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疫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624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疫病防治
分类号: R18
页数: 6
页码: 700-705
摘要: 本节描述了郴县的疫病防治、疟疾防治、丝虫病防治、等。
关键词: 郴县 地方 疫病防治

内容

第一节 疟疾防治
  疟疾,俗称“打摆子”,流行甚久,民间广泛流传“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之谣。三国时期(220~280),史有“南蛮之地多瘴气”的记述。唐元和十年(815),监察御史刘禹锡被贬连州,过郴即染疟。他在《谢上连州刺史表》中写道:“自发郴州,但染瘴疟,扶策在道,不敢停留”。清代,一年之内疟疾流行长达7个月之久,其害广及城乡。民国27年(1938)县卫生院建立后,进行疟防宣传,个别年份组织人员下乡分送“阿的平”,供部分患者解临危之急,但无济于事。民国36年1~9月,全县门诊各种传染病1381例,其中疟疾有1213例,占87.8%。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全面开展疟疾调查和防治工作。1950年7月,湘雅医学院教授陈国杰、邓一韪率队到株木山、陈家楼及县城等地,调查农村小学生131人、居民327人、县城小学生647人,查出疟疾感染者依次为106人、274人和405人,感染率分别为80.9%、83.8%和62.6%。是年12月,湖南省地方病防治委员会在许家洞建立郴县实验所,1953年改为郴县疟疾防治所,进行疟防研究和开展防治工作,为彻底根治疟疾积累经验,提供科学依据。县卫生部门成立疟疾防治技术领导小组,并抽调人员组成抗疟队,举办抗疟学习班,至70年代末先后培训抗疟员6100多人次,全面普查6次,各时期根据普查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50年代初,对疟防重点试验区,每隔5天喷洒“二二三”乳剂1次,进行灭蚊;对现症病人,用喹宁7.2克7日疗法和阿的平2.4克5日疗法进行治疗。至1954年,发病率从1951年的1881.57/万下降到749.38/万。1955年起,在坚持灭蚊和治疗现症病人的基础上,实行全民性预防服药,每年3~10月底,对三年内疟原虫阳性者、有疟疾史者、脾肿者、6个月至15岁儿童、来自疟区的居民、病家健康人群和可疑患者等,每年服伯氨喹宁加氯喹1~3次。春季,对作过抗复发治疗的人员和流动人口,每周服圜氯胍或喹宁1次。
  至1964年,发病率下降至398.73/万。
  1965年起,按湖南省卫生厅制订的“一预防三根治”方案进行防治。即当年11月至次年2月,进行休止期根治和灭越冬蚊;3~4月,根治远期复发病人和灭早春蚊;5~10月,根治现症病人和灭冬蚊;重点人群服药预防。全县每年组织数百名医务人员分片巡回,按“送药到手,看服到口,服完才走”的原则,勤恳工作达12年之久,至1977年,疟疾发病率下降至0.76/万,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国标:发病率在1/万以下)。
  1978年起,疟防工作进入监测管理、巩固灭疟成果阶段。针对残存传染源分散、人口流动量逐年增大、输入病例增多、发病无周期规律、人群免疫能力低、各地防治力量不平衡等特征,建立以县卫生防疫站为主体,并有县属和中央、省、地驻县单位所属医疗部门共200余人参加的疟疾监测网。其中设血检站11个,配血检员13名。各招待所、旅社配义务监测员,管理流动人口。1980年参加湘赣两省22县(市)灭疟联防组织,定期向执勤县报告防治情况,并每年派人到执勤县参加灭疟联防经验交流会。1980~1986年,全县共作血检68558人次,其中,对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和发热原因不明的病人以及流动人口,作采血镜检67186人次,对输血队员和疫区人员作荧光体检测1372人次,查出疟原虫阳性者分别为42和74人次,阳性率分别为0.06%和5.39%;各招待所、旅社对过往住宿人员先后投服预防药万余人次。1987年,郴县灭疟工作经省卫生厅组织专家和科技人员进行考核验收,确认已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消灭疟病”标准。1988年,县内未发现疟疾病例。
  第二节 丝虫病防治
  郴县是全国丝虫病发病率最高的县份之一,境内各地均为疫区,尤以板桥、桥口、马头岭感染最重。《博医会报》第二十六卷载,民国38年(1949),郴县丝虫病感染率为38%,严重地区高达69.9%。
  50年代初,省、地、县卫生部门调查,县内丝虫病感染率21.1~25.6%,严重地区高达56.9%。流行虫种为马来丝虫和斑氏丝虫。其中马来丝虫流行于东部和北部地区;斑氏丝虫流行于西部地区;南部地区二者混合流行。共有疫区点232个,分布于各个乡镇。传播媒介以中华按蚊和致乏库蚊为主,微小按蚊次之。
  1958年对丝虫病开始全面防治。5月,成立县消灭丝虫病委员会,并组成一个有省、地、县78名医务人员参加的防治队伍,赴各疫区普查普治。是年,血检19.07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1.8%,发现微丝蚴阳性者46017人,阳性率为24.1%,对微丝蚴阳性者采用日服海群生1.5~2克疗法进行防治。之后,历年查治不断。至1975年,微丝蚴阳性率下降到1.21%,区点减少到133个。1978年开始推广海群生拌食盐防治法,即将含海群生0.4%的食盐投入市场,供疫区人民日常食用,以减少直接服用海群生所产生的副作用。
