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篇 报刊 广播 电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562
颗粒名称: 第二十五篇 报刊 广播 电视
分类号: Z62;G229.276.4
页数: 6
页码: 656-661
摘要: 本篇介绍了郴县清末到1988年报刊、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
关键词: 报刊 广播 电视 郴县

内容

清末,曹典球在城关创办《政学徵信报》,系当时影响最大的民办报纸。民国初期,军阀混战,湘军据郴,在县城出版的报纸有6种。之后,《郴县民报》、《老百姓》周刊等6种地方报刊相继创办。民国22年(1933),始设收音站,由一收音员收记新闻,每日印发,宣传政治时事。至解放前夕,广播事业毫无发展。
  50年代,县委、县人民政府设置收音站,组建通讯队伍,创办“郴县人民广播站”和《郴县报》,并开始建设有线广播网,至60年代,已有部分公社、大队通广播。70年代,加强有线广播建设,境内开始建电视差转台。至1979年,全县各公社均建立广播放大站,71%的大队设有广播室,传输专线达3432.4杆程公里,喇叭入户率为78.3%,农村广播网基本建成。北湖岭、马头岭电视差转台的信号覆盖县城及部分公社、大队。1988年,全县有业余通讯员230人。县广播站装有调频发射机,实现广播信号无线传输。县内建成电视差转台12座,电视信号基本覆盖全县。
  第一章 报刊
  第一节 县办报刊
  民国15年(1926)4月,国民党郴县党部创办《郴县民报》。初办时,在县党部任宣传委员的共产党员李一鼎任编辑主任,多刊登宣传革命理论和工农斗争形势的文章。民国16年后,几度更换编辑,并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日本侵略军陷郴、郴县光复等形势变化,该报时办时停,刊期分三日、双日、日刊不等,印刷或石印或铅印,内容多依国民党政局之变而变。最后停刊于郴县解放前夕。
  民国28年,县教育局创办《郴县教育月刊》,16开本,铅印。设专论、论丛、转载、教育法规法令、教育动态、补充材料等栏目,系教育研究刊物。停刊时间不详。
  《郴县青年》由郴县青年社主办,社址在县城朱家坪(今郴州市九完小右边),其创刊停刊日期不详。今存只有民国29年1月8日《震南报》转载该刊第十五期的4篇文章,其内容多为三民主义青年团作政治宣传。
  1955年7月1日,中共郴县委员会创办《郴县报》。初为七日刊,8开2版。翌年3月起,改为五日刊,不久,改为三日刊,仍8开2版。1959年3月1日起,改为双日刊,4开4版。《郴县报》文字通俗短小,内容丰富多彩,版面形式活泼,8开2版时,以一半多版面报道县内中心工作和农业生产,其余版面报道工商、文教、党群和国内外大事;4开4版时,一版为要闻,二版为农业,三版为党群、文化、教育、卫生,四版为时事。创刊之初,有编辑人员8名,后增至14名。谭论、蔡敦美先后负责总编工作。报社内设印刷厂(即今县印刷厂前身),主印该报。1961年5月19日,《郴县报》停刊,前后共出版719期,初,每期发行3000份左右,后增至6000份左右。
  1982年元月,县科委和县科协创办《科技小报》。8开2版,铅印,不定期出版。该报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生产。其内容主要是宣传党的科技方针政策,介绍科技动态,传授科学技术知识,推广科学技术新成果。文章短小,通俗易懂,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特点,颇受群众欢迎。因经费、人力不足,于1984年6月停刊。先后出版29期,每期发行1万份。
  第二节 其他报刊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长沙人曹典球在城关创办《政学徵信报》。该报为三日刊,毛边纸,刻板印刷。旨在“开通风气”。栏目有上谕、馆说、奏议、时论、格致、时事等。其文多为转载,发行面广及湘粤两省。
  民国7~9年(1918~1920),程潜、谭延闿先后据郴,在县城出版的报纸有《民国日报》、《湖南时报》、《民言报》、《新湖南报》、《大中华日报》、《民意报》等6种,民国9年后陆续迁往长沙。民国27年(1938),中共湘南特委和郴县县委创办《老百姓》周刊,星期日出版,石印,主要宣传中共中央的抗日方针和政策,民国28年停刊,共出版30期。
