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油脂加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44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油脂加工
分类号: TS210.4
页数: 1
页码: 554
摘要: 本节描述了郴县油脂加工1956年,县成立油脂生产办公室,改革榨油工具,改双圈厚饼为单圈薄饼,出油率约提高5%。1958年,县粮食局加工股干部周谊试制木质压饼机,改人工脚踩为机械压制,工效提高7倍多。1963年,始用榨油机。1978~1980年,国家投资先后给部分生产队购进榨油机202台。
关键词: 郴县 粮油 油脂加工

内容

清光绪元年(1875),集贤(今属坳上乡)成立合发盛油榨坊,手工操作,木榨榨油。光绪三十年(1904),全县有油榨坊8家。后逐年增加。
  新中国建立初,沿用木榨。1956年,县成立油脂生产办公室,改革榨油工具,改双圈厚饼为单圈薄饼,出油率约提高5%。1958年,县粮食局加工股干部周谊试制木质压饼机,改人工脚踩为机械压制,工效提高7倍多。1963年,始用榨油机。1978~1980年,国家投资先后给部分生产队购进榨油机202台。1978年,经省粮食厅批准,在郴县马头岭建一个植物油料加工厂。因茶油、桐油加工季节性强,原料不易集中,且出油率不高,经营亏损,马头岭油料加工厂于1983年停办。1988年,全县有机械化榨油机50台,半机械化榨油机181台,少数地方还有木榨机。
  1984年,县农药化工厂建成日处理20吨茶枯饼的浸油车间,用已榨过油的茶枯饼浸制茶油。1986年又建成日处理20吨的预榨车间和日处理5吨的精炼车间,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油脂加工系统,进行机械化流水作业,原料增加油茶子、油菜子和菜子饼。是年8月,成立郴州油脂化工厂,与县农药化工厂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当年试生产精炼茶油7吨。
  1988年,正式生产,精炼茶油16.5吨,精炼菜油320.2吨。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