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郴县的传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北湖区历史第一卷(1921-1978)》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66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郴县的传播
分类号: D235.64
页数: 5
页码: 7-11
摘要: 本节记述了郴县党组织的建立的马克思主义在郴县的传播的建立青年学生革命组织、开办平民夜校、成立“雪耻会”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郴县 马克思主义 传播

内容

一、建立青年学生革命组织
  五四运动促进了郴县人民的思想启蒙和解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郴县的传播。郴县一批在外地求学的青年学生,利用寒暑假回到家乡,建立革命组织,推销、传阅革命书刊,积极推动新文化运动,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思想。
  黄静源,郴县良田人,1918年春考人省立衡阳第三师范学校,并结交进步学友,接受马克思主义熏陶。1919年五四运动暴发,黄静源与夏明翰、蒋先云发动组织衡阳爱国反帝运动,黄静源被选为湘南学生联合会负责人。是年秋,串联郴县籍同学回郴县及湘南各县推销革命书刊,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文化。1921年10月,黄静源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郴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对郴县的进步青年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少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于各项革命事业之中,成为革命的骨干分子。
  曹亨灿,郴县华塘人,1919年考人省立衡阳第三师范读书学习,结识黄静源、蒋先云等进步同学。五四运动暴发后,曹亨灿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并满怀激情奋笔写道:“堂堂华夏,为何今日之瘦弱?为何今日之惨败?问其病乎?政治黑暗,官僚腐败,财务流国外。”提出“拯救祖国妙方:一是警钟震醒睡狮;二是召唤民众起来;三是确立自强自立精神;四是消灭中外害虫”。1920年8月,他被推荐为文化书社的书报贩卖部主任。他经常写信给郴县的同学和好友,并利用寒暑假回郴,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新思想、新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郴州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孙开球,郴县良田人,1919年秋考人省立衡阳三师读书。因与黄静源是同乡,在校深受黄静源进步思想的影响。1922年,孙开球毕业回乡,在郴县县立高等小学任教,他利用讲坛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启发教育青年学生勇于参加革命斗争。1923年,他利用同学关系,在郴州城半边街黄传凤开办的“资生米店”里,秘密开设了一个接待站,专门接待在长沙、衡阳读书的进步学生。这个接待站,实质上是个传播革命新思想、培养进步青年、建立革命组织的联络点。
  1924年,在衡阳省立三师读书的郴县籍学生胡世俭和在长沙湖南大学读书的郴县籍学生李翼云,先后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年秋季,他们在郴县介绍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教师孙开球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指示孙开球、贺益生、陈涛等,利用教师身份,广泛结识进步师生,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努力培养一批革命骨于力量。年底,他们在原学生联合救国团的基础上组建了郴县学生联合会,以便更好地组织开展学生运动。学联负责人为李庭针。后来,学联在开办平民夜校、农民夜校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进步思想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郴县还有许多进步青年学生到外地读书求学,其中朱瑛、武暴、陈鹏等20多人投考了孙中山筹办的广州黄埔军校。这些革命青年走出郴县,在外地开阔了视野,受到马克思主义的薰陶,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他们在校学习期间,经常向家人和朋友、亲属通信,介绍外地的形势,宣传马克思主义。利用放假回乡的机会,向乡亲们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思想、新文化。
  演讲团、学生联合会、地下联络站等青年学生革命组织的建立,各种进步书刊杂志的销售以及在外学生的书信往来,丰富了郴县人民的知识,拓宽了视野。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在郴县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郴县地方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二、开办平民夜校
  1925年上海“五fff”惨案发生后,省内长沙、衡阳等地的工人和学生配合全国各地进行罢工、罢市和罢课,举行游行示威活动。湖南军阀赵恒惕武力镇压学生和市民,激怒了广大人民群众。长沙、衡阳等地学校为了发动群众开展驱赵运动,提前放了暑假。
  6月,在湖南大学读书的郴县籍学生、共产党员李翼云,以湖南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名义,从长沙携带数百册《平民读本》、《农民读本》、《帝国主义侵华史》等革命进步书籍,邀集在衡阳三师读书的郴县籍学生、共产党员胡世俭,旅省、旅衡学生朱瑛、武暴、曾纪贵、李一鼎、雷乾之、邝珠权等10余人,利用暑假期间回到郴县,联络共产党员孙开球,进步教师贺益生、陈涛、何善玉和进步学生何闻、曹廉、廖昭福、黄光书等,在郴州城廉溪女校(今郴州市九完小)、六城联合中学(今郴州市一中)开办平民夜校,向广大青年学员和劳苦大众传授文化知识,传播革命思想。