  民国28年,郴桂10县人士集资创办《震南报》,该报为日报,4开2版,铅印。其宗旨拥护抗日,反对投降。报社董事会成员20人,多数系郴县政界、商界人士。停刊日期不详。
  1949年9月1日,湘南支队政治部在县城创办《锻炼》周刊。32开,毛边纸,油印。其发刊词载,主要任务是“加强干部教育”,宣传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各项方针政策。
  第三节 通讯报道
  1952年,中共郴县县委宣传部建立通讯员、报告员制度,由各区、乡和各企、事业单位主管情况综合的工作人员担任通讯员或报告员,至1954年,全县通讯员、报告员136人,年均向各级报刊投稿二三百篇。1956~1961年,通讯员、报告员增至400余人,年均向各级报刊投稿5000余篇,被采用的稿件达4千余篇,其中被省以上报刊采用的稿件有上百篇。1966年以后,通讯员、报告员制度不废而止,至70年代末,年均投稿仅百余篇,被采用的稿件只有30篇左右。1981年,重建通讯员队伍,至1988年,全县有业余通讯员230人,逐步形成通讯网络。县委宣传部每年召开两次通讯员经验交流会,以提高业务水平。此阶段全县通讯员年均向各级报刊投稿千余篇,被采用的有百余篇,其中少量稿件被中央级报刊采用。
  1986年,始向省电视台投送电视新闻稿件,至1988年,共投送50多部,被采用10余部。
  第二章 广播
  第一节 县广播站建设
  民国22年(1933)底,县政府集银元300元,购置收音机1台,建立收音室,配收音员1名,每日印发收音消息1期,供县党部、县政府及有关单位备览。是为郴县广播事业之始。
  1950年12月,县文化馆下设收音站,配收音员1人,用省人民广播电台配给的1台交、直流电两用收音机,收记中央和省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并将收听记录编成简讯,油印转发至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为其提供时事学习和宣传材料。1954年,始在县城闹市区架设高音喇叭,收音站每天播音1次,为时120分钟,主要转播中央和省广播电台节目,亦自办不定期的县内新闻、革命歌曲教唱等节目。
  1956年3月,成立郴县人民广播站。工作人员4名,有机房、播音室、扩大机、收音机、电唱机、话筒等基本设备。全天播音2次,共300分钟,其中自办县内新闻播出1次,10分钟,其稿件多由郴县报社提供。1961年撤销郴县报社,广播组稿困难,自办节目复改为不定期。
  1968年,县人民广播站并入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2年恢复,时有工作人员13名,全天播音3次,共345分钟。其中自办综合节目播出30分钟,内容有县内新闻,农业科技知识,报刊选读和天气预报等。是年,全县有广播通讯员3人,全年来稿150篇,播出140篇,播稿率为93.3%。
  1982年,县财政拨款3万余元,兴建400余平方米的播音室。县人民广播站拥有收转、调幅、调频、扩大、增音、录音、电唱、载波调频发射等全套广播设备。全站有7名工作人员,全天播音3次,共405分钟。其中,自办综合节目播出257分钟,内容有:县内新闻(每天1次,播10~12条新闻);专题节目(按政治时事、科技知识、郴县风貌、科学种田、城乡市场、文化与生活、文艺节目等7个专题,每天播出1次,1个专题,每周循环);为听众服务(每天1次);广播讲座(主要内容有工农业生产、生活、卫生、法制等方面的知识,为不定期节目)。是年,全县有通讯员573人,来稿9398篇,播出6641篇,播稿率为70.7%;举办专题讲座17次;县人民广播站被评为省广播系统先进单位。
  1988年,县站装成接收频率为108兆赫的3瓦调频发射机,同时在苏仙岭电视差转台装成接收频率为906兆赫的100瓦调频发射机,以差转台内发射的信号。是年有工作人员9名,全天播音3次,共400分钟。其中,自办专题节目按农事钟声、时事窗口、谈天说地、郴县风貌、普法园地、文化与生活、地区新闻联播等7个专题顺序,每天播出1次,1个专题,每周循环;为您服务每天1次;广播讲座为不定期。全县有通讯员157人,来稿4700篇,播出3500篇,播稿率为74.4%。
  第二节 农村广播网建设
