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63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中医
分类号: R2
页数: 1
页码: 708
摘要: 本节描述了郴州市医疗、医疗单位、县属医疗单位、郴县卫生院等。
关键词: 郴县 地方 中医

内容

清光绪年间,城关河街的“仁寿堂”,愈泉街(今郴州市干城街)的“济生堂”,是境内有名的中医诊所。以坐堂、挂牌、游乡、摆摊等方式行医市药者城乡皆有之。光绪三十年(1904),创办公立国医学堂,培训中医人才。就读于该校的陈静斋、李云松、李赓唐、陈壬盛等人,后成为县内名医。
  民国时期,政府一度排斥中医,但县内致力于发展中医事业者仍不乏其人。名医张驻尘钻研医术,悉心精治,颇有成效。民国11年(1922),县城流行瘟疫,他用中医中药治愈患者甚多。民国32年,他撰写《脑膜炎·春瘟之我见》一文,刊登于湖南《民国日报》,引起医学界关注。嗣后,其文被省外多种医学杂志转载,其人被天津医学院中医学术委员会聘为名誉顾问,晚年撰写《伤寒论·金匮要略浅释》。李赓唐撰有《麻科秘本》。陈静斋撰有《儿科临诊知要》。民国37年,全县申请登记的中医共37人,另有一些半农半医者尚存于民间。
  新中国建立后,中医不断发展。1950年9月,成立县中医师公会。1955年,全县建立集体所有的中医联合诊所27个,加上个体医户,共有中医药人员308名。1956年,实行以区为单位的联合,全县设区联合诊所10个。人、财、药由区统一管理。1957年,全县设片联合医院4所,其中县城的华强、利民、环城、仁济4家联合诊所和9家个体诊所,组成郴县中医院,有病床30张,医务人员54名。其余3所联合医院分别设在许家洞、良田、华塘等地。此外,还设区中医院6所,有病床90张;乡中医分院17所,边远山区设区中医门诊部或医疗站共27所。全县共有中医药人员269人。1958年,除县中医院外,其余各院(站)分别并入各公社卫生院,成为各院的中医门诊室。1959年,将县中医院移交给郴州市。1970年,县人民医院设中医门诊室,1979年扩充为中医科。
  1980年,全县有中医51人。各医院、卫生院设中医门诊室29个。80年代,县人民医院用中药配制出肝炎糖浆、乙肝合剂,主治乙型肝炎;研制出中成药消水丸,治疗肝硬化腹水。治愈率为60%左右。1988年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有病床54张,并有直流感应离子导入器、电动按摩牵引器和电疗仪等现代化医疗设备。治疗糖尿、风湿、中风、骨质增生和心血管病等症总有效率达75%。其余各医院、卫生院设中医门诊室23个。全县有中医64名,中药人员56名。另有个体中医7户,从业19人。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