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篇 科学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529
颗粒名称: 第二十三篇 科学技术
分类号: G322.764
页数: 13
页码: 631-643
摘要: 新中国建立前,郴县科学技术事业不发达,科技人员甚少,自然科学方面的技术人员尤为奇缺,科技成果无载。民国24~26年(1935~1937),县政府先后设置水文、测候机构,搜集有关资料;建立湘米改进委员会,推广水稻良种。但至民国38年,农业生产仍袭旧法,水稻大面积亩产一直徘徊在180公斤左右;采矿用人工,冶炼袭土法,轻工业生产多为手工操作,科学技术落后,社会生产力低下。 新中国建立后,科学技术事业逐步发展。1950年,县人民政府建设科负责推广农、林、水等方面的科学技术。是年设农作物病虫防治站,配员3名,推广“点灯诱蛾”和使用农药“滴滴涕”、“六六六”等杀虫技术。1953年,全县有工农业技术人员24名。1959年9月,建立县科学技术委员会,12月成立农业科学研究所。至70年代初,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农科网基本形成;工矿企业设有科研或技术革新机构;不断开展普及科学知识,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培训技术人员,改革工艺,改造设备,科技人员逐步增加。至1988年,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952人,其中工农业技术人员491人,是1953年的20.5倍;县和各乡镇均成立科学技术协会,县科协下设农、林、水、工交、财贸、教育、卫生等学会16个,会员达3618人;6月,始配科技副县长1人,领导全县科技工作。1978~1988年,全县共取得科技成果67项,其中获国家级奖2项、省级奖16项、地区级奖23项、县级奖26项,并应用于生产,促进全县经济的发展。 第一章 机构队伍 第一节 机构 一、管理机构 新中国建立前,郴县无科技管理机构。1949年10月~1959年8月,科技工作由各行业主管部门分管。1959年9月,建立中共郴县县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与县委宣传部合署办公。由1名县委书记兼科委主任。1968年,科委被撤销。1974年,县革命委员会设科学技术办公室,1978年,改为郴县科学技术委员会,为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后为县人民政府)的综合职能机构,时有工作人员5名,1988年增至8名。 1986年10~12月,各乡镇先后建立科技领导小组,1987年改为科学技术委员会,由1名副乡(镇)长兼主任。1988年,各行政村配备科技管理员。科技管理机构进一步健全。 二、研究机构 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9年12月建立,址在板桥秧溪。1974年,有水田522亩、旱土335亩、水塘30亩、职工304人(其中技术干部9人)。1987年6月改为县鱼苗鱼种场,主要研究和培育淡水鱼类优良品种。1988年有水塘162亩、职工110人。县农科所先后开展水稻、油菜、马铃薯、水果、鱼类等育种育苗研究和改造矿毒田、冷浸田等科学实验,并引进、推广一些农业先进技术。其中1971~1974年间,选育成早稻中熟品种“郴辐一号”,单季亩产400公斤以上。该成果在全省推广。该所研究的水旱轮作改良土壤方法,效果显著,在全县推广。 县农业机械研究所 1972年5月成立,有技术人员2名,隶属县农业机械局。1973年,该所与动力机械厂合作研究出水稻小苗移栽器、棉花营养钵制钵机、郴县—1型机滚船;1974年研制出“五用机”(即打稻、切片、刨丝、磨浆、切碎并用);是年7月,与县农业机械厂研制出水稻点播机、手扶拖拉机耕作底座装置;1975年与桥口公社农具厂研制出qQ——22型滚刀式青饲料切碎机;1977年与县农业机械厂研制出郴农——3型机耕犁、水稻小型联合收割机;1978年与县农业机械厂研制出湘郴——3型薯类加工三用机(即磨浆、切片、刨丝并用)等。其中qQ——22型滚刀式青饲料切碎机、湘郴——3型薯类加工三用机获省科技成果奖。1981~1983年,开展全县农业机械区划工作,制订规划,为发展农业机械化提供依据。1987年2月,该所被改为郴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站。1988年,全站技术人员3名,主要推广农业机械技术。 县甘蔗科学研究所 1975年3月,改县农垦场为县甘蔗科学研究所,职工176人,其中技术干部4人。有水田20亩、旱土320亩。1976年,开展蔗籽土法育苗试验,培育出甘蔗实生苗,为省内首例。1977年引进高梁蔗,试种60亩,第一季亩产高梁230公斤,产蔗秆3100公斤。10亩第二季再生苗亩产高梁90公斤,蔗秆1000公斤。是年以高梁蔗秆作原料,用土法制出黄片糖。1978年该所复名县农垦场。 县食用菌研究所 前身系县乡镇企业局食用菌技术推广站,建于1981年,址在石盖塘。 生产草菇。1984年加工的草菇干被省乡镇企业局评为全省乡镇企业优秀产品,1985年获地区优秀产品奖。是年,开展大面积草菇栽培,生物效率达44%,创全省草菇大面积高产纪录。 1987年,承担省科委下达的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星火计划”项目,至1988年该项目完成,草菇生物效率为45%,金针菇、猴头菇生物效率120%。此外,还先后引进新品种10多个。是年7月,该站被改名为郴州食用菌研究所,系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经济实体,有职工11人(含技术人员3名)、科研教学楼500平方米、栽培房千余平方米,加上其他用地,共占地20多亩。1983~1988年,累计培训技术人员1500多名,为社会提供生产服务。 三、推广机构 50年代起,县、乡两级主管农、林、水工作的部门负责推广农业科学技术。1955年,始设华塘、栖凤渡、桥口、良田等4个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片站。翌年增设坳上、鲁塘、雅市3个片站。1965年进行调整,保留雅市、华塘、鲁塘、栖凤渡、良田5个片站,共有技术干部21人。1968年,片农科站瘫痪。 1972年起,设公社农科站。是年,全县17个公社农科站共有技术人员75人,其中技术干部23人、农民技术员52人。1974年,始建大队农科队和生产队农科组。全县217个大队建农科队71个,成员354人;2224个生产队建农科组2005个,成员8362人。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农科网基本形成。 80年代初,农科队、组解体,农业科技普及和推广工作由县、乡两级主管农业的部门负责。县内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近百个。其中,县属的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兽医、林业、经济林、电力、机电排灌、设计、水电工程、培训、机械、水产、病虫测报、苗情、种子等15个股(站、公司),共87人;乡(镇)所属的有:农科站、农机站、兽医站各26个,还有5个乡(镇)林业站负责推广林业科学技术。 四、科技团体 1978年9月成立郴县科学技术协会。1981年6月召开首次代表大会,与会代表百人,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委员21人、常务委员11人),由主席、副主席、秘书各1人组成常设办事机构。