  是年,全县销售药盐85万多公斤,食药盐者达27万余人,至1981年,微丝蚴阳性率下降到0.013%,接近国家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
  1982年,省地卫生部门抽查7个公社,共作血检78290人,查出微丝蚴阳性者3人,阳性率为0.38/万,据此确认郴县为基本消灭丝虫病县。1985年,县自行考核10个乡51个村,血检31810人,均为阴性。7月,省卫生防疫站在雅市、香山坪、塘溪3个乡进行残存传染源源监测,未发现阳性。至1988年,县内无丝虫病例发生。
  第三节 其他疫病防治
  一、天花 旧时,县内常有天花流行,儿童死于此病者多见。民国初年,县城居民开始采用接种牛痘预防。县卫生院成立后,培训种痘员进行普种,但未坚持。民国31~35年(1942~1946),累计接种牛痘43400余人次。至解放前夕,天花仍未绝迹。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将天花列为防疫重点,连年免费普种牛痘,至1952年,3年累计接种239338人次。是年,基本消灭天花。1953年起,实行定龄种痘。初,每年对新生儿、6岁、12岁、18岁等4个年龄组人群普种一次。1962年起,对6个月以上至50岁以下的年龄组人群每隔6年普种一次。1979年起,每年对1~2岁的儿童给予初种,对7~10岁的儿童给予复种。1980年5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已消灭天花。1981年3月,根据国家卫生部通知精神,县内停止接种牛痘。
  二、霍乱 副霍乱
  自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霍乱从印度传入中国后,至民国38年(1949)的百多年间,郴县发生20多次,其中民国年间发生8次,民国27年(1938)霍乱流行,县城人口死亡甚众。湖南省卫生实验处在郴县城乡设临时检疫站和隔离医院,进行霍乱菌苗注射和收治霍乱病人,疫情渐被控制。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严密预防霍乱病发生,1950年起,开始进行预防注射,至1954年,共注射霍乱菌苗与霍乱伤寒混合菌苗23.2649万人份。之后,每年4~5月,对交通沿线、圩场、厂矿单位等地人群注射菌苗二、三万人份。1961年,世界第七次副霍乱流行。1964年成立县预防“102病”指挥部(102病为当时副霍乱代号),并组织3个防疫机动队,以随时对付副霍乱发生。铁路公路沿线的医院、卫生院,每年夏秋季节开设肠道门诊。县人民医院常年开设肠道专科门诊,进行检疫,预防工作持续不断。至1988年,县内未发生霍乱与副霍乱。
  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旧时流行频繁。民国24~36年(1935~1947年)县内发生4次流脑,死亡率最高者达83.3%,最低达15.9%。其中民国35年春,东河一带邱、林二姓人口死亡4/5,塘溪五马垅自然村70余口,疫后仅存一男四妇。
  新中国建立后,不断加强流脑预防,但局部性的流脑时有发生。发病一般为几十例,个别年份达二百余例。全县性的流脑暴发过两次。第一次暴发于1959年春,发病725例,发病率为33.23/万。经抢救和防治,疫情被控制。治愈642人,死亡83人,死亡率为11.45%。第二次暴发于1967年,疫区广及17个公社和5个厂矿,发病1389例,发病率为57.46/万。时成立县防治流脑指挥部,省、地均派医务人员,与县医一起组成5个医疗队,分片巡回防治,各医院、卫生院腾出病房,收治流脑病人。经大力抢救,治愈1273人,死亡116人,死亡率为8.35%。1976年,发病271例,发病率为9.08/万,治愈267人,死亡4人,死亡率为1.48%。是年,开始推广多糖体菌苗预防注射,发病率逐步下降。1980年,发病72例,发病率为2.28/万。1988年,继续下降至0.45/万。
  四、痢疾
  痢疾流行已久。旧时发病率仅次于疟疾。民间多用草药偏方进行防治,但效果不佳,染此病而死者历年有之。
  新中国建立后,不断加强公共卫生管理,预防痢疾,但发病率仍然较高。1950~1988年,年发病多者2500多例,少者几十例,一般五六百余例。各时期发病率不等,50年代约100/万,60~70年代约20/万,80年代约30/万。随着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痢疾死亡率较低,并逐年下降。50年代,死亡率一般为0.2%,80年代初一般为0.05%,,1987~1988年无痢疾患者死亡。
  五、伤寒
  旧时伤寒发病较多。民国31年(1942),开始作伤寒菌苗预防注射,至民国32年,共注射伤寒菌苗与霍乱伤寒混合菌苗36000余人份,仍防而不止。
  新中国建立后,采取注射伤寒霍乱混合菌苗进行预防。1950~1954年,共注射菌苗13万余人例。之后,每年持续,但仍有伤寒或副伤寒发生。1950~1988年,年发病多者百余人,少者一二人。其中1950~1956年间,有4%左右的患者死亡,1957~1988年,无伤寒患者死亡。
  六、脊髓灰质炎
  新中国建立前,县内脊髓灰质炎流行情况无考。
