办法构筑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空洞。共掘进被复人防工事有效面积7229平方米,使用钢筋近700吨,水泥3000吨,耗资142万元。至1978年,市民共捞河沙5673立方米,拣红砖43万块,采片石1.59万立方米,烧石灰197吨,为国家节省大量资金,加快了工程进度。在工程建设中,各级党、政、军领导极为重视。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黄荣海、湖南省军区司令员寇吾先多次至郴视察。军分区和地、市领导深入工地参加劳动。市服务公司抽出5%以上青壮年职工,组织16人的专业施工队伍,坚持10年,完成7处、1700平方米的人防工事,人均面积5.6平方米,被评为国家、省、地、市人防工作先进单位。郴州铁路工务段青工欧咸荣坚持6年挖洞,负伤不下火线,多次被评为人防建设先进工作者,光荣出席全国第三次人防工作会议。完善按民兵建制建立好“一组四队”(即对空射击组、消防队、医疗队、抢修队、治安保卫队),以适应战争的需要。1973年至1978年,贯彻军委总参制定的军事训练纲要,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民兵训练,增设打飞机、打坦克、打空降、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武器等训练科目,6年共训练民兵47000人。
  七、兴修仙岭水库
  1963年,原县级郴州市遭受了百年一遇大旱,全市郊区28491亩耕地,受旱面积达80%以上,12000多亩稻田因旱失收,农村19550人有8500多人因干早要到二、三里开外的地方挑水吃,人畜饮水十分困难。1965年又遭秋旱,8251亩晚稻受早5500多亩,其中2500亩颗粒无收;旱土作物和蔬菜共9000多亩,有4300亩全部旱死。由于连续三年干旱缺水,不仅城区人们的生活用水十分紧缺,更为严重的是制约了全市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用水难的问题。
  郴州市严重干旱缺水引起了省委、省人委和郴州地委、专署的高度重视。在郴州市委、市人委的请求下,省水利厅、水利设计院在1964-1965年三次派工程技术人员来我市勘测规划,以解决受旱和城乡缺水的困难。经过反复勘测,他们提出三个方案,经比较论证,选定在原郴县坳上公社五星大队的油榨冲(现北湖区石盖塘境内)修建文革水库(现为仙岭水库)。
  仙岭水库是一个以防洪、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利建设工程,设计总库容量为1324万立方米,正常库容量1156万立方米,最大蓄水面积1500-1700亩,灌区总面积达110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30209亩。它的建成,将水平库下游15个村的14216亩农田作物得到灌溉,并可引取水源补充城市供水,缓解城乡人们生活用水紧缺矛盾。
  1966年9月,中共郴县郴州镇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紧急动员,部署大搞水利建设工程。镇委决定:市郊公社兴建“文革水库”;许家洞公社兴建“立新水库”(小I型)。两个公社将兴建任务分配到大队、生产队。镇委抽调40多名干部(其中县处级3名,科局长15人)组成文革水库工程指挥部,成立工地临时党委会。镇委副书记王俊义、肖仰授、副镇长陈家盛分别担任正副指挥长和党委正、副书记,以加强对工程的领导。
  1966年10月,兴建仙岭水库(原为文革水库)的工程全面开工。市郊公社党委由公社党委书记徐望礼带领全公社10020名劳动力的6800名自带工具和粮食,吃住在工地上。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建设者们为早日建成水库,造福于郴州人民,不怕苦,不怕累,大干快上,工程进度迅速。开工不到三个月,主坝填土就高达17米。但到1967年I月,由于“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冲击,工程指挥部领导成员成了“走资派”,天天接受批斗。各级领导班子被冲散。群众思想被搞乱。工程被迫停工。
  1968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员“支左”主持地方工作。重新发动农民群众,动员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厂矿企业,商店职工和居民3000多人上工地,继续兴建水库大坝等枢纽工程。经过三年奋战,到1970年建成了大坝、副坝、溢洪道等枢纽工程,开挖总干渠5.5公里。同年开始关闸蓄水,使灌区部分农田受益。1974年冬,为解决大坝严重渗漏等工程质量问题,镇委再次动员全镇4600多人在大坝外坡加过滤层、堆石体,在坝内坡新修防渗壳(即筑第二道坝体),对大坝进行水泥和黄土维幕灌浆处理防渗,确保了大坝和水库下游的安全。
  1976年镇委抽调20多名干部,组织600多名懂技术的专业队伍修建跨同心河、郴桂公路、郴嘉铁路全长470米、高53米、三孔之间每孔跨距81米的高壁渡槽。在修建高壁渡槽的过程中,郴州镇委高度重视,组织施工队伍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巧干快上。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战,1979年高壁渡槽建成通水。由于设计先进,施工质量好,被湖南省科技大会评为科技三等奖。切实解决了高壁、下V9桥、杉山岭和铜坑湖等大队3000多亩稻田、蔬菜及鱼塘用水问题。
