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63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分类号: R2-031
页数: 1
页码: 713
摘要: 本节描述了郴州市中西医结合建立中、西医会诊制度;组织中、西医务人员相互学习基础理论;选送西医骨干脱产学习中医技术;采用中、西两套医术治疗常见病。60年代末,广泛学习针灸治疗术。1973年,县人民医院首次用针灸麻醉术摘取部分甲状腺获得成功。之后,针灸麻醉术被运用于剖腹取胎、子宫切除、疝气修补、人工流产等外科手术。
关键词: 郴县 医疗 中西医结合

内容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提倡中、西医结合。50年代起,建立中、西医会诊制度;组织中、西医务人员相互学习基础理论;选送西医骨干脱产学习中医技术;采用中、西两套医术治疗常见病。60年代末,广泛学习针灸治疗术。1973年,县人民医院首次用针灸麻醉术摘取部分甲状腺获得成功。之后,针灸麻醉术被运用于剖腹取胎、子宫切除、疝气修补、人工流产等外科手术。1975年,县人民医院传染科医师吕干华用路边荆、田基黄、车前草、茵陈等草药,配制出“田基黄糖浆”,主治甲型肝炎;1981年,吕又与同行医师姚惠玲合作,在“田基黄糖浆”配方基础上,加入矮地茶、女贞子、鸡血藤等,配制出“肝炎糖浆”,主治乙型肝炎;1986年,该科医师李雪霏、廖亚平合作,用枸杞、当归、党参、白芍、茯苓、兔丝子、寄生洋荷叶、百花蛇舌草等中药,配制出“乙肝合剂”。至1988年,使用上述药方治疗甲、乙型肝炎共3732例,其中治愈2494例,治愈率为66.8%;好转1057例,好转率为28.3%。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