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校舍建设与勤工俭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517
颗粒名称: 第七章 校舍建设与勤工俭学
分类号: G527.64
页数: 3
页码: 617-619
摘要: 本章记述郴县校舍建设与勤工俭学的情况介绍。
关键词: 教育 郴县 校舍建设

内容

第一节 校舍建设
  清代,境内大多数学校设于庵堂寺庙、宗祠民宅。这些校舍年代久远,房屋破旧,且办学经费不足,无资修缮。光绪三十三年(1907),共支出学务费6411元(银元),其中校舍修缮费204元,占3.2%。民国时期,连年战乱,经济萧条,新建校舍无几。其中民国37年(1948),全县新建改建校舍3320平方米,是校舍建设最多的年份。至1949年,县内校舍,危房居多。
  50年代起,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将校舍建设作为发展教育的大事,列入议事日程,常抓不懈。1950~1959年,以国家拨款为主,群众集资为辅,累计投入建校经费63.38万元。其中国家拨款56.6万元,占89%;群众集资6.78万元,占11%。共新建改建校舍2.16万平方米。60~70年代,以国家拨款、群众投工投料的方式建设校舍。其中1966~1972年间,教育虽受到“文化大革命”激烈冲击,但县内校舍建设仍然不断。其间共投入建校经费204.6万元,新建改建校舍2.55万平方米。然而其材料多来自旧房拆除,质量不高。施工人员建筑技术水平低。故至70年代末,这些校舍又成危房。郴县干部群众再度面临艰难的建校任务。
  1979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桃江县委《关于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情况报告》下达后,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组织全县人民学习桃江县办学经验,依靠群众集资,大力开展校舍建设。1980年春,塘溪公社投资32万元,首建标准中学校舍。其所属和平、麻田、朱堆、塘溪4个大队,相继建成标准小学校舍。旋即全县掀起建校高潮。1982年9月,湖南省学校危房改造现场会在郴县召开。1984年,全县投入建校经费617万元,其中县财政拨款34万元,乡镇投资517.8万元,群众集资65.2万元。新建改建校舍7.2万平方米。
  1985年秋发生水灾,全县遭灾学校有276所,倒塌校舍174间,造成危房面积2.71万平方米。县人民政府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拨款16.3万元,并借款10万元,贷款76万元,安排计划钢材65吨、水泥120吨、木材60立方米;乡镇投资54.7万元;村集体投资31.1万元;群众集资30.8万元。总计投入建校经费218.9万元,新建改建校舍7.3万立方米。是年冬,遭灾学校全部恢复正常教学,全县学校基本无危房。1986年,开展创建乡(镇)、村规范化学校评比竞赛活动。1987年,全县投入建校经费721.8万元,其中县财政拨款61.8万元,乡(镇)、村投资和群众集资660万元,新建改建校舍8万多平方米。是年,桥口、白露塘两镇分别建成规范化中心完小;仅有1500口人的华塘镇三合村,群众集资17万元,集体投资13万元,建成规范化小学;华塘镇个体户龙要平为建镇中学捐款1万元;鲁塘乡五保户夏连保夫妇,为建校捐出自己多年积蓄的200元钱,还义务投工40天;中共保和乡新华村支部书记谢家炎及其儿子,用自家的手扶拖拉机为建校义务运材料40天;良田、华塘镇政府,均将盖干部宿舍的资金、钢材、木材全部用于建镇中学,而镇干部们则七八人同住一室。至1988年,全县有4所县属中学、2所乡镇初中、16所乡镇中心完小、57所村办小学的校舍达到规范化标准。1984~1988年,全县累计投入建校资金1890.3万元,其中县乡两级财政投资1117.3万元,村集体投资249.2万元,群众集资431.8万元,各单位资助92万元(含物资)。新建校舍11.83万平方米,改建校舍15.4万平方米,合计27.23万平方米。1988年,全县小学生人均占有校舍6.58平方米,中学生人均占有校舍8.14平方米,高于全省中小学生人均占有校舍的水平。
  第二节 勤工俭学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半日学堂“半日攻读半日庸作”;民国时期,女子职业学校、益湘农校开展与职业教育有关的劳动。这些学校的学生多系贫家子弟,其劳动收入,或作学费,或作生活费用。
  50年代初,提倡勤工俭学、勤俭读书、勤俭生产,高小以上各类学校有建校劳动、开荒种菜等勤工俭学活动。1958年,贯彻中共中央“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广泛开展勤工俭学,办工厂、开垦荒地办农林场。全县辟勤工俭学基地6290亩,其中水田1827亩、旱田2721亩、山林1742亩。学校除开设劳动课外,还与工厂定点,与社队挂钩。每学期,师生定期参加工农业生产达45天左右。课堂教学受到冲击。1961年,清理“一平二调”,大部分勤工俭学基地被退还社队。1962年,执行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恢复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并适当安排生产劳动的教学原则,勤工俭学走上正轨。“文化大革命”期间,贯彻毛泽东主席“五七”指示。开展学工学农,复建校办工厂、农场。生产劳动有种植、养殖、冶炼、化工、加工等门类,劳动时间不断增多,勤工俭学再度偏离正轨。1980年起,把勤工俭学作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弥补教育经费不足的一项措施,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与经济效益紧密挂钩。并按教学计划合理设置劳动课,使之健康发展。1981年初,县人民政府发布《对维护勤工俭学有关问题的通告》,给学校勤工俭学基地定权发证。是年,全县由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定权发证的学农基地有7800亩,校办工厂3个,固定资金35万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8万元,创纯利20万元。1982年8月,副县长陈腾芳代表郴县参加全国勤工俭学表彰大会。会议期间,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成果展览以《校校有基地、茶园满山头》为题,展出郴县勤工俭学成果。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经委、计委授予郴县“开展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奖状,并发给奖金10万元。9月,湖南省在郴县召开勤工俭学工作现场会。1985年,全县各校均有勤工俭学基地。其中学农基地10366亩,校办工厂12个,年创纯收入50.2万元。1987年,中共郴州地委颁布勤工俭学十大政策,对基地建设、工厂登记发证、贷款、税收、原材料供应、技术引进及咨询等方面给予优惠。全县学校向银行贷款共40多万元,办工厂、商店47家。
  1988年,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县教委组织人员编写劳动技术课教材3套,共发行4.2万册。并为各中心完小、中学、职业学校配劳动技术课专任教师1~2名,小学配兼任教师1名,结合劳动技术教育开展勤工俭学,使学生成为爱劳动,懂技术,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是年,全县有校办工厂和商店62家、禽畜养殖场176个,总产值210万元,利润101万多元。郴县被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县。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