  夜校主要招收城市工人、店员、手工业者、城郊农民和其他进步青年入学,实行晚上开课。开设国文、算术、习字课程。此外,还向学员宣传国家大事和革命道理等。
  为了使平民夜校办得顺利,在开办过程中,他们采用了三条措施:一是给夜校戴“官帽”,以郴县劝学所(县教育主管机构)的名义开办平民夜校,使夜校带有一些官方的色彩。二是请民主人士担任负责人,学校聘请了当时在城里有一定威望、且家境富庶的陈修章担任名誉校长,负责主事。三是给夜校找“靠山”。当时国民党驻郴部队旅长是李品仙,此人思想有些开明,学校决定争取李品仙在办学经费上给予支助。活泼开朗、且善于交际的进步青年女教师何善玉主动请缨,承揽了这项难度大的任务。她通过设法与李品仙的妻子攀认姊妹后,与李品仙交上了朋友,最终得到李品仙夫妇的信任和支持,使平民夜校不仅解决了一笔办学经费,并且得到了国民党驻郴部队的庇护。
  平民夜校在组织学员学习文化的同时,还向学员灌输革命进步思想。尤其对一些进步分子,学校还秘密组织他们学习李达编著的《帝国主义侵华史》、《关于革命新名词解释》、《唯物史观》、《共产主义ABC),瞿秋白编著的《社会进化论》,郑振铎编著的《东方杂志》、《学生杂志》以及《沙基惨案特刊》等进步书籍,使学员们吸取了许多新思想、新文化,懂得了许多革命的道理。平民夜校名义上是向平民普及文化知识的场所,实际上却成了我党早期宣传革命思想、播撒革命火种的阵地。小学教员何善玉、周庆源,青年学生何闻、李杰等人先后在这里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共产党员李翼云、孙开球等,也在这里开始酝酿建立中国共产党郴县地方组织的问题。
  为了扩大教育面,广泛宣传革命思想,李翼云、孙开球决定到有条件的农村去开办农民夜校。并派出雷乾之、李一鼎到栖凤渡,李才佳到坳上进行活动。经过实地考察,先后在神家殿小学、枫树下雷家、坳上吉贤小学等地办起农民夜校。
  三、成立“雪耻会”
  1925年6月3日,郴县学生联合会接到省学联关于发动声援五卅爱国运动的通知。第二天,由县学生联合会出面,召集城内学生、工人和市民约2000余人在郴城文庙(今文化路)举行集会,愤怒声讨日英帝国主义。中共党员、湖南大学暑期回郴学生李翼云在台上激情演讲,揭露帝国主义欺侮中国人民的罪行。会场上群情激忾,同仇敌愤。人们振臂高呼:“打倒日英帝国主义!”“实行对日英经济绝交!”“废除不平等条约!”“抵制日英仇货!”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
  6月5日,李翼云,中共湘南特委委员、组织部长胡世俭,中共党员、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教员孙开球,中共党员、新华中学职工杨西林与郴县学生联合会总干事崔康等,召集工、农、商、学各界人士商议,成立“青沪惨案湖南雪耻会郴县分会”。孙开球当选为总干事(即会长),负责领导雪耻会各项工作。杨西林为庶务干事。会址设在郴州城田家巷景贤祠(今龙骨井),年底迁至西街赵公祠。“雪耻会”的办公经费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由县知事公署财产保管处每月拨付银洋9元;二是由“雪耻会”中经济条件较好的会员和积极分子自筹捐献。
  “雪耻会”经常调集县城各校学生组织宣传队,以寿福殿、五通庙、娘娘庙三个戏台为主要宣传场地,开展演讲、演文明戏等活动。内容主要是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鼓励人民积极进行反帝斗争。通过“雪耻会”的广泛宣传发动,工、商、学、手工业等各行各业人士都踊跃报名参加‘’雪耻会”,尤其以青年学生最为积极。不少的店铺老板和开明人士也纷纷报名人会,全城形成了一股热潮,继而发展到了乡下。如旅省旅衡学生较多的丰乐区(今栖凤渡)也成立了“雪耻会”,人会者达千余人。
  “雪耻会”还发动、组织人民群众开展对日英经济绝交运动,将斗争锋芒指向日英帝国主义。郴县“雪耻会”根据省“雪耻会”的指示精神,向全县人民颁布了五项经济绝交公约:一、不买日英货;二、不供给日英劳动力;三、不用日英货币及存款于英日银行;四、不搭乘日英车船;五、不供给日英人原料、燃料和粮食等。“雪耻会”还组织检查队到处查处仇货,提倡国货。1925年8月,一个外国人在南关上墙头张贴“日本仁丹”的广告,被仇货检查队发现后,带领学生和工人将这个外国人痛打了一顿。1926年初,仇货检查队带领工人、学生和群众数百人,将郴城河街英美“正大洋油公司”的100多桶煤油全部搬到教场坪(现市一中操坪),召开群众声讨大会,怒斥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并四处散发传单,张贴“毋忘国耻”、“誓报国仇”、“外抗强权,还我河山”、“抵制仇货”等标语。而后将100多桶煤油当众焚毁,广大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此外,“雪耻会”还设立接待站,接待南来北往的革命人士。1925年5月,毛泽东在广州接办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衡阳三师的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经常赴广州学习和汇报工作。他们往返途经郴州,常在郴州“雪耻会”接待站住宿,并收集郴州等地的革命情况前往广州交流。1926年初,唐生智派代表赴粤协商改编部队参加北伐,路过郴州时,“雪耻会”组织群众沿途鸣放鞭炮,热烈欢送。
  郴县“雪耻会”表面上是个群众组织,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革命组织。“雪耻会”的一系列反帝爱国活动,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惩治了卖国贼,激发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和爱国热情。同时,也为中共郴县地方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北湖区历史第一卷(1921-1978)

《中国共产党北湖区历史第一卷(1921-1978)》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地记述了北湖区(郴县)党组织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史实。按照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客观真实的原则。

阅读

相关人物

黄静源
相关人物
曹亨灿
相关人物
孙开球
相关人物
夏明翰
相关人物
蒋先云
相关人物

相关事件

郴县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