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农业财务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467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农业财务管理
分类号: F810.2
页数: 1
页码: 573
摘要: 本节描述了郴县农业财务管理郴县财政的农业支出全系无偿投资。1981年将部分支农资金,由无偿投资改为有偿周转使用。1987年底,郴县掌握支农周转金526.6万元,支援对象104户,发放周转金515.9万元。
关键词: 郴县 经济 财务管理

内容

1950~1980年,郴县财政的农业支出全系无偿投资。1981年将部分支农资金,由无偿投资改为有偿周转使用。1987年底,郴县掌握支农周转金526.6万元,支援对象104户,发放周转金515.9万元。
  1979年开始对国营农场实行“定额补贴,一年一定,结余留用,超亏不补”的财务包干办法。县园艺场、农垦场、良种示范场、华塘茶叶场等4场,1979年共亏损30.2万元,1988年亏损9万元,比1979年减少21.2万元。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