该会负责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引进和推广以及科技普及、咨询、培训等活动,并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建议和要求,维护其合法权益,沟通与党政领导的联系,协调各学会之间的关系。1987年6月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与会代表85人,选出新的委员会。 1979~1988年,先后建立农、林、机械电子、卫生、水电、数理化、工交、青少年科普、珠算、建筑、财会、畜牧水产、农机、税务学会以及工程质量监督研究会、电化教育协会等16个团体,共有会员3618人。 1980年6月,良田公社首建科学技术协会,至1987年10月,各乡镇相继成立科学技术协会。1988年,全县26个乡镇科协共有会员1435人。各乡镇科协主要在本乡镇开展科技普及和推广活动,促进乡镇科技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队伍 50年代初,对工程和农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职称评定。1953年,全县有工程技术人员15人,农业技术人员9人。24名技术人员中,有技师1人、技术员9人、助理技术员2人。 1966年,全县专业技术人员增至18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8人,农业技术人员103人,卫生技术人员58人,其他行业技术人员8人。 1980年,开展技术职称套改、复查和晋升。1983年,全县有专业技术人员631人。其中,工程师9人、农艺师8人、主治医师3人、助理工程师53人、助理农艺师30人、医师82人、各种技术员446人。 1986年,国家开展职称改革,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1987年6月成立县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职称改革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在县内全面展开。1988年,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952人,其中获高级职称72人、中级职称869人、初级职称1689人,暂未评聘的322人。专业结构情况如下表。 第二章 科技活动 第一节 科普宣传 新中国建立后,重视开展普及科学技术的宣传活动。50年代起,用黑板报、墙报、广播、幻灯、电影等形式宣传科技知识。1976年,县科技办公室不定期编印《郴县科技》。 1982~1984年,县科委、科协编印《科技小报》29期,每期铅印1万份,发到各生产队和各厂矿企业。此外有关部门还编印《苗情简报》、《病虫情报》、《郴县农技》等多种科普资料,向群众介绍各种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报道科技动态。1986年12月,县委、县人民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全县农村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的决定》和《关于农村科技大普及活动的实施方案》,决定1987年为农村科学技术普及年。1988年,全县有16个乡镇、103个行政村设科普宣传窗;县科委及有关部门印发各种科技资料13万多份;发行《湖南科技报》、《富民周报》、《科技信息报》、《郴州科技报》等报刊4200份;放映各种科教电影万余场。科学技术知识得到广泛普及。 第二节 科技培训 民国时期,政府举办过几次新法接生、种痘技术培训班,每次培训10~20人。其它技术培训活动无载。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科技培训活动不断增加。50~70年代,农业和卫生行业的技术培训活动较多。80年代,科学技术被列为第一生产力,受到高度重视,各行各业都开展不定期的技术培训。1983年,全县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174期,共培训8700多人次。1988年,共办班214期,其中专业性培训8130人次,普及性培训万余人次。 第三节 科技示范 新中国建立后,经常开展科技示范活动,以点带面,普及、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农业合作化和公社化时期,各社、队有水稻样板示范片、高产示范丘。80年代,县科技部门按乡(镇)、村、户建立示范网点。示范技术种类有细绿萍繁殖、杂交稻种植、测土配方施肥、耕作制度改革以及各种养殖技术等。1988年,全县有技术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26个,示范户801户,示范企业28个。 第四节 科技交流 1978年,设县科技服务站,配员2名,搜集、整理、编印科技信息资料,开展科技交流活动。 80年代,加强科技横向联系,信息交流更加频繁。1980年起,县内科技信息主要通过创办《郴县科技》、《科技资料》、《科技信息报》等报刊向外地发布,年发信息百余条,与全国百余个单位开展交流。在信息交流过程中,1982年从江西大余县引进细绿萍优良品种和养殖技术,推广万余亩,每亩产萍3000公斤左右,增加了优质绿肥和生猪饲料。1984年,乡镇企业系统建立情报网,配情报信息员31名。1985年,华塘镇和鲁塘乡分别成立民办科技信息公司。1986年,通过科技交流,从江苏省太康县引进吊丝窑烧砖技术,在廖王坪乡推广,每窑每年实现产值4万元、利润万元左右。1988年,全县有信息员59人。县科技情报站与外地42个县市的有关单位建立常年交流关系。是年交换科技资料85种。 第五节 咨询服务 50年代起,在开展科普宣传同时,利用墙报、黑报板为群众解答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科学技术问题。1978年,县科技服务站设科技阅览室,为科技人员和群众提供咨询服务。1984年,全县设基层科技咨询点38个,接待咨询者1600多人次。1988年,县科技情报阅览室有各种科技杂志420种,学报15种,信息报65种,资料书3000余册,接待咨询者千余人次。乡镇和行政村的科技宣传窗,亦经常解答一些技术难题。 第三章 科技成果 第一节 成果概况 新中国建立前,县内科技成果无载。1950~1977年间,在良种选育、耕作制度改革、水利工程建设、小型农具研制、采矿选矿技术改造以及其他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和推广等方面,陆续取得一些科技成果,但未作鉴定。1978年,县科技成果鉴定开始。至1988年,全县经科技部门鉴定的成果共67项。其中,工业科技成果27项,农业科技成果31项,医药卫生、粮食保管等其他科技成果9项。分别获得国家、省、地、县奖励。 第二节 成果选介 一、工业科技成果选介 CA——MB504型双护罩木工安全平刨装置 1974年,县建筑公司谢泽润研制成晶体管电子控制双护罩木工安全平刨装置,解决了平刨劳作中经常发生的伤人事故问题,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是年11月,国家建委在洛阳召开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展出这一成果,并将其列为全国施工技术革新25例之一。