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等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50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初等教育
分类号: G62
页数: 6
页码: 600-605
摘要: 本章郴县初等教育记述普通小学教育、初等职业教育、扫盲。
关键词: 初等教育 郴县 教育

内容

第一节 普通小学教育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知州曾庆溥、学政谢宝圭创办郴州官立北湖高等小学堂,为境内普通小学之始。光绪二十七年,秀才乡外里(今廖家湾乡黄家湾村)黄姓村民创办黄氏凤仙高等小学堂,是境内最早的民立小学。光绪三十年(1904),基督教长老会湘南区会为便于传教,在城关郴江马头石建立新华学堂,是中小学并设的教会学校。光绪三十二年,署知州查庆绥提取宾兴公费和庵租,在保和墟庆和寺创办禁、保、安三团初等小学堂,是境内乡村中最早的官办小学。是年,州署在城关天官坊创立半日学堂,是境内第一所半工半读小学。光绪三十三年,廪生陈九韶在其陈家大屋创办第一所女子小学堂,翌年由州署接办。光绪二十一年至宣统三年(1893~1911),境内先后创办小学堂28所。按办学形式分:官立9所,民立18所,教会立1所。按教育程度分:初等小学堂19所,高等小学堂9所。学堂创办之初,学制、课程无定,光绪二十九年(1903)起,执行《癸卯学制》,初小修业5年,设修身、读经、讲经、国文、算术、地理、历史、格致、体操、手工、图画等课;高小修业4年,增设农业、商业等课。教会小学增设圣经,女子小学增设女红(即缝纫)。
  民国元年(1912),按部颁《小学校令》,将学堂改称为学校,初小修业4年,高小修业3年。取消读经、讲经,增设中国文学,其余课程沿旧制,学校无增。“五四”运动后,提倡新文化,办学之风渐盛,至民国11年,县内小学发展到144所,在校学生4473人,其中高小10所,在校学生529人。是年起,执行《壬戌学制》,初小修业4年,高小修业2年。设国语、算术、社会(含卫生、公民、历史、地理)、自然、工作(含园艺、工艺、形象艺术)、唱歌等课。民国16年,全县小学增至161所,其中高小12所,初小149所。是年“马日事变”后,城乡白色恐怖,一些革命教师遭缉捕,部分学校被破坏。至民国18年,全县小学减至128所,其中高小13所,初小115所,在校学生共计4084人。时,县内学龄儿童26321人,失学率为84.5%。
  民国20年,国民政府实施“义务教育”,学制1~2年。翌年底,县教育部门制订短期义务教育计划,开办简易小学和义务教育班,招9~12岁的失学儿童入学,教师巡回施教。
  至民国25年,全县设简易小学20所、义务教育班15个,在校儿童千余人。民国28年,全县有小学200所、短期义务教育班53个,在校(班)学生13166人,学龄儿童33300人,失学率为60.5%。民国29年3月,国民政府颁布《国民教育实施纲领》,规定乡设中心国民学校,保设国民学校,至民国32年,全县建乡镇中心国民学校17所、保国民学校204所,加上72所私立小学,共293所。在校学生18613人。时学龄儿童35914人,失学率为48%。民国34年1月,郴县沦陷,全县小学停办,是年8月光复,陆续复课。民国37年,全县有小学328所,其中乡镇中心国民学校16所、保国民学校241所、私立小学71所。在校学生14411人。
  1949年10月,郴县解放。全县有小学321所,在校学生6218人,沿用四二分段学制。
  取消童子军、公民、训育等课,增设政治课。1950年,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维持现状,逐步改进”、“教育为工农子弟开门”的指示精神,全县设小学307所,在校学生10431人。1952年土地改革工作结束,广大贫苦农民经济翻身,纷纷送子女入学,小学教育迅速发展。是年,全县有小学458所,在校学生24242人,其中16~20周岁的小学生2152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8.9%。时,初小设语文、算术、体育、音乐、图画;高小增设历史、地理、自然。
  学制6年,四二分段。1953年进行调整,1954年全县设小学395所,在校学生20865人,学龄儿童27700人,入学率为75.3%。。1958年,受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影响,撤并小学,按地域集中,办大型小学校。全县设小学95所,在校学生31729人。因学校过于集中,部分学生上学往返10余里,并且骤增劳动课时,支援大炼钢铁,以致教学秩序被打乱,教育质量下降。
  1962年执行国家《全日制小学工作条例(草案)》,进行整顿,强调课堂教学,合理安排劳动,教学秩序恢复正常状态。1963年贯彻全日制、半日制两种教育制度并举的办学方针,县内试办一批耕读、工读小学。1964年,全县有全日制小学591所,在校学生32085人,学龄儿童约42000人,入学率为76.4%,与1954年比,学校增加196所,增长49.6%,入学人数增加11120人,增长53.8%,入学率仅上升1.1个百分点,小学教育发展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是年,初小设语文、数学、体育、音乐、图画、手工、劳动等课,其中四年级增设应用文和簿记常识。高小增设自然、历史、地理、生产常识等课。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两种制度并举”的办学方针受到批判,工读、耕读小学停办。1969年,按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精神,小学修业5年,三二分段。简化课程,取消自然、历史、地理等课。教材无定,上语文课,学毛主席语录或最新指示;上数学课,学日常生产生活应用计算;上音乐课,学唱“样板戏”;上体育课,学跳“忠字”舞。
  农村小学,下放给大队管理,在“读小学不出生产队”的口号下,全县办小学576所,在校学生33468人,教职员工1357人。1977年,全县有小学471所,在校学生51303人。下期,从教学质量较高的17所小学中,抽调三、四、五年级学生参加全省语文、数学统考,人平成绩50.3分。
