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观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58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观庵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2
页码: 670-671
摘要: 本节介绍了郴县清嘉庆二十五年境内有道观寺庵198所。其中观7所、寺30所、庵161所。今尚存12所,其建筑规模较大者有苏仙观和白云仙庵。
关键词: 寺庙 名胜古迹 郴县

内容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境内有道观寺庵198所。其中观7所、寺30所、庵161所。今尚存12所,其建筑规模较大者有苏仙观和白云仙庵。
  苏仙观,座落在原县城之东苏仙岭顶峰。殿宇高大雄伟,始建无考,唐开元十九年(731)已有修葺,宋代多次维修。元末,毁于兵灾,明代修复。清光绪十年(1884)重修,殿内有碑记其事。1967年,殿宇被毁,仅存残垣。1982年重修,观长82.2米,宽41.5米,砖木结构。正殿,犀头粉墙,青瓦顶,回纹窗,高大雄伟。殿门南开,门额上嵌汉白玉碑,镌刻宋景定甲子封号。门外左右,置放香炉,阶下有旋马坪。门内左右,塑金钢大士像,其高4米。中轴线上,前厅、天井、中厅、后厅依次纵列。中厅有苏耽塑像,旁立“白鹤”;各厅之内,雕梁画栋,大柱上多有刻联;两侧厢〓,系二层楼房,东厢名“南海”,为清末道教衰落后所筑的佛教庵宇,其北端两间,曾于民国27年(1938)被蒋介石用作囚禁爱国将领张学良之所,张将军题“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于壁,故今名“屈将室”;西厢名“西湖”,原系香客、游客留宿之所。正殿之下有“仙亭”,琉璃瓦,攒尖顶,翘角飞檐,覆盆藻井,方格棂窗。亭内竖“苏仙跨鹤图”石雕。山门向西,为宋代牌坊式门楼,上书“天下第十八福地”。殿门之前方,筑有观景台。登台观景,远近风光饱览无遗。
  白云仙庵,在马头岭乡荷叶塘村西边岭。坐东朝西,砖木结构,小青瓦,硬山顶,南北封火山墙。布局为前后二殿,中隔天井,两侧为厢房。共占地200平方米。后殿为大佛殿,通高10米,顶棚为覆盆藻井。庵外右前墈下,有舍俐塔1座,造型为上下两层,攒尖顶。通高1.5米。下层正面竖镌“明舍俐塔”、“明故师重光勇圣位”、“教徒普从、相、望、德”、“徒孙熙明、德、凤”、“万历二十九年冬月立”等字样。庵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万历至清康熙、道光、光绪及民国年间均有维修。今,佛像无存,整体建筑保存尚好。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