1975年4月,该成果通过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基本建设局鉴定。6月,国家建委在郴县召开全国推广会,将这项成果命名为“郴建木工平刨床”,定其型号为CA——MB5035型。湖南电视台将会议实况录制成电视新闻片,进行报道。1977年6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将该成果摄制成纪录片,进行宣传。因此,全国各地来人或来函索取资料者众,产品被推广到辽宁、河北、河南、湖北等省。之后,谢又从八个方面制定改进方案,反复试验数千次,历时两年,制成CA——MB504型双护罩木工安全平刨装置。木工平刨机床装上此护罩后,不但工作灵敏准确,而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1978年3月,该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0月获湖南省科学大会奖。 M型超声波显像仪 县属郴州超声电子仪器厂(后改名为郴州医用超声仪器厂)陈岩松等人,采用进口原件设计组装的一种医用诊断仪器,1979年试制成功。该机可作超声心电图,检查人体心脏、主动脉、肺动脉等方面的疾病,又可作手动脉切面显像,检查人体胆囊、妊娠等方面的疾病。诊断准确,用途广泛。填补了省内医疗仪器中的一项空白。是年11月通过地级鉴定,并获湖南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6NF——9型分离式铁辊碾米机 1963年,县属郴州碾米机厂袁熙、蔡绍真、邹一鸣合作研制出N400型和N200型碾米机。1978年批量生产,年产3600台。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1982年,邹一鸣、郭德志再度改进设计,制成6NF——9型分离式铁辊碾米机,5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随即批量生产。该机碾米、除尘、粗糠回碾等工序一次完成。单机净重<100公斤,每小时加工稻谷400~500公斤,出米率达67~71%,结构合理,性能优良,1982年11月获省优质产品证书。1983年在马来西亚国际博览会展出,11月获部优产品证书。1986年起,采用国际标准验收,获得合格证书。1988年通过复评,获部优产品证书。年产万台,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并出口销往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1991年4月,获首届全国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双优产品金奖。 电子程控液压泥模铸锅工艺 县锅厂张彬、吴明辉等于1979年11月开始设计,1982年研制成功。1983年投产,年产铁锅55万口,产量产值比采用旧工艺提高1倍。产品内质结构紧密,外表光滑,厚薄均匀,美观耐用,其质量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该工艺由供油系统、电子程序控制器、液压机、泥模四部分组成,操作简单而安全,达到国家先进水平,填补了省内一项空白。同年获国家轻工业部科技成果四等奖。 HS——84型锅炉除垢防垢剂 县属郴州锅炉药剂厂袁伍基与湘南地质队杨兴富、黄碧昌合作研制。1984年试制成功。该药剂具有无毒、无害、无腐蚀和使用简便、节约能源等优点。分A、B两种型号。A型药剂有边生产边防垢除垢的功能。B型药剂用于煮炉除垢,一次煮炉,炉垢基本脱落。1984年9月通过地级技术鉴定,获地区科技成果一等奖,并由省经委发给新产品证书。1985年3月获省技术开发奖,6月在全国首届技术成果交易会上获技术成交优胜奖。载《全国科技成果大全》。 新型电光源机用焊料 县属郴州电光源焊料厂袁靖中、李中中等人研制,1984年试制成功。该产品熔点低、强度大、润湿性强、导电性能好,含锡量比普通焊料低40%。生产每吨焊料可节约锡120公斤。使用该产品生产灯泡,每吨可降低生产成本3000元,还可减少工序,降低劳动强度。1984年12月,该项目通过地级技术鉴定,并获地区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5年,廖人淮与上述人员进一步改进,质量更加提高,1986年2月经省级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省优秀产品一等奖,1987年获省优秀产品特等奖及新技术开发一等奖。 甜菊酱油 县食品饮料厂罗三元、倪怀秀等人研制,1983年10月试制成功。该产品味美醇香,色泽光亮,抗腐性强,氨基酸含量比普通酱油高。有降血糖、血压和促进新陈代谢,防止胃酸过多等作用。1985年5月被地区商业局和地区食品评选委员会评定为优秀新产品,并获地区科技进步四等奖。 茶素洗发精 县属郴州轻化工厂于1984年试制成功,1985年12月通过省科委技术鉴定,定名为美丝牌茶素洗发精。该产品用茶枯和10多种防治皮肤病的中草药提炼精制而成,颜色棕黄透明,气味芬芳。温度在40C时,发泡量达150%以上,总固体含量在18%以上,PH值为6~8。温度在20C时,粘度达650厘泊。经广州市工业产品检验所检验,各项化学指标均超过粤Q/Q167——85标准。该产品去污力强,无副作用,使用后头皮温暖,头发柔软,光亮油润,并具有灭菌、止痒、去头屑、防头癣和脂溢性头皮炎等作用,并有护发、生发之功能。1986年被省经委评为优秀新产品,并获省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和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批量生产,年产量达46.8吨。该产品被中国男子排球队选为对外馈赠的礼品之一。 二、农业科技成果选介 乌石江渡槽 位于高峰水库总干渠首段。槽横乌石江上,净跨长度110米,高108米,矢、高之比1∶8,宽、跨之比126.27。预制箱形拱肋,系钢筋混凝土结构,3条并列,每∶条宽1.4米、厚1.3米,由5段连成,每段重达28吨,无支架缆索吊装。该项目由县水电局邓维琪、何锡湖与地区水电局高镜波等人设计,地区水利工程队杨国宾、黎善良主持该队和郴县水电局施工。1975年冬动工,1976年冬完工。1978年3月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0月获省科学大会奖。是年,该项目的技术资料被浙江省水电科研所编入《输入灌溉设计图集》。1988年,被中国科技文献出版社编入《中文资料目录》。 豆稻连作及其推广 1972年,板桥公社农科站饶启明等人试行豆稻连作,改造低产田。1978年完成栽培实验。冷浸田、矿毒田原亩产稻谷一般为275公斤,采用豆稻连作后,大豆平均亩产可达75公斤,晚稻平均亩产可达350公斤,并能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改良土壤,还能调节劳力,确保季节。1979年,该项目获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1980年,县委、县科委、县农业局推广豆稻连作技术,面积达1.5万亩,获地区科技成果二等奖。1981年推广到县内23个公社。 鲁保一号试制及应用 1979年7月,从山东引进生物农药鲁保一号,防治大豆菟丝子。县科委、农科所、农业局等单位组成协作小组,改进其防治技术。1980年初试,1981年小试成功。1992年完成鲁鲁保一号土法生产工艺和大田施用技术研究,并对1900多亩大豆苗作防治示范,有效率达90%以上,与对照区相比,每亩增产大豆38.5~83公斤。