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向井冈山转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北湖区历史第一卷(1921-1978)》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686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向井冈山转移
分类号: E297.2
页数: 5
页码: 68-72
摘要: 本节记述了以郴县为中心湘南起义的全面爆发的向井冈山转移的湘南起义后期的形势、挺进井冈山、郴县对湘南起义的贡献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郴县 井冈山 转移

内容

一、湘南起义后期的形势
  声势浩大的湘南起义直接威胁湘粤军阀盘踞的地区。在蒋介石的调解下,桂系军阀李宗仁、白祟禧与湖南军阀唐生智的混战结束,湘粤军阀联合起来,把屠刀对准了湘南革命力量。
  从1928年3月份起,湘粤军阀分别以李朝芳、范石生为总指挥,集中9个师和1个军官教导团对湘南革命力量进行南北夹击。湘南的革命力量,主要是朱德、陈毅1个师(实际是1个团)的正规部队。各县虽有农军数万,但枪支很少,多是手持梭镖、大刀,没有经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农民。大敌压境,强弱悬殊。
  3月17日,李朝芳接到白祟禧的“剿匪”命令后,不几天就开始向耒阳进攻;范石生也指令所辖部队于3月25日以前分别在乐昌的塘村、坪石集中,月末向宜章推进。
  面对这一严峻局势,湘南特委却强调“守土有责”,“共产党员应该不避艰险”,要将湘南所有武装力量全部投入战斗,与敌人硬拼。这种冒险盲目主张,受到朱德、陈毅等人的坚决抵制。朱德分析了当时的敌我情况,借鉴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失败的教训,为保存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和湘南起义的力量,坚决主张在敌人兵力数倍于我的情况下,避敌锋芒,主动转移。但是,湘南特委领导人仍然一意孤行,固执己见。
  在这关键时刻,朱德不顾湘南特委的反对和阻挠,毅然决定工农革命军第I师和农军主动撤离湘南,向东转移,向井冈山靠拢。工农革命军第1师主力及司令部由耒阳城郊水东江移防至靠近安仁边界的鳌山庙。同时,通知陈毅指挥其他各县农军作出东撤准备。
  二、挺进井冈山
  1928年4月3日,朱德向湘南工农革命军各部下达了战略转移命令。郴县县委书记陈毅接到朱德向井冈山转移的命令后,立即组织湘南特委和郴县各级党政群机关干部、农7师各部及各区、乡赤卫队,于4月4日开始先后撤离郴县。4月5日,宜章农3师3千余人到达郴县,与郴县农7师6千余人会合。国民党范石生部发现宜章农3师的行动后,立即调集1个团和宜章邝镜明的保安尾追而来,郴城危在眉睫。面对这一严重局势,陈毅沉着冷静,立即发出新的部署:分3路东撤,于资兴彭公庙集结。湘南特委、郴县党政群机关和在城区、永一区、永二区、凤岁羽区、永宁区等5区党政群机关干部及赤卫队经板桥、雅市、桥口到资兴彭公庙;凤鸣区、吉阳区和瑶林特区等3区的党政群机关干部及赤卫队经五盖山、大奎上直奔彭公庙;丰乐区、安善区等区的党政群机关干部及赤卫队到五里牌的牛形坳集中,经桥口、瓦窑坪、资兴东江到彭公庙。农7师1团负责东撤沿途警卫,农7师3团与部分宜章农军负责掩护在城机关转移,农7师2团、4团和独立团与部分宜章农军及秀良区赤卫队前往郴宜交界处折岭阻击追兵。其中秀良区、良田、邓家塘、黄家湾、廖家湾一带赤卫队配合农7师2团阻击敌人中路;黄茅、竹枧水一带赤卫队配合农7师独立团开到岩岸阻击敌人左翼;秀贤区赤卫队配合农7师4团开到豪口阻击敌人右翼。三路部队近千人除部分枪支外,都用大刀、梭镖与敌人肉搏厮杀。工农革命军与敌人在折岭激战3天3夜,敌军遭受重创,不敢贸然尾追,农军则乘机东撤。
  最后一批撤出郴县城的是陈毅率领的县委和湘南特委机关工作人员,加上掩护的农7师3团及部分宜章农军共4千余人,队伍经鲤鱼江、木根桥,于4月8日到达资兴县城。同日赶到资兴集结的还有:黄克诚带领的永兴农军1千余人;刘泰、邝庸、谭楚材带领的耒阳农军7百人;黄义藻、李奇中带领的资兴农军1千6百余人。
  各路农军在陈毅统一指挥下,浩浩荡荡继续向东进发。队伍还没有全部撤出资兴县城时,国民党第13军2师I团即尾追上来。陈毅命令郴县农7师第3团阻击敌人,掩护大部队东进。
  农7师3团在团长蒙九龄指挥下,与敌人在资兴县城展开巷战。双方战斗十分激烈,敌军伤亡惨重,但农军损失也很大,尤其在城郊老虎山一仗牺牲2百多名战士,蒙九龄团长夫妇不幸在这次战斗中壮烈牺牲。这时,何长工、袁文才率工农革命军第1师2团赶来支援,迫使敌军不敢继续追击。农军继续前进。
  湘南特委机关工作人员,虽然随陈毅撤出了郴县,但新任特委书记杨福涛、共青团湘南特委书记席格思等却从来也没有上井冈山的打算。为了进一步劝说他们放弃回衡阳的主张,4月14日陈毅在彭公庙祠堂里主持召开了一次联席会议,参加会议的除陈毅外,还有何长工、袁文才、王佐、杨福涛、席格思、黄义藻等。陈毅、何长工先后在会上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介绍了井冈山根据地的情况,说明向井冈山转移是完全正确的,劝说特委一道上井冈山,或者暂去井冈山,以后再分批回衡阳。但杨福涛、席格思等以“我们是湘南特委,不是边界特委,守土有责”为由,拒绝上井冈山。当天午饭后,特委机关40余人匆匆上路。离开大部队后,特委机关工作人员走到耒阳、安仁交界的地方,大部分被反动民团抓住杀害。一个多年为湘南革命运动作出很大贡献的党的领导机关,一批为革命出生人死屡建功勋的革命同志壮烈牺牲。
  陈毅、何长工指挥部队继续东撤。4月22日,到达酃县沔渡,与朱德会合。两支队伍合到一起达12000多人,其中主力2000人,农军I万余人,至此,湘南起义军摆脱了敌人的“追剿”,完成了东撤任务。
