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等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504
颗粒名称: 第四章 中等教育
分类号: G63
页数: 8
页码: 605-612
摘要: 本章郴县中等教育记述普通中学教育、中等师范教育、中等农业技术教育、中等卫生技术教育、其他中等教育。
关键词: 中等教育 郴县 教育

内容

第一节 普通中学教育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三月,署州牧金镜蓉就东山书院旧址创办郴州官立中学堂,是为境内中学教育之始。是年,新华学堂从马头石迁至东门口,增设中学部。清末,中学不按初高年级分段,修业5年,一贯到底。设修身、读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格致、法制、理财、图画、体操等课。
  民国元年(1912),学校无增,学制4年,取消读经、讲经,增设手工、乐歌,其余课程沿旧。民国2年,郴州官立中学堂更名为郴州六城联合中学,由郴县、宜章、资兴、永兴、汝城、桂东6县联办。其学资按各县人口数和入学名额摊派。民国3年,该校改名为湖南省第七联合中学。民国11年,执行《壬戌学制》,修业6年,按初高级分段,各为3年。初高中均设党义、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植物、动物、卫生等课。民国18年,初中增设童子军课,高中增设军训课。民国20年,湖南省第七联合中学改名为郴郡联立中学。民国32年,县政府创办县立初级中学,李达九创办私立适存中学,何清华创办私立浚明初级中学。南京私立行健中学、广州私立知用中学、衡阳私立广德中学、长沙私立南江中学相继迁入县内。加上郴郡联立中学和新华学校中学部,是年全县有中学9所。
  民国34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外地迁入的私立中学,除行健、南江继续在郴县办学外,其余均迁回原籍。民国35年,黄楚藩创办私立天凤中学。民国36年,王兰筹办私立香祖中学,城郊三里田办十力中学。民国38年上期,南江中学迁回长沙,香祖中学开学。全县有中学8所,在校学生1376人,教职员工151人。
  1949年底、郴县专员公署将郴郡联立中学与县立初级中学合并为郴县区立中学。取消公民、童子军、军训等课,增设政治。1952年,香祖中学停办,其学生转入浚明中学。11月,浚明中学由县人民政府接管。是年,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解决工农子弟入学困难。
  1953年,接管适存和天凤中学,并将原区立中学更名为郴县第一完全中学,将浚明、天凤、适存中学,依次更名为郴县第二、三、四初级中学,在校学生2130人。初高中均设政治、语文、英语、数学、化学、物理、图画、音乐、体育等课。此外,初中还设中国历史、中国地理、植物、动物、劳作等课,高中设世界历史、世界地理、生物等课。1956年,县三中加设高中班,栖凤渡和良田完小各附设1个初中班,时称“戴帽初中”。全县在校中学生3026人。语文,分为汉语和文学两科;数学,分为算术、代数、几何、三角4科。
  1958年,桥口、华塘、鲁塘3所完小,各附设初中班2个。全县中学9所,其中“戴帽初中”5所。县一中附设体育学院。公社还兴办一批民办中学。课程,改政治为社会主义思想课,改劳作为劳动,汉语、文学合并为语文。10月,县城各中学与在城的郴州师专、郴州师范、郴州大学等9所学校,联合组织“学校人民公社”,停课炼钢铁,直至年终。1959年,资兴县并入郴县。原郴县一、二、三、四中4所县属中学划归郴州市;原资兴4所县属中学改为郴县一、二、三、四中;栖凤渡、良田两所“戴帽初中”,分别改为五中和六中。加上桥口、华塘、鲁塘3所“戴帽初中”,全县有中学9所,在校学生1546人。1961年,郴县、资兴县分置。在资兴境内的一、二、三、四中划归资兴县;在郴县境内的五、六中改为郴县一中、二中;桥口、华塘、鲁塘3所“戴帽初中”依次改为县三、四、五中。1962年,将郴州市四中(原适存中学)划归郴县,全县中学6所,在校学生1733人,教职员工138人。县一、二、三、四、五、六中,依次分布在苏仙岭下、良田、桥口、华塘、鲁塘、栖凤渡。