是年该项目获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 蕨状满江红浮萍有性繁殖 县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于1980年完成实验,1981年推广应用,亩产红萍可达2000多公斤。1982年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低容量喷雾技术 县植保站于1981年推广东方红——18型喷雾器低容量喷雾技术,能提高杀虫效率,降低生产成本。1982年获省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 细绿萍养殖利用技术进步及推广 县科学技术协会缪启聪、县农业局何红军等人,于1982年从江西大余县引进细绿萍养殖技术,加以改进,较好地解决了大田萍体安全越夏技术问题,摸索出比较完整的高产技术措施。全县每年放养3000余亩,亩产细绿萍可达3000公斤。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碧云茶制作 县农业局、五盖山茶叶场与良田镇向阳村的老茶农,于1980年开始合作研究,1982年试制成功,随即投产。产品原料为五盖山碧云峰的茶叶,经制作后,茶叶芽头紧细,叶片碧绿,白毫显露,色泽光亮,耐冲泡,香味持久,含氨基酸5.27%、茶多酸26.6%、叶绿素1.11mg/g,定名为“郴州碧云茶”。是年获“湖南优质名茶”第一名。1985年获省茶叶学会优胜奖。 花生——稻耕作制度研究 廖家湾乡农科站李志福和地区农业局周观祥等人,于1982年进行花生——稻耕作制度研究,1984年完成栽培实验。亩产花生193.4公斤、晚稻450公斤,比采用旧耕作制度每亩可增加产值160.7元。获地区科技成果二等奖。1987年,推广种植面积4300亩。该农科站参加省“花生——稻耕作制度”研究,1988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四章 科技管理 第一节 计划管理 1974年,郴县始对科技项目实行计划管理。根据县内工业、农业、教育等方面的发展需要,至1988年共安排科研、中间试验、试制推广三项计划项目248项。其中1980~1988年间共安排156项。这时期的计划项目中,县级项目有106项,占全计划的67.94%;地区级项目19项,占12.18%;省级项目28项,占17.95%;国家级项目3项,占1.92%。县级项目中,有科研项目18项,推广项目88项。地级项目中,有科研项目4项,推广项目15项。省级项目中,有科研项目9项,中间试验项目4项,试制推广项目15项。国家级项目3项,均属推广项目。 1985年,国家实施“星火计划”。1986年,县属郴州碾米机厂的精米机全套设备开发、小型精米机加工全套设备开发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产品达到国际验收标准,畅销国内外。优质花岗岩、大理石、瘦肉型猪集约化饲养技术、NQ——1型自动化装置、食用菌新品种开发等项目被列入省星火计划项目。其中食用菌新品种开发收效显著。 1988年止,计划项目大部分完成,其中,液压铸锅、细绿萍养殖利用、豆稻连作、新型电光源机用焊料开发、甜菊酱油开发等几十个项目经济效益甚好。部分项目获国家、省、地、县科技成果奖。 第二节 科技达标 1987年3月,县人民政府执行中共郴州地委、行署《关于“七五”期间各县组织乡镇和县属厂矿企业开展科技达标活动的决定》,制定《开展乡镇和县属厂矿企业科技达标活动实施办法》,提出科技体系、经济效益、技术培训三项目标,加强科技工作管理。 科技体系目标规定:每个乡镇要建立科委,确定一名分管科技工作的领导,配备一名科技专干,各村配一名科技管理员。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科技工作“七·五”规划和五年计划,建立一定数量的科技发展基金,办好一个农科站、一所农民技术学校、一个科技示范村、一个科技示范企业和一批科技示范户,示范户不少于总农户的1.5%。县属厂矿企业除建立健全科技管理体系,科技开发机构和制订好“七·五”规划、年度计划外,还要有占职工总数2~8%的科研人员,有从事试验、研究的基本手段和工作场所,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目标规定:依靠科技进步,乡镇年新增产值要达到上年度工农总产值的3%以上,厂矿企业年新增产值要达到上年度总产值的4%以上。技术培训目标规定:乡镇农校专业培训的人次要在占其总人口的0.5%以上,普及培训人次占其总人口的5%以上,农民技术员占其总人口的2%以上。县属厂矿企业的专业性培训人员要占其职工总数的15%以上,普及培训人次占其职工总数的25%。80%以上的职工要达到本职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术水平。规定全县26个乡镇和13个副局级以上的县属厂矿企业在3年内分批达到上述目标,并向县政府签定《科技达标责任书》,县财政每年拿出0.5万元作专项经费,县政府每年冬进行检查验收,凡达标单位,发给合格证书及奖金3000元。是年10月20日,《湖南日报》头版头条刊载题为“郴县科技达标是个创造”一文,12月17日,《光明日报》发表“软任务有了硬指标科技活动逐步社会化——湖南郴县开展科技达标活动”一文,先后予以报道。 1988年底,全县实现科技达标的单位共26个。其中,华塘、桥口、坳上、保和、廖家湾等乡镇,电气设备总厂、水泥厂、碾米机厂、印刷厂、针织厂等厂矿的科技达标工作,获郴州地区科技进步奖。是年依靠科技进步新增产值842万元。1987年和1988年,郴县人民政府科技达标工作获地区科技进步特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三节 专利管理 县内科技项目专利管理始于1985年4月。时,由县科委确定一名专利代理人负责办理申请登记工作,至1988年底,全县申请登记的项目共16项。即:电光源焊料厂的新型电光源机用焊料及制作工艺、稀土锡铅焊料及制作方法;县碾米机厂和汽车修配厂的箱式家用碾米机;县碾米机厂的家用分离式铁辊碾米机;良田中心卫生院段禄轲的脊椎吻合电子器、医用镇痛自控电动吸引器、医用多功能引流管、医用输液调速器、集光节电白炽电灯泡、节电自控安全压力锅、炽光节电灯丝、集光节能灯罩、集光节能灯管罩、医用指探钳;马头岭供销社陈九一的旋转凹槽式发动机;县教委赵云的液晶试电笔。 第四节 经费管理 郴县科技经费专设始于1962年。时县财政支出科技事业费0.06万元,至1977年增至0.92万元。上级科技经费随其项目直接下达到项目承担单位。 1978年起,科技经费由县科委管理。是年县财政支出科技事业费1.45万元,其中安排三项(科研、中间试验、试制推广)计划项目费0.5万元;省科委下拨项目费0.5万元。 80年代初,大奎上乡三百铺锑选厂、香山坪铁矿、大奎上背首公路引进协作组分别引进资金,用以开发药剂浮选锑矿、开采铁矿、修筑大奎上背首公路。1984年,三百铺锑选厂、香山坪铁矿获县引进资金一等奖,大奎上背首公路引进协作组获县引进资金四等奖。1987年,省科委决定,将投放的三项计划项目经费,按该项目取得经济效益的比例,分期或定期收回,以扩大科技发展资金,是年县财政支出科技事业费0.3万元,安排三项计划项目经费2.54万元;省科委投放项目费1.1万元。1978~1988年,全县科技经费累计达37.19万元。其中县财政支出24.95万元,省科委投放12.24万元。安排三项计划项目经费29.03万元,占总金额的78%以上。此外,还有部分经费,由省科委按其下达项目,直接投放到项目承担单位。
关键词: 科学技术 郴县 地方科学

内容