  4月28日,朱德、陈毅带领1万2千多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宁冈砻市。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同日回到砻市。在龙江书院,两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进入书院后,毛泽东以祝贺的口吻说:“这次湘赣两省的敌人竟没有整倒你们!”朱德热情地说:“我们转移得快,也全靠你们掩护。”第二天,在龙江书院文星阁召开了两军连以上干部会议。会上,毛泽东、朱德作了重要讲话,会议讨论通过了建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会议决定: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下辖3个师。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和第四军军委书记,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第10师师长朱德(兼),党代表宛希先。下辖第28团(原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团长王尔琢(兼),党代表何长工;第29团(原宜章农军),团长胡少海,党代表龚楚。第11师师长张子清,党代表何挺颖。下辖第31团(原秋收起义部队),团长张子清(兼),党代表何挺颖(兼);第32团(原在井冈山一带活动的武装)团长袁文才,党代表陈东日,副团长王佐;第33团(原郴县农军)团长邓允庭,党代表邝珠权。第12师师长陈毅(兼),党代表邓宗海。下辖第34团(原耒阳农军)团长邝庸,党代表刘泰;第35团(原永兴农军)团长黄克诚,党代表李一鼎;第36团(原资兴农军)团长李奇中,党代表黄义藻,副团长袁三汉。军直属特务营营长宋乔生,党代表敬懋修。
  5月4日,在江西宁冈县砻市西面的河滩上召开了庆祝两支革命部队胜利会师大会。
  这一历史性的会师在毛泽东和朱德的亲自领导下,奠定了中国武装革命的基础,培育了第一支真正能代表人民利益的革命军队。
  两军会师大会后不久,以郴县农军为主组成的第33团,在井冈山先后参加了两次较大的战斗。首先是参加了攻打遂川之战,这是33团上井冈山后的第一次战斗。由于“当时每个连队都没有多少枪,大多数是梭镖,所以遂川没有打开”。第二次就是跟随第11师和第10师主力队伍,攻打永新,并取得胜利。这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后第一次攻克永新县城,也是郴县农军为扩大和巩固井冈山根据地作出的直接贡献。
  三、郴县对湘南起义的贡献
  郴县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湘南中心,更重要的是在湘南起义过程中起到了指挥中心和核心县的作用。
  一、宜章年关暴动前后,中共郴县县委曾3次派员迎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到郴县,与湘南特委共同发动和领导湘南起义。这3次迎接行动,充分体现了郴县党组织和广大革命人民在湘南起义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坪石大捷当晚,当朱德在乐昌皈塘召开特别会议,决定挥师北上郴县、耒阳,发动湘南总暴动后,中共郴县县委按照朱、陈的通知,组织郴县“独立连”和革命群众在郴宜大道两旁夹击许克祥溃兵,为朱、陈部队人郴扫除障碍;同时紧密配合朱、陈部队攻克郴州守敌王东原部在折岭和大铺桥2处防线,并顺利占领郴州城。
  三、朱德、陈毅率领工农革命军第l师占领郴州后,即将部队司令部和湘南起义总指挥部从宜章迁到郴州城,设在考棚内(今市六中对面的165院内);不久,中共湘南特委机关也从衡阳迁到郴州,与朱德、陈毅一道继续组织湘南各县农民举行武装起义。
  四、在湘南起义中,工农革命军攻打耒阳、永兴、桂阳、资兴等县,部队都是从郴县出发的,并帮助和支持各县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府,这充分说明当时郴县处在湘南起义核心县和大本营的地位。
  五、在湘南起义中,郴县“反白事件”的发生和陈毅任郴县县委书记两件史实,充分说明郴县处在湘南起义斗争的焦点,也体现了朱、陈部队和湘南特委对郴县的重视。
  六、在湘南起义中,郴县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7师,普遍建立了县、区、乡各级苏维埃政府,广泛开展了土地革命运动,为后来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发展提供了初步经验。
  七、在湘南起义中,郴县插标分田的面积达18万多亩,占当时全县水田总面积的60%,为湘南各县之首。而且在向井冈山转移时,郴县农7师和县党政群机关干部上山人数达4000多人,占工农革命军和湘南各县农军上山12000人的三分之一,为湘南各县之最。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北湖区历史第一卷(1921-1978)

《中国共产党北湖区历史第一卷(1921-1978)》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地记述了北湖区(郴县)党组织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史实。按照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客观真实的原则。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