  1978年起,开始恢复6年制、考试制度和文化大革命中被取消的各门课程,小学教育逐步走上正轨。1984年,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规定乡镇办中心完小,村办初级小学,人口集中而相邻的村,联合办完小。全县设小学386所,在校学生44322人,教职员工2013人。一、二年级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6科,三年级起增设作文、自然常识,四年级起增设劳动,五年级增设地理,六年级增设历史。1985年,全县有小学291所,在校学生43728人。11月,经省人民政府和郴州地区行政公署按普及初等教育标准验收,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03%,在校学生巩固率为98.18%,毕业学生合格率为98.03%,13~15岁少年儿童初等教育普及率为98.6%。1986年7月,省人民政府为郴县颁发“普及初等教育合格证”。
  1988年,全县有小学362所,在校学生42502人,教职员工1976人。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普及率分别是99.3%、98.4%、95.2%、99.1%。是年,县人民政府决定对月峰和大塘两个瑶族乡的学龄儿童,在小学阶段实行免费教育。
  第二节 初等职业教育 清宣统元年(1909),郴州基督教会美籍传教士胡福道在城关基督教堂开办淑仪女子学堂。民国2年(1913),接管郴州官立女子高初两等小学校,并易名为郴县濂溪女子学校。
  民国16年,首章铃创办私立勤业女子学校。民国19年创办县立女子职业学校。以上各校均设针织、纺织、刺绣、制鞋、织袜等专业课,学制3年。各校依次分别于民国17、12、34、33年停办。
  1954年,开办私立工力瓷业技术学习班,习瓷器制作及其工艺装饰,9月烧成第一窑产品,因原料缺乏,于年底停办。
  1965年,县人民政府在雅市坪创办郴县农机技术员培训班,1983年扩充为农机职业学校,1988年该校迁至郴州市下湄桥,建校舍2100平方米。教职员工8人,其中专任教师5人。有各种农机具13台(套),与各教学仪器合计,总价值29.3万多元。开展不定期培训。1983~1988年,该校累计办班38期,培训各类农机手、机修员3910人,并为驻县部队培训军、地两用人才98人。
  80年代,以“求实、致富”为宗旨,兴办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对农民进行生产技术培训。1984年,桥口镇首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该校以县园艺场为依托,配专职教师3人、兼职教师8人。学习时间三五天至一年不等,教学以种植、养殖技术知识为主。办学形式灵活,又能学以致用,深受农民欢迎。入学者达300人次。8月,华塘镇以技术开发公司为依托,建立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入学者达400多人次。1986年,桥口、华塘创办乡镇农校的经验在全县推广,至1988年,全县26个乡镇农校,共有校舍面积4775平方米、图书和教学仪器总价值14.7万多元、生产实习基地617亩。举办各种培训班450期,培训农民5874人次。经乡镇农校培训的农民,绝大多数能掌握1~2门生产实用技术。
  第三节 扫盲
  民国14年(1925)夏,李翼云等人在县城和栖凤渡创办平民夜校和农民夜校,吸收工农大众入学。以《平民读本》、《农民读本》为教材,结合文化学习,传播革命思想,培训工农运动骨干。至民国16年,全县有平民夜校、农民夜校13所,入学者达3000多人次。民国17年,国民党调集湘粤军阀“会剿”湘南革命力量,夜校均被查封。民国20年,县政府通令各级学校设民众夜校,教成人识字,以扫除文盲。至民国27年,全县办民众夜校60所,民国31年减至13所,学员170人。民众夜校设国语、算术、职业常识等课。民国35年,县政府规定按乡、保设立民众夜校,但大多数乡、保未行。民国37年,全县总人口195991人,文盲、半文盲超过半数。
  50年代起,全面开展扫盲。1951年9月,办速成识字试点班4个,其中县城有职工班1个,学员41人;乡村有农民识字班3个,学员134人。是年底,在县城创办职工速成识字学校,学员151人;在乡村办农民识字班23个,学员727人。扫盲教师共267人。1952年,成立郴县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在县城设职工业余学校4所,分中级班(中学)和普通班(小学)。普通班负责扫盲,学制2年,设政治、语文、算术、珠算等课。农村各区、乡,陆续开办夜校,时称冬学。是年底,全县有14775人参加扫盲学习,1953年增至19763人,脱盲1307人,脱盲率为6.6%。之后,由于“大跃进”、国民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等原因,至60年代末,扫盲工作时断时续。70年代初,强调学习“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理论,城乡遍设政治夜校,结合政治时事学习,开展扫盲。1974年,全县有政治夜校1368所,内设扫盲班(组)786个,学员万余人,教学形式主要是教师向学员讲读“最新指示”和有关报刊杂志登载的理论文章,扫盲成效不大。1978年,全县有教师3237人,参加各种业余学校扫盲学习者共12484人。但全县青少年和壮年人口中,仍有文盲14134人,其中青少年文盲6259人,壮年文盲7875人。
  1979年起,以扫除青少年和壮年文盲为重点,全县设扫盲学校253所,至1981年,累计扫除文盲12722人,其中青少年脱盲5494人,壮年脱盲7228人。经此次扫盲后,全县青少年和壮年人口的无盲率分别为99.4%和97%。是年经省人民政府验收,郴县被评定为基本扫除文盲县。1981~1988年,将扫盲与学习农业技术相结合,各乡镇建立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持续开展扫盲工作。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