新中国建立前,郴县科学技术事业不发达,科技人员甚少,自然科学方面的技术人员尤为奇缺,科技成果无载。民国24~26年(1935~1937),县政府先后设置水文、测候机构,搜集有关资料;建立湘米改进委员会,推广水稻良种。但至民国38年,农业生产仍袭旧法,水稻大面积亩产一直徘徊在180公斤左右;采矿用人工,冶炼袭土法,轻工业生产多为手工操作,科学技术落后,社会生产力低下。
  新中国建立后,科学技术事业逐步发展。1950年,县人民政府建设科负责推广农、林、水等方面的科学技术。是年设农作物病虫防治站,配员3名,推广“点灯诱蛾”和使用农药“滴滴涕”、“六六六”等杀虫技术。1953年,全县有工农业技术人员24名。1959年9月,建立县科学技术委员会,12月成立农业科学研究所。至70年代初,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农科网基本形成;工矿企业设有科研或技术革新机构;不断开展普及科学知识,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培训技术人员,改革工艺,改造设备,科技人员逐步增加。至1988年,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952人,其中工农业技术人员491人,是1953年的20.5倍;县和各乡镇均成立科学技术协会,县科协下设农、林、水、工交、财贸、教育、卫生等学会16个,会员达3618人;6月,始配科技副县长1人,领导全县科技工作。1978~1988年,全县共取得科技成果67项,其中获国家级奖2项、省级奖16项、地区级奖23项、县级奖26项,并应用于生产,促进全县经济的发展。
  第一章 机构队伍
  第一节 机构
  一、管理机构
  新中国建立前,郴县无科技管理机构。1949年10月~1959年8月,科技工作由各行业主管部门分管。1959年9月,建立中共郴县县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与县委宣传部合署办公。由1名县委书记兼科委主任。1968年,科委被撤销。1974年,县革命委员会设科学技术办公室,1978年,改为郴县科学技术委员会,为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后为县人民政府)的综合职能机构,时有工作人员5名,1988年增至8名。
  1986年10~12月,各乡镇先后建立科技领导小组,1987年改为科学技术委员会,由1名副乡(镇)长兼主任。1988年,各行政村配备科技管理员。科技管理机构进一步健全。
  二、研究机构
  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9年12月建立,址在板桥秧溪。1974年,有水田522亩、旱土335亩、水塘30亩、职工304人(其中技术干部9人)。1987年6月改为县鱼苗鱼种场,主要研究和培育淡水鱼类优良品种。1988年有水塘162亩、职工110人。县农科所先后开展水稻、油菜、马铃薯、水果、鱼类等育种育苗研究和改造矿毒田、冷浸田等科学实验,并引进、推广一些农业先进技术。其中1971~1974年间,选育成早稻中熟品种“郴辐一号”,单季亩产400公斤以上。该成果在全省推广。该所研究的水旱轮作改良土壤方法,效果显著,在全县推广。
  县农业机械研究所
  1972年5月成立,有技术人员2名,隶属县农业机械局。1973年,该所与动力机械厂合作研究出水稻小苗移栽器、棉花营养钵制钵机、郴县—1型机滚船;1974年研制出“五用机”(即打稻、切片、刨丝、磨浆、切碎并用);是年7月,与县农业机械厂研制出水稻点播机、手扶拖拉机耕作底座装置;1975年与桥口公社农具厂研制出qQ——22型滚刀式青饲料切碎机;1977年与县农业机械厂研制出郴农——3型机耕犁、水稻小型联合收割机;1978年与县农业机械厂研制出湘郴——3型薯类加工三用机(即磨浆、切片、刨丝并用)等。其中qQ——22型滚刀式青饲料切碎机、湘郴——3型薯类加工三用机获省科技成果奖。1981~1983年,开展全县农业机械区划工作,制订规划,为发展农业机械化提供依据。1987年2月,该所被改为郴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站。1988年,全站技术人员3名,主要推广农业机械技术。
  县甘蔗科学研究所
  1975年3月,改县农垦场为县甘蔗科学研究所,职工176人,其中技术干部4人。有水田20亩、旱土320亩。1976年,开展蔗籽土法育苗试验,培育出甘蔗实生苗,为省内首例。1977年引进高梁蔗,试种60亩,第一季亩产高梁230公斤,产蔗秆3100公斤。10亩第二季再生苗亩产高梁90公斤,蔗秆1000公斤。是年以高梁蔗秆作原料,用土法制出黄片糖。1978年该所复名县农垦场。
  县食用菌研究所
  前身系县乡镇企业局食用菌技术推广站,建于1981年,址在石盖塘。
  生产草菇。1984年加工的草菇干被省乡镇企业局评为全省乡镇企业优秀产品,1985年获地区优秀产品奖。是年,开展大面积草菇栽培,生物效率达44%,创全省草菇大面积高产纪录。
  1987年,承担省科委下达的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星火计划”项目,至1988年该项目完成,草菇生物效率为45%,金针菇、猴头菇生物效率120%。此外,还先后引进新品种10多个。是年7月,该站被改名为郴州食用菌研究所,系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经济实体,有职工11人(含技术人员3名)、科研教学楼500平方米、栽培房千余平方米,加上其他用地,共占地20多亩。1983~1988年,累计培训技术人员1500多名,为社会提供生产服务。
  三、推广机构
  50年代起,县、乡两级主管农、林、水工作的部门负责推广农业科学技术。1955年,始设华塘、栖凤渡、桥口、良田等4个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片站。翌年增设坳上、鲁塘、雅市3个片站。1965年进行调整,保留雅市、华塘、鲁塘、栖凤渡、良田5个片站,共有技术干部21人。1968年,片农科站瘫痪。
  1972年起,设公社农科站。是年,全县17个公社农科站共有技术人员75人,其中技术干部23人、农民技术员52人。1974年,始建大队农科队和生产队农科组。全县217个大队建农科队71个,成员354人;2224个生产队建农科组2005个,成员8362人。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农科网基本形成。
  80年代初,农科队、组解体,农业科技普及和推广工作由县、乡两级主管农业的部门负责。县内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近百个。其中,县属的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兽医、林业、经济林、电力、机电排灌、设计、水电工程、培训、机械、水产、病虫测报、苗情、种子等15个股(站、公司),共87人;乡(镇)所属的有:农科站、农机站、兽医站各26个,还有5个乡(镇)林业站负责推广林业科学技术。
  四、科技团体
  1978年9月成立郴县科学技术协会。1981年6月召开首次代表大会,与会代表百人,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委员21人、常务委员11人),由主席、副主席、秘书各1人组成常设办事机构。该会负责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引进和推广以及科技普及、咨询、培训等活动,并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建议和要求,维护其合法权益,沟通与党政领导的联系,协调各学会之间的关系。1987年6月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与会代表85人,选出新的委员会。