  1966年下期,中学停课“闹革命”,学校领导班子瘫痪,学生外出串连,教师受到冲击。1968年,工人、贫下中农宣传队进驻学校,开展“斗、批、改”,部分教师挨批斗,校规校纪荡然无存。1969年,缩短学制,修业4年,二二分段;简化课程,只设语文、数学、军事体育、革命文艺、工农业生产常识等课,且教材无定;取消考试制度,采用推荐方式升学。造成教无适从,学不安心的混乱局面。1971年,在“读初中不出大队,读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下,全县设中学46所,在校学生11463人。其中初中38所,在校学生8613人;高中8所,在校学生2850人。教职员工合计735人。是年起,逐步恢复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课。1975年,将县一中改为“五七”大学,其余5所县属中学下放给所在公社管理,并在大奎上、新市、永春、板桥、马头岭等公社初中各增设高中班1~3个。是年,全县有中学68所,在校学生14562人。其中初中49所,在校学生11030人;高中19所,在校学生3532人。教职员工合计753人。
  1977年秋,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中学学制5年,三二分段。全县中学增至101所,在校学生20595人。其中初中76所,在校学生15588人;高中25所,在校学生5007人。教职员工合计1094人。翌年,县一中被列为省重点中学。
  1980年,按县办高中,公社办初中的原则,调整中学布局。将原下放的5所县属中学收归县办。县一中为完全中学,二、三、四、五、六中为高级中学,其余高中均予撤销。
  1982年,恢复6年制,统一使用部编教材。是年,全县有中学51所,在校学生13881人。
  其中,高中11所(内含厂矿子弟学校高中5所),在校学生2500人。教职员工合计1144人。1983年,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将县三中改为县重点初中,将县四、五中分别改为县第一、二职业高中,并落实一乡(镇)办好一所初中。1986年,复将县第二职业高中改为县第五高级中学。
  1988年,全县有中学39所。其中县办中学5所,即完全中学1所、高中3所、初中1所;乡(镇)办初中26所;厂矿子弟学校设初中的5所,初中高中并设的3所。在校学生合计13433人,其中初中10916人,高中2517人,教职员工894人。初、高中除同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体育、劳动等课外,初中另设动物、植物、农业基础知识、生理卫生、音乐、美术等课,高中另设生物课。是年,全县初中毕业2741人,考入高中、中专的988人,升学率为36.0%;高中毕业865人,考入大专的148人,考入本科的86人,合计234人,升学率为27.1%。
  第二节 中等师范教育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北湖高等小学堂附设师范班,是为境内师范教育之始。翌年,州署将师范班与经济学堂合并,由郴州和永兴、宜章、资兴、汝城、桂东等县联合兴办“六城师范学堂”,并设附小。校址设在城关东门外桔井观。师范修业5年,设修身、教育、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历史、地理、算学、理化、博物、习字、图画、体操等课。于宣统二年(1910)停办。
  民国2年(1913),就“六城师范”旧址创办郴县县立师范学校,学制5年,取消读经、讲经课,其余课程沿旧。民国3年秋,创办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学制3年。因经费短缺,于民国5年停办,其学生转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简师班。民国7年,县立师范学校更名为郴县甲种师范讲习所,学制10个月至3年不等,至民国15年停办,前后共招生6期,每期招40余人。民国18年8月,恢复县立师范,随即改为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制4年。民国22年,执行《师范学校规程》,设公民、国文、数学、历史、地理、博物、化学、物理、体育等课。民国24年,省教育厅饬令“郴州所属各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从本届寒假起停止招生”,“筹备郴郡联立简易师范”。至是,县立简师先后有4个班、110名学生毕业。民国25年,郴郡联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建立,县立简师停办。民国27年,因抗日备战,郴郡联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从县城迁至栖凤渡神龙殿,至郴县沦陷时停办,再未恢复。
  民国30年,衡阳女中师范部由资兴蓼江市迁入郴县,定名为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该校设三年制中师和二年制简师,必修课有公民、国文、数学、历史、地理、博物、化学、物理、农艺、教育概论、教育心理、小学教材教法、小学行政、教学视导、音乐、美术、体育、军训、实习等;选修课有工艺、家事(女生)、英文、教育史、民众教育、乡村教育、农村经济、地方教育行政等。民国32年,县立初级中学附设简师班2个。至民国38年上期,省立三师先后有26个班、961名学生毕业,其中中师毕业25个班、925人,简师毕业1个班、36人。
