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投放与回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47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投放与回笼
分类号: F822.764
页数: 2
页码: 581-582
摘要: 本节记述郴县民国37年-1988年货币投放与回笼。
关键词: 金融 货币 投放

内容

民国37~38年,国民政府军费开支大,入不敷出,大量印发纸币,货币投放过多,币值不断下跌,造成通货恶性膨胀,民众深受其害。
  新中国成立后,货币由国家高度集中管理,有计划地发行,并通过税收、销售商品及开展储蓄等多种渠道回笼,保证供求平衡。1952年县投放货币898万元,回笼811万元,投放大于回笼(简称投差)87万元。后,投放与回笼稳步上升。1957年投放2909万元,比1952年增加2.24倍,回笼2922万元,比1952年增加2.6倍。回笼多于投放(简称回差)13万元。
  “大跃进”时期,货币管理放松,基本建设投资和信贷按需分配,1959年,投放货币4794万元,比1957年增加65%。货币投放数额大,商品供不应求,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1959年11月,成立郴州市后,县内货币投放与回笼减少,同时,县城商业中心由郴县转入郴州市,人们购买商品之款部分流入郴州市,县内货币投放一直出现投差。1962年起,金融工作执行“当年平衡,略有回笼”的方针控制货币投放,货币流通量下降。1963年投放1507万元,比1959年减少69%,因银根紧缩,市场物价下降。后,严格按计划投放货币,物价稳定。1965年起,银行对农副产品采购、工资、信贷等现金投放增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县内银行为支持商品生产和搞活商品流通,货币投放与回笼均有增加,1979年投放4580万元,比1978年增加26%,回笼货币3269万元,投差1311万元。1984年起,简化、放宽现金管理与工资基金的监督办法,各企事业单位发放奖金,消费基金扩大。是年投放货币10354万元,比1978年增加1.86倍。
  1988年,投放货币29569万元,比1978年增加7.17倍,因资币投放过多,物价上涨,夏季曾一度发生抢购彩电、冰箱等高档紧俏物资,不少人上银行提取储蓄现金,致使是年净投差达3465万元,比1986年增加85%。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