  1979~1988年,先后建立农、林、机械电子、卫生、水电、数理化、工交、青少年科普、珠算、建筑、财会、畜牧水产、农机、税务学会以及工程质量监督研究会、电化教育协会等16个团体,共有会员3618人。
  1980年6月,良田公社首建科学技术协会,至1987年10月,各乡镇相继成立科学技术协会。1988年,全县26个乡镇科协共有会员1435人。各乡镇科协主要在本乡镇开展科技普及和推广活动,促进乡镇科技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队伍
  50年代初,对工程和农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职称评定。1953年,全县有工程技术人员15人,农业技术人员9人。24名技术人员中,有技师1人、技术员9人、助理技术员2人。
  1966年,全县专业技术人员增至18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8人,农业技术人员103人,卫生技术人员58人,其他行业技术人员8人。
  1980年,开展技术职称套改、复查和晋升。1983年,全县有专业技术人员631人。其中,工程师9人、农艺师8人、主治医师3人、助理工程师53人、助理农艺师30人、医师82人、各种技术员446人。
  1986年,国家开展职称改革,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1987年6月成立县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职称改革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在县内全面展开。1988年,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952人,其中获高级职称72人、中级职称869人、初级职称1689人,暂未评聘的322人。专业结构情况如下表。
  第二章 科技活动
  第一节 科普宣传
  新中国建立后,重视开展普及科学技术的宣传活动。50年代起,用黑板报、墙报、广播、幻灯、电影等形式宣传科技知识。1976年,县科技办公室不定期编印《郴县科技》。
  1982~1984年,县科委、科协编印《科技小报》29期,每期铅印1万份,发到各生产队和各厂矿企业。此外有关部门还编印《苗情简报》、《病虫情报》、《郴县农技》等多种科普资料,向群众介绍各种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报道科技动态。1986年12月,县委、县人民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全县农村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的决定》和《关于农村科技大普及活动的实施方案》,决定1987年为农村科学技术普及年。1988年,全县有16个乡镇、103个行政村设科普宣传窗;县科委及有关部门印发各种科技资料13万多份;发行《湖南科技报》、《富民周报》、《科技信息报》、《郴州科技报》等报刊4200份;放映各种科教电影万余场。科学技术知识得到广泛普及。
  第二节 科技培训
  民国时期,政府举办过几次新法接生、种痘技术培训班,每次培训10~20人。其它技术培训活动无载。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科技培训活动不断增加。50~70年代,农业和卫生行业的技术培训活动较多。80年代,科学技术被列为第一生产力,受到高度重视,各行各业都开展不定期的技术培训。1983年,全县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174期,共培训8700多人次。1988年,共办班214期,其中专业性培训8130人次,普及性培训万余人次。
  第三节 科技示范
  新中国建立后,经常开展科技示范活动,以点带面,普及、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农业合作化和公社化时期,各社、队有水稻样板示范片、高产示范丘。80年代,县科技部门按乡(镇)、村、户建立示范网点。示范技术种类有细绿萍繁殖、杂交稻种植、测土配方施肥、耕作制度改革以及各种养殖技术等。1988年,全县有技术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26个,示范户801户,示范企业28个。
  第四节 科技交流
  1978年,设县科技服务站,配员2名,搜集、整理、编印科技信息资料,开展科技交流活动。
  80年代,加强科技横向联系,信息交流更加频繁。1980年起,县内科技信息主要通过创办《郴县科技》、《科技资料》、《科技信息报》等报刊向外地发布,年发信息百余条,与全国百余个单位开展交流。在信息交流过程中,1982年从江西大余县引进细绿萍优良品种和养殖技术,推广万余亩,每亩产萍3000公斤左右,增加了优质绿肥和生猪饲料。1984年,乡镇企业系统建立情报网,配情报信息员31名。1985年,华塘镇和鲁塘乡分别成立民办科技信息公司。1986年,通过科技交流,从江苏省太康县引进吊丝窑烧砖技术,在廖王坪乡推广,每窑每年实现产值4万元、利润万元左右。1988年,全县有信息员59人。县科技情报站与外地42个县市的有关单位建立常年交流关系。是年交换科技资料85种。
  第五节 咨询服务
  50年代起,在开展科普宣传同时,利用墙报、黑报板为群众解答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科学技术问题。1978年,县科技服务站设科技阅览室,为科技人员和群众提供咨询服务。1984年,全县设基层科技咨询点38个,接待咨询者1600多人次。1988年,县科技情报阅览室有各种科技杂志420种,学报15种,信息报65种,资料书3000余册,接待咨询者千余人次。乡镇和行政村的科技宣传窗,亦经常解答一些技术难题。
  第三章 科技成果
  第一节 成果概况
  新中国建立前,县内科技成果无载。1950~1977年间,在良种选育、耕作制度改革、水利工程建设、小型农具研制、采矿选矿技术改造以及其他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和推广等方面,陆续取得一些科技成果,但未作鉴定。1978年,县科技成果鉴定开始。至1988年,全县经科技部门鉴定的成果共67项。其中,工业科技成果27项,农业科技成果31项,医药卫生、粮食保管等其他科技成果9项。分别获得国家、省、地、县奖励。
  第二节 成果选介
  一、工业科技成果选介
  CA——MB504型双护罩木工安全平刨装置