  60~70年代,年发病多者40多例,少者一二例,个别年份有一二名患者死亡。1968年起,开始使用糖丸疫苗预防。免疫对象为2个月~3岁的儿童,每年全程服苗1次,7岁时,再全程服苗1次。脊髓灰质炎流行时,对易感染儿童采用应急免疫法预防,即将一、二、三型疫苗一次服用。病例逐年减少,1982年全县发病2例,1983~1988年,县内未发现病例。
  七、麻疹
  麻疹流行史长,流行面广。旧时政府无防治措施,小孩死于麻疹者众。
  新中国建立后,麻疹发病仍然频繁,部分年份有1%左右的患者死亡。1959、1964和1971年出现过流行高峰。年发病率分别为374.72/万、274.81/万和362.60/万。1967年起,开始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免疫对象为:8个月~1岁者初种1次;至4岁和7岁时各复种1次。1984年,全县发病率为3.97/万,至1988年下降到0.55/万。
  八、病毒性肝炎
  旧时检测技术落后,医疗卫生部门对病毒性肝炎无病史记载。
  1959年,首次将病毒性肝炎列入传染病报告内容,至1988年,年发病多者342例,少者3例。其中,1965~1977年,年发病浮动在35~91例之间;1978~1988年,年发病浮动在121~238例之间。60~80年代,部分年份有1~2名患者死亡。其防治主要是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70年代,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法隔离治疗病人,疗效见“医疗章”。1988年,开始采用乙型肝炎疫苗作预防注射,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有所控制。
  九、白喉与百日咳
  旧时,白喉与百日咳多见。民国时期患者死亡率一般为20%左右。
  新中国建立后,白喉与百日咳历年有所发生。1966年,全县发生白喉191例、百日咳1142例,发病率分别为8.14/万和48.69/万。部分年份白喉患者死亡率约为7~8%,百日咳患者死亡率为1%左右。60年代初,开始实行定龄免疫,即每年对6个月以上及3岁和7岁儿童,用白喉类毒素进行预防注射。1978年起,按免疫程序实行计划免疫。即对出生6个月以上的婴儿注射白百破混合制剂,进行1次性全程免疫。2岁及4岁时各加强1次。7岁时,以精制白喉类毒素再加强1次。1986~1988年,县内未发现白喉病例,百日咳发病率下降至0.3/万。
  十、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1971年6月,在桥口公社白溪大队发现首例。随即,鲁塘、良田、华塘、宝峰、坳上等公社均有钩体病发生。至年底,全县有患者31人,死亡6人,死亡率为19%。1972年,疫点扩大至11个公社50个大队的74个生产队,患者增至145人,其中死亡10人。1973年,疫点再度扩大至14个公社85个大队的175个生产队,患者增至347人,全县发病率为12.21/万,其中死亡7人,患者死亡率为2.03。是年起,进行钩体病菌苗预防注射,并加强灭鼠工作。至1974年,发病率下降至1.11/万,1988年降至0.39/万。
  十一、麻风
  旧时,政府对麻风未进行查治,病史亦无记载。
  新中国建立后,县卫生部门对此病作过多次普查。1950~1988年,累计发生麻风病15例,最后一例发病于1979年。全县15例患者中,治愈11例。1988年仍有1例麻风病人在资兴市江背山麻风医疗站医治。
  十二、地方性甲状腺肿
  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民间称“袍颈”。旧时,政府未作防治。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将地甲病纳入防治计划。50~60年代,开始局部查治。1968年起,对部分地区试行供应加碘食盐。1979年,县卫生部门组织587名医务人员进行首次全面普查,共检查24547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8.9%,查出地甲病患者2576人,患病率为1.05%。按地域分:宝峰公社患病率最高,达4.22%;坳上公社次之,为2.3%,其余各公社在1%左右。按年龄分:从5岁年龄组起,人群患病率开始上升;至3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按病型分:弥漫型患者占89%;结节型患者占5.9%;混合型患者占5.1%。按病情轻重分:一度患者占74.88%;二度患者占18.71%;三度患者占6.41%。1980年起,对全县居民供应加碘食盐。至1982年抽样调查,患病率已下降到0.60%,地甲病基本被控制。
  十三、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1983年首次普查全县23个乡镇的250个村,共检查小学生13055人,查出氟斑牙患者3910人,患病率为29.95%。1984年和1985年又两次进行普查,全县氟斑牙患病率在30%以上的村有48个。其中畔冲、枫树下、栖凤渡、草田铺、朱家湾等5个村属煤氟型病区。1985年,县卫生部门在栖凤渡、草田铺、岗脚等地择定50家农户作防治试点,将各家旧灶改为降氟卫生灶,测定防氟效果,为制订控制氟中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