  在修建仙岭水库过程中,中共郴州镇委带领全镇人民群众坚决抵制“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影响,妥善处理水库建在原郴县所辖地域的淹没土地、移民搬迁的矛盾,带领全镇群众艰苦奋斗,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到1980年仙岭水库基本完工。完成水库主、副坝三座,溢洪道两条,启闭塔及工作桥一座,坝后电站装机二台250千瓦,架设郴州——水库10千伏高压线2公里;灌区工程完成渠道8条49.3公里;建成渡槽5座长728米;倒虹吸管二座,长150米;坠洞四座563米;暗涵七处568米;其他小型工程建筑76处。完成投资1052万元,其中国家(省、地)拨款444万元,自筹资金608万元。水库可拦蓄洪水1200-1500万立米,每年向城市输送生活用水700-800万吨。仙岭水库的建成,集防洪、灌溉、供水、养鱼、发电等多功能于一体,还是旅游、渡假、休闲的好去处。仙岭水库不仅有益于农村,有益于城区,为促进北湖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八、双季稻、三系杂交稻的推广
  历年来,郴州镇的粮食生产,由于一贯制地实行传统的水稻单季种植方式,缺乏科学耕作制度,水稻亩产徘徊在200公斤左右。到1965年,全镇26355亩稻田,稻谷总产量6113700公斤,平均亩产232公斤。1966年2月,镇委召开农村三级扩干会议,总结推广许家洞公社联盟一队革新耕作制度,扩大双季稻,革新品种,推广良种的经验。并把推广双季稻的任务指标落实到公社、大队、生产小队。当年,全镇两个郊区公社安排种植双季稻7651亩,并引进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大幅度提高亩产产量,平均亩产超300公斤。许家洞公社联盟一队,1964年种双季稻20亩,但在种植双季稻过程中,受到部分人保守思想的抵制。这部分人以劳力少,种双季稻种不过来为由,拒绝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1966年初,镇委派出工作队驻队帮助队委、贫协会开展农业生产,引导大家算扩大双季稻的增产账,组织大家反复学习《为人民服务》,树立为革命种田的思想;学习《愚公移山》,不怕艰苦,克服困难;引进优良品种,把种植双季稻的任务坚决落实好。1966年全队种植双季稻90亩,占水田总面积的68.6%,结果90亩双季稻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到331公斤,比单季稻亩产多177公斤。镇委大力推广联盟一队的经验,要求全镇各生产队完成种植双季稻的任务。1966年后,抵制“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掀起农田水利建设高潮,继续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推广绿肥、增加化肥施用量,产量不断上升。到1975年,全镇水稻平均亩产达到372.5公斤,比1965年亩产提高140公斤。
  1974年,袁隆平院士在桂东主持、指导培育的三系杂交水稻获得成功。1975年,郴州镇引进南优2号种子2.25公斤,在市郊乡长冲铺村株木山组试种成功,亩产达370公斤。1976年,镇委决定迅速扩大到全镇112个组进行多点试验示范。杂交中稻示范面积170亩,平均亩产381.15公斤,最高的联盟三队亩平达552.2公斤;杂交晚稻580亩,亩平产量272.5公斤,比常规稻亩增125公斤。最高的曾家生产队,试种5亩“南优2号”亩平产量达400公斤以上。
  经过两年的多点试验、示范,证明杂交水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增产潜力。镇委为加快杂交水稻的推广,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镇委常委、农村办主任陆秀坤为组长的杂交水稻推广指挥部,并设立日常工作办公室,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规划。规划1977年推广,1978年普及杂交中、晚稻,1979年进行杂交稻做早稻栽培的品种试验,适合作早稻栽培的杂交稻组合,在1980年进行早稻推广。但由于郴州的气候条件,一年只能搞一季繁殖制种,这样会拖延推广时间。镇委决定派出人员到一年三熟的海南、广西繁殖制种。从1976年至1980年连续五年先后五次共派出300多人次,千里跋涉,跨海远征到海南的乐东县、涯县,广西的博白县租田繁殖、制种。
  杂交水稻制种及大田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使用,不仅促进了杂交水稻的迅速推广,也为此后农业技术的普及打下了基础,使干部群众尝到了科学种田大面积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甜头。至1977年,全市22869亩稻田,稻谷总产达10059.2吨,平均亩产439.86公斤,首次跨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指标。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北湖区历史第一卷(1921-1978)

《中国共产党北湖区历史第一卷(1921-1978)》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地记述了北湖区(郴县)党组织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史实。按照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客观真实的原则。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