  1974年,县建筑公司谢泽润研制成晶体管电子控制双护罩木工安全平刨装置,解决了平刨劳作中经常发生的伤人事故问题,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是年11月,国家建委在洛阳召开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展出这一成果,并将其列为全国施工技术革新25例之一。1975年4月,该成果通过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基本建设局鉴定。6月,国家建委在郴县召开全国推广会,将这项成果命名为“郴建木工平刨床”,定其型号为CA——MB5035型。湖南电视台将会议实况录制成电视新闻片,进行报道。1977年6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将该成果摄制成纪录片,进行宣传。因此,全国各地来人或来函索取资料者众,产品被推广到辽宁、河北、河南、湖北等省。之后,谢又从八个方面制定改进方案,反复试验数千次,历时两年,制成CA——MB504型双护罩木工安全平刨装置。木工平刨机床装上此护罩后,不但工作灵敏准确,而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1978年3月,该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0月获湖南省科学大会奖。
  M型超声波显像仪
  县属郴州超声电子仪器厂(后改名为郴州医用超声仪器厂)陈岩松等人,采用进口原件设计组装的一种医用诊断仪器,1979年试制成功。该机可作超声心电图,检查人体心脏、主动脉、肺动脉等方面的疾病,又可作手动脉切面显像,检查人体胆囊、妊娠等方面的疾病。诊断准确,用途广泛。填补了省内医疗仪器中的一项空白。是年11月通过地级鉴定,并获湖南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6NF——9型分离式铁辊碾米机
  1963年,县属郴州碾米机厂袁熙、蔡绍真、邹一鸣合作研制出N400型和N200型碾米机。1978年批量生产,年产3600台。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1982年,邹一鸣、郭德志再度改进设计,制成6NF——9型分离式铁辊碾米机,5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随即批量生产。该机碾米、除尘、粗糠回碾等工序一次完成。单机净重<100公斤,每小时加工稻谷400~500公斤,出米率达67~71%,结构合理,性能优良,1982年11月获省优质产品证书。1983年在马来西亚国际博览会展出,11月获部优产品证书。1986年起,采用国际标准验收,获得合格证书。1988年通过复评,获部优产品证书。年产万台,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并出口销往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1991年4月,获首届全国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双优产品金奖。
  电子程控液压泥模铸锅工艺
  县锅厂张彬、吴明辉等于1979年11月开始设计,1982年研制成功。1983年投产,年产铁锅55万口,产量产值比采用旧工艺提高1倍。产品内质结构紧密,外表光滑,厚薄均匀,美观耐用,其质量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该工艺由供油系统、电子程序控制器、液压机、泥模四部分组成,操作简单而安全,达到国家先进水平,填补了省内一项空白。同年获国家轻工业部科技成果四等奖。
  HS——84型锅炉除垢防垢剂
  县属郴州锅炉药剂厂袁伍基与湘南地质队杨兴富、黄碧昌合作研制。1984年试制成功。该药剂具有无毒、无害、无腐蚀和使用简便、节约能源等优点。分A、B两种型号。A型药剂有边生产边防垢除垢的功能。B型药剂用于煮炉除垢,一次煮炉,炉垢基本脱落。1984年9月通过地级技术鉴定,获地区科技成果一等奖,并由省经委发给新产品证书。1985年3月获省技术开发奖,6月在全国首届技术成果交易会上获技术成交优胜奖。载《全国科技成果大全》。
  新型电光源机用焊料
  县属郴州电光源焊料厂袁靖中、李中中等人研制,1984年试制成功。该产品熔点低、强度大、润湿性强、导电性能好,含锡量比普通焊料低40%。生产每吨焊料可节约锡120公斤。使用该产品生产灯泡,每吨可降低生产成本3000元,还可减少工序,降低劳动强度。1984年12月,该项目通过地级技术鉴定,并获地区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5年,廖人淮与上述人员进一步改进,质量更加提高,1986年2月经省级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省优秀产品一等奖,1987年获省优秀产品特等奖及新技术开发一等奖。
  甜菊酱油
  县食品饮料厂罗三元、倪怀秀等人研制,1983年10月试制成功。该产品味美醇香,色泽光亮,抗腐性强,氨基酸含量比普通酱油高。有降血糖、血压和促进新陈代谢,防止胃酸过多等作用。1985年5月被地区商业局和地区食品评选委员会评定为优秀新产品,并获地区科技进步四等奖。
  茶素洗发精
  县属郴州轻化工厂于1984年试制成功,1985年12月通过省科委技术鉴定,定名为美丝牌茶素洗发精。该产品用茶枯和10多种防治皮肤病的中草药提炼精制而成,颜色棕黄透明,气味芬芳。温度在40C时,发泡量达150%以上,总固体含量在18%以上,PH值为6~8。温度在20C时,粘度达650厘泊。经广州市工业产品检验所检验,各项化学指标均超过粤Q/Q167——85标准。该产品去污力强,无副作用,使用后头皮温暖,头发柔软,光亮油润,并具有灭菌、止痒、去头屑、防头癣和脂溢性头皮炎等作用,并有护发、生发之功能。1986年被省经委评为优秀新产品,并获省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和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批量生产,年产量达46.8吨。该产品被中国男子排球队选为对外馈赠的礼品之一。
  二、农业科技成果选介
  乌石江渡槽
  位于高峰水库总干渠首段。槽横乌石江上,净跨长度110米,高108米,矢、高之比1∶8,宽、跨之比126.27。预制箱形拱肋,系钢筋混凝土结构,3条并列,每∶条宽1.4米、厚1.3米,由5段连成,每段重达28吨,无支架缆索吊装。该项目由县水电局邓维琪、何锡湖与地区水电局高镜波等人设计,地区水利工程队杨国宾、黎善良主持该队和郴县水电局施工。1975年冬动工,1976年冬完工。1978年3月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0月获省科学大会奖。是年,该项目的技术资料被浙江省水电科研所编入《输入灌溉设计图集》。1988年,被中国科技文献出版社编入《中文资料目录》。
  豆稻连作及其推广
  1972年,板桥公社农科站饶启明等人试行豆稻连作,改造低产田。1978年完成栽培实验。冷浸田、矿毒田原亩产稻谷一般为275公斤,采用豆稻连作后,大豆平均亩产可达75公斤,晚稻平均亩产可达350公斤,并能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改良土壤,还能调节劳力,确保季节。1979年,该项目获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1980年,县委、县科委、县农业局推广豆稻连作技术,面积达1.5万亩,获地区科技成果二等奖。1981年推广到县内23个公社。
  鲁保一号试制及应用
  1979年7月,从山东引进生物农药鲁保一号,防治大豆菟丝子。县科委、农科所、农业局等单位组成协作小组,改进其防治技术。1980年初试,1981年小试成功。1992年完成鲁鲁保一号土法生产工艺和大田施用技术研究,并对1900多亩大豆苗作防治示范,有效率达90%以上,与对照区相比,每亩增产大豆38.5~83公斤。是年该项目获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
