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调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郴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072002021000144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调运
分类号: F253
页数: 2
页码: 552-553
摘要: 本节描述了粮油调运工作的经验,阐述了粮油调运理论及业务程序,具体解释了现行粮油调运业务规章制度等。
关键词: 郴州市 经济 调运

内容

清末、民国时期,县内粮食余缺靠市场调剂。丰年县内粮食可以自给,一遇灾年粮食紧缺。所缺粮食一般从攸县、衡阳等地输入,由耒水水运至郴州,再由农民肩挑到各乡村。
  衡宜公路、粤汉铁路通车后,沿铁路、公路地的粮食入境出境改由汽车、火车运输。民国30年(1941),田赋征实后,农民所交粮食,靠人力肩挑至各收购点。
  新中国建立后,粮油调运工作由国家粮食部门统一进行,进行余缺调剂和品种调剂。
  县粮食部门为做好粮食收购、调运工作,本着“就地供应、余粮外调”和方便群众送粮的原则,合理摆布入库粮食,减少入库后的二步集运和不合理的流向。初,因无经验,粮食入库分布不当,高度分散,1952年动用农民劳动日27万多个进行二步集运。1953年起,注重抓统一入库的规划,分区绘制定点、定线、定量交粮图表。是年,人担二步集运269万公斤,后逐年减少,1954年为161万公斤,1956年减至11万公斤,1957年基本没有人担二步集运。1958年,县内开始修乡村简易公路,人力挑担多数为机动车辆所取代。1959年10月,郴州地区组建粮运队,县内粮食调运工作主要靠地区粮运车队。1975年10月,地区粮运车队下放给郴县粮食局2部大卡车,由县局调动安排。后,县粮食系统又添置一些汽车。
  1988年,县粮食系统有大小汽车18辆,担负全县粮食调运任务。
  新中国建立初,粮食少量调入,1953年开始有余粮外调。调入以面粉为主,大豆次之。
  50年代,面粉从衡阳、长沙等地调入,1962年地区面粉厂建成后,改由地区调入。1951~1988年,纯调入面粉3826.5万公斤。1951~1977年,共调入大豆625.5万公斤;1978年起大豆自给有余,改为调出,至1988年共调出大豆69万公斤。调出以稻谷、大米为主,小麦、红薯干、高梁次之。一般调往郴州地区各缺粮县,也调往衡阳、株州、长沙、岳阳等市及外省,其中调给郴州市的粮食约占全县外调任务的一半。1951~1988年,纯调出稻谷51284.5万公斤,大米2688.5万公斤,小麦927万公斤,红薯干686.5万公斤,高梁444万公斤。
  食用油调入主要为菜油、花生油;调出以茶油为主,棉子油次之。1957~1988年,调入菜油18万公斤,花生油13万公斤;纯调出茶油652万公斤,棉子油10万公斤。

知识出处

郴县志

《郴县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郴州县志1986年,中共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决定编纂郴县第一部社会主义县志。5月,派县政协副主席刘开选、县文化体育局局长陈先鸿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市、县志研讨会学习。6月下旬,组建修志领导班子,成立郴县志编纂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因人事变动,分别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1993年2月、1994年4月调整县志编纂委员会班子,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63人先后任委员。下设县志办公室,定为正局级常设事业单位,具体主持县志编纂工作。1990年始建县志总纂班子。1993年2月,建立《郴县志》审稿小组,成员1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县志稿全面审查把关。县志编修工作自1986年秋起,历时8个寒暑,先后经历4个阶段。

阅读

相关地名

郴州市
相关地名