  1956年,全县建立区广播站8个,架设广播专线65.5公里,在40个乡和24个农业社共安装73只喇叭,是为农村广播网建设之始。至1964年,在全县28个公社、271个大队、2779个生产队,装喇叭457只,农村广播网建设进展缓慢。1965年,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地委宣传部在华塘公社办发展有线广播试点,从县城架设专线至华塘、招旅、塘昌、吴山4个大队及各生产队。这些地方喇叭入户率达100%。
  70年代初,中共郴县县委、县革命委员会遵照毛泽东“努力办好广播,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的指示,掀起办广播高潮。1973年,全县17个公社均建立广播放大站,架设广播专线3128杆程公里;全县207个大队,有202个大队通广播,通播率为98%。其中99个大队建立广播室,占大队总数的44%;1918个生产队,有1882个通广播,通播率为98%;入农户喇叭33012只,入户率为59%。农村广播网基本形成。1979年,广播专线增至3432.4杆程公里。大队广播室增至181个,占大队总数255个的71%;农村入户喇叭增至45211只,入户率上升至78.3%。
  1982年,全县广播专线总长已达3910.1杆程公里;27个公社广播放大站拥有调幅收音机15台、扩音机50台、录音机19台、电唱机29台、载波调频接收机17台;151个大队广播室共有扩音机177台、收音机42台、录音机1台、电唱机154台,农村广播网建设进一步发展。1983年以后,半导体收音机、收录机、电唱机等现代化电气音响设备大量进入农户,无线广播传输建成,加之有线广播的管理没有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至1988年,全县268个行政村只有19个广播室,占行政村总数的7%;2716个村民小组,通广播的只有1095个,占村民小组总数40.3%;入农户喇叭19500只,占总农户69172户的28.2%;广播专线总长减至不足两千杆程公里。但由于无线广播传输的开通,全县大部分地区仍然能收听县广播站的播音。
  第三章 电视
  第一节 差转收视
  1969年,郴州地区邮电局在马头岭建成邮电通讯微波站,并可收视中央电视台节目。时,逢重要新闻或重大专题报道,地、县领导干部可驱车上山观看,是为县内电视之始。1977年,郴州市北湖岭和郴县马头岭电视差转台相继建成,从此,县驻郴州市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板桥、华塘、马头岭等公社的部分大队能收看电视节目。1979年,全县有黑白电视机16台。1981年,郴州地区、郴州市、郴县3家集资35万元(其中郴县集资3万元)筹建苏仙岭电视转播台,于1983年春建成开播,县内除大奎上、鲁塘、芙蓉、南溪、永春、江口、月峰等边远山区外,其余各地均能收看中央和省电视台节目。1988年,境内相继建成12个差转台和7个地面卫星接收站,电视覆盖率达70%左右。是年,全县共有电视机23258台,其中彩色电视机648台。
  第二节 摄像与录相放映
  一、摄像
  1984年,中共郴县县委宣传部购置全套摄像设备。10月,摄制出专题资料片“可爱的郴县”。该片长达1小时,反映县内当时的工农业生产、土特产品、风土人情等状况,宣传改革开放,振兴郴县经济。
  1985年8月25日,东波暴发近二百年来罕见的特大山洪,摄像人员即日赶到现场,连续工作10多天,摄制出“郴县部分乡镇8.25灾情纪实”和“郴县东河流域受尾沙危害纪实”两部纪录片,录下洪灾危害和干部群众奋力抢险救灾的实情,保留真实而重要的历史资料。
  1986年,县委宣传部开始摄制新闻电视片,至1988年,共摄制50多部,其中10余部被省、地电视台采用。
  二、录相放映
  电视录相放映业始于1984年。时,全县15个放映队,多放映香港武打片,观者甚多。但因节目种类单一,不久,录相放映业下落,至1985年,全县仅存7个放映队。1986年以后,国内录相节目逐步增多,内容不断丰富,录相放映业有所回升。是年,全县有录相放映队27个,翌年增至65个,1988年仍有49个。
  录相放映由县广播电视局管理,凡营业者须事先申请、登记,经批准发证后方可营业。录相放映兴起之初,有些黄色低级制品流入市场,影响极坏。县广播电视局、文化局、工商局、公安局等部门联合进行整顿,取缔一些不法放映队,没收黄色录相带40多盒,对个别已构成犯罪者追究其刑事责任。录相放映业健康发展。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