  蕨状满江红浮萍有性繁殖
  县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于1980年完成实验,1981年推广应用,亩产红萍可达2000多公斤。1982年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低容量喷雾技术
  县植保站于1981年推广东方红——18型喷雾器低容量喷雾技术,能提高杀虫效率,降低生产成本。1982年获省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
  细绿萍养殖利用技术进步及推广
  县科学技术协会缪启聪、县农业局何红军等人,于1982年从江西大余县引进细绿萍养殖技术,加以改进,较好地解决了大田萍体安全越夏技术问题,摸索出比较完整的高产技术措施。全县每年放养3000余亩,亩产细绿萍可达3000公斤。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碧云茶制作 县农业局、五盖山茶叶场与良田镇向阳村的老茶农,于1980年开始合作研究,1982年试制成功,随即投产。产品原料为五盖山碧云峰的茶叶,经制作后,茶叶芽头紧细,叶片碧绿,白毫显露,色泽光亮,耐冲泡,香味持久,含氨基酸5.27%、茶多酸26.6%、叶绿素1.11mg/g,定名为“郴州碧云茶”。是年获“湖南优质名茶”第一名。1985年获省茶叶学会优胜奖。
  花生——稻耕作制度研究
  廖家湾乡农科站李志福和地区农业局周观祥等人,于1982年进行花生——稻耕作制度研究,1984年完成栽培实验。亩产花生193.4公斤、晚稻450公斤,比采用旧耕作制度每亩可增加产值160.7元。获地区科技成果二等奖。1987年,推广种植面积4300亩。该农科站参加省“花生——稻耕作制度”研究,1988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四章 科技管理
  第一节 计划管理
  1974年,郴县始对科技项目实行计划管理。根据县内工业、农业、教育等方面的发展需要,至1988年共安排科研、中间试验、试制推广三项计划项目248项。其中1980~1988年间共安排156项。这时期的计划项目中,县级项目有106项,占全计划的67.94%;地区级项目19项,占12.18%;省级项目28项,占17.95%;国家级项目3项,占1.92%。县级项目中,有科研项目18项,推广项目88项。地级项目中,有科研项目4项,推广项目15项。省级项目中,有科研项目9项,中间试验项目4项,试制推广项目15项。国家级项目3项,均属推广项目。
  1985年,国家实施“星火计划”。1986年,县属郴州碾米机厂的精米机全套设备开发、小型精米机加工全套设备开发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产品达到国际验收标准,畅销国内外。优质花岗岩、大理石、瘦肉型猪集约化饲养技术、NQ——1型自动化装置、食用菌新品种开发等项目被列入省星火计划项目。其中食用菌新品种开发收效显著。
  1988年止,计划项目大部分完成,其中,液压铸锅、细绿萍养殖利用、豆稻连作、新型电光源机用焊料开发、甜菊酱油开发等几十个项目经济效益甚好。部分项目获国家、省、地、县科技成果奖。
  第二节 科技达标
  1987年3月,县人民政府执行中共郴州地委、行署《关于“七五”期间各县组织乡镇和县属厂矿企业开展科技达标活动的决定》,制定《开展乡镇和县属厂矿企业科技达标活动实施办法》,提出科技体系、经济效益、技术培训三项目标,加强科技工作管理。
  科技体系目标规定:每个乡镇要建立科委,确定一名分管科技工作的领导,配备一名科技专干,各村配一名科技管理员。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科技工作“七·五”规划和五年计划,建立一定数量的科技发展基金,办好一个农科站、一所农民技术学校、一个科技示范村、一个科技示范企业和一批科技示范户,示范户不少于总农户的1.5%。县属厂矿企业除建立健全科技管理体系,科技开发机构和制订好“七·五”规划、年度计划外,还要有占职工总数2~8%的科研人员,有从事试验、研究的基本手段和工作场所,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目标规定:依靠科技进步,乡镇年新增产值要达到上年度工农总产值的3%以上,厂矿企业年新增产值要达到上年度总产值的4%以上。技术培训目标规定:乡镇农校专业培训的人次要在占其总人口的0.5%以上,普及培训人次占其总人口的5%以上,农民技术员占其总人口的2%以上。县属厂矿企业的专业性培训人员要占其职工总数的15%以上,普及培训人次占其职工总数的25%。80%以上的职工要达到本职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术水平。规定全县26个乡镇和13个副局级以上的县属厂矿企业在3年内分批达到上述目标,并向县政府签定《科技达标责任书》,县财政每年拿出0.5万元作专项经费,县政府每年冬进行检查验收,凡达标单位,发给合格证书及奖金3000元。是年10月20日,《湖南日报》头版头条刊载题为“郴县科技达标是个创造”一文,12月17日,《光明日报》发表“软任务有了硬指标科技活动逐步社会化——湖南郴县开展科技达标活动”一文,先后予以报道。
  1988年底,全县实现科技达标的单位共26个。其中,华塘、桥口、坳上、保和、廖家湾等乡镇,电气设备总厂、水泥厂、碾米机厂、印刷厂、针织厂等厂矿的科技达标工作,获郴州地区科技进步奖。是年依靠科技进步新增产值842万元。1987年和1988年,郴县人民政府科技达标工作获地区科技进步特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三节 专利管理
  县内科技项目专利管理始于1985年4月。时,由县科委确定一名专利代理人负责办理申请登记工作,至1988年底,全县申请登记的项目共16项。即:电光源焊料厂的新型电光源机用焊料及制作工艺、稀土锡铅焊料及制作方法;县碾米机厂和汽车修配厂的箱式家用碾米机;县碾米机厂的家用分离式铁辊碾米机;良田中心卫生院段禄轲的脊椎吻合电子器、医用镇痛自控电动吸引器、医用多功能引流管、医用输液调速器、集光节电白炽电灯泡、节电自控安全压力锅、炽光节电灯丝、集光节能灯罩、集光节能灯管罩、医用指探钳;马头岭供销社陈九一的旋转凹槽式发动机;县教委赵云的液晶试电笔。
  第四节 经费管理
  郴县科技经费专设始于1962年。时县财政支出科技事业费0.06万元,至1977年增至0.92万元。上级科技经费随其项目直接下达到项目承担单位。
  1978年起,科技经费由县科委管理。是年县财政支出科技事业费1.45万元,其中安排三项(科研、中间试验、试制推广)计划项目费0.5万元;省科委下拨项目费0.5万元。
  80年代初,大奎上乡三百铺锑选厂、香山坪铁矿、大奎上背首公路引进协作组分别引进资金,用以开发药剂浮选锑矿、开采铁矿、修筑大奎上背首公路。1984年,三百铺锑选厂、香山坪铁矿获县引进资金一等奖,大奎上背首公路引进协作组获县引进资金四等奖。1987年,省科委决定,将投放的三项计划项目经费,按该项目取得经济效益的比例,分期或定期收回,以扩大科技发展资金,是年县财政支出科技事业费0.3万元,安排三项计划项目经费2.54万元;省科委投放项目费1.1万元。1978~1988年,全县科技经费累计达37.19万元。其中县财政支出24.95万元,省科委投放12.24万元。安排三项计划项目经费29.03万元,占总金额的78%以上。此外,还有部分经费,由省科委按其下达项目,直接投放到项目承担单位。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