  1949年底,县立初级中学并入郴县专区区立中学,其附设简师班停办。1950年,郴县专署接管省立三师,并将其更名为郴县师范。该校设二年制中师、三年制初师和一年制小学教师轮训班及函授班。1953年,该校有中师班10个,学生448人;初师班7个(含轮训、函授班各1个),学生353人。是年执行《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设政治、语文、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达尔文理论基础、自然、地理、历史、教育学、心理学、学校卫生、体育、音乐、美术、教学法、实习等课。1954年,创办郴县教师进修学校,副县长曹希正兼任校长,郴县师范、县一中教师兼管授课。设初师、中师,早晚上课,学制无定,学完规定课程,考试合格为毕业。主要培训县城小学教师。1959年,郴县师范改名为郴州师范。
  1960年,郴县教师进修学校停办。县内师范教育以函授为主,每年亦保送少量人员入师范院校学习。
  1966~1970年,函授教育停止,县内师范教育成为一片空白。1971年,县内每年保送一些“社来社去”的工农兵学员入郴州师范学习。1975年,郴州师范设郴县分校于郴县“五七”大学,为郴县培训师资,学习时间3个月至2年不等,并开展函授和假期培训。
  1977~1980年,分校共办3个月至2年的培训班20期,参训中小学教师共890人次;办假期培训班39期,参训中小学教师2000多人次;参加该校函授的中小学教师共千余人次。
  1981年,将郴州师范郴县分校改为郴县教师进修学校,以培训在职小学教师为主,至1988年,开办3个月短期培训班和1~2年的中期培训班共70余个,参训教师三四千人次。
  第三节 中等农业技术教育
  民国6年(1917),创办县立乙种农业学校,址在县城西街城隍庙。学制4年,设农业、林业、土壤、气象等课。首期招生60余名。民国9年停办。民国38年元月,黄士衡等30多位郴县籍知名人士捐献资金,在良田创办湖南私立益湘农业学校。学制3年,设土壤、肥料、气象、病虫害、农作、园艺、森林、蚕桑、畜牧、农业土木、测量等课。面向全国招生,男女兼收。对成绩优良的贫困子弟,或减收学费,或作工读生录取,免收学费。首期招生120名,其中初级农业班60名,高级农业班60名。1950年上期,该校迁至槐树下新江黄家,下期迁往三里田。1951年下期,由郴县专员公署接管,1952年并入长沙农业学校。在郴期间,先后招生600余人。1958年春,县政府在七里洞创办郴县农校,设3个班,学员150人,开设政治、作物栽培、植物保护、畜牧等课,学习时间半年。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培训骨干。是年,开始兴办农业中学。1959年,全县有农业中学13所,其中6所分布在县城市郊、华塘、鲁塘、桥口、马头岭、栖凤渡公社,其余分布在资兴境内。共有33个班,在校学生1396人,教职工67人,其中专职教师39人。学制3年,课程以农业专业课为主,亦设政治、语文、数学等文化基础课。1962年元月,全省农业中学座谈会在郴县召开。
  1963年,全县农业中学增至19所,分布在县内10个公社。其中坳上、鲁塘、市郊、栖凤渡、良田等公社各1所,桥口和马头岭公社各2所,板桥和五里牌公社各3所,华塘公社4所。1970年秋,在“读初中不出大队,读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下,均改为普通中学。
  1975年,为适应“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形势,将县一中改为“五七大学”,以学农为主。后定名为郴县农民中等专业学校。
  1981年,成立中央农业广播学校郴县分校,县人民政府设专门机构,配专干2人、兼干1人,实施管理。学制3年,设农学、畜牧兽医、淡水养鱼、农业经济4个专业,教学以广播讲课为主,面授为辅。每学完一科,由省电视大学组织考试,成绩及格者,发给单科结业证,学完全部学科,考试成绩合格者,由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发给毕业证书,国家承认中等学历。1988年,在籍学员44人。1981~1988年,累计招生613人,毕业187人。其中,李邦易于198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学员。
  1983年,将县四、五中改为郴县第一、第二职业高中,学制3年,以学农为主,每年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由政府统筹,部门联办。1986年,复将第二职业高中改为普通中学。
  1987年,县人民政府采取“政府统筹,农委主办,教委主管,多方配合”的办法,加强农业职业学校建设和管理。1988年,县第一职业中学校园占地340亩,其中校舍面积9250平方米。有农场、林场、茶叶场、禽畜养殖场、鱼塘等教学实验场地,各种教学仪器价值11万余元,图书1.3万册。学制分3年制和1年制两种,设养殖、农作、畜牧、水产、建筑、财会、缝纫、家用电器维修、农村家庭综合经营等专业课。在校学生639人,专任教师52人。
  1983~1988年,累计毕业524人,其中有38人被郴州地区各县市农业、外贸、饲料公司等单位录用,有3人被招聘为乡干部,24人担任村干部,81人成为农村专业户主或科技重点户主,8人考入对口高校。1988年12月,该校被国家教委列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
  第四节 中等卫生技术教育
  清光绪三十年(1904),创办公立国医学堂,培养中医人才。境内有名的一代中医陈静斋、李庚堂、陈壬盛、李云松等,均毕业于该校。不久,停办。
  1965年,湖南省医学院派遣医疗队驻县,帮助郴县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12月,创办、郴县卫生学校,县长谷彤云兼任校长,省医学院副院长罗年丰、副县长王朋义等兼任副校长。因无校舍,便在华塘、鲁塘、雅市、良田、五里牌等5所农村医院设立分校,开展教学,省医疗队的教授、讲师负责授课。首届学员250名,均由各社队选送入学,至1968年毕业,回各社队担任保健员。时,因“文化大革命”干扰,学校机构瘫痪,办学中断。1975年恢复,址在雅市医院,按学制2年和半年设班各一,至1979年夏,共有37名学员毕业。
  是年底,该校迁至华塘医院,并将该院改为县卫生学校附属医院。1983年改为郴县卫生进修学校,主要培训各公社卫生院在职医务人员。1985年,县人民政府、县卫生局投资122.5万元,扩建该校。1986年,经省教委、省卫生厅批准,改为郴县中等卫生职业学校,面向郴州地区招生,学制3年,设生物、化学、生理、病理、解剖、诊断、药理、公共卫生、基础护理等10多门专业课,学成毕业者,国家承认中等学历,但不包分配。1988年,该校设6个医学班,在校学生368名。专任教师27人,其中大中专院校毕业的20人,占74%。学校和附属医院占地26亩,房屋屋建筑面积8511平方米,其中校舍建筑面积4908平方米,各种教学仪器总价值10多万元。是年,受广东省韶关地区委托,设培训班1个,招收广东籍学员45名。
  1965~1988年,累计毕业1120人,其中短训进修者180人。
  第五节 其他中等教育
  一、经济学堂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维新变法的推动下,地方绅士罗辉山、何广林等30多人在城关文昌宫创办郴州舆算学会,学习和研究测绘、制器等方面的科学技术。次年5月,禀呈湖南省学宪批准,将该会扩充为经济学堂。设课6门,分明肄习。课程内容大致分为内政、外交、理财、经武、考工、格物等项,学制4年。办学经费源于募捐。按《经济学堂集资章程》规定,郴州直隶州直属的6乡48团(即今郴县境)以银洋1百元为1名额,每团多或10名、10余名,少或1~2名,按名额捐妥后入学。公捐之外,有愿私捐者亦照此例,捐妥后送子弟或亲属入学均可。州署出示布告,晓喻章程,以示支持。光绪三十二年1906),州署将该学堂与北湖高等小学堂附设师范班合并,定名为郴郡六城师范学堂。
  二、中学文化补习
  1952年,县城4所职工业余学校设中级班,为职工补习中学文化。学制2年,学员383人,1953年增至571人。1958年春,将县职工业余学校改为郴县直属机关干部业余学校。
  秋,又改为郴县红专大学,而实质仍系中等文化补习场所。因大炼钢铁、国民经济暂时困难等原因,教学始终未走上正规,于1963年停办。
  70年代初,城乡各政治夜校亦补习中等文化,但只学有关“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文章,中等文化补习名不副实。1978年,全县有业余初中5所,学员近千人。
  1980~1988年,对1968~1980年初、高中毕业生未达到实际毕业水平的职工,进行文化补习。县设职工教育办公室,专理其事,各单位设教学班,自聘教师,集体补课。1982年,全县设职工文化补习班621个,至1986年,入学者累计7481人,及格者6549人,占87.5%。之后,职工文化补习与劳动技术培训结合进行,至1988年,入学者累计6955人,其中参加文化补习的2978人,参加技术培训班的3977人。
  三、中专自学考试
  中等教育自学考试始于1987年10月,至1988年10月共开考3次,考护士、物资经济管理、农村金融等3个专业,参加考试者共160人次,报考325科次,及格27科次。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